延平郡王祠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延平郡王祠,又名開山王廟、開臺聖王廟或鄭成功廟,位於臺灣臺南市中西區(清代臺灣府城油行尾街),為清治時期最早的官祀鄭成功紀念祠,其前身為民間所建的開山王廟,臺灣日治時期曾改為開山神社,是日人在臺最早設置的神社,也是二次大戰前日本海外神社中唯一是從廟宇改為神社的特例。現今北方宮殿式之樣貌為民國五十二年(1963年)改建的結果,導致該廟長久以來未被列為古蹟,直至民國九十九年(2010年)將延平郡王祠(含鄭成功文物館)登錄為臺南市第九座歷史建築。
沿革
建祠以前
據說早在明永曆十六年(1662年)時,當地居民們便建有一座小廟祭祀延平郡王鄭成功,而在清治時期因有政治上的顧慮,所以使用「開山王廟」之名來稱呼此廟,「山」暗指「臺灣」,有隱喻鄭成功為「開臺聖王」之意。然而開山王廟所祭祀的神明,另有王爺、陳稜的說法。
而在清代方志中,大多僅記開山王廟位在東安坊,偽時建,但並不清楚所祀神明之由來名姓。例如高拱乾《臺灣府志》(1696):「開山王廟,在附郭縣東安坊。」、陳文達《臺灣縣志》(1720年):「開山王廟,偽時建。」。陳麗華〈傳統的重塑與再現:延平郡王祠與臺南地方社會〉一文指出,早期文獻對於開山王廟的祀神並未交代清楚,到了《重修臺灣縣志》(1752年)才在提到臺灣澎湖常見的「大王」、「王公」信仰(王爺千歲信仰)時附帶提及開山王廟,並且將澎湖將軍廟祀神與隋朝武將陳稜連結起來。而在《續修臺灣縣志》中,編修者們更懷疑臺灣的開山王廟、王公廟、大人廟、三老爺廟等廟的神明皆是跟澎湖將軍廟相同。而後在施士洁的詩作中便註記說,開山王廟所祀神明是陳稜而非後來的鄭成功。後來連橫則提出說法,認為開山王廟應當是祭祀鄭成功,而西定坊開山宮則祭祀陳稜。陳美惠對此指出連橫之說非空穴來風,鄭成功信仰進入開山王廟,應該是在「延平郡王祠」建立之前。
開山王廟在乾隆年間的《重修臺灣縣志》被記載說已經傾圮,但後來嘉慶年間的《續修臺灣縣志》則提到乾隆年間有當地居民何燦重修擴建。日治時期的資料則提到說何燦集資擴大規模,增築東西兩廡,耗資銀四千圓。據說此時便增祀了鄭成功及甘輝、張萬禮像。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暴風雨重創開山王廟,仕紳黃鴻謨、許廷錫等人捐銀一千圓重修。根據連景初的記載,延平郡王祠曾存有此次重修後,道光廿七年(1847)的楹聯左聯一幅(右聯遺失)。上面寫著:「數十年矢志匪他,國祚已移,此地猶共奉明正朔」。從其含義推測,應該是指鄭成功的事蹟,故可見在開山王廟時期,廟裡已經在祭祀鄭成功。
奉旨建祠(1875年)
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因牡丹社事件,清廷派福建船政欽差大臣沈葆楨來臺。沈葆楨來臺後,接受臺灣府進士楊士芳、臺灣道道員夏獻綸與臺灣知府周懋琦等人的稟請,與閩浙總督李鶴年、福建巡撫王凱泰與福建將軍文煜等人一同上疏追諡鄭成功、建立專祠與編入祀典中。光緒元年正月初十日(1875年2月15日),朝廷准奏,下詔曰:前明故藩朱成功,曾於康熙年間,奉旨准在南安地方建祠。該故藩仗節守義,忠烈昭然。遇有水旱,祈禱輒應,尤屬有功臺郡。著照所請,於臺灣府城建立專祠並與追謚,以順輿情。欽此。朝廷批准後,工程在同年三月動工,秋八月完工。此興建工程由臺灣府知府周懋琦為總監,崇文書院山長陳謨為董事,臺灣府士神吳尚霑、吳尚震、吳朝宗、許廷崙、曾雲龍、陳楷、王藍玉等為委員,分任建祠工程之監督事宜,工程耗費白銀7,400兩,聘請福州師傅林恩培前來營造,材料也全來自福州,而成為一福州風格的建築。此時的延平郡王祠土地面積672坪,設有三川門,前殿、後殿、東西廡、東西轅門、儀仗所、祭器庫、廨舍,四周為高二丈多的紅磚牆。東、西轅門上分別有有「聖朝褒祀」及「明室遺臣」之木匾,均為知府周懋琦所題。三川門正面中央有直書之「奉旨祀典」及下方橫書「明延平郡王祠」之石製門額,左門為「擎天」,右門為「闢地」,此皆為沈葆楨所書。三川門後方則掛有福建省武平縣知縣盧紹昌進獻的木匾「前無古人」。
寺廟
東亞傳統宗教供奉神灵、神话或传说人物、历代圣贤、历史著名人物的房屋式祭祀建筑物,均可統稱為廟宇[1]。
一般包括道觀、佛寺、祠等廟宇,而不包括祭祀祖先的祠堂家廟,但一些聖賢的家廟亦受宗族以外的信眾參拜,故这些家庙同時事實上有著祭祀以及讓信眾祈求庇佑用的性質。道教宮觀可稱宮廟,佛教寺院可稱寺庙,尊天法祖祭祀通稱祖廟或宗廟,皇家太庙與明堂则合稱为廟堂。
由於東亞傳統上常有不同宗教互相影響、習合的情況,如佛道雙修、三教合流、神佛習合等,加上與民間信仰、巫覡宗教合流,因此廟宇的名稱、性質多變,甚至同一間廟宇同時具備多種性質。
建築
除了一些單體式且不設前院的廟宇外,一般都有一個獨立的門為入口,如神道坊(廟宇牌坊)、山門、鳥居等,也代表進入廟宇或結界範圍。入門之後為神道,可通往參拜之處。
廟宇主體建築稱為「殿」,「殿」本指帝王居所,後來也指供奉仙真聖賢神佛的屋宇如大雄寶殿,有些則稱為「堂」如日本法隆寺金堂。規模較大的寺廟常有多個不同的殿或堂。
有些廟宇周圍會有鎮守の森,有守護廟宇的神聖意義,也有些是作為風水林。
類型與名稱
「觀」,原指宮殿的高大門闕,後因歷代帝王常請方士或道士夜觀星象、制定曆法於「觀」,後來用以指道士修道的居所,即道觀,也作為供奉道教先真的建築物名稱,如玄妙觀與白雲觀。一些規模較大的道觀會以「宮」命名,兩者又合稱「宮觀」。
民間信仰中的寺廟命名多元,傳統上只有一些主神神格為帝、后、妃或王爺級的寺廟才會用原指帝王居所的「宮」命名。例如媽祖曾先後在元代、清代獲皇帝冊封為天妃、天后,於是部分媽祖廟命名為天妃宮、天后宮;關羽被尊為協天大帝,於是一些關帝廟也命名為協天宮;神格崇高的神明,其廟宇也會稱為「宮」,如香港、澳門一些由民間釋教信徒開設的觀音廟名為水月宮。今日多數神廟都稱「宮」。
「殿」指帝王理事之所,多為高階神明的廟宇,供奉三清的廟宇名稱包含三清殿、高玄殿等。供奉玄天上帝的廟宇名稱包含北極殿、真武殿等。
寺廟原指「寺院」「寺」原係朝廷辦公官署如大理寺等,「院」原為官廨別稱。佛教傳入中國初期,曾將僧人安排在九卿之一府邸寺中居住,因幾個著名僧人而令其居所寺中某某院也逐漸成為僧人居所代稱。故後世稱為寺或院,佛教僧侶修行、禮佛與居住的道場,如中國佛教第一座佛寺洛陽「白馬寺」與香港“三大古剎”之一「青山禪院」,並隨著漢傳佛教傳播影響日本、朝鮮、越南、琉球;伊斯蘭教之禮拜堂稱之為「清真寺」。
「庵」或「庵堂」本來是指結草為屋,後指僧尼供佛的屋舍如河南初祖庵,又常常專指僅有女性出家眾(比丘尼)居住、修行的場所如新北市石碇區蓮池庵。也有一些民間釋教信徒把供奉地藏王的廟宇命名為地藏庵,五福大帝的廟宇也有命名為「庵」如福州白龍庵。
「巖」本來指位於山窟或依山崖處據險而築的佛寺,供奉清水祖師的廟宇也常命名為清水巖。
「洞」係道教先真居住之地如洞天福地,後來在中國大陸、香港、台灣、越南等地,因為民間釋教與民間信仰合流,而成為廟的代名詞之一。
儒教的寺廟包括祭祀孔子的孔廟,以及祭祀聖賢、烈士、祖先的「祠」,如名宦祠、忠烈祠、宗祠等。但一些祭祀先賢的祠又被民眾視為祈福消災的神明,遂與民間信仰結合變成民間寺廟,例如祭祀諸葛亮的武侯祠,供奉土地公的廟宇也有作土地祠、福德祠者。
「府」原指百官所居之處,部份廟宇也以「府」命名,如奉祀五府千歲的代天府、奉祀池府千歲的海埔池王府、奉祀張李莫府三千歲的五條港安西府、奉祀張天師的天師府或廣信府。
「堂」是古代官吏審案的地方,也指屋舍的正廳,作為廟宇使用如松山慈惠堂。台灣齋教、扶乩之場所亦常稱為「堂」,例如壹善堂、勸化堂。佛教道场也会使用「讲堂」作为弘法场所名称如慧日讲堂與菩提講堂。一貫道場所亦有作「某某佛堂」、「某某聖堂」等。
「壇」是舉行祭祀的高臺,在古代東亞常與政府祭祀相關,如天壇、地壇、先農壇、厲壇等,其中天壇、天公壇也成為常見祭祀玉皇上帝的廟宇名稱,如新竹天公壇、臺灣首廟天壇。另外,一般私人設立的神壇也常稱「某某壇」。
“廟”可作为祭祀各神祇场所的泛称,或直接成為祭祀場所名稱,如武廟、文昌廟、文武廟、媽祖廟、王爺廟、城隍庙、義民廟、祭祀后羿的三嵕(zōng)廟等。
日本神道教的寺廟稱為神社,其中祭祀日本皇室祖先神、日本天皇、以及對於大和平定有功神祇的神社稱為神宮,小型的神社則稱為「祠」,或作「小祠」、「小堂」。
越南傳統信仰中的寺廟,除了與中國相同的類型外,村社裡還有一種稱為「亭 (越南)|Đình」的寺廟,供奉村社保護神。
參考文獻
- ↑ 道教宮廟組織或管理章程範例 (PDF). 高雄市政府民政局. [2018-04-0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