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新竹漁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新竹漁港

圖片來自smiletaiwan

新竹漁港(Hsinchu Harbor[1]),又稱南寮漁港,為臺灣西海岸遠洋漁業的重要港口,屬第一類漁港,位於臺灣新竹市北區頭前溪出海口南側的南寮,西臨臺灣海峽

沿革

  • 清領時期:
    • 1731年:清政府為了島內貿易往來,位於頭前溪口西岸開闢“竹塹港”
    • 1815年:淡水同知薛志亮諭商入組織"老開成"公司,重新浚深舊竹塹港河底,乃稱“舊港
  • 日治時期:
    • 1898年:辜顯榮自築一大突堤於舊港,便利於其所有輪船之碇泊,專事梓腦之運輸
    • 1900年:當時舊港為對中國大陸貿易的四個港口之一
    • 1913年:孫中山來台於該港上岸。舊港成為臺灣南北漁船之中繼點。
  • 戰後時期:自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兩岸軍事對立並中止之間貿易往來,已喪失主要經濟地位與價值。
    • 1952年:台灣省漁業局與新竹縣政府,於頭前溪口南岸之南寮里勘定港址,實施第一期工程,計建港口一處、碼頭423公尺、倉庫及辦公室等
    • 1954年:至1959年繼續興建完成泊地面積3.5公頃
    • 1959年:舊港淤塞後,政府於頭前溪下游南岸出口處成立“南寮漁港”,成為桃竹苗極具規模之漁港
    • 1964年:該港遭遇「葛樂禮」颱風災害,泊地淤塞、護岸損壞,嗣經修護並加建臨港柏油路面
    • 1967年至1970年間,前台灣省漁業局指派漁浚一號挖泥船至該港疏浚,以維持漁船使用
    • 1974年:由於河口港的天然條件不足,船隻需候潮出港,當地稱該港為“臭焦港”,外加上泥沙淤積下,與1975年省府、縣府復撥款於港口興建閘門,政府修建閘門一座並每年定期深濬一次
    • 1975年:再興建突堤
    • 1980年:頭前溪溪口淤積、候潮港的先天缺陷一直無法解決致使舊南寮漁港難以運作,於頭前溪出口南岸約2公里的地方興建新漁港
      • 截至2000年間,由於新竹外海之海域屬於海浪穩定且安全,該港為大陸偷渡之要點,加上海域常有中國大陸漁船跨過中線作業,海巡署每年於該海域數次驅離跨界漁船
    • 1981年4月完成規劃正式定名為“新竹漁港”,同年10月底開工興建,分十年十期施工
    • 1991年:新竹漁港正式啟用
    • 1993年至1996年進行“第二期台灣地區漁港建設方案”之第二階段計畫

兩岸交流紀錄

中華民國交通部規劃新竹港為「觀光科技港」,已完成可行性評估,新竹港內將劃設部分陸域與泊地,作為「客貨運專用區」,先行試航,中長期規劃南側以BOT方式闢建觀光科技港,成為竹科專用港及台中港輔助港;自新竹搭船到福建省平潭縣約需一小時半。新竹市長和宮湄洲媽祖來台270年,於2014年4月11日首度以宗教名義搭船回到湄洲新竹市政府於22日在新竹漁港提出「我要新竹商港」,以盼中央支持建設新竹商港政策,促使新竹能直接與中國大陸通航,成為兩岸最具經濟效益的往來航線。 然而,交通部長葉匡時日前表示先以客貨兩用專區進行規畫,暫不考慮打造新竹商港。

地理

位置

新竹漁港於1731年(雍正九年)開港,當時名為「竹塹港」,於今日的舊港一處。由於新竹漁港為中國大陸直航到臺灣最近的距離,是與中國大陸間貿易往來的第一站,在地理位置上具有優勢,而且也是福建平潭沿岸潮流,直到臺灣新竹外海再轉向的地方,北流桃園,南轉臺中。在交通上,新竹漁港距新竹火車站5公里、新竹機場1公里。附近有十七公里海岸線自行車道,可作當地休閒之處。

潮位

單位 最高潮位 大潮平均高潮位 平均潮位 大潮平均低潮位 最低潮位[2]
公尺 +2.64 +2.16 +0.06 -2.25 -2.75

經濟

新竹漁港全年漁產量約1400公噸,價值新台幣約3億元,港籍漁船343艘,泊地面積22.8公頃,從事定置網、刺網、一支釣、單船拖網等漁業;漁獲主要為烏魚鯛類、烏賊類、白帶魚、鰆魚鯊魚。約10%於該港進行拍賣,90%運至外地漁市。

新竹漁港陸上設有市場、魚獲加工、船機修理等設備,為中華民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依據《漁港法》所歸類的第一類漁港。

交通

參考文獻

  1. 新竹漁港-漁港沿革 新竹區漁會.2012-10-25
  2. 可供遊艇泊靠之漁港潮位表 漁業署 台灣地區漁港基本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