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林子頭溪橋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林子頭溪橋

基本資料

地理位置   中華民國臺灣
      

設施地點  雲林縣斗六市

橋面跨越  林子頭溪

維護單位  臺灣鐵路管理局

寬度    雙線橋梁

林子頭溪橋是位於中華民國台灣雲林縣斗六市的一座鐵路橋樑,現役橋梁採半半施工,1988年9月先完成一半,單側開通,1989年3月重建完成,同年5月雙線通車。跨越林子頭溪,連接雲林縣斗六市石榴車站斗六車站[1]

歷史與設計

第一代橋

  • 1895年日本統治台灣後,除了改建原北部的清代鐵路以外,並自1899年起由南、北兩端建設縱貫線,南部路線由臺灣總督府鐵道部打狗出張所從打狗往北鋪設[2],1903年路線推進到斗六以北,在跨越林子頭溪之處先建臨時便橋,便橋於1904年11月6日由鐵道部打狗出張所熊城鍾三郎技師主持試運轉,並隨著濁水停車場(縱貫線)至斗六停車場路段在11月10日通車而啟用。
  • 在臨時便橋通車的前半年,永久橋(第一代橋)於1904年5月1日開工興建,原名「林仔頭溪橋」,原設計是15橋孔每孔跨度60呎長的鈑梁橋,後來變更設計,縮短為12橋孔,每孔跨度維持60呎,橋梁全長237.6公尺,橋墩以磚、石混砌,基樁深度僅4.6公尺,施工期間遭遇洪水襲擾與勞工不足等問題,在1905年3月26日竣工、4月12日試運轉列車。
  • 1978年12月19日,包含第一代橋在內的縱貫線彰化嘉義間完成電氣化通電啟用[3],本橋橋上增設電車線電桿等設備。
  • 第一代橋使用至1988年9月10日,因路線切換至第三代橋西正線通車後廢棄,目前遺留紅磚橋台與少數紅磚橋墩遺跡。

第二代橋

水災

  • 1988年8月13、14日臺灣中南部豪雨,林子頭溪溪水暴漲至橋梁底部0.8公尺,第一代橋(東正線橋)及第二代橋(西正線橋)第5號橋墩均傾斜,其中第二代橋傾斜較大,縱貫線鐵路交通中斷。8月14日傍晚18時45分,臺灣鐵路管理局先搶通受損輕微的第一代橋(東正線橋),暫維持單線雙向行車,直到8月23日14時25分始修復第二代橋(西正線橋),恢復雙線通車〈林子頭溪鐵道橋受損 西線鐵路僅單線通車 預計需時十多天才能修復〉,《聯合報》,1988年8月19日15版。。

第三代橋(現役)

  • 台灣日治時期後期及戰後時期臺灣鐵路管理局陸續改建或補強老舊鐵路橋梁,並自1980年代起,大規模重建舊橋,除了已經重建完成者沒有被納入重建計畫的老橋,舉例如下:
  • 第三代新橋建造於第一、第二代橋中間及第一代橋位置,超偉工程顧問公司設計、精工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承包建造,橋台為懸臂式,主橋下部結構為雙圓柱式門型(ㅠ型)構架橋墩及直徑1公尺場鑄式混凝土基樁、上部結構為上承式T型預力箱型梁,全長257.4公尺,計13孔橋孔,每孔跨徑19.8公尺。
  • 由於新橋東半側位於第一代舊橋(舊東正線橋)位置,為了維持第一代舊橋通行,第三代新橋須採用半半施工,先施作新橋西正線,自1987年4月6日開工,1988年9月9日跨10日夜完成新西正線橋撥接通車(初期做為臨時東正線便橋),並立即拆除第一代橋(舊東正線橋),趕築新東正線橋結構,1989年3月主橋全部完成,較原訂工期提早2個月,4月14日跨15日夜南下列車由新西正線橋(臨時東便線橋)切換至新東正線橋行車,隨後5月30日跨31日夜第二代舊橋(舊西正線橋)路線撥接至新西正線橋通車,自此第三代新橋全面通車,第二代橋則廢棄拆除。
  • 第三代林子頭溪橋橋面鋪設傳統道碴軌道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1. 鐵路行車安全改善六年計畫-橋梁耐震耐洪補強(嘉工段)第二期工程,opptoday
  2. 謝明勳,《打狗驛站百年物語》,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高雄市歷史博物館中華民國鐵道文化協會等出版,臺中市高雄市,2012年10月初版,ISBN 978-986-03-4266-6。
  3. 3.0 3.1 臺灣鐵路管理局:《中國鐵路創建百年史》,臺北市,1981年6月9日,頁241。
  4. 中華民國交通部交通研究所:中華民國56年《交通年鑑》,臺北市,1968年10月,頁114。
  5. 中華民國交通部交通研究所:中華民國58年《交通年鑑》,臺北市,1970年,頁167。
  6. 中華民國交通部交通研究所:中華民國59年《交通年鑑》,臺北市,1971年11月,頁233。
  7. 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昭和十六年度年報》,(出版地不詳),1941年,頁102。
  8. 中華民國交通部:中華民國77年《交通年鑑》,臺北市,1989年10月10日,頁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