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海南省收藏家协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海南省收藏家协会是经省民政厅登记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社会团体。 协会的宗旨是:弘扬中华收藏文博,崇尚社会道德,沟通海内外收藏家与收藏爱好者的联系,开展收藏品的交流、鉴定、展览及学术研究,促进海南民间收藏水平的不断提高。

协会简介

同时,协会还将为保护、抢救海南历史文物发挥积极作用。 协会的任务是:创办收藏实体,交流藏品信息,研究藏品文博,提供藏品鉴定服务, 举办收藏展览及拍卖活动,办好《海南收藏》和《收藏文摘》会刊。协会的最高组织机构是会员代表大会。 会员实行理事会制, 内设秘书处、鉴定委员会、修复委员会、邮票、钱币、磁卡、字画、陶瓷、青铜器[1]、证章门券、文革物品、玉器杂项等9个专业委员会。

主要领导

会 长:李国坚

常务副会长:冯所标

副会长:吴虎 陈发启 林少青 王耀华 于荣胜

秘书长:何翔

分支机构

三亚分会

文昌分会

琼海分会。

相关资讯

一生一木一世界

那是一张镂空雕有松鹿纹、呈鼓腿膨牙之势的四柱架子床。清中期的某一天,当工匠在一刀一划中看着它逐渐成形,该是怎样的欣喜与得意?

那是一把曾被人反复摩挲、包浆温润的官帽椅。百年前,当它被摆入某个大户人家的厅堂中时,是否也承载了后者对功名仕途的无限向往?

海口椰海大道129号,马龙潭黄花梨艺术馆。望着眼前这些收藏多年的黄花梨藏品时,海南省收藏家协会会长马龙潭常常会感到恍惚。

他把这些想象,称作与时光、自然的对话。

“你看,这些纹路自然天成,既有似鬼脸、鬼眼之印记,也有重山叠嶂、连波叠浪,实在妙不可言。”在马龙潭看来,黄花梨具有独一无二的天生美感,工匠的因材施艺如同锦上添花,而能历经数百年遗存至今,更是物缘之奇、时人之福。

沉浮海南收藏界三十余载,马龙潭与黄花梨的缘早已浓得化不开。如今,他为2000多件遗落“沧海”的海南黄花梨建起一个“家”,期待着让更多人发现花梨之美。

木雕人的一见倾心

马龙潭与木头结缘,几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出生于“世界木雕之都”浙江东阳的他,从小闻着木头的清香味长大。长大后,马龙潭拜当地一名老艺人为师,从此便一头扎进了木雕这个古老行当。

木雕是个精细活儿,从选料、出坯、修细,到打磨、上光、组装,整个过程短则数天,长则数月。尽管每天守着一堆木头,从早到晚反复操练,但他并不觉得枯燥,“流程相对固定,但每件木雕作品的创作并非千篇一律。”

马龙潭一直谨记师父的教诲——木雕创作以“三分人工、七分天成”为原则,要用心探索木头自身的纹理、颜色、层次和结构,因材施艺、依势而造,挖掘出不同特质木材的天然野趣。

在他看来,那是一个发现美、创造美的过程,非常有意思。

而这也意味着,找到好的木材原料尤为关键。好在见得多了,马龙潭渐渐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无论是见过或没见过的木材,一上手便能掂量出好坏。

1987年,带着这门手艺与对未来的憧憬,木雕学徒马龙潭被“十万人才下海南”的热潮推动着,成了第一批“闯海人”。当时,海南流行在家具上雕刻装饰花纹,不少人会自带木料找人加工。登岛不久,他便在海口一家家具厂找到了木工的活计。

打工的日子波澜不惊,直到一天,有人送来几块木材想做成家具。

“拿到手的那一刻,真的眼前一亮。”马龙潭从未见过花纹如此特别、清香如此沁人的木材,当他拿起工具刨锯凿钻时,更明显感觉它比其他木材材质要硬,“将刨下的木屑丢进火炉,火也能生得特别旺,说明它的油性强,不上漆、不打蜡也能拥有琥珀质感。”

“简直是制做家具和雕刻工艺品的绝佳原料!”马龙潭暗暗叫绝,赶忙追问,这才得知此木名为海南黄花梨。也正是从那时起,这个来自东阳的木雕[2]人对海南黄花梨的痴迷便一发不可收。

从木雕人到收藏行家

让马龙潭一见倾心的海南黄花梨,早在唐宋时期便已被达官显贵、文人墨客视为珍玩。然而在遭遇长期过度采伐后,能用于制作家具的海南黄花梨大料消耗殆尽,以至于人们对其认知也日渐式微。

“不少人从山里将它砍了当柴烧,即便拿去卖,每斤也不过一两元甚至几毛钱。”将海南黄花梨的模样印在脑子里后的那些年,马龙潭常常能从一些犄角旮旯搜寻到它们的身影——

某户人家的旧宅横梁、某幢即将拆迁的民房门窗,或随意丢在乡下院子里的犁、牛轭等农具。显然,大伙只是把海南黄花梨当成了一般的本地木材,并未真正认识其价值

这让马龙潭不禁扼腕,只要有机会,便开始四处搜罗旁人眼里的那些“破烂木头”。

马龙潭黄花梨艺术馆展厅一角,一把斑驳发白、毫无光泽的木椅,在周遭一众光彩照人的器具衬托下,素净得几乎算得上是“灰头土脸”。“你看,这像不像是一把农村人家最常见的木椅?”马龙潭蹲下身,轻抚椅背上磕碰的几处缺口,“起初,我也这样以为。”

但他还是不死心,依旧花钱将这把“破烂木椅”从一户村民手中买了下来。回来后抱着翻来覆去地看,看花纹、看色泽、看工艺,最终,果然透过斑驳陆离的表层发现了黄花梨独有的花纹,并通过椅背上雕刻的鹿纹判断出,这是个清中期的老件。

“别看它如今没了润泽感,只要勤加抚摸、棉布擦拭或稍作打磨,依旧能重焕光彩。”在马龙潭看来,这正是黄花梨的魅力所在。

2000年前后,嗅觉敏锐的大批外地商人涌入海南掀起花梨热,沉寂数十年的海南黄花梨也终于迎来“二度春”。凭借独到的眼力,马龙潭四处搜罗到一批海南黄花梨成品、半成品和原木“遗珠”,也渐渐由工艺雕刻师转型成为收藏行家。

视频

海南省收藏家协会 相关视频

全媒体看海南 | 走进乐东 感受海南民间收藏家文化保护情结
收藏家:海口老伯藏灯千盏 记录海南岛历史

参考文献

  1. 中国十大著名青铜器,件件国宝级! ,搜狐,2018-06-13
  2. 中国木雕种类 ,搜狐,202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