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国家植物园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秦岭国家植物园是由陕西省人民政府、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和西安市人民政府联合共建的综合性大型植物园,是国内目前面积最大、地理位置最独特、生态价值最高,原始山林保护最好的植物园,也是全国唯一冠以“国家”二字的植物园。
园区位于秦岭中段的周至县境内,距离西安市70公里。规划面积639平方公里,西起黑河,东至周至与户县县界,北起省道S107,南至秦岭梁。有高山、中山、低山、丘陵和平原五个地貌单元,相对高差最大2417米,气候垂直变化明显,自然资源丰富。园区内地貌单元多样,气候垂直变化明显,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有植物1641种,动物154种,昆虫2000余种。园区大峡谷、瀑布、古栈道等自然和人文景观保存完好,核心保护区域分布大片原始森林,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和第四纪冰川地貌遗迹景观交相辉映[1]。
目录
园区介绍
植物迁地保护区
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本区以广泛收集温带区域内和亚热带北缘的植物为目标,为进行植物的引种、驯化、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物种改良、物种培育及资源开发利用奠定物质基础。本区将主要建设裸子植物区、被子植物区、植物生态区、秦巴山区特色植物区、药用植物区、国际博览园等专科专类园区[2]。
动物迁地保护区和历史文化保护区
规划面积16平方公里,此区域位于楼观台一带,有道教庙观和森林公园及动物抢救中心。除保护道教历史文化以外,重点进行大熊猫、羚牛、金丝猴等珍稀濒危动物的抢救、繁育,并进行物种回归自然实验。
生物就地保护区和植被恢复区
规划面积575.31平方公里,本区以保护现有动物、植物、微生物的栖息地和生存环境为目标,进行科学观测和监测,按照保护分区有针对性的开展研究保护,同时对受到破坏的浅山区进行植被恢复重建,使项目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科学效益、经济效益协调发展,使生物多样性得到切实保护。
复合生态功能区
规划面积37.69平方公里。规划为东西两段。东段为赤峪河以东至周至与户县交界,主要规划高尔夫球场、儿童大型乐园、田园风光及农家乐。西段为黑河以东至楼观台动物迁地保护区,主要规划为自然农业区和道文化区,供农业观光和道文化观光。本区完全实行市场化方式建设,功能以为秦岭国家植物园综合服务为目的。
该项目从1998年6月开始酝酿,在中科院西安分院副院长沈茂才研究员承担的“秦巴山区优势生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保护”课题的基础上,2000年6月省长办公会议决定建设秦岭植物园。2006年10月10日在北京召开了陕西省政府、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西安市政府联合共建第一次会议,这次会议确定了省局院市四方联合共建秦岭国家植物园的重要体制,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标志着秦岭国家植物园建设的全面启动。
随着秦岭国家植物园的建成开放和科学研究、科普、生物多样性保护、旅游等各方面工作的展开,秦岭国家植物园将成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特色显明、生物多样性丰富、综合效益显著的世界级大型生物多样性研究保护基地,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和实践经验,为保护全球环境做出积极的贡献。
视频
秦岭国家植物园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秦岭兴建世界一流国家植物园(图),搜狐,2007-05-31
- ↑ 景区 秦岭国家植物园开园(附最全游玩攻略) 快收藏!,搜狐,2017-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