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脾虛,為中醫名詞術語。泛指因脾氣虛損引起的一系列脾臟生理功能失常的病理現象及病證。包括脾氣虛、脾陽虛、中氣下陷、脾不統血等證型。多因飲食失調.勞逸失度,或久病體虛所引起。脾有運化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和輸布水液以及統攝血液等作用。脾虛則運化失常,並可出現營養障礙,水液失於布散而生濕釀痰,或發生失血等症。
目錄
病因
脾在五行中屬土,在五臟陰陽中屬陰中之至陰。脾主運化,統血,升清,輸布水谷精微,為「氣血生化之源」。人體出生後,各臟腑組織器官皆依賴脾所化生的水谷精微以濡養,故稱脾為「後天之本」。其與胃、肉、唇、口等構成脾系統。素體脾虛或飲食不節、情志因素、勞逸失調,藥、食損脾或慢性腎病患者濕邪久居,損傷脾氣等原因引起脾的功能虛衰、生化之源不足。脾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幾乎所有的胃腸道疾病都可出現或伴有脾虛。
英文名稱 | 就診科室 | 常見病因 | 常見症狀 |
幾乎所有的胃腸道疾病都可出現或伴有脾虛 | 嘔吐泄瀉、水腫、出血、經閉、四肢逆冷等 |
脾氣虛
多因飲食不節,或勞倦過度,或憂思日久,損傷脾土,或抵抗力不足,素體虛弱。
脾陽虛
多因脾氣虛衰進一步發展而成,也可因飲食失調,過食生冷,或因寒涼藥物太過,損傷脾陽,或腎陽不足,命門火衰,火不生土而致。
中氣下陷
中氣亦指脾氣。脾氣上升,將水谷精微之氣上輸於肺,以榮養其他臟腑,若脾虛中氣下陷,可出現久瀉、脫肛、子宮脫垂等症。
脾不統血
脾氣虛弱,不能攝血,則血不循經。 [1]
臨床表現
脾虛證是指脾臟虛弱而引起的病證,其病情比較繁雜,主要有嘔吐、泄瀉、水腫、出血、經閉、帶下、四肢逆冷、小兒多涎等臨床表現。
脾氣虛
腹脹納少,食後脹甚,肢體倦怠,神疲乏力,少氣懶言,形體消瘦,或肥胖浮腫,舌苔淡白。
脾陽虛
大便溏稀,納少腹脹,[[腹痛綿綿],喜溫喜節按,形寒氣怯,四肢不溫,面目無華或浮腫,小便短少或白帶多而清晰色白,舌苔白滑。
中氣下陷
在脾氣虛見症基礎上,有氣陷臨床表現,如久瀉、脫肛、子宮脫垂等。
脾不統血
在脾氣虛見症基礎上,有慢性出血臨床表現,如月經過多、崩漏、便血、衄血、皮下出血等。除出血外,必兼見[[脾氣虛弱]的一些症狀。 [2]
辨證施治
脾虛屬臟腑辨證中常見之證型,以健脾益氣為治療大法。《脈經》卷二:「脾虛,……病苦泄注,腹滿,氣逆,霍亂,嘔吐,黃疸,心煩不得臥,腸鳴。」一說「脾氣……若虛則生寒,令人心腹脹滿,水谷不消,噫氣吞酸,食輒嘔吐,霍亂泄利,四肢沉重,多思氣結,惡聞人聲」(見《聖濟總錄》卷四十四)。鄒澍《本草經疏》歸納「脾虛十二證,飲食勞倦,傷脾發熱,飲食不消化,屬脾氣虛;傷食必惡食,停食,為恣飲湯水或冷茶、冷酒所致。水腫屬脾氣虛,兼脾陰虛;噎膈屬氣血兩虛,由於血液衰少,而非痰氣壅逆所成。脾虛屬氣虛,健忘屬氣血兩虛,倦怠、嗜臥屬脾氣不足。脾虛腹痛,按之則止,屬血虛;痞氣,屬脾氣虛及氣鬱所致。」 脾虛以脾氣虛、脾陽虛更為常見,多有腹脹、痞滿、消瘦、肢乏、泄瀉(或大便先硬後溏,亦有表現為脾虛便秘者)、食減、水腫等症。脾為濕土,喜燥惡濕。濕盛可以導致脾虛,脾虛也可以生濕,往往互為因果。因脾虛失運,水濕停留,多屬本虛標實之證。本虛為主者,治多健脾,佐以化濕;標實為主者,則應以祛濕為主,兼以運脾。下面介紹幾種常見脾虛病症的治療方法:
脾虛嘔吐
證候:飲食稍有不慎即易嘔吐,時作時止,胃納不佳,食入難化,脘腹痞悶,口淡不渴,面白少華,倦怠乏力,舌質淡,苔薄白,脈濡弱。脾虛嘔吐為脾臟虛弱,胃氣上逆所致。治則:健脾和胃止嘔。主方:香砂六君子湯加減。
脾虛泄瀉
證候:大便時溏時瀉,遷延反覆,完谷不化,飲食減少,食後脘悶不舒,稍進油膩食物則大便次數增多,面色萎黃,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脈細弱。脾虛泄瀉由脾虛失運,濕注腸道所致。治則:健脾滲濕止瀉。主方:參苓白朮散加減。
脾虛水腫
證候:身腫,腰以下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復,脘腹脹悶,食納減少,面色不華,神疲肢冷,小便短少,舌質淡,苔白滑,脈沉緩。脾虛水腫由脾虛水停,泛溢肌膚所致。治則:溫脾利水消腫。主方:實脾飲加減。
脾虛出血
證候:便血紫黯,甚則黑色,或尿血、吐血、衄血及紫斑,神疲乏力,氣短聲低,面白無華,頭暈,舌質淡,苔薄白,脈細無力。脾虛出血乃脾氣虛弱,血失統攝為罹。治則:健脾益氣攝血。主方:生脈飲合參附湯加減。
脾虛帶下
證候:帶下綿綿,量多色淡黃或色白如涕唾,無臭,並且面色淡黃,精神疲倦,不思飲食,腰酸腹墜,或下肢浮腫、便溏等。脾主運化水濕,脾虛則運化無能,聚濕下注,傷及任、帶二脈而致。治則:健脾益氣,昇陽除濕。主方:完帶湯,水煎服。
脾虛經閉
證候:經閉,常兼見飲食不振,痞滿,大便不實等症。多因脾胃虛弱,健運失職,復為飲食所傷,飲食日見減少,導致生化之源不足,無血下達沖任胞宮而致經閉。治則:補脾胃、養氣血。主方:八珍湯加減。
脾虛多涎
證候:神疲,面色萎黃,涎多清稀。《證治準繩·幼科》:「小兒多涎,由脾氣不足,不能四布津液而成。」治則:補益脾氣攝津。主方:五味異功散加減。
脾虛生風
證候:以手足微搐,肢冷,昏睡露睛,口鼻氣微主證。脾虛引動內風,多由吐瀉或藥、食損脾所致。《張氏醫通·諸風門》:「若體倦神昏不語,脈遲緩,四肢欠溫者,脾虛生風也。」治則:補脾熄風。主方:六君子湯加蠍尾、炮姜、肉桂。
脾虛如球
證候:目之上下眼胞腫脹,虛起如球,無赤痛,喜按。因脾虛挾濕或氣血不足,虛火壅於氣分所致。治則:補脾益氣為主,輔以祛邪之藥。主方:補中益氣湯加減。
脾虛生熱
證候:面色萎黃,神疲倦怠,目之上下眼胞腫脹,舌淡苔黃膩,脈細數無力,煩渴不能多飲,皮屑增多,言語無力,小便短赤,耳鳴遺精。因脾虛所至內濕停滯,久而生熱,無養氣血,水濕不化,陰虛陽盛。治則:健脾益氣、養氣血為主,輔以清虛熱,滋腎陰。主方:人參健脾丸合知柏地黃丸加減。 [3]
預防
脾虛證的宜忌食物
- 宜食食物具有補脾益氣、醒脾開胃消食的食品,如粳米、秈米、鍋巴(焦鍋)、薏米、熟藕、粟子、山藥、扁豆、豇豆、牛肉、雞肉、兔肉、牛肚、豬肚、桂魚、葡萄、紅棗、胡蘿蔔、馬鈴薯、香菇等。
- 忌食食物性質寒涼,易損傷脾氣的食品,如苦瓜、黃瓜、冬瓜、茄子、空心菜、芹菜、莧菜、茭白、萵筍、金針菜、柿子、香蕉、枇杷、梨、西瓜、綠豆、豆腐、莜麥等;味厚滋膩,容易阻礙脾氣運化功能的食品,如鴨肉、豬肉、甲魚肉、牡蠣肉、牛奶、芝麻等;利氣消積,容易耗傷脾氣的食品,如蕎麥、山楂、蘿蔔、香菜等。
食療
脾胃是人體納運食物及化生氣血最重要的臟腑,對脾胃病患者來說,食療亦不可缺少,但必須根據病人平素的體質和病情不同來選擇飲食,即所謂「辨證施食」,若平素脾胃虛寒的人,或寒證的胃痛、腹痛、泄瀉等,應多食性味辛熱的蔥、姜、韭、蒜、胡椒等,若脾胃虛弱的人,宜食用紅棗、山藥、扁豆、芡實、蓮子肉等。若胃熱素盛的人,宜食梨、藕、甘蔗、蜂蜜等甘寒生津之品;若氣機阻滯者,宜多食蘿蔔、佛手、金橘,或用橘皮做成的調料。
- 藥點藥飯藥點、藥飯是將穀物與某些食物和藥物一起製作成飯、糕、餅、包子、饅頭等主食或點心,用以防治疾病的一種方法。
方1.橘紅糕:鮮橘皮,打碎成細粒後用糖浸漬,再和入麵粉製成糕點。適用於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咳嗽痰多。
方2.豆蔻饅頭:白豆蔻粉撒入適量麵粉內,再蒸煮成饅頭,適用於腹脹、食欲不振。 方3.紅棗益脾糕:紅棗、白朮,乾薑,雞內金。先煮熬取汁,再將汁與麵粉及適量的糖製成糕,適用於胃呆納減,大便溏薄。 方4.山藥飯:山藥、蓮肉、米仁、扁豆各,洗淨切碎,蓮肉去皮,芯後煮爛,再與粳米一起煮飯,適用於脾虛泄瀉、食欲不振。
方5.八仙糕:黃芪、白朮、山藥、山楂、茯苓、陳皮、湘蓮末、黨參。先將上述藥物煎煮取汁,再與適當粳米粉、糯米粉、白糖一起蒸成糕。適用於脾虛泄瀉,食欲不振。 方6.麻仁玉米糕:火麻仁、芝麻各,玉米粉、紅糖適量,將火麻仁研末、芝麻洗淨,放入玉米粉拌勻,再加入紅糖用水和面做成糕。適用於脾虛氣血虧損引起的便秘。
- 補脾食物馬鈴薯:味甘、性平。補氣、健脾。宜於脾虛體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發芽的馬鈴薯芽與皮有毒,忌食。
紅薯:味甘、性平,歸脾胃經。補脾胃、益氣力、寬腸胃。宜於脾胃虛弱、形瘦乏力、納少泄瀉。多食易引起反酸燒心、胃腸道脹氣。 香菇:味甘、性平。益胃氣,托痘疹。宜於脾胃虛弱,食欲不振,倦怠乏力。屬於發物,麻疹和皮膚病、過敏性疾病忌食。 山藥:味甘、性平,歸脾、肺、腎經。補氣健脾,養陰益肺,補腎固精。宜於脾氣虛弱,食少便溏,慢性泄瀉。濕盛和氣滯脹滿者忌食。 栗子:味甘、性溫,歸脾、胃、腎經。補脾健胃,補腎強筋,活血止血。宜於脾虛食少,反胃,瀉泄。氣滯腹脹者忌食。 紅棗(大棗):味甘、性溫,歸脾、胃經。補益脾胃,養血安神。宜於脾胃虛弱,食少便稀,疲乏無力。氣滯、濕熱和便秘者忌食。 雞肉:味甘、性溫,歸脾、胃經。補中益氣,補精添髓。宜於脾胃虛弱,疲乏,納食不香,慢性泄瀉。實證、熱證、瘡瘍和痘疹後忌食。 兔肉:味甘、性涼。補中益氣,涼血解毒。宜於脾虛食少,血熱便血,胃熱嘔吐反胃,腸燥便秘。虛寒、泄瀉者忌食。
豬肚:味甘、性溫。補益脾胃。宜於虛弱、泄瀉,近代用於胃下垂和消化性潰瘍。 牛肚:味甘、性溫。益脾胃,補五臟。宜於病後氣虛,脾胃虛弱,消化不良。 羊肚:味甘、性溫。補虛弱、益脾胃。宜於形體瘦弱、脾胃虛寒。 牛肉:味甘、性平,歸脾、胃經。補脾胃,益氣血,強筋骨。宜於脾胃虛弱,食少便稀,中氣下陷,慢性泄瀉。 桂魚:味甘、性平,歸脾、胃經。補脾胃,益氣血。宜於脾胃虛弱,食欲不振。虛寒證、寒濕證忌食。 泥鰍:味甘、性平,歸脾、肺經。補中益氣,利水祛濕。宜於中氣不足、泄瀉、脫肛。 粳米:味甘、性平,歸脾、胃經。補中益氣,健脾和胃。宜於中氣不足,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脾胃不和,嘔吐、泄瀉。
秈米:味甘、性溫,歸肺、脾、心經。補脾胃,養五臟。宜於脾虛濕盛腹瀉。熱證、濕熱證、陰虛證忌食。 糯米:味甘、性溫,歸脾、胃、肺經。補中益氣,補肺斂汗。宜於脾虛腹瀉,因粘滯難化,食積證、氣滯證、濕證、脾虛胃弱及消化不良者忌食。 扁豆:味甘、性微溫,歸脾、胃經。健脾化濕,清暑和中。宜於脾虛濕盛,食少便稀,暑濕吐瀉。氣滯腹脹者忌食。 豇豆:味甘、性平,歸脾、腎經。健脾,補腎。宜於脾胃虛弱,腹瀉,嘔吐。氣滯證和便秘者忌食。 蜂蜜:味甘、性平,歸脾、肺、大腸經。補脾緩急,潤肺止咳,潤腸通便。宜於脾胃虛弱之胃痛,津虧腸燥之便秘,近代用於消化性潰瘍。濕證、濕熱證、胃脹腹脹、嘔吐、便稀者忌食;不宜與蔥、萵苣同食。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