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莫一大王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壮族英雄莫一大王雕像原图链接来自 新浪网 的图片

莫一大王》(壮语:Mozit Daihvuengz)是流传于河池等壮族地区的民间英雄史诗。史诗中的主人公莫一大王,是一个富于传奇性的神化人物。他原来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壮家受苦人。他有家庭,有母亲,有妻室,过着艰苦的躬耕生活。他具有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阶级本色。为了维护本民族人民的切身利益,他在森严的朝廷上,在皇帝面前,敢于冒生命危险,智斗奸臣,为民除害。他受封为“大王”(传说故事里说他的“大王”并不是皇帝赐予的封号,而是因为他力大无穷、有神奇本领,在乡里专为人们谋利益,深得人们的敬重,人们拥他又头领,称他作“大王”)。以后,虽然远在京城当官办事,但却时刻不忘家乡的父老兄弟,每个晚上都不惜跑回家来,他无意要出人头地,只想为国为民多效力。可封建王朝容不了他,后来被迫走上了反叛的道路。

史诗着重地描写他反叛以后,对封建统治者所展开的一系列的反抗斗争。在这过程中,作者们把人民群众的智慧和思想、胆识和力量,都集中地概括在他的身上,充分地显示了他神通广大、勇敢机智,具有超凡的绝大本领[1]:能将身上捆着的粗大铁链一挣就碎;能像孙悟空那样摇身一变,钻进挥头,躲过皇帝的问斩;能一箭射到京城的皇宫里,射中皇帝正在洗着脸的脸盆;能像赶羊群一样地用竹鞭赶着群山来围堵皇兵;能在竹子里孕育兵马;能扎草成兵;脑袋被砍下来还会说话,还能再安回去复原……

历史渊源

“莫一大王”被北部壮族地区的群众作为神灵敬奉,与之相应的是在一些地区有“莫一大王”庙,每年的六月有祭奠“莫一大王”的节日[2]

由此可见,《莫一大王》在壮民族中的影响之大,也可见对《莫一大王》传说进行研究和探讨的必要。因此,该传说一直为学界所关注,有不少研究该传说的文章可见之于书刊,如覃德清的《莫一大王原型显、隐结构内涵与壮族民族文化心理》;

覃桂清的《试论莫一大王的“飞头”》,顾乐真的《壮族师公土俗神“莫一大王”考》;

杨树喆的《桂中壮族民间的莫一大王崇拜及其内隐意蕴》,等等,其中一些文章从文化学的角度分析《莫一大王》的深层意蕴,见解颇有一些独到之处;

也有一些文章运用文献学的方法考证传说英雄“莫一大王”这一形象的原型,或认为莫一大王是宋代广西南丹莫氏开创人的后裔莫世忍。

视频

渔鼓《莫一大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