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堂佛祖廟
觀音堂佛祖廟(Kwan Im Thong Hood Cho Temple),俗称四马路观音堂,位於新加坡小坡四馬路(现滑鐵盧街 Waterloo Street),門牌178號。先天道「南山上人」在1884年在此地弘法行醫。清朝光緒十年(1884年)蒲月(農曆五月)由一家叫“陈两成”的商号献地,众信徒捐款建廟;並在1893年歲桐月(農曆三月)重修,1982年再次重建。观音堂现由十人信托局管理。
觀音廟香火旺盛,廟堂内几乎每天都有大量人潮。周末、公共假期、和每月的农历初一十五都是庙堂的旺日。庙宇一年当中最重要的日子有四个:既农历年除夕,二月十九的观音诞、六月十九观音修道日及九月十九的观音成道日。
庙宇附近还设有其他宗教场所,例如克里斯南印度庙、奎因街的圣伯多禄圣保禄堂、马海阿贝犹太庙和Malabar Jama-ath清真寺。
目录
廟史
自清光緒十年,先天道「南山上人」就在现庙址弘法行醫。觀音廟自光緒十年蒲月以来一直存在于“陳兩成”商号捐獻的现今位置上,并于光緒十九年桐月重建。庙宇原来的建筑是中国寺庙建筑和传统工艺的典范。原建筑的入口设计为通过门廊和带屏风的前厅穿过一个大型遮蔽庭院进入庙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该地区的所有其他建筑物都遭到严重破坏,觀音廟却在日本飛機的空襲中只被爆炸威力震动了一下,幸免于难。庙宇当时为病人、伤员和无家可归者提供庇护。
1938年3月,华侨银行第一任主席徐垂青在觀音廟成立首个信托局,将现代管理方式引进观音堂,并担任首任主席。
1982年,由于前来参拜的信徒众多,寺庙需要增加客容量,因此耗资500多万元进行了大规模扩建。所有的神灵都被供奉在大殿的一个坛上,观世音菩萨身后摆放释迦牟尼佛像。其他神像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新建筑总面积达1500平方米,相比原建筑大了约一倍,庙宇内部建有两个不同高度的独立屋顶的大空间。入口为一个大型中央山门,山门两侧设有两个较小的门口,门口装潢色彩丰富,使用了金黄色、红色、蓝色和绿色。在所有屋顶椽子的末端,绿色的地面上印有黄色的佛教卍字。屋顶的装饰比较拘束,屋脊的线条简单,带有寓意吉祥的装饰。寺庙大厅内的地砖原料由原先的陶瓷改为花岗岩。
新加坡双年展
在2006年举办的首届新加坡双年展期间,觀音廟被用作展示多位艺术作品的场所。展示的作品包括徐冰设计的地毯、蔡佳葳的莲花咒语、杉本博司的1001尊佛像和阿根廷艺术家Santiago Cucullu用新加坡四种官方语言书写的“请爱我”的标志。
宗教活动
观音庙然是该地区的主要寺庙之一,成千上万的信经常徒前往寺庙祈求观音保佑。民间相传观音庙为新加坡最为灵验的寺庙之一,信徒们相信他们到寺里参拜后就会得到保佑,使其成为新加坡香火最旺盛的寺庙之一。不少香客每年会在正月的初一十五来观音庙参拜。每逢大年除夕,寺庙都会通宵开放,街上常常挤满信众并肩排队进入寺庙大殿向观音菩萨上香,抢插新年的头香,希望新的一年能有一个好的开始。[1]这座寺庙以其被认为非常准确的卜卦服务而闻名。
参拜规矩
信徒到观音堂莫拜供奉的香烛禁止在大殿内燃烧,以免烟灰沾染大殿的天花板,庙宇为此在殿门口设香炉供香客使用;信徒也只能使用小香,不能用大香。庙宇在山门处摆有小香,香客自取,要捐献香油钱也随各人心意。此外,堂内不设焚烧金银纸的器具,香客也不允许在那里焚烧金银纸。
寺廟
東亞傳統宗教供奉神灵、神话或传说人物、历代圣贤、历史著名人物的房屋式祭祀建筑物,均可統稱為廟宇[2]。
一般包括道觀、佛寺、祠等廟宇,而不包括祭祀祖先的祠堂家廟,但一些聖賢的家廟亦受宗族以外的信眾參拜,故这些家庙同時事實上有著祭祀以及讓信眾祈求庇佑用的性質。道教宮觀可稱宮廟,佛教寺院可稱寺庙,尊天法祖祭祀通稱祖廟或宗廟,皇家太庙與明堂则合稱为廟堂。
由於東亞傳統上常有不同宗教互相影響、習合的情況,如佛道雙修、三教合流、神佛習合等,加上與民間信仰、巫覡宗教合流,因此廟宇的名稱、性質多變,甚至同一間廟宇同時具備多種性質。
建築
除了一些單體式且不設前院的廟宇外,一般都有一個獨立的門為入口,如神道坊(廟宇牌坊)、山門、鳥居等,也代表進入廟宇或結界範圍。入門之後為神道,可通往參拜之處。
廟宇主體建築稱為「殿」,「殿」本指帝王居所,後來也指供奉仙真聖賢神佛的屋宇如大雄寶殿,有些則稱為「堂」如日本法隆寺金堂。規模較大的寺廟常有多個不同的殿或堂。
類型與名稱
「觀」,原指宮殿的高大門闕,後因歷代帝王常請方士或道士夜觀星象、制定曆法於「觀」,後來用以指道士修道的居所,即道觀,也作為供奉道教先真的建築物名稱,如玄妙觀與白雲觀。一些規模較大的道觀會以「宮」命名,兩者又合稱「宮觀」。
民間信仰中的寺廟命名多元,傳統上只有一些主神神格為帝、后、妃或王爺級的寺廟才會用原指帝王居所的「宮」命名。例如媽祖曾先後在元代、清代獲皇帝冊封為天妃、天后,於是部分媽祖廟命名為天妃宮、天后宮;關羽被尊為協天大帝,於是一些關帝廟也命名為協天宮;神格崇高的神明,其廟宇也會稱為「宮」,如香港、澳門一些由民間釋教信徒開設的觀音廟名為水月宮。今日多數神廟都稱「宮」。
「殿」指帝王理事之所,多為高階神明的廟宇,供奉三清的廟宇名稱包含三清殿、高玄殿等。供奉玄天上帝的廟宇名稱包含北極殿、真武殿等。
寺廟原指「寺院」「寺」原係朝廷辦公官署如大理寺等,「院」原為官廨別稱。佛教傳入中國初期,曾將僧人安排在九卿之一府邸寺中居住,因幾個著名僧人而令其居所寺中某某院也逐漸成為僧人居所代稱。故後世稱為寺或院,佛教僧侶修行、禮佛與居住的道場,如中國佛教第一座佛寺洛陽「白馬寺」與香港“三大古剎”之一「青山禪院」,並隨著漢傳佛教傳播影響日本、朝鮮、越南、琉球;伊斯蘭教之禮拜堂稱之為「清真寺」。
「庵」或「庵堂」本來是指結草為屋,後指僧尼供佛的屋舍如河南初祖庵,又常常專指僅有女性出家眾(比丘尼)居住、修行的場所如新北市石碇區蓮池庵。也有一些民間釋教信徒把供奉地藏王的廟宇命名為地藏庵,五福大帝的廟宇也有命名為「庵」如福州白龍庵。
「巖」本來指位於山窟或依山崖處據險而築的佛寺,供奉清水祖師的廟宇也常命名為清水巖。
「洞」係道教先真居住之地如洞天福地,後來在中國大陸、香港、台灣、越南等地,因為民間釋教與民間信仰合流,而成為廟的代名詞之一。
儒教的寺廟包括祭祀孔子的孔廟,以及祭祀聖賢、烈士、祖先的「祠」,如名宦祠、忠烈祠、宗祠等。但一些祭祀先賢的祠又被民眾視為祈福消災的神明,遂與民間信仰結合變成民間寺廟,例如祭祀諸葛亮的武侯祠,供奉土地公的廟宇也有作土地祠、福德祠者。
「府」原指百官所居之處,部份廟宇也以「府」命名,如奉祀五府千歲的代天府、奉祀池府千歲的海埔池王府、奉祀張李莫府三千歲的五條港安西府、奉祀張天師的天師府或廣信府。
「堂」是古代官吏審案的地方,也指屋舍的正廳,作為廟宇使用如松山慈惠堂。台灣齋教、扶乩之場所亦常稱為「堂」,例如壹善堂、勸化堂。佛教道场也会使用「讲堂」作为弘法场所名称如慧日讲堂與菩提講堂。一貫道場所亦有作「某某佛堂」、「某某聖堂」等。
「壇」是舉行祭祀的高臺,在古代東亞常與政府祭祀相關,如天壇、地壇、先農壇、厲壇等,其中天壇、天公壇也成為常見祭祀玉皇上帝的廟宇名稱,如新竹天公壇、臺灣首廟天壇。另外,一般私人設立的神壇也常稱「某某壇」。
“廟”可作为祭祀各神祇场所的泛称,或直接成為祭祀場所名稱,如武廟、文昌廟、文武廟、媽祖廟、王爺廟、城隍庙、義民廟、祭祀后羿的三嵕(zōng)廟等。
日本神道教的寺廟稱為神社,其中祭祀日本皇室祖先神、日本天皇、以及對於大和平定有功神祇的神社稱為神宮,小型的神社則稱為「祠」,或作「小祠」、「小堂」。
越南傳統信仰中的寺廟,除了與中國相同的類型外,村社裡還有一種稱為「亭 (越南)|Đình」的寺廟,供奉村社保護神。
參考文獻
- ↑ 郭培贤. 四马路观音堂 万名信徒挤插头香 有人吉时前冲进去. 联合早报. 2018-02-17 [2021-09-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8) (Chinese (Singapore)).
- ↑ 道教宮廟組織或管理章程範例 (PDF). 高雄市政府民政局. [2018-04-0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