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黄禄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黄禄
头衔 黄禄

黄禄(1820年-1866年),字万锺谱名昭禄,一名招禄,人称黄阿禄阿禄舍禄头清治台湾台北艋舺人,著名企业家[1],祖籍福建泉州泉安,从事樟脑木材生意,死后由其妻吴氏续掌产业,人称为黄阿禄嫂(简称黄禄嫂),为古代谚语“第一好张德宝;第二好黄阿禄嫂;第三好马悄哥”里的艋舺第二富豪。[2]

19世纪时,传统郊商逐渐弱化,台湾贸易扩大至全世界,除了黄禄伉俪之外,部分以新经营方式与外商合作或对抗的商人,变为新富阶级,包括买办出身的台北稻江李春生台南沈德墨许逊荣打狗(今高雄市陈福谦陈中和苗栗黄南球等,都是这时代著名的企业家。

生平

黄阿禄生平众说纷纭,民间传说近似于传奇

其中一说,黄昭禄人称“阿禄仔”,出身望族,家庭富裕,父亲黄姜生是一名泉州富商,家居晋江县三十五都(今池店镇潘湖村)人。但黄昭禄早年好使拳棒,练习武艺,不愿意读书、学习,还四处赌博,负债累累,天天有人来家索债,父亲黄姜生一怒之下,将他赶出家门,只好由福建来台发展。

黄阿禄来台后,嫌正名“黄昭禄”多字,自己改称“黄禄”,流连青楼赌场,后只身游侠江湖为生,在艋舺青楼担任保镳,认识一名新庄富商,该富商因与当地酒客争夺艺旦,两人争风吃醋,酒客指使三名家丁,将富商围殴几死,黄阿禄以一柄扁担解围,并护送该富商至江子翠,富商得救后,以佛头银一百元谢之,黄阿禄得此钜款,并未有存下来的心理。他认为,既然是得于意外,就应该秉持一贯作风,随意花用、赌博,所以将此财充作赌资,欲将其花光,即奔赌场,一夜之间,一文钱未输,反而赢了三千多银元。

赌赢的黄阿禄突然觉得自己领受天命,应当富贵,于是洗心革面觉悟,不再赌博,改做生意,于艋舺开设万顺料馆料馆即制材所,专门承揽木材买卖,并且招募罗汉脚去伐木、采樟脑,从此人称“阿禄舍”(舍,即“阿舍”,“富人”的俗称。)

黄阿禄创业成功后,接来泉州的父亲黄姜生,向父亲黄姜生忏悔,姜生甚喜,把闽南的生意交给黄阿禄打理。黄阿禄精通贸易,不仅本业的福州杉木提供军舰建造之需,还向三角涌大科崁搜购木材,进口回中国大陆,也制樟脑输出到中国、南洋,使黄家大富。黄因踊跃对公家捐款,被封为奉政大夫,后官至二品资政大夫

道光廿一年(西元1842年),有一艘福建帆船在艋舺卸货之后,欲返回福建。谁知出发之后,船居然自动回航,水手们数次设法无效,掷杯请示船上奉祀的湄洲天后宫妈祖神谕,原来是妈祖想要留在艋舺。黄阿禄将妈祖神像迎至自家料馆供奉,并开放乡民膜拜,十分灵验,人称“料馆妈祖”(后黄家将之捐献为启天宫)。

然而,黄禄却于同治五年(1866年)因病早逝,遗留七位儿子与家族事业,阿禄嫂毅然接下了这个重担,事业蒸蒸日上,相传日后台湾巡抚刘铭传修造铁路枕木即是由黄家特别加工订制的。阿禄嫂也热心捐献佛寺伽蓝,号称“艋舺檀越”。

后世评价

黄阿禄嫂的真实姓名,据从台湾寄回潘湖的《金墩潘湖支派(黄氏)族谱》载:黄昭禄妻室两位,妣庄氏斗娘,生嘉庆丙子年(1816年)五月廿七日;卒于光绪辛卯年(1891年)正月廿九日;妣林氏对娘,生于吉年吉月吉日吉时;卒于吉年十一月十五日吉时。台湾记忆网站·台湾人物志·黄阿禄嫂条,没有记载其名,只记生年不详。《台北市志》载:“黄仔禄嫂,黄禄妻也,吴姓,名不传。”综合各种资料,黄昭禄有妻室三位,而所看到的族谱只记载两位,黄阿禄嫂不载其中。

黄阿禄嫂虽是封建时代一位寡妇,但因为她超乎常人的智慧、勇气与毅力,在丈夫逝世后,继续经营樟脑、木料及大菁(一种制造蓝色染料的植物)、码头等事业,在商业上拼出一番天地,展示女性商业天赋及坚强性格,而成了“台北第一市街”的“ 艋舺”著名女企业家。台湾作家林满秋的《台湾心女人》选择了20位台湾历史上杰出的女性,让读者认识台湾历史。而黄阿禄嫂是该书第一个介绍的台湾女人。[3]

参考资料

  1. 清代台湾艋绅传奇女商人黄阿禄嫂 - 黄鸿源
  2. 黄阿禄嫂 - 台湾记忆 Taiwan Memory--国家图书馆
  3. 清代台湾艋舺传奇女商人黄阿禄嫂,中华谱牒文化网,2201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