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A-6闯入者式攻击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A-6闯入者式攻击机
图片来自mdc.idv.tw

A-6入侵者式攻击机(A-6 Intruder)是一架由格鲁曼[1] 公司生产的双引擎、亚音速攻击机,是美国海军陆战队在1963年至1997年使用的全天候中型舰载攻击机,用以取代活塞引擎A-1天袭者攻击机。在A-6E退出作战序列后,其精确攻击任务由携带LANTIRN䇲舱的F-14所暂代;尔后,舰载对地攻击任务正式交给F-18E/F战斗攻击机。A-6攻击机能够在任何恶劣的天气中,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以超低空飞行,穿过敌军的搜索雷达网,正确地摧毁敌军阵地、目标。其在越南战争波斯湾战争、中都能够见到它的踪影。虽然A-6已退出美军现役的作战序列,但由A-6所改装的电子作战机——EA-6B一直于美军航舰服役至2015年才由EA-18G咆哮者取代而退役。而海军陆战队版EA-6则继续服役至2019年。

发展

有鉴于A-1攻击机于韩战中的出色表现,美国海军于1955年提出一款舰载全天候对地攻击机的初步需求案,并于1956年10月正式对外公开性能要求。该案需求书发给贝尔波音Douglas, 格鲁曼洛克希德马丁北美航空和沃特飞机公司。在经过海军评估之后,格鲁曼公司雀屏中选,并于1958年2月赢得开发A2F-1的合约。

YA2F-1的原型机于1960年4月19日首航,引擎喷嘴原先设计为可以向下旋转以缩短起降距离,但在原型机和实际量产机型中都没有实作此功能。座舱采用不常见的两片挡风玻璃以及并肩式的座位安排,驾驶员坐在左侧,投弹/导航员坐在右侧稍低的位置。多的这位乘员有其责任,用特有的CRT萤幕提供合成显示前方地形的功能,使它能在各种天气条件下,进行低空攻击。

设计

与当时的超音速战机相较,A-6的机翼设计在次音速非常有效率,该设计也限制在A-6在酬载时仅能飞行于次音速领域。A-6的机翼设计也使该攻击机能携带各种大小的弹药。极为类似的机翼和起落架设计后来也被用在格鲁曼可变几何后掠翼的超音速战斗机F-14雄猫式战斗机上。此机同时也装有减速板,是种空气煞车,位于机翼末端后方。两片减速板以相反方向朝上方和下方张开,以减低飞机速度。

以当时的标准观之,A-6的航空电子系统整合出奇的精致。因此,要找出设备失常的问题,需要庞大维护资源。为解决这个问题,此机配备有自动检测系统,是最早为飞机所开发用电脑分析的测试设备之一。英文称为Basic Automated Checkout Equipment,缩写BACE。此系统有两阶,一为Line BACE,在机棚或机场用来找出失效的系统。以及Shop BACE,供维护厂测试并分析个别失效系统。此系统由Litton Industries所制造。BASE系统大幅减少单位飞行时数所需要的维护工时。这是评估维持军用飞机在可作业状态所需成本与资源的重要指标。

A-6除传统攻击能力外,设计上也具有携带并发射核子炸弹的能力,但该功能从未使用过。事实上,从B-29之后就没有飞机曾在战事中发射过核子武器。由于此机是低飞的攻击机,如果投射原子弹则必须采用很特殊的方法。在核弹攻击模式下,A-6将以高速低空接近目标,并于接近攻击标的时,驾驶员会将飞机改为大角度爬升,并爬升过程中在电脑计算的位置释放核弹。原子弹因为惯性的关系,仍会继续向前向上运动。此时驾驶员会用更陡的角度继续爬升,直到飞机翻转朝向它先前"来时路"的方向,然后用最大加速度原路离开此区域。此时核弹将在原行径方向爬升至最高点,然后朝目标方向坠落,最后在预先设定的高度引爆。此时飞机离爆炸点至少数英哩之远,并以最高速度脱离,于此A-6便能飞在核爆的震波之前离开战场。

操作历史

服役初期与越战

入侵者式攻击机在1962年秋天正式的被美国国防部定编号为A-6A攻击机,并于1963年2月加入美国海军。很快于1960年代中期,A-6即成为美国海军与海军陆战队的主要全天候中型攻击机,以及空中加油机。同时间,美国空军则采用F-105F-111负责类似之打击任务。后者,早期型的F-111A日后也接受类似于海军EA-6B的改装,成为专司电子作战的EF-111干扰机。

A-6攻击机第一次投入战场即是在越战之中,从航舰上出发频繁的打击越南陆上之目标。由于A-6的高航程与高酬载(18,000磅)特性,以及它的全天候能力,使这架攻击机成为越南上空不可或缺的存在。然而,由于典型的A-6任务剖面要求该机以低空通过目标上空进行攻击,使得它很容易遭到地面防空火力的袭击;因此在八年的越战之中,美国海军与海军陆战队一共损失了84架各型A-6攻击机。在这84架战损失中,有10架A-6是直接遭地面防空飞弹击落,2架则是被米格机击落。绝大多数的战损:56架A-6则是归因于地面防空火力,另有16架的损失则与驾驶员操作有关。

除了美国海军航空队在航舰上操作A-6之外,美国海军陆战队大多以南越的陆上机场做为基地,操作A-6对军事目标发动攻击。海军陆战队的A-6大多驻守于茱莱(Chu Lai)与岘港(Da Nang)基地。

黎巴嫩冲突

除了越战之外,A-6日后也参与其他海外冲突,包括1983年的黎巴嫩内战国际调停任务。其间,一架A-6与一架A-7攻击机于12月4日遭叙利亚SA-9防空飞弹击落,A-6驾驶员阵亡,导航员则在弹射后遭叙利亚军方俘虏。

从珊瑚海号及美利坚号航空母舰上起飞的A-6也活跃于1986年4月的利比亚轰炸作战之中。VA-34与VA-55两个A-6中队共同的参与了该项行动。

时至1991年波湾战争,美国海军与海军陆战队的A-6机群再度加入战局。在整场战役之中,A-6出击架次超过4,700架次,担任地面密接支援、摧毁伊拉克防空与海军战力等多项任务。A-6也是美国海军主要的精灵炸弹攻击平台。如同越战时期一般,海军所属的A-6机队多从海上起飞,而海陆所属的A-6机队则部属于陆上基地之中。在这场战役中,共有3架A-6遭伊拉克的防空火力所击落。

在沙漠风暴行动结束后,A-6仍持续的在伊拉克上空的禁航区飞行,并在索马利亚为海军陆战队提供空中支援。最后一架海军陆战队所属的A-6攻击机于1993年4月28日退役自此之后,海军陆战队的对地攻击任务则交由F/A-18机队负责。

美国海军的A-6亦有参与1994年的波斯尼亚作战行动。

退役

由于美国海军预算删减,以及要求海军简化舰载机型的声浪下,尽管在A-6于1990年初逐步的展开机体翻新与更新之工作,且在波湾战争前后仍有新机出厂;A-6E与KA-6D机队仍于1990年代很快的退出现役。在匿踪战机的大放光彩的当下,美国海军原本期望以A-12复仇者II式攻击机取代A-6所负担之打击任务,然由于预算超支且发展屡遇困难,A-12攻击机计画最终遭到取消。因此,A-6机队不得不继续延长服役于海军中的年限,直到海军决定以搭载LANTIRN荚舱的F-14取代A-6为止。1997年2月28日,最后一架A-6攻击机自美国海军退役。随后,美国舰基攻击机主力则转移至F/A-18E/F超级大黄蜂肩上。

参考文献

  1. 格鲁门公司,MBA智库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