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史记》」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史记''' (司马迁著纪传体历史著作) 《史记》最初称为《太史公》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
 
行 1: 行 1:
 
'''史记''' (司马迁著纪传体历史著作)
 
'''史记''' (司马迁著纪传体历史著作)
 +
==简介==
 +
《史记》最初称为《太史公》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该著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
  
 《史记》最 初称 为《 太史公记 史记》, 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 的纪传体史书, 是中国 历史 上第一部纪传 史, 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 黄帝时代,下至 武帝太初 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 。太初元年(前104年) 司马迁开始 《太 公书》即 后来 被称为 《史记》的 史书创作。该 著作 前后经历了14年 才得以完成
+
 《史记》 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 后一篇 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 《史 记》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比《淮南子 多三十九万五千余字,比 吕氏春秋 多二十八万八千余字。 《史记》 规模巨大 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 的纪传体史书 影响很深 ,历 朝正 皆采用这种 裁撰写。
 +
 
 +
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 与后来 《汉书》《后 书》《三国志》合称“前 四史 ”  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 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 方法为 后来 历代“正史”所传承。 《史记》 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 文学 著作, 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
==基本信息==
  
 《史记》 全书包括十二 本纪 (记历代帝王政绩) 三十 世家 (记诸侯国 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 列传 (记重要 人物的 言行事迹 主要叙人臣 ,其中 最后一篇为自序) 十表(大事年表) (记各种典章制度 礼、乐、音律、 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 记》共一百三十篇 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比《淮南子》多三十九万五千余字,比《吕氏春秋》多二十八万八千余字。《 记》规模巨大, 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 纪传体 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 。  
+
{| class="wikitable"
 +
|-
 +
|作品名称|| 史记|| 外文名称|| Records of the Historian
 +
|-
 +
|作品别名 ||太史公书、太史公记 ||创作年代 ||西汉
 +
|-
 +
|文学体裁||纪传体|| 作    者||司马迁
 +
|-
 +
|类    别 ||历史|| 字    数|| 526500余字
 +
|}
 +
==内容简介==
 +
 《史记》 本纪、 表、书、 世家 、列传五部分。其中本纪 和列传 是主体。它以历史上的帝王等政治中心 人物 为史书编撰 主线 各种体例分工明确 ,其中 ,“本纪” “世家” “列传”三部分,占全 的大部分篇幅,都是以写人物为中心来 历史 由此 司马迁创立了 书新 例“ 纪传体
  
《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 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
===一、本 ===
  
  作品名称 史 外文名称 Records of the Historian
+
  “本纪”是全书提纲,以王朝的更替为体,按年月时间记述帝王的言行政绩;其中 载先秦历 的五篇,依次是[[五帝]],夏,殷,周,秦; 载秦 汉历史 的七篇,依次是[[秦始皇]],[[楚霸王项羽]],[[汉高祖刘邦]],[[高后吕雉]],[[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和[[汉武帝刘彻]]。
作品别名 太史公书、太 创作年代 西
 
文学体裁纪传体 作    者司马迁
 
类    别  历史 字    数 526500余字
 
  
内容简介编辑
+
=== 二、表===
《史记》分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其中本纪和列传是主体。它以历史上的帝王等政治中心人物为史书编撰的主线,各种体例分工明确,其中,“本纪”、“世家”、“列传”三部分,占全书的大部分篇幅,都是以写人物为中心来记载历史的,由此,司马迁创立了史书新体例“纪传体”。
 
一、本纪
 
“本纪”是全书提纲,以王朝的更替为体,按年月时间记述帝王的言行政绩;其中记载先秦历史的五篇,依次是五帝,夏,殷,周,秦;记载秦汉历史的七篇,依次是秦始皇,楚霸王项羽,汉高祖刘邦,高后吕雉,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和汉武帝刘彻。
 
《史记》
 
《史记》
 
二、表
 
 
 “表”用表格来简列世系、人物和史事。
 
 “表”用表格来简列世系、人物和史事。
三、书
+
=== 三、书===
 
 “书”则记述制度发展,涉及礼乐制度、天文兵律、社会经济、河渠地理等诸方面内容。
 
 “书”则记述制度发展,涉及礼乐制度、天文兵律、社会经济、河渠地理等诸方面内容。
四、世家
+
=== 四、世家===
 
 “世家”记述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史迹和特别重要人物事迹。
 
 “世家”记述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史迹和特别重要人物事迹。
五、列传
+
=== 五、列传===
 “列传”是帝王诸侯外其他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和少数民族的传记。 [9]
+
 “列传”是帝王诸侯外其他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和少数民族的传记。
 《史记》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记述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叙述了三千年左右的中国历史。据司马迁说,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 [9]
+
 
 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提到《史记》缺少十篇。三国魏张晏指出这十篇是《景帝本纪》、《武帝本纪》、《礼书》、《乐书》、《律书》、《汉兴以来将相年表》、《日者列传》、《三王世家》、《龟策列传》、《傅靳列传》。后人大多不同意张晏的说法,但《史记》残缺确凿无疑。
+
 《史记》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记述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叙述了三千年左右的中国历史。据司马迁说,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  
 今本《史记》一百三十篇,有少数篇章显然不是司马迁的手笔,汉元帝、成帝时的博士褚少孙补写过《史记》,今本《史记》中“褚先生曰”就是他的补作。
+
 
成书过程 编辑
+
 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提到《史记》缺少十篇。三国魏[[ 张晏]] 指出这十篇是《景帝本纪》、《武帝本纪》、《礼书》、《乐书》、《律书》、《汉兴以来将相年表》、《日者列传》、《三王世家》、《龟策列传》、《傅靳列传》。后人大多不同意张晏的说法,但《史记》残缺确凿无疑。
名称来由
+
 
 《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称“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据现知材料考证,最早称司马迁这部史著为《史记》的,是东汉桓帝时写的《东海庙碑》,此前“史记”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 [9]
+
 今本《史记》一百三十篇,有少数篇章显然不是司马迁的手笔,汉元帝、成帝时的博士[[ 褚少孙]] 补写过《史记》,今本《史记》中“褚先生曰”就是他的补作。
创作背景
+
== 成书过程==
 东周时期王道废弛,秦朝毁弃古代文化典籍,以致明堂、石室的珍贵图书典籍散失错乱。汉朝建立后,萧何修订法律,韩信申明军法,张苍制立章程,叔孙通确定礼仪,品学兼优的文学之士逐渐进用,《诗》《书》等被毁弃的古书亦不断在各地被爱好文学的人士搜寻并献出。 [12]  [13]
+
=== 名称来由===
取材
+
 《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称“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据现知材料考证,最早称司马迁这部史著为《史记》的,是东汉桓帝时写的《东海庙碑》,此前“史记”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  
 《史记》取材相当广泛。当时社会上流传的《世本》、《国语》、《秦记》、《楚汉春秋》、诸子百家等著作和国家的文书档案,以及实地调查获取的材料,都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重要材料来源。特别可贵的是,司马迁对搜集的材料做了认真的分析和选择,淘汰了一些无稽之谈,如不列没有实据的三皇,以五帝作为本纪开篇,对一些不能弄清楚的问题,或者采用阙疑的态度,或者记载各种不同的说法。由于取材广泛,修史态度严肃认真,所以,《史记》记事翔实,内容丰富。 [9]
+
 
创作过程
+
=== 创作背景===
 司马氏世代为太史,整理和论述历史。《隋书·经籍志》载:“谈乃据《左氏春秋》、《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接其后事,成一家之言。”可见司马迁之父司马谈有意继续编订《春秋》以后的史事。司马谈曾任太史令,将修史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可惜壮志未酬。元封元年,汉武帝进行封禅大典,司马谈身为太史令,却无缘参与当世盛事,引为终生之憾,忧愤而死,死前将遗志嘱咐儿子司马迁说:“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余不得从行,是命也夫!余死,汝必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司马迁则回答道:“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可知司马迁乃秉承父亲的遗志完成史著。《史记》以《封禅书》为其八书之一,即见其秉先父之意。司马迁是绍继《春秋》,并以汉武帝元狩元年“获麟”,撰写《史记》。
+
 东周时期王道废弛,秦朝毁弃古代文化典籍,以致明堂、石室的珍贵图书典籍散失错乱。汉朝建立后,[[ 萧何]] 修订法律,[[ 韩信]] 申明军法,[[ 张苍]] 制立章程,[[ 叔孙通]] 确定礼仪,品学兼优的文学之士逐渐进用,《诗》《书》等被毁弃的古书亦不断在各地被爱好文学的人士搜寻并献出。  
 司马迁子承父志,继任太史令。他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但是,事出意外,天汉三年(前98年),李陵战败投降匈奴,司马迁因向汉武帝辩护事情原委而被捕入狱,并处以宫刑,在形体和精神上给了他巨大的创伤。出狱后任中书令,他忍辱含垢,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前后经历了14年,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2]
+
 
传承增补 编辑
+
=== 取材===
传承
+
 《史记》取材相当广泛。当时社会上流传的《世本》、《国语》、《秦记》、《楚汉春秋》、诸子百家等著作和国家的文书档案,以及实地调查获取的材料,都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重要材料来源。特别可贵的是,司马迁对搜集的材料做了认真的分析和选择,淘汰了一些无稽之谈,如不列没有实据的三皇,以五帝作为本纪开篇,对一些不能弄清楚的问题,或者采用阙疑的态度,或者记载各种不同的说法。由于取材广泛,修史态度严肃认真,所以,《史记》记事翔实,内容丰富。  
 +
 
 +
=== 创作过程===
 +
 司马氏世代为太史,整理和论述历史。《隋书·经籍志》载:“谈乃据[[ 《左氏春秋》]] [[ 《国语》]] [[ 《世本》]] [[ 《战国策》]] [[ 《楚汉春秋》]] ,接其后事,成一家之言。”可见司马迁之父司马谈有意继续编订《春秋》以后的史事。司马谈曾任太史令,将修史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可惜壮志未酬。元封元年,汉武帝进行封禅大典,司马谈身为太史令,却无缘参与当世盛事,引为终生之憾,忧愤而死,死前将遗志嘱咐儿子司马迁说:“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余不得从行,是命也夫!余死,汝必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司马迁则回答道:“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可知司马迁乃秉承父亲的遗志完成史著。《史记》以《封禅书》为其八书之一,即见其秉先父之意。司马迁是绍继《春秋》,并以汉武帝元狩元年“获麟”,撰写《史记》。
 +
 
 +
 司马迁子承父志,继任太史令。他早年受学于[[ 孔安国]] [[ 董仲舒]] ,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但是,事出意外,天汉三年(前98年),[[ ]] 陵战败投降匈奴,司马迁因向汉武帝辩护事情原委而被捕入狱,并处以宫刑,在形体和精神上给了他巨大的创伤。出狱后任中书令,他忍辱含垢,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前后经历了14年,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
 
 +
== 传承增补==
 +
=== 传承===
 
 《史记》经过司马迁外孙杨恽的努力,才开始流传,但到东汉时已经有了残缺。
 
 《史记》经过司马迁外孙杨恽的努力,才开始流传,但到东汉时已经有了残缺。
司马迁画像
+
 
司马迁画像
+
 今本《史记》一百三十卷,篇数跟司马迁自序所说的相符。但《汉书·司马迁传》说其中“十篇缺,有录无书”。三国魏张晏注:“迁没之后,亡景纪、武纪、礼书、乐书、兵书(即律书)、汉兴以来将相年表、日者传、三王余篇”,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著录[[ 冯商]] 所续《史记》七篇;[[ 刘知几]] 认为续补《史记》的不只是褚、冯两家,而有十五家之多。
 今本《史记》一百三十卷,篇数跟司马迁自序所说的相符。但《汉书·司马迁传》说其中“十篇缺,有录无书”。三国魏张晏注:“迁没之后,亡景纪、武纪、礼书、乐书、兵书(即律书)、汉兴以来将相年表、日者传、三王余篇”,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著录冯商所续《史记》七篇;刘知几认为续补《史记》的不只是褚、冯两家,而有十五家之多。 [9]
+
 
 《史记》有两部,一部在司马迁的工作场所(宫廷);副本在家中。在汉宣帝时期,司马迁的外孙杨恽开始把该书内容向社会传播,但是篇幅流传不多,很快就因为杨恽遇害中止。
+
 《史记》有两部,一部在司马迁的工作场所(宫廷);副本在家中。在汉宣帝时期,司马迁的外孙[[ 杨恽]] 开始把该书内容向社会传播,但是篇幅流传不多,很快就因为杨恽遇害中止。
 《史记》成书后,由于它被指责为对抗汉代正宗思想的异端代表 [14-15]  ,因此,在两汉时,《史记》一直被视为离经叛道的“谤书”,不但得不到应有的公正评价,而且当时学者也不敢为之作注释。
+
 
 +
 《史记》成书后,由于它被指责为对抗汉代正宗思想的异端代表,因此,在两汉时,《史记》一直被视为离经叛道的“谤书”,不但得不到应有的公正评价,而且当时学者也不敢为之作注释。
 +
 
 
 在西汉即使诸侯都没有全版的《太史公书》,东平王曾向朝廷要求赏赐宫廷中的《太史公书》也遭到拒绝。因为《史记》中有大量宫廷秘事,西汉严禁泄露宫廷语,因此只有宫廷人员才能接触到该书。汉宣帝时褚少孙在宫廷中阅读该书,其中已经有些篇幅不对宫廷官员开放,到班固父子时,宣称缺少了十篇,班固家被皇室赐予《太史公书》副本,其中也少了十篇。
 
 在西汉即使诸侯都没有全版的《太史公书》,东平王曾向朝廷要求赏赐宫廷中的《太史公书》也遭到拒绝。因为《史记》中有大量宫廷秘事,西汉严禁泄露宫廷语,因此只有宫廷人员才能接触到该书。汉宣帝时褚少孙在宫廷中阅读该书,其中已经有些篇幅不对宫廷官员开放,到班固父子时,宣称缺少了十篇,班固家被皇室赐予《太史公书》副本,其中也少了十篇。
 司马迁创作的《史记》比较广泛地传播流行,大约是在东汉中期以后。东汉朝廷也曾下诏删节和续补《史记》。《后汉书·杨终传》云,杨终“受诏删《太史公书》为十余万言”。表明东汉皇室依然不愿全部公开《史记》,只让杨终删为十多万字发表。被删后仅十余万言的《史记》,在汉以后即失传,以后一直流传的是经续补的《史记》。 [9]
+
 
 唐朝时,由于古文运动的兴起,文人们对《史记》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当时著名散文家韩愈、柳宗元等都对《史记》特别推崇。
+
 司马迁创作的《史记》比较广泛地传播流行,大约是在东汉中期以后。东汉朝廷也曾下诏删节和续补《史记》。《后汉书·杨终传》云,杨终“受诏删《太史公书》为十余万言”。表明东汉皇室依然不愿全部公开《史记》,只让杨终删为十多万字发表。被删后仅十余万言的《史记》,在汉以后即失传,以后一直流传的是经续补的《史记》。  
 宋元之后,欧阳修、郑樵、洪迈、王应麟各家,以及明朝的公安派、清朝的桐城派,都十分赞赏《史记》的文笔。《史记》的声望与日俱增,各家各派注释和评价《史记》的书也源源不断出现。 [16]
+
 
增补
+
 唐朝时,由于古文运动的兴起,文人们对《史记》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当时著名散文家[[ 韩愈]] [[ 柳宗元]] 等都对《史记》特别推崇。
 《史记》在流传过程中,也窜入了其他文字,失去原貌。今本《史记》中有些篇章或者有些段落不是司马迁所撰写,明显有补窜痕迹,如《司马相如列传》有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而讽一之语,《公孙弘传》中有汉平帝元始中诏赐弘子孙爵语,《贾谊传》中有贾嘉最好学、至孝昭时列为九卿语,等等。而对于《史记》缺篇的补写,裴骃在《太史公自序》末注文中引三国时张晏的话,说《史记》亡十篇,“元、成之间,褚先生补续,作《武帝纪》、《三王世家》、《龟策》、《日者列传》,言辞鄙陋,非迁本意也。”认为褚少孙补了亡佚十篇中的四篇。张守节《龟策列传·正义》则认为褚少孙补十篇,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一也认为褚少孙补十篇。但是,据《汉书·艺文志》、《论衡·须颂篇》、《后汉书·班彪传》注及《史通·古今正史篇》等,西汉后期补续《史记》的多达17家。张大可认为真正补续的只有褚少孙一人,其余均为续写西汉史,大都单独别行,与褚少孙续补附骥《史记》而行不同 [17]  。赵生群则根据有关资料,认为真正补续《史记》的除褚少孙之外,还有冯商,《汉书·艺文志》对冯商所续《太史公》保留七篇,当是补亡之作;删除四篇,应是续《史记》之文。 [18]
+
 
 《史记》中哪些属于窜入文字,古今以来的学者也有许多看法。最有代表性的是崔适,他在《史记探源》中认为,《史记》属于今文学,由于刘歆的窜乱,乃杂有古文说。刘歆伪造《左传》,凡《史记》中出于《左传》的内容,皆为刘歆所窜入。而且,崔适列举八条理由证明《史记》断限止于“麟止”(汉武帝元狩元年),所以,“麟止”(元狩元年)后的记载皆为窜入。他认为,《史记》中有29篇为后人所补和妄人所续,它们是:《文帝纪》《武帝纪》 年表》第五至第十(6篇)八书(8篇)《三王世家》《张苍传》《南越传》《东越传》《朝鲜传》《西南夷传》《循吏传》《汲郑传》《酷吏传》《大宛传》《佞幸传》《日者传》《龟策传》。崔适还认为《年表》五至九为褚少孙所补,其余妄人所续 [19]  。崔适的一些观点颇有偏激之处,朱东润《史记考索》附《史记百三十篇伪窜考》一文 [20]  ,对“十篇亡佚”和崔适提出的29篇补续及其他说法涉及到的篇目共48篇进行辨析,有肯定前人者,也有反驳前人者。
+
 宋元之后,[[ 欧阳修]] [[ 郑樵]] [[ 洪迈]] [[ 王应麟]] 各家,以及明朝的公安派、清朝的桐城派,都十分赞赏《史记》的文笔。《史记》的声望与日俱增,各家各派注释和评价《史记》的书也源源不断出现。  
 据日本学者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史记总论》“史记附益条”,涉及《史记》补窜的篇目有34篇,分别是:
+
 
 本纪2篇:《秦始皇本纪》《今上本纪》。
+
=== 增补===
 表6篇:《三代世表》《汉兴诸侯年表》《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惠景间侯者年表》《汉兴以来将相年表》、《建元以来侯者年表》。
+
 《史记》在流传过程中,也窜入了其他文字,失去原貌。今本《史记》中有些篇章或者有些段落不是司马迁所撰写,明显有补窜痕迹,如《司马相如列传》有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而讽一之语,《公孙弘传》中有汉平帝元始中诏赐弘子孙爵语,《贾谊传》中有[[ 贾嘉]] 最好学、至孝昭时列为九卿语,等等。而对于《史记》缺篇的补写,[[ 裴骃]] 在《太史公自序》末注文中引三国时张晏的话,说《史记》亡十篇,“元、成之间,褚先生补续,作[[ 《武帝纪》]] [[ 《三王世家》]] [[ 《龟策》]] [[ 《日者列传》]] ,言辞鄙陋,非迁本意也。”认为褚少孙补了亡佚十篇中的四篇。张守节《龟策列传·正义》则认为[[ 褚少孙]] 补十篇,[[ 赵翼]][[ 《廿二史札记》]] 卷一也认为褚少孙补十篇。但是,据《汉书·艺文志》、《论衡·须颂篇》、《后汉书·班彪传》注及《史通·古今正史篇》等,西汉后期补续《史记》的多达17家。张大可认为真正补续的只有褚少孙一人,其余均为续写西汉史,大都单独别行,与褚少孙续补附骥《史记》而行不同 。赵生群则根据有关资料,认为真正补续《史记》的除褚少孙之外,还有冯商,《汉书·艺文志》对冯商所续《太史公》保留七篇,当是补亡之作;删除四篇,应是续《史记》之文。
 书8篇:《礼书》《乐书》《律书》《历书》《天官书》《封禅书》 河渠书》《平准书》。
+
 
 世家7篇:《陈涉世家》《外戚世家》《楚元王世家》《齐悼惠王世家》《曹相国世家》《梁孝王世家》《三王世家》。
+
 《史记》中哪些属于窜入文字,古今以来的学者也有许多看法。最有代表性的是崔适,他在[[ 《史记探源》]] 中认为,《史记》属于今文学,由于刘歆的窜乱,乃杂有古文说。刘歆伪造《左传》,凡《史记》中出于《左传》的内容,皆为刘歆所窜入。而且,崔适列举八条理由证明《史记》断限止于“麟止”(汉武帝元狩元年),所以,“麟止”(元狩元年)后的记载皆为窜入。他认为,《史记》中有29篇为后人所补和妄人所续,它们是:[[ 《文帝纪》]][[ 《武帝纪》]][[《 年表》]] 第五至第十(6篇)八书(8篇)《三王世家》《张苍传》《南越传》《东越传》《朝鲜传》《西南夷传》《循吏传》《汲郑传》《酷吏传》《大宛传》《佞幸传》《日者传》《龟策传》。[[ 崔适]] 还认为《年表》五至九为褚少孙所补,其余妄人所续。崔适的一些观点颇有偏激之处,[[ 朱东润]][[ 《史记考索》]] 附《史记百三十篇伪窜考》一文,对“十篇亡佚”和崔适提出的29篇补续及其他说法涉及到的篇目共48篇进行辨析,有肯定前人者,也有反驳前人者。
 列传13篇:《贾生列传》《郦商列传》《张丞相列传》《郦生陆贾列传》《田叔列传》《李将军列传》《卫将军骠骑列传》《平津侯主父偃列传》《司马相如列传》《酷吏列传》《滑稽列传》《日者列传》《龟策列传》。 [21]
+
 
 这些篇目中,有些是褚少孙所补,有些则是后人补窜。今人张大可经过详细考释,认为窜补篇目除以上34篇外,还有《孔子世家》《韩信卢绾列传》《匈奴列传》《大宛列传》,并将所有补窜篇目内容分为四类:褚少孙等续史篇目内容、好事者补亡篇目内容、读史者增窜篇目内容、司马迁附记太初以后事篇目内容。共有16篇涉及太初以后记事,凡22人,是司马迁对历史变迁“综其终始”的简略附记,总计1541字,这些人和事集中在两件大事上,一为巫蛊案,一为李陵案 [22]  。赵生群则认为,《史记》记事迄于太初,太初以后所记载的事件,是后人补窜。 [23]
+
 据日本学者[[ 泷川资]] 言《史记会注考证·史记总论》“史记附益条”,涉及《史记》补窜的篇目有34篇,分别是:
作品鉴赏 编辑
+
 
叙事艺术
+
 本纪2篇:[[ 《秦始皇本纪》]][[ 《今上本纪》]]
 +
 
 +
 表6篇:[[ 《三代世表》]][[ 《汉兴诸侯年表》]][[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惠景间侯者年表》]][[ 《汉兴以来将相年表》]] [[ 《建元以来侯者年表》]]
 +
 
 +
 书8篇:[[ 《礼书》]][[ 《乐书》]][[ 《律书》]][[ 《历书》]][[ 《天官书》]][[ 《封禅书》]][[《 河渠书》]][[ 《平准书》]]
 +
 
 +
 世家7篇:[[ 《陈涉世家》]][[ 《外戚世家》]][[ 《楚元王世家》]][[ 《齐悼惠王世家》]][[ 《曹相国世家》]][[ 《梁孝王世家》]][[ 《三王世家》]]
 +
 
 +
 列传13篇:[[ 《贾生列传》]][[ 《郦商列传》]][[ 《张丞相列传》]][[ 《郦生陆贾列传》]][[ 《田叔列传》]][[ 《李将军列传》]][[ 《卫将军骠骑列传》]][[ 《平津侯主父偃列传》]][[ 《司马相如列传》]][[ 《酷吏列传》]][[ 《滑稽列传》]][[ 《日者列传》]][[ 《龟策列传》]] 。  
 +
 
 +
 这些篇目中,有些是褚少孙所补,有些则是后人补窜。今人[[ 张大可]] 经过详细考释,认为窜补篇目除以上34篇外,还有《孔子世家》《韩信卢绾列传》《匈奴列传》《大宛列传》,并将所有补窜篇目内容分为四类:褚少孙等续史篇目内容、好事者补亡篇目内容、读史者增窜篇目内容、司马迁附记太初以后事篇目内容。共有16篇涉及太初以后记事,凡22人,是司马迁对历史变迁“综其终始”的简略附记,总计1541字,这些人和事集中在两件大事上,一为巫蛊案,一为李陵案 。赵生群则认为,《史记》记事迄于太初,太初以后所记载的事件,是后人补窜。  
 +
 
 +
== 作品鉴赏==
 +
=== 叙事艺术===
 
 史记独特的叙事艺术,非常注重对事件因果关系的更深层次的探究,综合前代的各种史书,成一家之言,纵向以十二本纪和十表为代表,叙写了西汉中期以前的各个历史时代,横向以八书、三十世家和七十列传为代表,统摄各个阶层、各个民族、各个领域和行业,形成纵横交错的舒适结构。
 
 史记独特的叙事艺术,非常注重对事件因果关系的更深层次的探究,综合前代的各种史书,成一家之言,纵向以十二本纪和十表为代表,叙写了西汉中期以前的各个历史时代,横向以八书、三十世家和七十列传为代表,统摄各个阶层、各个民族、各个领域和行业,形成纵横交错的舒适结构。
 +
 
 另外,《史记》的章法、句式、用词都有很多独到之处,别出心裁,不循常规,以其新异和多变而产生独特的效果。
 
 另外,《史记》的章法、句式、用词都有很多独到之处,别出心裁,不循常规,以其新异和多变而产生独特的效果。
 +
 
 《项羽本纪》是《史记》中最重要、最精彩的篇章之一,从历史上说,具体记录了楚汉相争时期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从文学上说,本文是中国散文中最早的以人物为中心的叙事艺术杰作,文中描绘的一幅幅惊心动魄的战争画卷,塑造的项羽经典的悲剧英雄形象,对后世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项羽本纪》是《史记》中最重要、最精彩的篇章之一,从历史上说,具体记录了楚汉相争时期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从文学上说,本文是中国散文中最早的以人物为中心的叙事艺术杰作,文中描绘的一幅幅惊心动魄的战争画卷,塑造的项羽经典的悲剧英雄形象,对后世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
 
 人物编排名实兼顾,以类相从。《史记》各层次人物传记的排列是以时间为序,但又兼顾各传记之间的内在联系,遵循着以类相从的原则。即:同样一件事涉及好几个人物时,在一处详叙,在别处就略而不叙,有时以“语在某某事中”标出。这不仅避免了重复,对于突出人物的主要性格也有作用。
 
 人物编排名实兼顾,以类相从。《史记》各层次人物传记的排列是以时间为序,但又兼顾各传记之间的内在联系,遵循着以类相从的原则。即:同样一件事涉及好几个人物时,在一处详叙,在别处就略而不叙,有时以“语在某某事中”标出。这不仅避免了重复,对于突出人物的主要性格也有作用。
人物刻画
+
=== 人物刻画===
 
 一、注重语言,细节描写
 
 一、注重语言,细节描写
《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所讲的“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用人物自己的个性化的语言来表现人物的性格,是作者司马迁提炼的,最能表现蔺相如思想境界的内在美的精粹语言,是蔺相如精神品质的升华,是他一切行为思想基础,是全篇中最关重要的一名话。司马迁为了突出这句话,先写廉颇的骄横以与蔺相如的忍让映衬。但没有交代蔺相如这么做的动机,作一跌宕,从而引出舍人的规谏,以舍人的狭窄心胸反衬蔺相如的坦荡襟怀,又作一跌宕;蔺相如的答话,先将廉颇与秦王比较,引出舍人“不若也”的回答,又一宕;接着指出连秦王都不怕,何畏廉将军?又一宕;接着分析赵国的安全系“吾两人”,不能两虎相斗,又一宕;几经腾挪跌宕,作了许多铺垫,到最紧要最醒目的地方,才点出“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这句话来,这确实是画龙点睛之笔。这个睛一“点”,蔺相如的高大形象就如同巍巍的泰山一般在读者面前耸立起来了。
+
 
 在《高祖本纪》、《项羽本纪》里,司马迁用了许多细节语言来刻划人物,这些语言很具有个性。例如项羽见到秦始皇南巡时脱口说出:“彼可取而代也。”在刘邦道歉时说“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足见其粗豪率直的性格,而刘邦观秦始皇喟然太息说“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话说的委婉曲折,能控制自己的感情,写出他虽气象不凡,但宽宏而有大度的性格。范增在鸿门宴上召项庄舞剑刺沛公时说:“……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后来当刘邦脱逃时又说:“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表现了他老谋深算的性格。 [24]
+
[[ 《廉颇蔺相如列传》]] 蔺相如所讲的“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用人物自己的个性化的语言来表现人物的性格,是作者司马迁提炼的,最能表现蔺相如思想境界的内在美的精粹语言,是蔺相如精神品质的升华,是他一切行为思想基础,是全篇中最关重要的一名话。司马迁为了突出这句话,先写[[ 廉颇]] 的骄横以与蔺相如的忍让映衬。但没有交代蔺相如这么做的动机,作一跌宕,从而引出舍人的规谏,以舍人的狭窄心胸反衬蔺相如的坦荡襟怀,又作一跌宕;[[ 蔺相如]] 的答话,先将廉颇与秦王比较,引出舍人“不若也”的回答,又一宕;接着指出连秦王都不怕,何畏廉将军?又一宕;接着分析赵国的安全系“吾两人”,不能两虎相斗,又一宕;几经腾挪跌宕,作了许多铺垫,到最紧要最醒目的地方,才点出“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这句话来,这确实是画龙点睛之笔。这个睛一“点”,蔺相如的高大形象就如同巍巍的泰山一般在读者面前耸立起来了。
 +
 
 +
 在《高祖本纪》、《项羽本纪》里,司马迁用了许多细节语言来刻划人物,这些语言很具有个性。例如项羽见到秦始皇南巡时脱口说出:“彼可取而代也。”在刘邦道歉时说“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足见其粗豪率直的性格,而刘邦观秦始皇喟然太息说“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话说的委婉曲折,能控制自己的感情,写出他虽气象不凡,但宽宏而有大度的性格。范增在鸿门宴上召项庄舞剑刺沛公时说:“……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后来当刘邦脱逃时又说:“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表现了他老谋深算的性格。
 +
 
 
 二、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特写相结合,突出人物形象。
 
 二、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特写相结合,突出人物形象。
 在《史记》中,司马迁刻画人物,更多的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比如项羽杀卿子冠军宋义一节,这是发生在起义军内部的一场斗争,这场战争关系到反秦斗争的成败。宋义作为起义军的将领在关键时刻却不去救赵,理由冠冕堂皇,实际上是苟且偷安,甚至另有图谋。作为次将的项羽看穿了他的意图,当机立断,斩杀宋义,夺取军权,扭转了局势。在司马迁的笔下,项羽表现了他的卓识和果断,表现了他关怀百姓士卒的胸襟、肩负国家安危重任的志气。又有“项羽最得意之战”——巨鹿之战,项羽破釜沉舟引兵渡河,“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所向披靡,无坚不摧。再看看诸侯军的反应,“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这一仗,写出了项羽不畏强敌的精神、无比旺盛的斗志,莫敢纵兵、人人惴恐的诸侯军,更是衬托出了他的英雄气概。 [25]
+
 
 +
 在《史记》中,司马迁刻画人物,更多的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比如项羽杀卿子冠军宋义一节,这是发生在起义军内部的一场斗争,这场战争关系到反秦斗争的成败。宋义作为起义军的将领在关键时刻却不去救赵,理由冠冕堂皇,实际上是苟且偷安,甚至另有图谋。作为次将的[[ 项羽]] 看穿了他的意图,当机立断,斩杀宋义,夺取军权,扭转了局势。在司马迁的笔下,项羽表现了他的卓识和果断,表现了他关怀百姓士卒的胸襟、肩负国家安危重任的志气。又有“项羽最得意之战”——巨鹿之战,项羽破釜沉舟引兵渡河,“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所向披靡,无坚不摧。再看看诸侯军的反应,“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这一仗,写出了项羽不畏强敌的精神、无比旺盛的斗志,莫敢纵兵、人人惴恐的诸侯军,更是衬托出了他的英雄气概。
 +
 
 
 三、运用对比映衬的方法
 
 三、运用对比映衬的方法
 《史记》中的《李将军列传》描写李广就是用的这种手法。司马迁为了突出李广带兵特点,附带写了程不识带兵的作风。李广带兵的特点是宽缓简易“行无部伍行阵”,“莫府省约文书籍事”,近乎无为而治。程不识带兵却非常严谨,“正部曲行伍营阵”,“击刁斗”士吏治军簿至明,乃是一丝不苟。在程不识的映衬下,红花绿叶,李广带兵的特点就格外显眼、突出。宽缓与严谨只是治军的作风不同,是时汉边郡李广、程不识皆为名将。然匈奴畏李广之略。“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从匈奴和士卒的反映中,流露出作者的倾向性,读者对李广的敬慕之情也不觉油然而生。在《李将军列传》中,要写李广毫不相干的程不识就是为了衬托李广。
+
 
 写李广的不幸遭遇,司马迁又是把李蔡与李广对比:“蔡为人在下中,名声出广下其远;然广不得爵邑,官不过九卿,而蔡为列侯,位至三公。”李蔡是李广的从弟,才能在下品之中,以九品论人属第八等,没有什么能耐,可他青云直上,官运亨通,爵封乐安侯,官一直做到宰相。而李广为抗击匈奴,驰骋疆场四十余年,身经七十余战,立下过许多汗马功劳,连匈奴人也敬畏而称之为“汉之飞将军”。可是这样一位名将却“不得爵邑,”甚至还受到诬陷,终于被迫自刎。两相对比之下,李广的可悲命运就具体写出来了,当时用人制度,奖惩制度的不合理也深刻揭露出来了。 [25]
+
 《史记》中的《李将军列传》描写李广就是用的这种手法。司马迁为了突出[[ 李广]] 带兵特点,附带写了程不识带兵的作风。李广带兵的特点是宽缓简易“行无部伍行阵”,“莫府省约文书籍事”,近乎无为而治。程不识带兵却非常严谨,“正部曲行伍营阵”,“击刁斗”士吏治军簿至明,乃是一丝不苟。在程不识的映衬下,红花绿叶,李广带兵的特点就格外显眼、突出。宽缓与严谨只是治军的作风不同,是时汉边郡李广、程不识皆为名将。然匈奴畏李广之略。“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从匈奴和士卒的反映中,流露出作者的倾向性,读者对李广的敬慕之情也不觉油然而生。在《李将军列传》中,要写李广毫不相干的程不识就是为了衬托李广。
 +
 写李广的不幸遭遇,司马迁又是把李蔡与李广对比:“蔡为人在下中,名声出广下其远;然广不得爵邑,官不过九卿,而蔡为列侯,位至三公。”李蔡是李广的从弟,才能在下品之中,以九品论人属第八等,没有什么能耐,可他青云直上,官运亨通,爵封乐安侯,官一直做到宰相。而李广为抗击匈奴,驰骋疆场四十余年,身经七十余战,立下过许多汗马功劳,连匈奴人也敬畏而称之为“汉之飞将军”。可是这样一位名将却“不得爵邑,”甚至还受到诬陷,终于被迫自刎。两相对比之下,李广的可悲命运就具体写出来了,当时用人制度,奖惩制度的不合理也深刻揭露出来了。
 +
 
 
 四、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
 
 四、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
 +
 
 司马迁生动具体的写出了人物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再现出紧张多变的场面,人物置身于其中,将各自的个性发挥到了极致。如《项羽本纪》中的“鸿门宴”,作者选择表面平静,实际杀机四伏的鸿门场面,让众多人物在明争暗斗和彼此映衬中展示出了各自鲜明的个性。刘邦的圆滑奸诈,项羽的率直寡谋,张良的深谋从容,范增的偏狭与急躁,樊哙的粗犷豪放,项伯的善良与愚昧,传神尽相,如在眼前。
 
 司马迁生动具体的写出了人物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再现出紧张多变的场面,人物置身于其中,将各自的个性发挥到了极致。如《项羽本纪》中的“鸿门宴”,作者选择表面平静,实际杀机四伏的鸿门场面,让众多人物在明争暗斗和彼此映衬中展示出了各自鲜明的个性。刘邦的圆滑奸诈,项羽的率直寡谋,张良的深谋从容,范增的偏狭与急躁,樊哙的粗犷豪放,项伯的善良与愚昧,传神尽相,如在眼前。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司马迁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中紧张的场面与尖锐的矛盾冲突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在秦王的大殿上,面对秦王意欲毁约的状况,蔺相如随机应变、足智多谋,在面对面的斗争中计谋百出,将主动权始终掌握在自己手里。渑池之会上,秦王借着国力强大,肆意侮辱赵王,蔺相如寸步不让,严辞厉色,为维护国家尊严,置生死于度外。面对廉颇的步步紧逼,蔺相如隐忍退让,这一点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充分表现了蔺相如炽热的爱国情怀,不怕牺牲,甘受委屈,豁达大度,能为常人所不敢为、不愿为的品格高尚、智勇兼备的形象。 [25]
+
 
 +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司马迁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中紧张的场面与尖锐的矛盾冲突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在秦王的大殿上,面对秦王意欲毁约的状况,蔺相如随机应变、足智多谋,在面对面的斗争中计谋百出,将主动权始终掌握在自己手里。渑池之会上,秦王借着国力强大,肆意侮辱赵王,蔺相如寸步不让,严辞厉色,为维护国家尊严,置生死于度外。面对廉颇的步步紧逼,蔺相如隐忍退让,这一点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充分表现了蔺相如炽热的爱国情怀,不怕牺牲,甘受委屈,豁达大度,能为常人所不敢为、不愿为的品格高尚、智勇兼备的形象。
 +
 
 
 五、互见法的运用。
 
 五、互见法的运用。
 +
 
 司马迁写《史记》,既要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又要保持人物性格的完整,保持历史的真实,在安排材料上他采用了“互见法”。背景事件人物基本相同,材料几乎交织在一起,司马迁按描写人物的需要,或详或略,或补或删,描写人物各具性格,记述史实则互相补足,这就是“互见法”。
 
 司马迁写《史记》,既要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又要保持人物性格的完整,保持历史的真实,在安排材料上他采用了“互见法”。背景事件人物基本相同,材料几乎交织在一起,司马迁按描写人物的需要,或详或略,或补或删,描写人物各具性格,记述史实则互相补足,这就是“互见法”。
 如《魏公子列传》,主要是表现信陵君的“仁而下士”,但信陵君并不是时时都能坚持做到这一点。魏相魏齐曾将范雎一顿暴打,后来范雎做了秦相,要报仇,魏齐无藏身之所。赵相虞卿为了救魏齐,解去相印与魏齐一起投靠信陵君。但信陵君畏惧秦国,未及时接见他们,结果魏齐“怒而自刎”。如果将这件事写进《魏公子列传》里,必然会对信陵君的形象造成损害。因此,司马迁将它写进了《范雎蔡泽传》中。这样,既突出了信陵君的性格特点,又不损害人物性格的完整性,保持了历史的真实性,真正做到了“不溢美”,也“不隐恶”。 [25]
+
 
 +
 如《魏公子列传》,主要是表现信陵君的“仁而下士”,但信陵君并不是时时都能坚持做到这一点。魏相[[ 魏齐]] 曾将[[ 范雎]] 一顿暴打,后来范雎做了秦相,要报仇,魏齐无藏身之所。赵相虞卿为了救魏齐,解去相印与魏齐一起投靠信陵君。但信陵君畏惧秦国,未及时接见他们,结果魏齐“怒而自刎”。如果将这件事写进《魏公子列传》里,必然会对信陵君的形象造成损害。因此,司马迁将它写进了《范雎蔡泽传》中。这样,既突出了信陵君的性格特点,又不损害人物性格的完整性,保持了历史的真实性,真正做到了“不溢美”,也“不隐恶”。
 +
 
 
 六、个性化的语言,凸显人物风姿。
 
 六、个性化的语言,凸显人物风姿。
 +
 
 《高祖本纪》中,司马迁在刻画刘邦这个人物形象的时候,较多的使用了语言描写的方法,用极富个性的语言,将刘邦的形象生动的展现读者面前。《高祖本纪》中有一段话,陈述自己之所以得天下的原因——“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能“与天下同利”,并且善于用人。层叠排比,滔滔而下,显出刘邦在取得胜利之后的志得意满。张良、萧何与韩信,都是杰出的人物,俱能为刘邦所用,则刘邦之才之德,更出三人之上。刘邦表面谦逊,实际上很自负。
 
 《高祖本纪》中,司马迁在刻画刘邦这个人物形象的时候,较多的使用了语言描写的方法,用极富个性的语言,将刘邦的形象生动的展现读者面前。《高祖本纪》中有一段话,陈述自己之所以得天下的原因——“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能“与天下同利”,并且善于用人。层叠排比,滔滔而下,显出刘邦在取得胜利之后的志得意满。张良、萧何与韩信,都是杰出的人物,俱能为刘邦所用,则刘邦之才之德,更出三人之上。刘邦表面谦逊,实际上很自负。
 +
 
 在《史记》的其他篇章里,司马迁也多次使用个性化的语言描写,将人物性格刻画的惟妙惟肖。
 
 在《史记》的其他篇章里,司马迁也多次使用个性化的语言描写,将人物性格刻画的惟妙惟肖。
 +
 
 《史记》中的“纪”、“传”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散文,通过展示人物的活动而再现多彩的历史画面。本纪、世家、列传中的人物来自不同阶层,上自帝王将相,下至市井细民,诸子百家、三教九流,应有尽有,所涉人物四千多个,重要人物数百名。《史记》的人物传记之所以有如此广大的覆盖面,和司马迁进步的历史观及开阔的视野密不可分。司马迁本人“鄙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报任安书》),希望借助于《史记》一书而扬名后世,实现立言不朽的人生追求。出于这种心态,司马迁对那些在历史上虽有卓越表现、终因无人奖掖而难以扬名的布衣平民怀有深切的同情,为他们鸣不平。司马迁清楚地看到,一个人知名度的高低,乃至他是否能够青史留名,固然和他本身的业绩有关,同时也和是否有人宣扬提携密不可分。在司马迁看来,战国四公子或凭借王者亲属的血缘优势,或身居卿相之位,有的是二者兼备,他们显名诸侯犹如顺风而呼,事半功倍。“至如闾巷之侠,修行砥名,声施于天下,莫不称贤,是为难耳。然儒墨皆排摈不载,自秦以前,匹夫之侠,湮灭不见,余甚恨之。”司马迁对儒墨等学派由于门户之见排斥这些出自平民的侠客而深感不公。司马迁在按照惯例为帝王将相立传的同时,也把许多下层人物写入书中,其中包括刺客、游侠、商人、方士等,使得《史记》所收的人物非常广泛,并且都刻画得栩栩如生。
 
 《史记》中的“纪”、“传”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散文,通过展示人物的活动而再现多彩的历史画面。本纪、世家、列传中的人物来自不同阶层,上自帝王将相,下至市井细民,诸子百家、三教九流,应有尽有,所涉人物四千多个,重要人物数百名。《史记》的人物传记之所以有如此广大的覆盖面,和司马迁进步的历史观及开阔的视野密不可分。司马迁本人“鄙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报任安书》),希望借助于《史记》一书而扬名后世,实现立言不朽的人生追求。出于这种心态,司马迁对那些在历史上虽有卓越表现、终因无人奖掖而难以扬名的布衣平民怀有深切的同情,为他们鸣不平。司马迁清楚地看到,一个人知名度的高低,乃至他是否能够青史留名,固然和他本身的业绩有关,同时也和是否有人宣扬提携密不可分。在司马迁看来,战国四公子或凭借王者亲属的血缘优势,或身居卿相之位,有的是二者兼备,他们显名诸侯犹如顺风而呼,事半功倍。“至如闾巷之侠,修行砥名,声施于天下,莫不称贤,是为难耳。然儒墨皆排摈不载,自秦以前,匹夫之侠,湮灭不见,余甚恨之。”司马迁对儒墨等学派由于门户之见排斥这些出自平民的侠客而深感不公。司马迁在按照惯例为帝王将相立传的同时,也把许多下层人物写入书中,其中包括刺客、游侠、商人、方士等,使得《史记》所收的人物非常广泛,并且都刻画得栩栩如生。
 《史记》中的人物形象各具姿态,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不但不同类型的人物迥然有别,就是同一类型的人物,形象也罕有雷同。同是以好士闻名的贵公子,信陵君和其他三公子在人格上高下之别,而孟尝君、平原君、春申君也各有各的风貌。同为战国策士,苏秦主要是一位发奋者的形象,而张仪身上更多的却是狡诈权谋。张良、陈平同是刘邦的重要谋士,但司马迁笔下的张良令人莫测高深,带有几分神异;而陈平这位智囊却富有人情味,没有张良那种仙风道气。《史记》同类人物形象之间尚有如此明显的区别,不同类型人物形象之间更是形成巨大的反差,鲜明的对照,人物的个性在差异、区别中得到充分的显示。
+
 
 司马迁在刻画人物时,能准确地把握表现对象的基本特征加以渲染,使许多人物形象的个性非常突出。《万石张叔列传》突出石奋祖孙三代的谨小慎微,唯命是从。《樊郦滕灌列传》写到夏侯婴时,主要叙述他对刘邦一家的精心呵护,他和刘邦家庭的特殊关系,多次提到他的太仆之职。《李将军列传》在描写李广时着意表现他高超的祖传射艺,他射匈奴射雕者、射白马将、射追击者、射猎、射石、射敌方裨将,百发百中,矢能饮羽。《史记》中的人物形象之所以各具风采,就在于司马迁充分地展示了他们的个性特征。
+
 《史记》中的人物形象各具姿态,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不但不同类型的人物迥然有别,就是同一类型的人物,形象也罕有雷同。同是以好士闻名的贵公子,信陵君和其他三公子在人格上高下之别,而孟尝君、平原君、春申君也各有各的风貌。同为战国策士,[[ 苏秦]] 主要是一位发奋者的形象,而张仪身上更多的却是狡诈权谋。[[ 张良]] [[ 陈平]] 同是刘邦的重要谋士,但司马迁笔下的张良令人莫测高深,带有几分神异;而陈平这位智囊却富有人情味,没有张良那种仙风道气。《史记》同类人物形象之间尚有如此明显的区别,不同类型人物形象之间更是形成巨大的反差,鲜明的对照,人物的个性在差异、区别中得到充分的显示。
 司马迁在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时,充分注意到他们的家庭出身、文化教养、社会经历等各方面的因素,恰如其分给以表现,不但展现出人物的个性特征,而且对形成人物个性特征的原因也有或明或暗的显示,有时一开始就为人物性格的发展作了铺垫。萧何是刀笔吏出身,故能谨守管钥,因势奉法。陈平年青时贫而好学,所以始终有读书人的气质,见识高远,在皇帝面前对答如流;周勃最初从事杂艺,没有什么学问,执政之后就显露出知识的不足,在文帝面前陷入窘境。樊哙发迹前以屠狗为业,成为将军以后保留那种莽撞豪爽之气,他大块吃肉,大杯饮酒,对刘邦、项羽也敢于直言直语、大声大气。窦婴是一副老年失势的窘态,写田蚡则是少年得志的猖狂。总之,影响人物个性的许多重要因素,司马迁都充分注意到,《史记》中的人物都是按各自的方式说话行事,符合自己的年龄、身份和教养。
+
 
 +
 司马迁在刻画人物时,能准确地把握表现对象的基本特征加以渲染,使许多人物形象的个性非常突出。《万石张叔列传》突出石奋祖孙三代的谨小慎微,唯命是从。《樊郦滕灌列传》写到[[ 夏侯婴]] 时,主要叙述他对刘邦一家的精心呵护,他和刘邦家庭的特殊关系,多次提到他的太仆之职。《李将军列传》在描写李广时着意表现他高超的祖传射艺,他射匈奴射雕者、射白马将、射追击者、射猎、射石、射敌方裨将,百发百中,矢能饮羽。《史记》中的人物形象之所以各具风采,就在于司马迁充分地展示了他们的个性特征。
 +
 
 +
 司马迁在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时,充分注意到他们的家庭出身、文化教养、社会经历等各方面的因素,恰如其分给以表现,不但展现出人物的个性特征,而且对形成人物个性特征的原因也有或明或暗的显示,有时一开始就为人物性格的发展作了铺垫。[[ 萧何]] 是刀笔吏出身,故能谨守管钥,因势奉法。陈平年青时贫而好学,所以始终有读书人的气质,见识高远,在皇帝面前对答如流;周勃最初从事杂艺,没有什么学问,执政之后就显露出知识的不足,在文帝面前陷入窘境。[[ 樊哙]] 发迹前以屠狗为业,成为将军以后保留那种莽撞豪爽之气,他大块吃肉,大杯饮酒,对刘邦、项羽也敢于直言直语、大声大气。窦婴是一副老年失势的窘态,写田蚡则是少年得志的猖狂。总之,影响人物个性的许多重要因素,司马迁都充分注意到,《史记》中的人物都是按各自的方式说话行事,符合自己的年龄、身份和教养。
 +
 
 
 《史记》中的人物形象各具风貌,各有性格,同时,他们身上还表现出许多带有普遍性的东西,即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并对后代产生深远影响的某些共性,这是《史记》在刻画人物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最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史记》人物形象的共性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史记》中的人物形象各具风貌,各有性格,同时,他们身上还表现出许多带有普遍性的东西,即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并对后代产生深远影响的某些共性,这是《史记》在刻画人物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最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史记》人物形象的共性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
 
 一是知恩图报,以德报德。苏秦之于宗族、朋友,刘邦之于萧何,陈平之于魏无知,韩信之于漂母、亭长,王陵之于张苍,都是受人之惠而报人之恩。类似这样知恩图报的人物在《史记》中有一大批,他们百倍、千倍地报偿恩人,以表示自己不忘本、不负人。
 
 一是知恩图报,以德报德。苏秦之于宗族、朋友,刘邦之于萧何,陈平之于魏无知,韩信之于漂母、亭长,王陵之于张苍,都是受人之惠而报人之恩。类似这样知恩图报的人物在《史记》中有一大批,他们百倍、千倍地报偿恩人,以表示自己不忘本、不负人。
 二是以牙还牙,以怨报怨。这是和知恩图报、以德报德相对应的一种行为,伍子胥之于楚平王,李广之于霸陵尉、主父偃之于昆弟宾客,采取的都是这种做法。
+
 
 三是士为知己者死,为报答知遇之恩而赴汤蹈火,甚至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这是知恩图报的升华,是它的极端形式。司马迁在《刺客列传》和《报任安书》中两次提到“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他本人是赞成这一信条的。《刺客列传》中的专诸、豫让、聂政、荆轲等人都是为知己者死;《孟尝君列传》中的得粟者,《魏公子列传》中的侯嬴,《张耳陈余列传》中的贯高,也都是为知己者而死。《史记》人物形象还普遍存在宝贵还乡的想法,这是他们共同的理想和追求。《史记》描写了许多人衣锦还乡的场面,苏秦、刘邦、司马相如、主父偃等人的传记都有这方面的记载。
+
 二是以牙还牙,以怨报怨。这是和知恩图报、以德报德相对应的一种行为,[[ 伍子胥]] 之于楚平王,李广之于霸陵尉、主父偃之于昆弟宾客,采取的都是这种做法。
 +
 
 +
 三是士为知己者死,为报答知遇之恩而赴汤蹈火,甚至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这是知恩图报的升华,是它的极端形式。司马迁在《刺客列传》和《报任安书》中两次提到“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他本人是赞成这一信条的。《刺客列传》中的专诸、豫让、聂政、荆轲等人都是为知己者死;《孟尝君列传》中的得粟者,《魏公子列传》中的侯嬴,《张耳陈余列传》中的贯高,也都是为知己者而死。《史记》人物形象还普遍存在宝贵还乡的想法,这是他们共同的理想和追求。《史记》描写了许多人衣锦还乡的场面,苏秦、刘邦、[[ 司马相如]] [[ 主父偃]] 等人的传记都有这方面的记载。
 +
 
 
 《史记》中的人物既有鲜明的个性,又有普遍的共性,是共性与个性完美的结合。有许多人物所做的事情相近,但是怎样去做,却是各有选择,各有方式。同是衣锦还乡,韩信显得雍容大度,不计私仇,主父偃却心胸狭小,报复心极强。同是知恩图报,豫让、贯高先是忍辱负重,顽强地活下去,关键时刻又死得极其壮烈;而侯赢、田光等义士,却是痛快地以自杀相谢。人物的共性寓于鲜明的个性之中,二者都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史记》中的人物既有鲜明的个性,又有普遍的共性,是共性与个性完美的结合。有许多人物所做的事情相近,但是怎样去做,却是各有选择,各有方式。同是衣锦还乡,韩信显得雍容大度,不计私仇,主父偃却心胸狭小,报复心极强。同是知恩图报,豫让、贯高先是忍辱负重,顽强地活下去,关键时刻又死得极其壮烈;而侯赢、田光等义士,却是痛快地以自杀相谢。人物的共性寓于鲜明的个性之中,二者都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司马迁在刻画人物时,采用多维透视的方法,笔下人物显露多方面的性格特征,有血有肉,生动丰满。李斯这个人物,司马迁反复刻画他外似刚愎而内实游移的矛盾状态:在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的形势下,他想知难而退,却又贪恋富贵,下不了决心;在赵高废立之际,开始像是要以身殉国,经赵高劝之以利害,马上退缩妥协;对于秦二世的无道,本想犯颜直谏,一旦二世责问,立刻苟合求容。李斯的双重人格表现得非常充分,一个内心分裂的可悲形象跃然纸上。司马迁在刻画人物时,一方面能把握他的基本特征,同时对其性格的次要方面也能给予充分的重视,多侧面地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25]
+
 
风格特征
+
 司马迁在刻画人物时,采用多维透视的方法,笔下人物显露多方面的性格特征,有血有肉,生动丰满。李斯这个人物,司马迁反复刻画他外似刚愎而内实游移的矛盾状态:在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的形势下,他想知难而退,却又贪恋富贵,下不了决心;在赵高废立之际,开始像是要以身殉国,经赵高劝之以利害,马上退缩妥协;对于秦二世的无道,本想犯颜直谏,一旦二世责问,立刻苟合求容。李斯的双重人格表现得非常充分,一个内心分裂的可悲形象跃然纸上。司马迁在刻画人物时,一方面能把握他的基本特征,同时对其性格的次要方面也能给予充分的重视,多侧面地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
 
 +
=== 风格特征===
 
 深邃意蕴的叙事和生动鲜活的人物的描写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史记》形成一种雄深雅健的独特风格。《史记》也成功地塑造了一大批悲剧人物,使全书具有浓郁的悲剧气氛,并富有传奇色彩。
 
 深邃意蕴的叙事和生动鲜活的人物的描写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史记》形成一种雄深雅健的独特风格。《史记》也成功地塑造了一大批悲剧人物,使全书具有浓郁的悲剧气氛,并富有传奇色彩。
 《史记》的叙事写人都围绕“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宗旨,司马迁虽然也从琐碎的生活细事写起,但绝大多数的人物传记最终都在宏伟壮阔的画面中展开,有一系列历史上的大事穿插其间。司马迁不是一般地描述历史进程和人物的生平事迹,而是对历史规律和人物命运进行深刻的思考,透过表象去发掘本质,通过偶然性去把握必然规律。这就使得《史记》的人物传记既有宏伟的画面,又有深邃的意蕴,形成了雄深雅健的风格。 [26]
+
 
思想感情
+
 《史记》的叙事写人都围绕“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宗旨,司马迁虽然也从琐碎的生活细事写起,但绝大多数的人物传记最终都在宏伟壮阔的画面中展开,有一系列历史上的大事穿插其间。司马迁不是一般地描述历史进程和人物的生平事迹,而是对历史规律和人物命运进行深刻的思考,透过表象去发掘本质,通过偶然性去把握必然规律。这就使得《史记》的人物传记既有宏伟的画面,又有深邃的意蕴,形成了雄深雅健的风格。  
 司马迁善于把笔下的人物置于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加以表现,在叙述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的过程中,展示个人命运偶然性中所体现的历史必然性。在《苏秦列传》和《张仪列传》中,司马迁对于战国诸侯间微妙复杂的利害关系反复和予以演示,以七国争雄为背景展开了广阔的画面。苏秦、张仪准确地把握了当时形势的特点,抓住了机遇,相继干出了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成为当时的倾危之士。陈平年轻时就胸怀大志,足智多谋,适逢秦末动乱和楚汉相争,大显身手,屡献奇计。他设计离间项羽和范增,使楚霸王失去“亚父”这位谋士。荥阳被困,他令二千女子夜出东城门迷惑楚军,刘邦得以出西城门脱险。是他暗示刘邦封韩信为齐王以稳定形势,又是他建议刘邦的伪游云梦泽而借机擒韩信。刘邦在平城被匈奴围困七日,又是陈平出奇计化险为夷。陈平所献五计,无一不是关系到刘邦的生死存亡、关系到天下的兴衰安危。陈平这位谋士的形象,也就在驾驭历史风云的过程中日益丰满。《史记》中的人物形形色色,或卑琐、或伟岸;有的先荣后辱,有的先辱后荣;有的事业成功,人生幸运,也有的虽然事业成功却命运悲惨。司马迁既把他们写成重大事件的导演、演员,又把他们写成重大事件的产儿,通过描写、叙述他们对时势、潮流的顺应与抗拒、对历史机遇的及时把握与失之交臂,以如椽巨笔勾勒出历史和人生的壮廓画面,点出其中蕴含的哲理。
+
 
 《史记》中的悲剧人物有多种类型。按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而论,有些悲剧主人公身上体现的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矛盾。这类悲剧人物是历史的先行者,行动具有超前性。尽管他们的主张是正确的,但由于当时条件还不成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有的甚至付出生命。推行变法的吴起、商鞅,主张削籓的贾谊、晁错,都是这类悲剧英雄。还有一类悲剧人物尽管死得非常壮烈,但他们的悲剧性不是体现了无法实现的历史必然要求,而是他们相信旧制度的合理。田横兵败之后不愿意投降汉朝而自杀,其随从和东海五百义士也相继殉难,涌现出的是一个悲剧群体。从本质上看,田横所要维持的不过是诸侯称雄、列国割据的局面,早已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田横相信已经过时的制度仍然是合理的,并为之而奋斗拼搏,这就决定了他必然成为悲剧人物。《史记》中许多反抗中央朝廷的诸侯王,都属于这类相信旧制度合理性的悲剧人物。《史记》中的悲剧人物按其品格划分,又有完美型和缺失型两类。《赵世家》中为保护赵氏孤儿而付出巨大牺牲的义士公孙杵臼、程婴,《刺客列传》、《游侠列传》中的刺客游侠,都是具有高尚品格和献身精神的英雄,他们的所作所为几乎无可挑剔,是把身上最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是完美型的悲剧英雄。还有一些悲剧人物的品格存在明显的弱点,由这些弱点而导致的失误最终毁灭了自身。但由于他们终归是英雄,所以其毁灭也是悲剧性的。这类缺失型悲剧英雄以项羽为代表,他生前战功赫赫,死得慷慨壮烈,他的弱点也暴露得非常明显,自身没有意识到本身的缺欠。
+
=== 思想感情===
 司马迁的人生遭遇是不幸的,他的命运是悲剧性的,他为众多悲剧人物立传,寄寓自己深切的同情。他赞扬弃小义、雪大耻,名垂后世的伍子胥,塑造出一位烈丈夫形象。他笔下的虞卿、范雎、蔡泽、魏豹、彭越等人,或在穷愁中著书立说,或历经磨难而愈加坚强,或身被刑戮而自负其材,欲有所用。所述这些苦难的经历都带有悲剧性,其中暗含了自己的人生感慨。
+
 司马迁善于把笔下的人物置于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加以表现,在叙述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的过程中,展示个人命运偶然性中所体现的历史必然性。在《苏秦列传》和《张仪列传》中,司马迁对于战国诸侯间微妙复杂的利害关系反复和予以演示,以七国争雄为背景展开了广阔的画面。[[ 苏秦]] [[ 张仪]] 准确地把握了当时形势的特点,抓住了机遇,相继干出了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成为当时的倾危之士。陈平年轻时就胸怀大志,足智多谋,适逢秦末动乱和楚汉相争,大显身手,屡献奇计。他设计离间项羽和范增,使楚霸王失去“亚父”这位谋士。荥阳被困,他令二千女子夜出东城门迷惑楚军,刘邦得以出西城门脱险。是他暗示刘邦封韩信为齐王以稳定形势,又是他建议刘邦的伪游云梦泽而借机擒[[ 韩信]] [[ 刘邦]] 在平城被匈奴围困七日,又是陈平出奇计化险为夷。陈平所献五计,无一不是关系到刘邦的生死存亡、关系到天下的兴衰安危。陈平这位谋士的形象,也就在驾驭历史风云的过程中日益丰满。《史记》中的人物形形色色,或卑琐、或伟岸;有的先荣后辱,有的先辱后荣;有的事业成功,人生幸运,也有的虽然事业成功却命运悲惨。司马迁既把他们写成重大事件的导演、演员,又把他们写成重大事件的产儿,通过描写、叙述他们对时势、潮流的顺应与抗拒、对历史机遇的及时把握与失之交臂,以如椽巨笔勾勒出历史和人生的壮廓画面,点出其中蕴含的哲理。
 +
 
 +
 《史记》中的悲剧人物有多种类型。按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而论,有些悲剧主人公身上体现的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矛盾。这类悲剧人物是历史的先行者,行动具有超前性。尽管他们的主张是正确的,但由于当时条件还不成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有的甚至付出生命。推行变法的[[ 吴起]] [[ 商鞅]] ,主张削籓的[[ 贾谊]] [[ 晁错]] ,都是这类悲剧英雄。还有一类悲剧人物尽管死得非常壮烈,但他们的悲剧性不是体现了无法实现的历史必然要求,而是他们相信旧制度的合理。田横兵败之后不愿意投降汉朝而自杀,其随从和东海五百义士也相继殉难,涌现出的是一个悲剧群体。从本质上看,田横所要维持的不过是诸侯称雄、列国割据的局面,早已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 田横]] 相信已经过时的制度仍然是合理的,并为之而奋斗拼搏,这就决定了他必然成为悲剧人物。《史记》中许多反抗中央朝廷的诸侯王,都属于这类相信旧制度合理性的悲剧人物。《史记》中的悲剧人物按其品格划分,又有完美型和缺失型两类。《赵世家》中为保护赵氏孤儿而付出巨大牺牲的义士[[ 公孙杵臼]] [[ 程婴]] [[ 《刺客列传》]] [[ 《游侠列传》]] 中的刺客游侠,都是具有高尚品格和献身精神的英雄,他们的所作所为几乎无可挑剔,是把身上最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是完美型的悲剧英雄。还有一些悲剧人物的品格存在明显的弱点,由这些弱点而导致的失误最终毁灭了自身。但由于他们终归是英雄,所以其毁灭也是悲剧性的。这类缺失型悲剧英雄以项羽为代表,他生前战功赫赫,死得慷慨壮烈,他的弱点也暴露得非常明显,自身没有意识到本身的缺欠。
 +
 
 +
 司马迁的人生遭遇是不幸的,他的命运是悲剧性的,他为众多悲剧人物立传,寄寓自己深切的同情。他赞扬弃小义、雪大耻,名垂后世的伍子胥,塑造出一位烈丈夫形象。他笔下的[[ 虞卿]] 、范雎、[[ 蔡泽]] [[ 魏豹]] [[ 彭越]] 等人,或在穷愁中著书立说,或历经磨难而愈加坚强,或身被刑戮而自负其材,欲有所用。所述这些苦难的经历都带有悲剧性,其中暗含了自己的人生感慨。
 +
 
 
 司马迁在探讨人物悲剧的根源时,流露出对天意的怀疑,以及命运不可捉摸、难以把握之感。他在《伯夷列传》中慨叹“天道是邪,非邪!”在《外戚世家》中反复强调“人能弘道,无如命何”、“岂非命也哉!”对于像萧何、陈平那样的幸运儿,司马迁认为他们的人生偶然性中体现出历史的必然性,自身才能、对历史潮流的顺应使他们扮演英雄的角色,命运对于这些人来说不是难解的谜。而从那些悲剧人物身上,司马迁更多感受到的是历史和人生的不确定、不公平和难以理解。司马迁还通过为悲剧人物立传。揭示了异化造成的人性扭曲。吴起为了当上鲁国将军而杀妻,未为卿相而母死不归,名缰利锁把他变成一个刻暴少恩之人,最终也因此亡身,政治上的巨大功绩与人性的严重异化形成直接冲突。张耳、陈余早年为刎颈之交,后来却反目为仇,也是利欲把他们拆开。
 
 司马迁在探讨人物悲剧的根源时,流露出对天意的怀疑,以及命运不可捉摸、难以把握之感。他在《伯夷列传》中慨叹“天道是邪,非邪!”在《外戚世家》中反复强调“人能弘道,无如命何”、“岂非命也哉!”对于像萧何、陈平那样的幸运儿,司马迁认为他们的人生偶然性中体现出历史的必然性,自身才能、对历史潮流的顺应使他们扮演英雄的角色,命运对于这些人来说不是难解的谜。而从那些悲剧人物身上,司马迁更多感受到的是历史和人生的不确定、不公平和难以理解。司马迁还通过为悲剧人物立传。揭示了异化造成的人性扭曲。吴起为了当上鲁国将军而杀妻,未为卿相而母死不归,名缰利锁把他变成一个刻暴少恩之人,最终也因此亡身,政治上的巨大功绩与人性的严重异化形成直接冲突。张耳、陈余早年为刎颈之交,后来却反目为仇,也是利欲把他们拆开。
《史记》富有传奇色彩。秦始皇晚年行迹,穿插许多怪异反常的事情,以及神灵的出没,用以预示秦帝国末日的到来。写汉高祖发迹,则用刘媪感蛟龙而生子,刘邦醉斩巨蛇等传说显示其灵异。除了荒诞不经的传说之外,《史记》所写的许多真人真事也带有传奇色彩。鲁仲连为人排患解难而无所取,超然远引,终身不复见,是一位奇士。《留侯世家》中的张良是位传奇人物,文中出现的商山四皓同样来得突兀,恍若神仙。《史记》中的许多故事都疏离常规,出乎人的意料之外,也富有传奇性。《外戚世家》中的薄夫人因遭冷落而大富大贵,窦姬本欲入赵王府而宦官误赐代王,她却阴错阳差成了皇后。这些宫廷故事也是表现人生命运的不可捉摸,但它酿成的不是悲剧,而是喜剧。《田单列传》的传主田单是一位智谋之士,这篇传记写了一系列的奇谋奇计,尤其是用火牛阵大破齐军一节,更是精彩绝妙。传记赞语又附奇士王蠋、奇女君王后的事迹,可谓奇上加奇。《史记》的传奇性还源于司马迁叙事写人的笔法。司马迁为文疏荡多变,忽起忽落,其来无端,其去无迹,起灭转接,令人莫测端倪。《伯夷列传》是为伯夷、叔齐作传,但却以议论开篇,又引许由、卞随、务光等人为伯夷、叔齐作陪衬,几乎使人不辨宾主。叙伯夷、叔齐事迹后,在议论中引出颜渊、盗跖,从正反两方面说开。结尾点题,指出砥行立名者必附青云之士才能流传后世。通篇意到笔随,纵横变化,烟云缭绕,扑朔迷离。《史记》的章法、句法、用词都有许多独特之处,别出心裁,不蹈故常,摇曳回荡,跌宕有致,以其新异和多变而产生传奇效果。 [26]
 
  
 +
《史记》富有传奇色彩。秦始皇晚年行迹,穿插许多怪异反常的事情,以及神灵的出没,用以预示秦帝国末日的到来。写汉高祖发迹,则用刘媪感蛟龙而生子,刘邦醉斩巨蛇等传说显示其灵异。除了荒诞不经的传说之外,《史记》所写的许多真人真事也带有传奇色彩。鲁仲连为人排患解难而无所取,超然远引,终身不复见,是一位奇士。《留侯世家》中的张良是位传奇人物,文中出现的商山四皓同样来得突兀,恍若神仙。《史记》中的许多故事都疏离常规,出乎人的意料之外,也富有传奇性。《外戚世家》中的薄夫人因遭冷落而大富大贵,窦姬本欲入赵王府而宦官误赐代王,她却阴错阳差成了皇后。这些宫廷故事也是表现人生命运的不可捉摸,但它酿成的不是悲剧,而是喜剧。《田单列传》的传主[[田单]]是一位智谋之士,这篇传记写了一系列的奇谋奇计,尤其是用火牛阵大破齐军一节,更是精彩绝妙。传记赞语又附奇士王蠋、奇女君王后的事迹,可谓奇上加奇。《史记》的传奇性还源于司马迁叙事写人的笔法。司马迁为文疏荡多变,忽起忽落,其来无端,其去无迹,起灭转接,令人莫测端倪。《伯夷列传》是为[[伯夷]]、[[叔齐]]作传,但却以议论开篇,又引[[许由]]、[[卞随]]、[[务光]]等人为伯夷、叔齐作陪衬,几乎使人不辨宾主。叙伯夷、叔齐事迹后,在议论中引出颜渊、盗跖,从正反两方面说开。结尾点题,指出砥行立名者必附青云之士才能流传后世。通篇意到笔随,纵横变化,烟云缭绕,扑朔迷离。《史记》的章法、句法、用词都有许多独特之处,别出心裁,不蹈故常,摇曳回荡,跌宕有致,以其新异和多变而产生传奇效果。
 +
 +
==学术研究==
 +
===研究概况===
 +
自汉至清,《史记》的研究专著与论文囊括了名物典章、地理沿革、文字校勘、音韵训诂、版本源流以及疏解、读法、评注等领域。方法是抄摄材料,排比引证,基本是微观的甲说乙说的“文献”研究。
 +
 +
20世纪以来,司马迁与《史记》的学术研究队伍日益壮大,学者除了对司马迁生年、生平、家世和《史记》的名称、断限、体制、取材、篇章残缺与补窜、义例等具体问题的考证之外,更加扩展了《史记》的综合集成研究。他们以文献为本,汲取本土考古学成果,结合西方史学学理与方法,考证精严,论断谨慎,逻辑分析严密,极大地推动了大陆《史记》从“史料学”到“《史记》学”的进展,突破性成果较多。例如王国维首用甲骨文、金文证明《史记》记载的三代历史为可信,从王国维与郭沫若同用汉简考证司马迁的生年到陈直的《史记新证》,都可看出考古文献得到了极大利用。而这一百年的考据研究主要集中于司马迁的行年、《史记》疑案、马班异同考论、《史记》与公羊学、《史记》三家注等领域。
 +
 +
===主要注家===
 +
宋元之后,《史记》的声望与日俱增,各家各派注释和评价《史记》著作源源不断出现。其中最有影响的是俗称“三家注”的《史记集解》(南朝(宋)时裴骃(裴松之子)注)《史记索隐》(唐司马贞)《史记正义》(唐张守节)。司马贞以《史记》旧注音义年远散失,乃采摭南朝宋徐广《史记音义》、裴骃《史记集解》、齐邹诞生《史记集注》、唐刘伯庄《史记音义》《史记地名》等诸家的注文,参阅韦昭、贾逵、杜预、谯周等人的论著、己见,撰成对后世很有影响的史学名著《史记索隐》,该书音义并重,注文翔实,对疏误缺略补正颇多,具有极高的史学研究价值。后世史学家誉称该书“价值在裴、张两家之上。”
  
 +
宋后,研究《史记》的著述增多,如清朝[[梁玉绳]]的《史记志疑》、[[崔适]]的《史记探源》、[[张森楷]]的《史记新校注》、日本学者[[泷川资言]]的《史记会注考证》,及清[[赵翼]]的《廿二史札记》和[[王鸣盛]]《十七史商榷》的有关部分,都是重要的参考书籍。
 +
 +
[[张文虎]]著《校刊史记集解索隐正义札记》一书对《史记》的史文及注文进行了精审的校订。他根据[[钱泰吉]]的校本和他自己所见到的各种旧刻古本和时本,择善而从,兼采诸家,金陵局本就是经过他的校考之后刊行的。
 +
 +
日本学者泷川资言撰《史记会注考证》,《考证》资料比较详实。各种版本《史记》包括标点本多只附录三家注,《考证》则以金陵书局本为底本,引录三家注以来有关中日典籍约一百二十多种,其中国人著作一百零几种,日人著作二十几种,上起盛唐,下迄近代,别择缀辑于注文中,时加审辨说明,将一千二百年来诸家众说,以事串联,较为系统地介绍出来,大大节省搜检群书之劳,为研究者提供极大方便,显然比三家注优越。
 +
 +
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和清赵翼《廿二史札记》中有关前四史部分,清梁玉绳《史记志疑》,清郭嵩焘《史记札记》,清沈家本《史记琐言》,近人陈直《史记新证》。上述诸书中,清人之作以钱大昕、梁玉绳、郭嵩焘之作最为特出。
  
学术研究编辑
 
研究概况
 
自汉至清,《史记》的研究专著与论文囊括了名物典章、地理沿革、文字校勘、音韵训诂、版本源流以及疏解、读法、评注等领域。方法是抄摄材料,排比引证,基本是微观的甲说乙说的“文献”研究。
 
20世纪以来,司马迁与《史记》的学术研究队伍日益壮大,学者除了对司马迁生年、生平、家世和《史记》的名称、断限、体制、取材、篇章残缺与补窜、义例等具体问题的考证之外,更加扩展了《史记》的综合集成研究。他们以文献为本,汲取本土考古学成果,结合西方史学学理与方法,考证精严,论断谨慎,逻辑分析严密,极大地推动了大陆《史记》从“史料学”到“《史记》学”的进展,突破性成果较多。例如王国维首用甲骨文、金文证明《史记》记载的三代历史为可信,从王国维与郭沫若同用汉简考证司马迁的生年到陈直的《史记新证》,都可看出考古文献得到了极大利用。而这一百年的考据研究主要集中于司马迁的行年、《史记》疑案、马班异同考论、《史记》与公羊学、《史记》三家注等领域。 [16]
 
主要注家
 
宋元之后,《史记》的声望与日俱增,各家各派注释和评价《史记》著作源源不断出现。其中最有影响的是俗称“三家注”的《史记集解》(南朝(宋)时裴骃(裴松之子)注)《史记索隐》(唐司马贞)《史记正义》(唐张守节)。司马贞以《史记》旧注音义年远散失,乃采摭南朝宋徐广《史记音义》、裴骃《史记集解》、齐邹诞生《史记集注》、唐刘伯庄《史记音义》《史记地名》等诸家的注文,参阅韦昭、贾逵、杜预、谯周等人的论著、己见,撰成对后世很有影响的史学名著《史记索隐》,该书音义并重,注文翔实,对疏误缺略补正颇多,具有极高的史学研究价值。后世史学家誉称该书“价值在裴、张两家之上。” [27]
 
宋后,研究《史记》的著述增多,如清朝梁玉绳的《史记志疑》、崔适的《史记探源》、张森楷的《史记新校注》、日本学者泷川资言的《史记会注考证》,及清赵翼的《廿二史札记》和王鸣盛《十七史商榷》的有关部分,都是重要的参考书籍。
 
张文虎著《校刊史记集解索隐正义札记》一书对《史记》的史文及注文进行了精审的校订。他根据钱泰吉的校本和他自己所见到的各种旧刻古本和时本,择善而从,兼采诸家,金陵局本就是经过他的校考之后刊行的。
 
日本学者泷川资言撰《史记会注考证》,《考证》资料比较详实。各种版本《史记》包括标点本多只附录三家注,《考证》则以金陵书局本为底本,引录三家注以来有关中日典籍约一百二十多种,其中国人著作一百零几种,日人著作二十几种,上起盛唐,下迄近代,别择缀辑于注文中,时加审辨说明,将一千二百年来诸家众说,以事串联,较为系统地介绍出来,大大节省搜检群书之劳,为研究者提供极大方便,显然比三家注优越。 [28]
 
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和清赵翼《廿二史札记》中有关前四史部分,清梁玉绳《史记志疑》,清郭嵩焘《史记札记》,清沈家本《史记琐言》,近人陈直《史记新证》。上述诸
 
《史记探源》(清朝·崔适)
 
《史记探源》(清朝·崔适)
 
书中,清人之作以钱大昕、梁玉绳、郭嵩焘之作最为特出。
 
 
 近人陈直之作,多取甲骨文、金文及秦汉权量、石刻、竹简、铜器、陶器之铭文印证《史记》,独辟蹊径,创获尤多。
 
 近人陈直之作,多取甲骨文、金文及秦汉权量、石刻、竹简、铜器、陶器之铭文印证《史记》,独辟蹊径,创获尤多。
 +
 
 汇集《史记》各家注释考订之作,有近人张森楷《史记新校注稿》,成书于二十年代,惜未定稿。1967年由杨家骆编纂整理,交由台湾中国学典馆筹备处印行,但文有残缺。南京图书馆收藏有张森楷《史记新斠注》稿本。
 
 汇集《史记》各家注释考订之作,有近人张森楷《史记新校注稿》,成书于二十年代,惜未定稿。1967年由杨家骆编纂整理,交由台湾中国学典馆筹备处印行,但文有残缺。南京图书馆收藏有张森楷《史记新斠注》稿本。
 
 《史记》工具书,以《史记研究的资料和论文索引》最为有用。索引内容,包括版本、目录、题解、关于《史记》全书及各个部分的研究、司马迁生平事迹及其学术贡献的研究、稿本和未见传本目录、有关《史记》的非专门著作日录、唐宋元明笔记中有关《史记》的文字条目、外国研究论文和专著目录等,甚为详备。
 
 《史记》工具书,以《史记研究的资料和论文索引》最为有用。索引内容,包括版本、目录、题解、关于《史记》全书及各个部分的研究、司马迁生平事迹及其学术贡献的研究、稿本和未见传本目录、有关《史记》的非专门著作日录、唐宋元明笔记中有关《史记》的文字条目、外国研究论文和专著目录等,甚为详备。
 +
 
 此外,尚有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纂处编的《史记及注释综合引得》,黄福銮《史记索引》、钟华《史记人名索引》、段书安《史记三家注引书索引》等书。其中黄福銮《史记索引》对查索《史记》中的人名、地名、事件、词汇及习俗语,最为有用。
 
 此外,尚有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纂处编的《史记及注释综合引得》,黄福銮《史记索引》、钟华《史记人名索引》、段书安《史记三家注引书索引》等书。其中黄福銮《史记索引》对查索《史记》中的人名、地名、事件、词汇及习俗语,最为有用。
后世影响 编辑
+
 
史学影响
+
== 后世影响==
 +
=== 史学影响===
 
 一、建立杰出的通史体裁
 
 一、建立杰出的通史体裁
 +
 
 《史记》是中国史学史上第一部贯通古今,网罗百代的通史名著。正因为《史记》能够会通古今撰成一书,开启先例,树立榜样,仿效这种体裁修史相继而起。通史家风,一直影响着近现代的史学研究与写作。
 
 《史记》是中国史学史上第一部贯通古今,网罗百代的通史名著。正因为《史记》能够会通古今撰成一书,开启先例,树立榜样,仿效这种体裁修史相继而起。通史家风,一直影响着近现代的史学研究与写作。
 +
 
 二、建立了史学独立地位
 
 二、建立了史学独立地位
 +
 
 中国古代,史学包含在经学范围之内,没有自己的独立地位。史部之书在刘歆的《七略》里,附在《春秋》之后。自司马迁修成《史记》以后,后世作者继起,专门的史学著作越来越多,西晋的荀勖适应新的要求,将历代的典籍分为四部:甲部记六艺小学,乙部记诸子兵术,丙部记史记皇览,丁部记诗赋图赞。从而,史学一门,在中国学术领域里才取得了独立地位。饮水思源,这一功绩应该归于司马迁和他的《史记》。
 
 中国古代,史学包含在经学范围之内,没有自己的独立地位。史部之书在刘歆的《七略》里,附在《春秋》之后。自司马迁修成《史记》以后,后世作者继起,专门的史学著作越来越多,西晋的荀勖适应新的要求,将历代的典籍分为四部:甲部记六艺小学,乙部记诸子兵术,丙部记史记皇览,丁部记诗赋图赞。从而,史学一门,在中国学术领域里才取得了独立地位。饮水思源,这一功绩应该归于司马迁和他的《史记》。
 
 三、建立了史传文学传统
 
 三、建立了史传文学传统
 司马迁的文学修养深厚,其艺术手段特别高妙。往往某种极其复杂的事实,他都措置的非常妥贴,秩序井然,再加以视线远,见识高,文字生动,笔力洗炼,感情充沛,信手写来,莫不词气纵横,形象明快,使人“惊呼击节,不自知其所以然” [31]  。其中,《廉颇蔺相如列传》被列入小学生语文实验教科书第18课《将相和》。 [32]
+
 
文学影响
+
 司马迁的文学修养深厚,其艺术手段特别高妙。往往某种极其复杂的事实,他都措置的非常妥贴,秩序井然,再加以视线远,见识高,文字生动,笔力洗炼,感情充沛,信手写来,莫不词气纵横,形象明快,使人“惊呼击节,不自知其所以然” [31]  。其中,《廉颇蔺相如列传》被列入小学生语文实验教科书第18课《将相和》。  
 +
 
 +
=== 文学影响===
 
 《史记》对古代的小说、戏剧、传记文学、散文,都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史记》对古代的小说、戏剧、传记文学、散文,都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
 
 首先,从总体上来说,《史记》作为中国第一部以描写人物为中心的大规模作品,为后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基础和多种可能性。
 
 首先,从总体上来说,《史记》作为中国第一部以描写人物为中心的大规模作品,为后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基础和多种可能性。
 +
 
 《史记》所写的虽然是历史上的实有人物,但是,通过“互见”即突出人物某种主要特征的方法,通过不同人物的对比,以及在细节方面的虚构,实际把人物加以类型化了。
 
 《史记》所写的虽然是历史上的实有人物,但是,通过“互见”即突出人物某种主要特征的方法,通过不同人物的对比,以及在细节方面的虚构,实际把人物加以类型化了。
《史记》 中华书局版
+
 
《史记》 中华书局版
 
 
 《史记》为中国文学建立了一批重要的人物原型。在后代的小说、戏剧中,所写的帝王、英雄、侠客、官吏等各种人物形象,有不少是从《史记》的人物形象演化出来的。
 
 《史记》为中国文学建立了一批重要的人物原型。在后代的小说、戏剧中,所写的帝王、英雄、侠客、官吏等各种人物形象,有不少是从《史记》的人物形象演化出来的。
 +
 
 在武侠小说方面,除了人物类型,它的体裁和叙事方式也受到《史记》的显著影响。中国传统小说多以“传”为名,以人物传记式的形式展开,具有人物传记式的开头和结尾,以人物生平始终为脉络,严格按时间顺序展开情节,并往往有作者的直接评论,这一切重要特征,主要是渊源于《史记》的。
 
 在武侠小说方面,除了人物类型,它的体裁和叙事方式也受到《史记》的显著影响。中国传统小说多以“传”为名,以人物传记式的形式展开,具有人物传记式的开头和结尾,以人物生平始终为脉络,严格按时间顺序展开情节,并往往有作者的直接评论,这一切重要特征,主要是渊源于《史记》的。
 +
 
 后世小说多以《史记》为取材之源。其中比较典型的有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孙皓晖的《大秦帝国》和寒川子的《战国纵横》。
 
 后世小说多以《史记》为取材之源。其中比较典型的有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孙皓晖的《大秦帝国》和寒川子的《战国纵横》。
 +
 
 戏剧方面,由于《史记》的故事具有强烈的戏剧性,人物性格鲜明,矛盾冲突尖锐,因而自然而然成为后代戏剧取材的宝库。
 
 戏剧方面,由于《史记》的故事具有强烈的戏剧性,人物性格鲜明,矛盾冲突尖锐,因而自然而然成为后代戏剧取材的宝库。
 在传记文学方面,由于《史记》的纪传体为后代史书所继承,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历史人物传记。 [12]  [33]
+
 
作品评价 编辑
+
 在传记文学方面,由于《史记》的纪传体为后代史书所继承,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历史人物传记。
 西汉·刘向、扬雄:然自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34]
+
 
 东汉·历史学家班固:(司马迁)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35]
+
== 作品评价==
 西晋·华峤:迁文直而事核。 [33]
+
 西汉·[[ 刘向]] [[ 扬雄]] :然自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西晋·张辅:迁之著述,辞约而事举,叙三千年事唯五十万言。 [36]
+
 
 唐代·韩愈:汉朝人莫不能文,独司马相如、太史公、刘向、杨雄之为最。他认为司马迁作品的风格是“雄深雅健”,《史记》成为韩愈作文的样本。 [37-38]
+
 东汉·历史学家[[ 班固]] :(司马迁)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唐代·柳宗元认为《史记》文章写得朴素凝炼、简洁利落,无枝蔓之疾;浑然天成、滴水不漏,增一字不容;遣词造句,煞费苦心,减一字不能。 [37-38]
+
 
 十国·马存认为司马迁平生喜游,足迹不肯一日休。司马迁壮游不是一般的旅游,而是尽天下大观以助吾气,然后吐而为书。所以他的文章或为狂澜惊涛,奔放浩荡;或为洞庭之波,深沉含蓄;或春妆如浓,靡蔓绰约;或龙腾虎跃,千军万马。司马迁世家龙门,念神禹立大功;西使巴蜀,跨剑阁之鸟道;彷徨齐鲁,睹天子之遗风。所以,天地之间,万物之变,可惊可愕,可以娱心,使人忧,使人悲者,子长尽取为文章,因而子长的文章变化无穷。
+
 西晋·[[ 华峤]] :迁文直而事核。  
 南宋·史学家郑樵:诸子百家,空言著书,历代实迹,无所纪系。而司马迁父子世司典籍,工于制作,上自黄帝,下迄秦汉,勒成一书,分为五体:本纪纪年,世家传代,表以正历,书以类事,传以蓍人。使百代而下,史家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易其书。六经之后,惟有此书。 [39]
+
 
 明代·钱谦益在《物斋有学集》中说:司马氏以命世之才、旷代之识、高视千载,创立《史记》。”他认为司马迁创立的五体结构,成为历代史学家编史的样本,发凡起例之功“炳如日星矣! [40]  
+
 西晋·[[ 张辅]] :迁之著述,辞约而事举,叙三千年事唯五十万言。
 明末清初·杰出的点评家金圣叹把《史记》作为“六才子书”之一,评论《史记》序赞九十多篇。他在评《水浒传》、《西厢记》中多次赞扬司马迁,发表了不少真知灼见。他说:“隐忍以就功名,为史公一生之心。”在评《屈原贾生列传》中说司马迁“借他二人生平,作我一片眼泪。” [40]
+
 
 清代·史学家、思想家章学诚在史学理论名著《文史通义》中说:“夫史迁绝学,《春秋》之后一人而已。”他认为《史记》一书“范围千古、牢笼百家”,司马迁有卓见绝识之能,《史记》有发凡创例之功。由于司马迁有卓绝千古的识力和笔力,《史记》是“经纬乎天人之际”的一家之言,章学诚俨然比于后无来者。 [40]
+
 唐代·[[ 韩愈]] :汉朝人莫不能文,独司马相如、太史公、刘向、杨雄之为最。他认为司马迁作品的风格是“雄深雅健”,《史记》成为韩愈作文的样本。
梁启超认为:“史界太祖,端推司马迁”,“太史公诚史界之造物主也”。梁启超对《史记》评价颇高,认为《史记》实为中国通史之创始者,是一部博谨严著作。他认为:史记之列传,借人以明史;《史记》之行文,叙一人能将其面目活现;《史记》叙事,能剖析条理,缜密而清晰。因此他主张对于《史记》,“凡属学人,必须一读”。 [40]
+
 
鲁迅:《史记》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列为前“四史”之首,与《资治通鉴》并称为“史学双璧”。因此司马迁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史圣”。与司马光并称“史界两司马”,与司马相如合称“文章西汉两司马”。 [41]
+
 唐代·[[ 柳宗元]] 认为《史记》文章写得朴素凝炼、简洁利落,无枝蔓之疾;浑然天成、滴水不漏,增一字不容;遣词造句,煞费苦心,减一字不能。
毛泽东:“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毛泽东对司马迁很佩服,认为“司马迁览潇湘,泛西湖,历昆仑,周览名山大川,而其襟怀乃益广”。 [41]
+
 
郭沫若:“司马迁这位史学大师实在值得我们夸耀,他的一部《史记》不啻是我们中国的一部古代的史诗,或者说它是一部历史小说集也可以。”1958年郭沫若在为司马祠题写的碑文中对司马迁有“文章旷代雄”、“功业追尼父”的赞语。 [41]
+
 十国·[[ 马存]] 认为司马迁平生喜游,足迹不肯一日休。司马迁壮游不是一般的旅游,而是尽天下大观以助吾气,然后吐而为书。所以他的文章或为狂澜惊涛,奔放浩荡;或为洞庭之波,深沉含蓄;或春妆如浓,靡蔓绰约;或龙腾虎跃,千军万马。司马迁世家龙门,念神禹立大功;西使巴蜀,跨剑阁之鸟道;彷徨齐鲁,睹天子之遗风。所以,天地之间,万物之变,可惊可愕,可以娱心,使人忧,使人悲者,子长尽取为文章,因而子长的文章变化无穷。
 近代史学家翦伯赞认为司马迁是中国历史学的开山祖师,《史记》是一部以社会为中心的历史。他说:“中国的历史学之成为一种独立的学问,是从西汉起,这种学问之开山祖师是大史学家司马迁。《史记》是中国历史学出发点上一座不朽的纪念碑。”他还说:“《史记》虽系纪传体,却是一部以社会为中心的历史。”司马迁“几乎注意到历史上社会之每一个阶层,每一个角落,每一方面的动态,而皆予以具体生动的描写。所以我以为,《史记》是中国第一部大规模的社会史”。 [41]
+
 
 现代作家、文学史家郑振铎:自司马迁以来,便视历史为时代的百科全书,所以司马迁取的材料,范围极广,自政治以至经济,自战争以至学术,无不包括在内,其所网络的范围是极其广大的。所谓“文学史”也常常被网络在这个无所不包的“时代的百科全书”之中。 [41]
+
 南宋·史学家[[ 郑樵]] :诸子百家,空言著书,历代实迹,无所纪系。而司马迁父子世司典籍,工于制作,上自黄帝,下迄秦汉,勒成一书,分为五体:本纪纪年,世家传代,表以正历,书以类事,传以蓍人。使百代而下,史家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易其书。六经之后,惟有此书。  
 中央编译局局长师哲:司马迁刚直不阿,秉笔直书,所以封建统治阶级不喜欢他。现在民的天下,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我们应该大鼓地、理直气壮地宣传其人其书其精神,还历史以本来面目,给司马迁以应有的历史地位。
+
 
 +
 明代·[[ 钱谦益]] 在《物斋有学集》中说:司马氏以命世之才、旷代之识、高视千载,创立《史记》。”他认为司马迁创立的五体结构,成为历代史学家编史的样本,发凡起例之功“炳如日星矣! [40]  
 +
 明末清初·杰出的点评家金圣叹把《史记》作为“六才子书”之一,评论《史记》序赞九十多篇。他在评《水浒传》、《西厢记》中多次赞扬司马迁,发表了不少真知灼见。他说:“隐忍以就功名,为史公一生之心。”在评《屈原贾生列传》中说司马迁“借他二人生平,作我一片眼泪。”
 +
 
 +
 清代·史学家、思想家[[ 章学诚]] 在史学理论名著《文史通义》中说:“夫史迁绝学,《春秋》之后一人而已。”他认为《史记》一书“范围千古、牢笼百家”,司马迁有卓见绝识之能,《史记》有发凡创例之功。由于司马迁有卓绝千古的识力和笔力,《史记》是“经纬乎天人之际”的一家之言,章学诚俨然比于后无来者。  
 +
 
 +
[[梁启超]] 认为:“史界太祖,端推司马迁”,“太史公诚史界之造物主也”。梁启超对《史记》评价颇高,认为《史记》实为中国通史之创始者,是一部博谨严著作。他认为:史记之列传,借人以明史;《史记》之行文,叙一人能将其面目活现;《史记》叙事,能剖析条理,缜密而清晰。因此他主张对于《史记》,“凡属学人,必须一读”。
 +
 
 +
[[鲁迅]] :《史记》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列为前“四史”之首,与《资治通鉴》并称为“史学双璧”。因此司马迁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史圣”。与司马光并称“史界两司马”,与司马相如合称“文章西汉两司马”。  
 +
 
 +
[[毛泽东]]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毛泽东对司马迁很佩服,认为“司马迁览潇湘,泛西湖,历昆仑,周览名山大川,而其襟怀乃益广”。  
 +
 
 +
[[郭沫若]] :“司马迁这位史学大师实在值得我们夸耀,他的一部《史记》不啻是我们中国的一部古代的史诗,或者说它是一部历史小说集也可以。”1958年郭沫若在为司马祠题写的碑文中对司马迁有“文章旷代雄”、“功业追尼父”的赞语。  
 +
 
 +
 近代史学[[ 家翦伯]] 赞认为司马迁是中国历史学的开山祖师,《史记》是一部以社会为中心的历史。他说:“中国的历史学之成为一种独立的学问,是从西汉起,这种学问之开山祖师是大史学家司马迁。《史记》是中国历史学出发点上一座不朽的纪念碑。”他还说:“《史记》虽系纪传体,却是一部以社会为中心的历史。”司马迁“几乎注意到历史上社会之每一个阶层,每一个角落,每一方面的动态,而皆予以具体生动的描写。所以我以为,《史记》是中国第一部大规模的社会史”。
 +
 
 +
 现代作家、文学史家[[ 郑振铎]] :自司马迁以来,便视历史为时代的百科全书,所以司马迁取的材料,范围极广,自政治以至经济,自战争以至学术,无不包括在内,其所网络的范围是极其广大的。所谓“文学史”也常常被网络在这个无所不包的“时代的百科全书”之中。  
 +
 
 +
 中央编译局局长[[ 师哲]] :司马迁刚直不阿,秉笔直书,所以封建统治阶级不喜欢他。现在民的天下,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我们应该大鼓地、理直气壮地宣传其人其书其精神,还历史以本来面目,给司马迁以应有的历史地位。

於 2019年9月6日 (五) 09:39 的修訂

史記 (司馬遷著紀傳體歷史著作)

簡介

《史記》最初稱為《太史公》或《太史公記》、《太史記》,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馬遷開始了《太史公書》即後來被稱為《史記》的史書創作。該著作前後經歷了14年,才得以完成。

《史記》全書包括十二本紀(記歷代帝王政績)、三十世家(記諸侯國和漢代諸侯、勛貴興亡)、七十列傳(記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跡,主要敘人臣,其中最後一篇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書(記各種典章制度記禮、樂、音律、曆法、天文、封禪、水利、財用)。《史記》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餘字,比《淮南子》多三十九萬五千餘字,比《呂氏春秋》多二十八萬八千餘字。《史記》規模巨大,體系完備,而且對此後的紀傳體史書影響很深,歷朝正史皆採用這種體裁撰寫。

《史記》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與後來的《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 ,對後世史學和文學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其首創的紀傳體編史方法為後來歷代「正史」所傳承。《史記》還被認為是一部優秀的文學著作,在中國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劉向等人認為此書「善序事理,辯而不華,質而不俚」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 史記 外文名稱 Records of the Historian
作品別名 太史公書、太史公記 創作年代 西漢
文學體裁 紀傳體 作 者 司馬遷
類 別 歷史 字 數 526500餘字

內容簡介

《史記》分本紀、表、書、世家、列傳五部分。其中本紀和列傳是主體。它以歷史上的帝王等政治中心人物為史書編撰的主線,各種體例分工明確,其中,「本紀」、「世家」、「列傳」三部分,占全書的大部分篇幅,都是以寫人物為中心來記載歷史的,由此,司馬遷創立了史書新體例「紀傳體」。

一、本紀

「本紀」是全書提綱,以王朝的更替為體,按年月時間記述帝王的言行政績;其中記載先秦歷史的五篇,依次是五帝,夏,殷,周,秦;記載秦漢歷史的七篇,依次是秦始皇楚霸王項羽漢高祖劉邦高后呂雉漢文帝劉恆漢景帝劉啟漢武帝劉徹

二、表

「表」用表格來簡列世系、人物和史事。

三、書

「書」則記述制度發展,涉及禮樂制度、天文兵律、社會經濟、河渠地理等諸方面內容。

四、世家

「世家」記述子孫世襲的王侯封國史跡和特別重要人物事跡。

五、列傳

「列傳」是帝王諸侯外其他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跡和少數民族的傳記。

《史記》從傳說中的黃帝開始,一直記述到漢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敘述了三千年左右的中國歷史。據司馬遷說,全書有本紀十二篇,表十篇,書八篇,世家三十篇,列傳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約五十二萬六千五百字。

班固在《漢書·司馬遷傳》中提到《史記》缺少十篇。三國魏張晏指出這十篇是《景帝本紀》、《武帝本紀》、《禮書》、《樂書》、《律書》、《漢興以來將相年表》、《日者列傳》、《三王世家》、《龜策列傳》、《傅靳列傳》。後人大多不同意張晏的說法,但《史記》殘缺確鑿無疑。

今本《史記》一百三十篇,有少數篇章顯然不是司馬遷的手筆,漢元帝、成帝時的博士褚少孫補寫過《史記》,今本《史記》中「褚先生曰」就是他的補作。

成書過程

名稱來由

《史記》最初沒有固定書名,稱「太史公書」,或「太史公記」,也省稱「太史公」。據現知材料考證,最早稱司馬遷這部史著為《史記》的,是東漢桓帝時寫的《東海廟碑》,此前「史記」是古代史書的通稱。從三國開始,「史記」由通稱逐漸成為「太史公書」的專名。

創作背景

東周時期王道廢弛,秦朝毀棄古代文化典籍,以致明堂、石室的珍貴圖書典籍散失錯亂。漢朝建立後,蕭何修訂法律,韓信申明軍法,張蒼制立章程,叔孫通確定禮儀,品學兼優的文學之士逐漸進用,《詩》《書》等被毀棄的古書亦不斷在各地被愛好文學的人士搜尋並獻出。

取材

《史記》取材相當廣泛。當時社會上流傳的《世本》、《國語》、《秦記》、《楚漢春秋》、諸子百家等著作和國家的文書檔案,以及實地調查獲取的材料,都是司馬遷寫作《史記》的重要材料來源。特別可貴的是,司馬遷對搜集的材料做了認真的分析和選擇,淘汰了一些無稽之談,如不列沒有實據的三皇,以五帝作為本紀開篇,對一些不能弄清楚的問題,或者採用闕疑的態度,或者記載各種不同的說法。由於取材廣泛,修史態度嚴肅認真,所以,《史記》記事翔實,內容豐富。

創作過程

司馬氏世代為太史,整理和論述歷史。《隋書·經籍志》載:「談乃據《左氏春秋》《國語》《世本》《戰國策》《楚漢春秋》,接其後事,成一家之言。」可見司馬遷之父司馬談有意繼續編訂《春秋》以後的史事。司馬談曾任太史令,將修史作為自己的神聖使命,可惜壯志未酬。元封元年,漢武帝進行封禪大典,司馬談身為太史令,卻無緣參與當世盛事,引為終生之憾,憂憤而死,死前將遺志囑咐兒子司馬遷說:「今天子接千歲之統,封泰山,而余不得從行,是命也夫!余死,汝必為太史,無忘吾所欲論著矣……」司馬遷則回答道:「小子不敏,請悉論先人所次舊聞。」可知司馬遷乃秉承父親的遺志完成史著。《史記》以《封禪書》為其八書之一,即見其秉先父之意。司馬遷是紹繼《春秋》,並以漢武帝元狩元年「獲麟」,撰寫《史記》。

司馬遷子承父志,繼任太史令。他早年受學於孔安國董仲舒,漫遊各地,了解風俗,採集傳聞。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馬遷開始了《太史公書》即後來被稱為《史記》的史書創作。但是,事出意外,天漢三年(前98年),陵戰敗投降匈奴,司馬遷因向漢武帝辯護事情原委而被捕入獄,並處以宮刑,在形體和精神上給了他巨大的創傷。出獄後任中書令,他忍辱含垢,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前後經歷了14年,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

傳承增補

傳承

《史記》經過司馬遷外孫楊惲的努力,才開始流傳,但到東漢時已經有了殘缺。

今本《史記》一百三十卷,篇數跟司馬遷自序所說的相符。但《漢書·司馬遷傳》說其中「十篇缺,有錄無書」。三國魏張晏註:「遷沒之後,亡景紀、武紀、禮書、樂書、兵書(即律書)、漢興以來將相年表、日者傳、三王余篇」,班固在《漢書·藝文志》中著錄馮商所續《史記》七篇;劉知幾認為續補《史記》的不只是褚、馮兩家,而有十五家之多。

《史記》有兩部,一部在司馬遷的工作場所(宮廷);副本在家中。在漢宣帝時期,司馬遷的外孫楊惲開始把該書內容向社會傳播,但是篇幅流傳不多,很快就因為楊惲遇害中止。

《史記》成書後,由於它被指責為對抗漢代正宗思想的異端代表,因此,在兩漢時,《史記》一直被視為離經叛道的「謗書」,不但得不到應有的公正評價,而且當時學者也不敢為之作注釋。

在西漢即使諸侯都沒有全版的《太史公書》,東平王曾向朝廷要求賞賜宮廷中的《太史公書》也遭到拒絕。因為《史記》中有大量宮廷秘事,西漢嚴禁泄露宮廷語,因此只有宮廷人員才能接觸到該書。漢宣帝時褚少孫在宮廷中閱讀該書,其中已經有些篇幅不對宮廷官員開放,到班固父子時,宣稱缺少了十篇,班固家被皇室賜予《太史公書》副本,其中也少了十篇。

司馬遷創作的《史記》比較廣泛地傳播流行,大約是在東漢中期以後。東漢朝廷也曾下詔刪節和續補《史記》。《後漢書·楊終傳》雲,楊終「受詔刪《太史公書》為十餘萬言」。表明東漢皇室依然不願全部公開《史記》,只讓楊終刪為十多萬字發表。被刪後僅十餘萬言的《史記》,在漢以後即失傳,以後一直流傳的是經續補的《史記》。

唐朝時,由於古文運動的興起,文人們對《史記》給予了高度的重視,當時著名散文家韓愈柳宗元等都對《史記》特別推崇。

宋元之後,歐陽修鄭樵洪邁王應麟各家,以及明朝的公安派、清朝的桐城派,都十分讚賞《史記》的文筆。《史記》的聲望與日俱增,各家各派注釋和評價《史記》的書也源源不斷出現。

增補

《史記》在流傳過程中,也竄入了其他文字,失去原貌。今本《史記》中有些篇章或者有些段落不是司馬遷所撰寫,明顯有補竄痕跡,如《司馬相如列傳》有揚雄以為靡麗之賦勸百而諷一之語,《公孫弘傳》中有漢平帝元始中詔賜弘子孫爵語,《賈誼傳》中有賈嘉最好學、至孝昭時列為九卿語,等等。而對於《史記》缺篇的補寫,裴駰在《太史公自序》末注文中引三國時張晏的話,說《史記》亡十篇,「元、成之間,褚先生補續,作《武帝紀》《三王世家》《龜策》《日者列傳》,言辭鄙陋,非遷本意也。」認為褚少孫補了亡佚十篇中的四篇。張守節《龜策列傳·正義》則認為褚少孫補十篇,趙翼《廿二史札記》卷一也認為褚少孫補十篇。但是,據《漢書·藝文志》、《論衡·須頌篇》、《後漢書·班彪傳》注及《史通·古今正史篇》等,西漢後期補續《史記》的多達17家。張大可認為真正補續的只有褚少孫一人,其餘均為續寫西漢史,大都單獨別行,與褚少孫續補附驥《史記》而行不同 。趙生群則根據有關資料,認為真正補續《史記》的除褚少孫之外,還有馮商,《漢書·藝文志》對馮商所續《太史公》保留七篇,當是補亡之作;刪除四篇,應是續《史記》之文。

《史記》中哪些屬於竄入文字,古今以來的學者也有許多看法。最有代表性的是崔適,他在《史記探源》中認為,《史記》屬於今文學,由於劉歆的竄亂,乃雜有古文說。劉歆偽造《左傳》,凡《史記》中出於《左傳》的內容,皆為劉歆所竄入。而且,崔適列舉八條理由證明《史記》斷限止於「麟止」(漢武帝元狩元年),所以,「麟止」(元狩元年)後的記載皆為竄入。他認為,《史記》中有29篇為後人所補和妄人所續,它們是:《文帝紀》《武帝紀》《年表》第五至第十(6篇)八書(8篇)《三王世家》《張蒼傳》《南越傳》《東越傳》《朝鮮傳》《西南夷傳》《循吏傳》《汲鄭傳》《酷吏傳》《大宛傳》《佞幸傳》《日者傳》《龜策傳》。崔適還認為《年表》五至九為褚少孫所補,其餘妄人所續。崔適的一些觀點頗有偏激之處,朱東潤《史記考索》附《史記百三十篇偽竄考》一文,對「十篇亡佚」和崔適提出的29篇補續及其他說法涉及到的篇目共48篇進行辨析,有肯定前人者,也有反駁前人者。

據日本學者瀧川資言《史記會注考證·史記總論》「史記附益條」,涉及《史記》補竄的篇目有34篇,分別是:

本紀2篇:《秦始皇本紀》《今上本紀》

表6篇:《三代世表》《漢興諸侯年表》《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惠景間侯者年表》《漢興以來將相年表》《建元以來侯者年表》

書8篇:《禮書》《樂書》《律書》《曆書》《天官書》《封禪書》《河渠書》《平準書》

世家7篇:《陳涉世家》《外戚世家》《楚元王世家》《齊悼惠王世家》《曹相國世家》《梁孝王世家》《三王世家》

列傳13篇:《賈生列傳》《酈商列傳》《張丞相列傳》《酈生陸賈列傳》《田叔列傳》《李將軍列傳》《衛將軍驃騎列傳》《平津侯主父偃列傳》《司馬相如列傳》《酷吏列傳》《滑稽列傳》《日者列傳》《龜策列傳》

這些篇目中,有些是褚少孫所補,有些則是後人補竄。今人張大可經過詳細考釋,認為竄補篇目除以上34篇外,還有《孔子世家》《韓信盧綰列傳》《匈奴列傳》《大宛列傳》,並將所有補竄篇目內容分為四類:褚少孫等續史篇目內容、好事者補亡篇目內容、讀史者增竄篇目內容、司馬遷附記太初以後事篇目內容。共有16篇涉及太初以後記事,凡22人,是司馬遷對歷史變遷「綜其終始」的簡略附記,總計1541字,這些人和事集中在兩件大事上,一為巫蠱案,一為李陵案 。趙生群則認為,《史記》記事迄於太初,太初以後所記載的事件,是後人補竄。

作品鑑賞

敘事藝術

史記獨特的敘事藝術,非常注重對事件因果關係的更深層次的探究,綜合前代的各種史書,成一家之言,縱向以十二本紀和十表為代表,敘寫了西漢中期以前的各個歷史時代,橫向以八書、三十世家和七十列傳為代表,統攝各個階層、各個民族、各個領域和行業,形成縱橫交錯的舒適結構。

另外,《史記》的章法、句式、用詞都有很多獨到之處,別出心裁,不循常規,以其新異和多變而產生獨特的效果。

《項羽本紀》是《史記》中最重要、最精彩的篇章之一,從歷史上說,具體記錄了楚漢相爭時期波瀾壯闊的歷史風雲,從文學上說,本文是中國散文中最早的以人物為中心的敘事藝術傑作,文中描繪的一幅幅驚心動魄的戰爭畫卷,塑造的項羽經典的悲劇英雄形象,對後世各種體裁的文學作品,都產生過巨大的影響。

人物編排名實兼顧,以類相從。《史記》各層次人物傳記的排列是以時間為序,但又兼顧各傳記之間的內在聯繫,遵循着以類相從的原則。即:同樣一件事涉及好幾個人物時,在一處詳敘,在別處就略而不敘,有時以「語在某某事中」標出。這不僅避免了重複,對於突出人物的主要性格也有作用。

人物刻畫

一、注重語言,細節描寫

《廉頗藺相如列傳》藺相如所講的「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用人物自己的個性化的語言來表現人物的性格,是作者司馬遷提煉的,最能表現藺相如思想境界的內在美的精粹語言,是藺相如精神品質的升華,是他一切行為思想基礎,是全篇中最關重要的一名話。司馬遷為了突出這句話,先寫廉頗的驕橫以與藺相如的忍讓映襯。但沒有交代藺相如這麼做的動機,作一跌宕,從而引出舍人的規諫,以舍人的狹窄心胸反襯藺相如的坦蕩襟懷,又作一跌宕;藺相如的答話,先將廉頗與秦王比較,引出舍人「不若也」的回答,又一宕;接着指出連秦王都不怕,何畏廉將軍?又一宕;接着分析趙國的安全系「吾兩人」,不能兩虎相鬥,又一宕;幾經騰挪跌宕,作了許多鋪墊,到最緊要最醒目的地方,才點出「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這句話來,這確實是畫龍點睛之筆。這個睛一「點」,藺相如的高大形象就如同巍巍的泰山一般在讀者面前聳立起來了。

在《高祖本紀》、《項羽本紀》里,司馬遷用了許多細節語言來刻劃人物,這些語言很具有個性。例如項羽見到秦始皇南巡時脫口說出:「彼可取而代也。」在劉邦道歉時說「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足見其粗豪率直的性格,而劉邦觀秦始皇喟然太息說「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話說的委婉曲折,能控制自己的感情,寫出他雖氣象不凡,但寬宏而有大度的性格。范增在鴻門宴上召項莊舞劍刺沛公時說:「……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後來當劉邦脫逃時又說:「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屬今為之虜矣!」表現了他老謀深算的性格。

二、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特寫相結合,突出人物形象。

在《史記》中,司馬遷刻畫人物,更多的採用了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的寫法。比如項羽殺卿子冠軍宋義一節,這是發生在起義軍內部的一場鬥爭,這場戰爭關係到反秦鬥爭的成敗。宋義作為起義軍的將領在關鍵時刻卻不去救趙,理由冠冕堂皇,實際上是苟且偷安,甚至另有圖謀。作為次將的項羽看穿了他的意圖,當機立斷,斬殺宋義,奪取軍權,扭轉了局勢。在司馬遷的筆下,項羽表現了他的卓識和果斷,表現了他關懷百姓士卒的胸襟、肩負國家安危重任的志氣。又有「項羽最得意之戰」——巨鹿之戰,項羽破釜沉舟引兵渡河,「楚戰士無不一以當十」,所向披靡,無堅不摧。再看看諸侯軍的反應,「諸侯軍救巨鹿下者十餘壁,莫敢縱兵。及楚擊秦,諸將皆從壁上觀」,「諸侯軍無不人人惴恐」,「於是已破秦軍,項羽召見諸侯將,入轅門,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這一仗,寫出了項羽不畏強敵的精神、無比旺盛的鬥志,莫敢縱兵、人人惴恐的諸侯軍,更是襯托出了他的英雄氣概。

三、運用對比映襯的方法

《史記》中的《李將軍列傳》描寫李廣就是用的這種手法。司馬遷為了突出李廣帶兵特點,附帶寫了程不識帶兵的作風。李廣帶兵的特點是寬緩簡易「行無部伍行陣」,「莫府省約文書籍事」,近乎無為而治。程不識帶兵卻非常嚴謹,「正部曲行伍營陣」,「擊刁斗」士吏治軍簿至明,乃是一絲不苟。在程不識的映襯下,紅花綠葉,李廣帶兵的特點就格外顯眼、突出。寬緩與嚴謹只是治軍的作風不同,是時漢邊郡李廣、程不識皆為名將。然匈奴畏李廣之略。「士卒亦多樂從李廣而苦程不識」。從匈奴和士卒的反映中,流露出作者的傾向性,讀者對李廣的敬慕之情也不覺油然而生。在《李將軍列傳》中,要寫李廣毫不相干的程不識就是為了襯托李廣。 寫李廣的不幸遭遇,司馬遷又是把李蔡與李廣對比:「蔡為人在下中,名聲出廣下其遠;然廣不得爵邑,官不過九卿,而蔡為列侯,位至三公。」李蔡是李廣的從弟,才能在下品之中,以九品論人屬第八等,沒有什麼能耐,可他青雲直上,官運亨通,爵封樂安侯,官一直做到宰相。而李廣為抗擊匈奴,馳騁疆場四十餘年,身經七十餘戰,立下過許多汗馬功勞,連匈奴人也敬畏而稱之為「漢之飛將軍」。可是這樣一位名將卻「不得爵邑,」甚至還受到誣陷,終於被迫自刎。兩相對比之下,李廣的可悲命運就具體寫出來了,當時用人制度,獎懲制度的不合理也深刻揭露出來了。

四、在矛盾衝突中表現人物。

司馬遷生動具體的寫出了人物之間的矛盾和衝突,再現出緊張多變的場面,人物置身於其中,將各自的個性發揮到了極致。如《項羽本紀》中的「鴻門宴」,作者選擇表面平靜,實際殺機四伏的鴻門場面,讓眾多人物在明爭暗鬥和彼此映襯中展示出了各自鮮明的個性。劉邦的圓滑奸詐,項羽的率直寡謀,張良的深謀從容,范增的偏狹與急躁,樊噲的粗獷豪放,項伯的善良與愚昧,傳神盡相,如在眼前。

《廉頗藺相如列傳》中,司馬遷將「完璧歸趙」、「澠池之會」中緊張的場面與尖銳的矛盾衝突進行了細緻的描寫。在秦王的大殿上,面對秦王意欲毀約的狀況,藺相如隨機應變、足智多謀,在面對面的鬥爭中計謀百出,將主動權始終掌握在自己手裡。澠池之會上,秦王借着國力強大,肆意侮辱趙王,藺相如寸步不讓,嚴辭厲色,為維護國家尊嚴,置生死於度外。面對廉頗的步步緊逼,藺相如隱忍退讓,這一點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在尖銳的矛盾衝突中,充分表現了藺相如熾熱的愛國情懷,不怕犧牲,甘受委屈,豁達大度,能為常人所不敢為、不願為的品格高尚、智勇兼備的形象。

五、互見法的運用。

司馬遷寫《史記》,既要突出人物的個性特徵,又要保持人物性格的完整,保持歷史的真實,在安排材料上他採用了「互見法」。背景事件人物基本相同,材料幾乎交織在一起,司馬遷按描寫人物的需要,或詳或略,或補或刪,描寫人物各具性格,記述史實則互相補足,這就是「互見法」。

如《魏公子列傳》,主要是表現信陵君的「仁而下士」,但信陵君並不是時時都能堅持做到這一點。魏相魏齊曾將范雎一頓暴打,後來范雎做了秦相,要報仇,魏齊無藏身之所。趙相虞卿為了救魏齊,解去相印與魏齊一起投靠信陵君。但信陵君畏懼秦國,未及時接見他們,結果魏齊「怒而自刎」。如果將這件事寫進《魏公子列傳》里,必然會對信陵君的形象造成損害。因此,司馬遷將它寫進了《范雎蔡澤傳》中。這樣,既突出了信陵君的性格特點,又不損害人物性格的完整性,保持了歷史的真實性,真正做到了「不溢美」,也「不隱惡」。

六、個性化的語言,凸顯人物風姿。

《高祖本紀》中,司馬遷在刻畫劉邦這個人物形象的時候,較多的使用了語言描寫的方法,用極富個性的語言,將劉邦的形象生動的展現讀者面前。《高祖本紀》中有一段話,陳述自己之所以得天下的原因——「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餽饟,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能「與天下同利」,並且善於用人。層疊排比,滔滔而下,顯出劉邦在取得勝利之後的志得意滿。張良、蕭何與韓信,都是傑出的人物,俱能為劉邦所用,則劉邦之才之德,更出三人之上。劉邦表面謙遜,實際上很自負。

在《史記》的其他篇章里,司馬遷也多次使用個性化的語言描寫,將人物性格刻畫的惟妙惟肖。

《史記》中的「紀」、「傳」是以人物為中心的紀傳散文,通過展示人物的活動而再現多彩的歷史畫面。本紀、世家、列傳中的人物來自不同階層,上自帝王將相,下至市井細民,諸子百家、三教九流,應有盡有,所涉人物四千多個,重要人物數百名。《史記》的人物傳記之所以有如此廣大的覆蓋面,和司馬遷進步的歷史觀及開闊的視野密不可分。司馬遷本人「鄙沒世而文采不表於後」(《報任安書》),希望藉助於《史記》一書而揚名後世,實現立言不朽的人生追求。出於這種心態,司馬遷對那些在歷史上雖有卓越表現、終因無人獎掖而難以揚名的布衣平民懷有深切的同情,為他們鳴不平。司馬遷清楚地看到,一個人知名度的高低,乃至他是否能夠青史留名,固然和他本身的業績有關,同時也和是否有人宣揚提攜密不可分。在司馬遷看來,戰國四公子或憑藉王者親屬的血緣優勢,或身居卿相之位,有的是二者兼備,他們顯名諸侯猶如順風而呼,事半功倍。「至如閭巷之俠,修行砥名,聲施於天下,莫不稱賢,是為難耳。然儒墨皆排擯不載,自秦以前,匹夫之俠,湮滅不見,余甚恨之。」司馬遷對儒墨等學派由於門戶之見排斥這些出自平民的俠客而深感不公。司馬遷在按照慣例為帝王將相立傳的同時,也把許多下層人物寫入書中,其中包括刺客、遊俠、商人、方士等,使得《史記》所收的人物非常廣泛,並且都刻畫得栩栩如生。

《史記》中的人物形象各具姿態,都有自己鮮明的個性特徵。不但不同類型的人物迥然有別,就是同一類型的人物,形象也罕有雷同。同是以好士聞名的貴公子,信陵君和其他三公子在人格上高下之別,而孟嘗君、平原君、春申君也各有各的風貌。同為戰國策士,蘇秦主要是一位發奮者的形象,而張儀身上更多的卻是狡詐權謀。張良陳平同是劉邦的重要謀士,但司馬遷筆下的張良令人莫測高深,帶有幾分神異;而陳平這位智囊卻富有人情味,沒有張良那種仙風道氣。《史記》同類人物形象之間尚有如此明顯的區別,不同類型人物形象之間更是形成巨大的反差,鮮明的對照,人物的個性在差異、區別中得到充分的顯示。

司馬遷在刻畫人物時,能準確地把握表現對象的基本特徵加以渲染,使許多人物形象的個性非常突出。《萬石張叔列傳》突出石奮祖孫三代的謹小慎微,唯命是從。《樊酈滕灌列傳》寫到夏侯嬰時,主要敘述他對劉邦一家的精心呵護,他和劉邦家庭的特殊關係,多次提到他的太僕之職。《李將軍列傳》在描寫李廣時着意表現他高超的祖傳射藝,他射匈奴射鵰者、射白馬將、射追擊者、射獵、射石、射敵方裨將,百發百中,矢能飲羽。《史記》中的人物形象之所以各具風采,就在於司馬遷充分地展示了他們的個性特徵。

司馬遷在表現人物的個性特徵時,充分注意到他們的家庭出身、文化教養、社會經歷等各方面的因素,恰如其分給以表現,不但展現出人物的個性特徵,而且對形成人物個性特徵的原因也有或明或暗的顯示,有時一開始就為人物性格的發展作了鋪墊。蕭何是刀筆吏出身,故能謹守管鑰,因勢奉法。陳平年青時貧而好學,所以始終有讀書人的氣質,見識高遠,在皇帝面前對答如流;周勃最初從事雜藝,沒有什麼學問,執政之後就顯露出知識的不足,在文帝面前陷入窘境。樊噲發跡前以屠狗為業,成為將軍以後保留那種莽撞豪爽之氣,他大塊吃肉,大杯飲酒,對劉邦、項羽也敢於直言直語、大聲大氣。竇嬰是一副老年失勢的窘態,寫田蚡則是少年得志的猖狂。總之,影響人物個性的許多重要因素,司馬遷都充分注意到,《史記》中的人物都是按各自的方式說話行事,符合自己的年齡、身份和教養。

《史記》中的人物形象各具風貌,各有性格,同時,他們身上還表現出許多帶有普遍性的東西,即得到社會廣泛認可、並對後代產生深遠影響的某些共性,這是《史記》在刻畫人物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最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史記》人物形象的共性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知恩圖報,以德報德。蘇秦之於宗族、朋友,劉邦之於蕭何,陳平之於魏無知,韓信之於漂母、亭長,王陵之於張蒼,都是受人之惠而報人之恩。類似這樣知恩圖報的人物在《史記》中有一大批,他們百倍、千倍地報償恩人,以表示自己不忘本、不負人。

二是以牙還牙,以怨報怨。這是和知恩圖報、以德報德相對應的一種行為,伍子胥之於楚平王,李廣之於霸陵尉、主父偃之於昆弟賓客,採取的都是這種做法。

三是士為知己者死,為報答知遇之恩而赴湯蹈火,甚至不惜獻出自己的生命。這是知恩圖報的升華,是它的極端形式。司馬遷在《刺客列傳》和《報任安書》中兩次提到「士為知己者死,女為說己者容」,他本人是贊成這一信條的。《刺客列傳》中的專諸、豫讓、聶政、荊軻等人都是為知己者死;《孟嘗君列傳》中的得粟者,《魏公子列傳》中的侯嬴,《張耳陳余列傳》中的貫高,也都是為知己者而死。《史記》人物形象還普遍存在寶貴還鄉的想法,這是他們共同的理想和追求。《史記》描寫了許多人衣錦還鄉的場面,蘇秦、劉邦、司馬相如主父偃等人的傳記都有這方面的記載。

《史記》中的人物既有鮮明的個性,又有普遍的共性,是共性與個性完美的結合。有許多人物所做的事情相近,但是怎樣去做,卻是各有選擇,各有方式。同是衣錦還鄉,韓信顯得雍容大度,不計私仇,主父偃卻心胸狹小,報復心極強。同是知恩圖報,豫讓、貫高先是忍辱負重,頑強地活下去,關鍵時刻又死得極其壯烈;而侯贏、田光等義士,卻是痛快地以自殺相謝。人物的共性寓於鮮明的個性之中,二者都得到了充分的表現。

司馬遷在刻畫人物時,採用多維透視的方法,筆下人物顯露多方面的性格特徵,有血有肉,生動豐滿。李斯這個人物,司馬遷反覆刻畫他外似剛愎而內實游移的矛盾狀態:在農民起義風起雲湧的形勢下,他想知難而退,卻又貪戀富貴,下不了決心;在趙高廢立之際,開始像是要以身殉國,經趙高勸之以利害,馬上退縮妥協;對於秦二世的無道,本想犯顏直諫,一旦二世責問,立刻苟合求容。李斯的雙重人格表現得非常充分,一個內心分裂的可悲形象躍然紙上。司馬遷在刻畫人物時,一方面能把握他的基本特徵,同時對其性格的次要方面也能給予充分的重視,多側面地展現人物的精神風貌。

風格特徵

深邃意蘊的敘事和生動鮮活的人物的描寫巧妙地結合在一起,使《史記》形成一種雄深雅健的獨特風格。《史記》也成功地塑造了一大批悲劇人物,使全書具有濃郁的悲劇氣氛,並富有傳奇色彩。

《史記》的敘事寫人都圍繞「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的宗旨,司馬遷雖然也從瑣碎的生活細事寫起,但絕大多數的人物傳記最終都在宏偉壯闊的畫面中展開,有一系列歷史上的大事穿插其間。司馬遷不是一般地描述歷史進程和人物的生平事跡,而是對歷史規律和人物命運進行深刻的思考,透過表象去發掘本質,通過偶然性去把握必然規律。這就使得《史記》的人物傳記既有宏偉的畫面,又有深邃的意蘊,形成了雄深雅健的風格。

思想感情

司馬遷善於把筆下的人物置於廣闊的社會背景下加以表現,在敘述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的過程中,展示個人命運偶然性中所體現的歷史必然性。在《蘇秦列傳》和《張儀列傳》中,司馬遷對於戰國諸侯間微妙複雜的利害關係反覆和予以演示,以七國爭雄為背景展開了廣闊的畫面。蘇秦張儀準確地把握了當時形勢的特點,抓住了機遇,相繼干出了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成為當時的傾危之士。陳平年輕時就胸懷大志,足智多謀,適逢秦末動亂和楚漢相爭,大顯身手,屢獻奇計。他設計離間項羽和范增,使楚霸王失去「亞父」這位謀士。滎陽被困,他令二千女子夜出東城門迷惑楚軍,劉邦得以出西城門脫險。是他暗示劉邦封韓信為齊王以穩定形勢,又是他建議劉邦的偽游雲夢澤而藉機擒韓信劉邦在平城被匈奴圍困七日,又是陳平出奇計化險為夷。陳平所獻五計,無一不是關係到劉邦的生死存亡、關係到天下的興衰安危。陳平這位謀士的形象,也就在駕馭歷史風雲的過程中日益豐滿。《史記》中的人物形形色色,或卑瑣、或偉岸;有的先榮後辱,有的先辱後榮;有的事業成功,人生幸運,也有的雖然事業成功卻命運悲慘。司馬遷既把他們寫成重大事件的導演、演員,又把他們寫成重大事件的產兒,通過描寫、敘述他們對時勢、潮流的順應與抗拒、對歷史機遇的及時把握與失之交臂,以如椽巨筆勾勒出歷史和人生的壯廓畫面,點出其中蘊含的哲理。

《史記》中的悲劇人物有多種類型。按其在歷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而論,有些悲劇主人公身上體現的是歷史的必然要求和這個要求的實際上不可能實現之間的矛盾。這類悲劇人物是歷史的先行者,行動具有超前性。儘管他們的主張是正確的,但由於當時條件還不成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有的甚至付出生命。推行變法的吳起商鞅,主張削籓的賈誼晁錯,都是這類悲劇英雄。還有一類悲劇人物儘管死得非常壯烈,但他們的悲劇性不是體現了無法實現的歷史必然要求,而是他們相信舊制度的合理。田橫兵敗之後不願意投降漢朝而自殺,其隨從和東海五百義士也相繼殉難,湧現出的是一個悲劇群體。從本質上看,田橫所要維持的不過是諸侯稱雄、列國割據的局面,早已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田橫相信已經過時的制度仍然是合理的,並為之而奮鬥拼搏,這就決定了他必然成為悲劇人物。《史記》中許多反抗中央朝廷的諸侯王,都屬於這類相信舊制度合理性的悲劇人物。《史記》中的悲劇人物按其品格劃分,又有完美型和缺失型兩類。《趙世家》中為保護趙氏孤兒而付出巨大犧牲的義士公孫杵臼程嬰《刺客列傳》《遊俠列傳》中的刺客遊俠,都是具有高尚品格和獻身精神的英雄,他們的所作所為幾乎無可挑剔,是把身上最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是完美型的悲劇英雄。還有一些悲劇人物的品格存在明顯的弱點,由這些弱點而導致的失誤最終毀滅了自身。但由於他們終歸是英雄,所以其毀滅也是悲劇性的。這類缺失型悲劇英雄以項羽為代表,他生前戰功赫赫,死得慷慨壯烈,他的弱點也暴露得非常明顯,自身沒有意識到本身的缺欠。

司馬遷的人生遭遇是不幸的,他的命運是悲劇性的,他為眾多悲劇人物立傳,寄寓自己深切的同情。他讚揚棄小義、雪大恥,名垂後世的伍子胥,塑造出一位烈丈夫形象。他筆下的虞卿、范雎、蔡澤魏豹彭越等人,或在窮愁中著書立說,或歷經磨難而愈加堅強,或身被刑戮而自負其材,欲有所用。所述這些苦難的經歷都帶有悲劇性,其中暗含了自己的人生感慨。

司馬遷在探討人物悲劇的根源時,流露出對天意的懷疑,以及命運不可捉摸、難以把握之感。他在《伯夷列傳》中慨嘆「天道是邪,非邪!」在《外戚世家》中反覆強調「人能弘道,無如命何」、「豈非命也哉!」對於像蕭何、陳平那樣的幸運兒,司馬遷認為他們的人生偶然性中體現出歷史的必然性,自身才能、對歷史潮流的順應使他們扮演英雄的角色,命運對於這些人來說不是難解的謎。而從那些悲劇人物身上,司馬遷更多感受到的是歷史和人生的不確定、不公平和難以理解。司馬遷還通過為悲劇人物立傳。揭示了異化造成的人性扭曲。吳起為了當上魯國將軍而殺妻,未為卿相而母死不歸,名韁利鎖把他變成一個刻暴少恩之人,最終也因此亡身,政治上的巨大功績與人性的嚴重異化形成直接衝突。張耳、陳余早年為刎頸之交,後來卻反目為仇,也是利慾把他們拆開。

《史記》富有傳奇色彩。秦始皇晚年行跡,穿插許多怪異反常的事情,以及神靈的出沒,用以預示秦帝國末日的到來。寫漢高祖發跡,則用劉媼感蛟龍而生子,劉邦醉斬巨蛇等傳說顯示其靈異。除了荒誕不經的傳說之外,《史記》所寫的許多真人真事也帶有傳奇色彩。魯仲連為人排患解難而無所取,超然遠引,終身不復見,是一位奇士。《留侯世家》中的張良是位傳奇人物,文中出現的商山四皓同樣來得突兀,恍若神仙。《史記》中的許多故事都疏離常規,出乎人的意料之外,也富有傳奇性。《外戚世家》中的薄夫人因遭冷落而大富大貴,竇姬本欲入趙王府而宦官誤賜代王,她卻陰錯陽差成了皇后。這些宮廷故事也是表現人生命運的不可捉摸,但它釀成的不是悲劇,而是喜劇。《田單列傳》的傳主田單是一位智謀之士,這篇傳記寫了一系列的奇謀奇計,尤其是用火牛陣大破齊軍一節,更是精彩絕妙。傳記贊語又附奇士王蠋、奇女君王后的事跡,可謂奇上加奇。《史記》的傳奇性還源於司馬遷敘事寫人的筆法。司馬遷為文疏盪多變,忽起忽落,其來無端,其去無跡,起滅轉接,令人莫測端倪。《伯夷列傳》是為伯夷叔齊作傳,但卻以議論開篇,又引許由卞隨務光等人為伯夷、叔齊作陪襯,幾乎使人不辨賓主。敘伯夷、叔齊事跡後,在議論中引出顏淵、盜跖,從正反兩方面說開。結尾點題,指出砥行立名者必附青雲之士才能流傳後世。通篇意到筆隨,縱橫變化,煙雲繚繞,撲朔迷離。《史記》的章法、句法、用詞都有許多獨特之處,別出心裁,不蹈故常,搖曳迴蕩,跌宕有致,以其新異和多變而產生傳奇效果。

學術研究

研究概況

自漢至清,《史記》的研究專著與論文囊括了名物典章、地理沿革、文字校勘、音韻訓詁、版本源流以及疏解、讀法、評註等領域。方法是抄攝材料,排比引證,基本是微觀的甲說乙說的「文獻」研究。

20世紀以來,司馬遷與《史記》的學術研究隊伍日益壯大,學者除了對司馬遷生年、生平、家世和《史記》的名稱、斷限、體制、取材、篇章殘缺與補竄、義例等具體問題的考證之外,更加擴展了《史記》的綜合集成研究。他們以文獻為本,汲取本土考古學成果,結合西方史學學理與方法,考證精嚴,論斷謹慎,邏輯分析嚴密,極大地推動了大陸《史記》從「史料學」到「《史記》學」的進展,突破性成果較多。例如王國維首用甲骨文、金文證明《史記》記載的三代歷史為可信,從王國維與郭沫若同用漢簡考證司馬遷的生年到陳直的《史記新證》,都可看出考古文獻得到了極大利用。而這一百年的考據研究主要集中於司馬遷的行年、《史記》疑案、馬班異同考論、《史記》與公羊學、《史記》三家注等領域。

主要注家

宋元之後,《史記》的聲望與日俱增,各家各派注釋和評價《史記》著作源源不斷出現。其中最有影響的是俗稱「三家注」的《史記集解》(南朝(宋)時裴駰(裴松之子)注)《史記索隱》(唐司馬貞)《史記正義》(唐張守節)。司馬貞以《史記》舊注音義年遠散失,乃採摭南朝宋徐廣《史記音義》、裴駰《史記集解》、齊鄒誕生《史記集注》、唐劉伯莊《史記音義》《史記地名》等諸家的注文,參閱韋昭、賈逵、杜預、譙周等人的論著、己見,撰成對後世很有影響的史學名著《史記索隱》,該書音義並重,注文翔實,對疏誤缺略補正頗多,具有極高的史學研究價值。後世史學家譽稱該書「價值在裴、張兩家之上。」

宋後,研究《史記》的著述增多,如清朝梁玉繩的《史記志疑》、崔適的《史記探源》、張森楷的《史記新校注》、日本學者瀧川資言的《史記會注考證》,及清趙翼的《廿二史札記》和王鳴盛《十七史商榷》的有關部分,都是重要的參考書籍。

張文虎著《校刊史記集解索隱正義札記》一書對《史記》的史文及注文進行了精審的校訂。他根據錢泰吉的校本和他自己所見到的各種舊刻古本和時本,擇善而從,兼采諸家,金陵局本就是經過他的校考之後刊行的。

日本學者瀧川資言撰《史記會注考證》,《考證》資料比較詳實。各種版本《史記》包括標點本多隻附錄三家注,《考證》則以金陵書局本為底本,引錄三家注以來有關中日典籍約一百二十多種,其中國人著作一百零幾種,日人著作二十幾種,上起盛唐,下迄近代,別擇綴輯於注文中,時加審辨說明,將一千二百年來諸家眾說,以事串聯,較為系統地介紹出來,大大節省搜檢群書之勞,為研究者提供極大方便,顯然比三家注優越。

清王鳴盛《十七史商榷》和清趙翼《廿二史札記》中有關前四史部分,清梁玉繩《史記志疑》,清郭嵩燾《史記札記》,清沈家本《史記瑣言》,近人陳直《史記新證》。上述諸書中,清人之作以錢大昕、梁玉繩、郭嵩燾之作最為特出。

近人陳直之作,多取甲骨文、金文及秦漢權量、石刻、竹簡、銅器、陶器之銘文印證《史記》,獨闢蹊徑,創穫尤多。

匯集《史記》各家注釋考訂之作,有近人張森楷《史記新校注稿》,成書於二十年代,惜未定稿。1967年由楊家駱編纂整理,交由台灣中國學典館籌備處印行,但文有殘缺。南京圖書館收藏有張森楷《史記新斠注》稿本。 《史記》工具書,以《史記研究的資料和論文索引》最為有用。索引內容,包括版本、目錄、題解、關於《史記》全書及各個部分的研究、司馬遷生平事跡及其學術貢獻的研究、稿本和未見傳本目錄、有關《史記》的非專門著作日錄、唐宋元明筆記中有關《史記》的文字條目、外國研究論文和專著目錄等,甚為詳備。

此外,尚有哈佛燕京學社引得編纂處編的《史記及注釋綜合引得》,黃福鑾《史記索引》、鍾華《史記人名索引》、段書安《史記三家注引書索引》等書。其中黃福鑾《史記索引》對查索《史記》中的人名、地名、事件、詞彙及習俗語,最為有用。

後世影響

史學影響

一、建立傑出的通史體裁

《史記》是中國史學史上第一部貫通古今,網羅百代的通史名著。正因為《史記》能夠會通古今撰成一書,開啟先例,樹立榜樣,仿效這種體裁修史相繼而起。通史家風,一直影響着近現代的史學研究與寫作。

二、建立了史學獨立地位

中國古代,史學包含在經學範圍之內,沒有自己的獨立地位。史部之書在劉歆的《七略》里,附在《春秋》之後。自司馬遷修成《史記》以後,後世作者繼起,專門的史學著作越來越多,西晉的荀勖適應新的要求,將歷代的典籍分為四部:甲部記六藝小學,乙部記諸子兵術,丙部記史記皇覽,丁部記詩賦圖贊。從而,史學一門,在中國學術領域裡才取得了獨立地位。飲水思源,這一功績應該歸於司馬遷和他的《史記》。 三、建立了史傳文學傳統

司馬遷的文學修養深厚,其藝術手段特別高妙。往往某種極其複雜的事實,他都措置的非常妥貼,秩序井然,再加以視線遠,見識高,文字生動,筆力洗鍊,感情充沛,信手寫來,莫不詞氣縱橫,形象明快,使人「驚呼擊節,不自知其所以然」 [31] 。其中,《廉頗藺相如列傳》被列入小學生語文實驗教科書第18課《將相和》。

文學影響

《史記》對古代的小說、戲劇、傳記文學、散文,都有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首先,從總體上來說,《史記》作為中國第一部以描寫人物為中心的大規模作品,為後代文學的發展提供了一個重要基礎和多種可能性。

《史記》所寫的雖然是歷史上的實有人物,但是,通過「互見」即突出人物某種主要特徵的方法,通過不同人物的對比,以及在細節方面的虛構,實際把人物加以類型化了。

《史記》為中國文學建立了一批重要的人物原型。在後代的小說、戲劇中,所寫的帝王、英雄、俠客、官吏等各種人物形象,有不少是從《史記》的人物形象演化出來的。

在武俠小說方面,除了人物類型,它的體裁和敘事方式也受到《史記》的顯著影響。中國傳統小說多以「傳」為名,以人物傳記式的形式展開,具有人物傳記式的開頭和結尾,以人物生平始終為脈絡,嚴格按時間順序展開情節,並往往有作者的直接評論,這一切重要特徵,主要是淵源於《史記》的。

後世小說多以《史記》為取材之源。其中比較典型的有馮夢龍的《東周列國志》、孫皓暉的《大秦帝國》和寒川子的《戰國縱橫》。

戲劇方面,由於《史記》的故事具有強烈的戲劇性,人物性格鮮明,矛盾衝突尖銳,因而自然而然成為後代戲劇取材的寶庫。

在傳記文學方面,由於《史記》的紀傳體為後代史書所繼承,由此產生了大量的歷史人物傳記。

作品評價

西漢·劉向揚雄:然自博極群書,皆稱遷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華,質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

東漢·歷史學家班固:(司馬遷)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

西晉·華嶠:遷文直而事核。

西晉·張輔:遷之著述,辭約而事舉,敘三千年事唯五十萬言。

唐代·韓愈:漢朝人莫不能文,獨司馬相如、太史公、劉向、楊雄之為最。他認為司馬遷作品的風格是「雄深雅健」,《史記》成為韓愈作文的樣本。

唐代·柳宗元認為《史記》文章寫得樸素凝鍊、簡潔利落,無枝蔓之疾;渾然天成、滴水不漏,增一字不容;遣詞造句,煞費苦心,減一字不能。

十國·馬存認為司馬遷平生喜游,足跡不肯一日休。司馬遷壯遊不是一般的旅遊,而是盡天下大觀以助吾氣,然後吐而為書。所以他的文章或為狂瀾驚濤,奔放浩蕩;或為洞庭之波,深沉含蓄;或春妝如濃,靡蔓綽約;或龍騰虎躍,千軍萬馬。司馬遷世家龍門,念神禹立大功;西使巴蜀,跨劍閣之鳥道;彷徨齊魯,睹天子之遺風。所以,天地之間,萬物之變,可驚可愕,可以娛心,使人憂,使人悲者,子長盡取為文章,因而子長的文章變化無窮。

南宋·史學家鄭樵:諸子百家,空言著書,歷代實跡,無所紀系。而司馬遷父子世司典籍,工於製作,上自黃帝,下迄秦漢,勒成一書,分為五體:本紀紀年,世家傳代,表以正歷,書以類事,傳以蓍人。使百代而下,史家不能易其法,學者不能易其書。六經之後,惟有此書。

明代·錢謙益在《物齋有學集》中說:司馬氏以命世之才、曠代之識、高視千載,創立《史記》。」他認為司馬遷創立的五體結構,成為歷代史學家編史的樣本,發凡起例之功「炳如日星矣! [40] 明末清初·傑出的點評家金聖歎把《史記》作為「六才子書」之一,評論《史記》序贊九十多篇。他在評《水滸傳》、《西廂記》中多次讚揚司馬遷,發表了不少真知灼見。他說:「隱忍以就功名,為史公一生之心。」在評《屈原賈生列傳》中說司馬遷「借他二人生平,作我一片眼淚。」

清代·史學家、思想家章學誠在史學理論名著《文史通義》中說:「夫史遷絕學,《春秋》之後一人而已。」他認為《史記》一書「範圍千古、牢籠百家」,司馬遷有卓見絕識之能,《史記》有發凡創例之功。由於司馬遷有卓絕千古的識力和筆力,《史記》是「經緯乎天人之際」的一家之言,章學誠儼然比於後無來者。

梁啓超認為:「史界太祖,端推司馬遷」,「太史公誠史界之造物主也」。梁啓超對《史記》評價頗高,認為《史記》實為中國通史之創始者,是一部博謹嚴著作。他認為:史記之列傳,借人以明史;《史記》之行文,敘一人能將其面目活現;《史記》敘事,能剖析條理,縝密而清晰。因此他主張對於《史記》,「凡屬學人,必須一讀」。

魯迅:《史記》被魯迅先生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列為前「四史」之首,與《資治通鑑》並稱為「史學雙璧」。因此司馬遷被後世尊稱為「史遷」、「史聖」。與司馬光並稱「史界兩司馬」,與司馬相如合稱「文章西漢兩司馬」。

毛澤東:「人總是要死的,但死的意義有不同。中國古時候有個文學家叫做司馬遷的說過:『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替法西斯賣力,替剝削人民和壓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鴻毛還輕。」毛澤東對司馬遷很佩服,認為「司馬遷覽瀟湘,泛西湖,歷崑崙,周覽名山大川,而其襟懷乃益廣」。

郭沫若:「司馬遷這位史學大師實在值得我們誇耀,他的一部《史記》不啻是我們中國的一部古代的史詩,或者說它是一部歷史小說集也可以。」1958年郭沫若在為司馬祠題寫的碑文中對司馬遷有「文章曠代雄」、「功業追尼父」的贊語。

近代史學家翦伯贊認為司馬遷是中國歷史學的開山祖師,《史記》是一部以社會為中心的歷史。他說:「中國的歷史學之成為一種獨立的學問,是從西漢起,這種學問之開山祖師是大史學家司馬遷。《史記》是中國歷史學出發點上一座不朽的紀念碑。」他還說:「《史記》雖系紀傳體,卻是一部以社會為中心的歷史。」司馬遷「幾乎注意到歷史上社會之每一個階層,每一個角落,每一方面的動態,而皆予以具體生動的描寫。所以我以為,《史記》是中國第一部大規模的社會史」。

現代作家、文學史家鄭振鐸:自司馬遷以來,便視歷史為時代的百科全書,所以司馬遷取的材料,範圍極廣,自政治以至經濟,自戰爭以至學術,無不包括在內,其所網絡的範圍是極其廣大的。所謂「文學史」也常常被網絡在這個無所不包的「時代的百科全書」之中。

中央編譯局局長師哲:司馬遷剛直不阿,秉筆直書,所以封建統治階級不喜歡他。現在民的天下,是勞動人民當家作主的時代,我們應該大鼓地、理直氣壯地宣傳其人其書其精神,還歷史以本來面目,給司馬遷以應有的歷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