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围的夜与雾》:人何以为人?(阿雾)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天水围的夜与雾》:人何以为人?》是中国当代作家阿雾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天水围的夜与雾》:人何以为人?
昨晚看了这片,《天水围的夜与雾》,心里象被倒腾了一下,一种哀伤的情绪围拢过来,仿佛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也是许多人曾经有过或正经历的,虽然他没有过多的表白,但他的目光与行为无不阐述着一个人的孤独,绝望,无奈以及凶残。佛说,因果报应,那种负面的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受着环境的影响,当这个世界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当社会中的爱意以及善意被恶性竞争所代替,当人文精神无论如何也不能茁壮成长,那么一个人的孤独,绝望,无奈与凶残难道不是必然的结局? 当晓玲被李森婚内强奸时,他还逼迫晓玲说:“我的现在完全是因为你”,晓玲在李森强壮的身躯下含着泪喊这句话时,给我感觉非常不舒服,这实质是地域上的歧视,凭什么香港人看不起大陆人。当我在香港迪斯尼看到香港的表演团队装模做样的唱英语歌曲时,而且还如此投入仿佛如母语一般,我第一次感受到香港做为英国殖民地的悲哀,他们连自己的祖宗都不认了。晓玲太傻了,以为在香港就可以过上比四川更好的生活,但到了那里,虽然周围花花世界,但不属于她;属于她的只是忙不完的家务活,被老公无礼的谩骂殴打,在一个小饭店苟且偷生,还被食客调戏,但如果在四川的山区,到处是绿绿的竹子,清澈的河流,朴实的民风,这可是远离世俗的世外桃源人间仙境,却没有留住她的心,她的心向往着繁华虚幻的都市,向往着所谓文明的社会,但现实无情的告诉她在香港的生活也如此艰难,山区的日子那么惬意。心的不甘,心的迷惑,让晓玲一步一步迈向深渊迈向地狱,但晓玲到最后也没有觉悟过来,这也是心灵的愚蠢,头脑的简单,更是在金钱社会中信仰基石的崩溃成齑粉。她也是可怜的,年纪这么轻就走了,还把自己两个小女人的命给搭上,她们的死是由于极端扭曲的灵魂下的牺牲品,她们的死从生存的角度说,是因为经济上的窘迫让李森产生心里变态从而杀戮发生;从人性角度来说,她们的死是因为人性的狭隘凶残愚昧。 李森这个人是懦弱的,无法控制自己,他的变态似乎来自于生意上受打击,但更深的原因是他的性格,他无法从挫折中走出来,被挫折折磨的暴躁无常豪无良知。他在失意中总流露出杀人的口气,在买肉时与卖肉的人说要杀人,与自己的儿子交流时也随意说出要杀人,可见他要杀人的意图早就在预谋了,或许他是想通过杀害的自己的妻子与子女来谋求内心的平衡,他觉得他的苦难都是因为晓玲,或者说他只有通过杀戮才能证明自己仍是个强者,可实际上他只是在命运的河流里的一片龌龊的枯叶,在漩涡里即将沉没,而在沉没的瞬间他却污染周围的水,那清澈的水就是他的妻子,温柔善良的妻子晓玲与他们两个弱小的女儿;或许他的杀戮只是一种动物被压抑后的发泄。 他的逻辑已经不是人的逻辑,心被魔鬼控制了,头脑又一片混沌,于是他不可避免的成为魔鬼,而晓玲以及他们的女儿被魔鬼蹂躏了,糟蹋了,天使在哭泣。影片中的几个镜头给我印象很深:李森坐在公交车里,外面是大片大片的夜色,他竟然睁着大大的眼睛在哭。这个镜头给我是震动的,他,李森,说白了就是个执迷不悟的庸俗的人,他的哭泣表明他内心的痛苦以及迷茫在寻找不同的方式流露,眼泪,到最后,杀戮。当杀戮成为解决痛苦的道路时,这个人的逻辑已经完全处于非常幼稚的阶段,而这个幼稚的阶段却不是一下子就能达到心灵的真正平衡来解决的,可惜的是这个社会有太多这样的杂种,他们不仅残害着自己,也残害着别人,他们需要的不是金钱,不是教育,不是爱,不是关怀,而是一座座坟墓来安息他们愚昧与残暴又痛苦的心。当李森在钓鱼时,对着镜头咬牙切齿,目光凶残,那种人性中愚昧凶残的本性可以透过屏幕颤栗善良人的心。 影片虽然是一部比较残酷的影片,但我在观看的过程中几度眼睛潮湿,当镜头对着晓玲童年时背着竹筒向小路上走去的背影,当晓玲在竹林深处款款的行走,当晓玲的父母对子女关切的目光,我的内心里涌动出希望世界上所有人生活过的美好的情愫,希望自己去爱人,去帮助别人,觉得生命的无比可贵与幸福。如果我在现实中碰到李森这样的人,我一定会用自己对生命对生活的感受来感化他,始终相信只要一个人的心从寒冷中温暖了,只要一个人能从头脑中发现行为与意识的逻辑,人是能在悲苦中一跃而起,成为开朗的人。记得曾在单位一个名牌大学的同事,好几次想与我沟通,但因为我的内向,始终未能谈上几句话,后来我的那个同事跳地铁自杀了,这让我很后悔,如果我与他能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或许他不会放弃年轻的生命。 最后,还是谈一些心理问题。其实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的心理是有很大问题的,心理健康是不容易的,这个不健康主要原因还是自我认知,自我反省的不够,还是那句话,当人发现行为与意识,潜意识的逻辑的时候,或许人就能看到自己,就豁然开朗了。影片是一个悲剧故事,确切的说应该是心灵的悲剧故事,是人在生存的压力,在挫折的压力下心灵上的扭曲而爆发的残酷。
作者简介
阿雾,散文网签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