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府二鹿三艋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一府二鹿三艋舺 |
---|
|
一府二鹿三艋舺,代表清代时台湾主要都市发展情形,首要是从南部开始。一府为台湾府城(今台南市中西区与安平区),二鹿为鹿港(今彰化县鹿港镇),三艋舺则为今日的台北市万华区,台湾最繁荣的三个城镇。
简介
一府二鹿三艋舺,为一句台湾谚语,一府为台南市,二鹿为彰化县鹿港,三艋舺为台北万华。清领时期全台三大城市的盛况。此句反应台湾的由南至北的开垦史,以及各城仰赖海洋贸易的情况。
唐山(中国大陆俗称)沿海的移民自明朝中叶以后跨海来台,一路从从台南安平、鹿港到艋舺是先到南台湾,后来才北台湾来发展。至18世纪中的清乾隆、嘉庆年之后,民间产生一府、二鹿、三艋舺三大城鼎足而立的说法。此三个城市皆有航运之便,为当时最重要的交通方式及经济命脉。[1]
渊源
一府二鹿三艋舺,描述清领时期台湾政经重心由南至中北部,无论是前期移民到台湾岛的大陆闽粤移民,还是后来占据台湾的荷兰殖民者以及郑成功建立的明郑政权。[2]18世纪中的清乾隆、嘉庆年之后,民间产生了一府、二鹿、三艋舺三大城镇说法。
一府-台南
一府是指台湾的府城,公元1684年,康熙收台之后设置了台湾府,而台湾府的府城,即政治、文化、经济中心设置的地点在今台南市中西区东半部、东区小部分及北区小部分。台南位西部嘉南平原地区,有农业支持,台湾原住民一开始也就是分布在此。后来荷兰人自然也是先开发此处,就连“台湾”这个名称都是来自于台南:这是原住民早对台南安平附近一带的称呼的音译。
历史上,台南一直都是台湾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荣景长达数百年。后来政经重心北移,台北地区的发展要晚很多,大规模开发要到乾嘉时期。二次世界大战后,台南虽新筑安平港但河沙淤积,高雄港后势崛起交通地位逐渐取而代之,成为高雄港的辅助港,至今台湾南部的中心都是高雄而不是台南。
二鹿-鹿港
“二鹿”指的是彰化鹿港,一首流行曲《鹿港小镇》使得大陆人知道台湾中部有这个曾经发迹过的城市,鹿港是台湾历史上非常关键的一个地方。鹿港位于台湾西海岸的中点,鹿港的对航的港口是泉州,港阔水深,距离大陆沿岸最近,随著大陆移民进入,鹿港发展成为一个繁荣的商业港口城市。在清代,这里是台湾对内地经商最大港口,1784年(乾隆49年),与福建泉州蚶江正式设口开渡,从此开始鹿港的黄金时代。1785年(乾隆50年)至1845年(清道光25年)之间是鹿港的全盛时期,鹿港当时可谓是富甲一方,当时鹿港有八大商业组织,合称“鹿港八郊” 。
鹿港老街
鹿港为河港城市,其兴起有著天时地利。浊水溪由鹿港出海,亦可使船只上溯航行。不过,鹿港后来也因港口被泥沙淤积而渐渐衰落,嘉庆中叶后,来往商船已渐改由南方的王功港,道光年间,王功港步上淤塞后尘,再改从番仔挖(今芳苑乡)出入。同治年间,番仔挖复告淤塞,只得在光绪年间,在鹿港以西4公里处新开冲西港。后来到了铁路时代后,这里的地位被台中取代,持续至今。
三艋舺-万华
第三的艋舺则是位于台北地区,是现在的台北市万华区,“艋舺”为当时原住民凯达格兰族语言“独木舟”的音译,因万华西侧为新店溪的港口,先民开发时有很多独木舟停靠,因而得名。 台北的兴起是在晚清时期,随著樟脑、茶叶贸易等才开始兴盛,1875年,清朝政府将大甲溪以北至基隆、原属淡水厅管辖的地区改置台北府,并在台北盆地内的大加腊地区择地兴建城池作为府治,并命名为台北城,之后台北渐渐取代了台南,成为台湾首都中心。
艋舺龙山寺
艋舺位于大嵙崁溪(今大汉溪)、新店溪及淡水河交汇处,水运优越,可通达台北盆地大小聚落(如淡水、松山、景美、新店、新庄、板桥等地),清代嘉庆之后由于大陆沉重的人口压力,渡台人数激增,台湾除了南部外,北部也大大得到开发,渐渐开始和南方分庭抗礼。
艋舺正是因此而兴盛,艋舺虽在内河,但淡水河水量充沛,货船可直航大陆互市。官府亦将衙门机构由新庄、淡水转移此地,这也是台北后来形成正是建制的根基,不过艋舺后来也衰落了,被大稻埕(台北市大同区西南部的一个传统地域名称)取代,原因一是因为严重的分类械斗导致人口流散,二是新店溪及大嵙崁溪日渐改道,合流点改至大稻埕附近。而清代兴筑的台湾铁路,车站也座落于大稻埕。
再后来,艋舺的河港地位,在清末至日据初期逐渐为沪尾(今淡水区)所取代,日据中期至战后沪尾又被基隆港所取代。至于现在的艋舺,也不是台北的核心地区(大安,松山,信义,中正)了。
参考资料
- ↑ 一府二鹿三艋舺就是爱出卖台湾
- ↑ “一府二鹿三艋舺”,台湾岛最初的核心为何是在台南而不是台北?每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