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上峰岭之战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上峰岭之战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中文名称:上峰岭之战

将领:戚继光

上峰岭之战,嘉靖四十年五月,倭寇2000余人自健跳、圻头登陆,掳掠大田(今浙江临海东北),欲攻台州(今浙江临海)。时台州守军仅1500人。戚继光率军迅速进至大田与倭寇对峙。倭寇见无隙可乘,冒雨西窜,欲掠处州(今浙江丽水)。戚继光率兵赶至倭寇必经之上峰山设伏以待。初五日晨,倭寇2000余人成一字长蛇阵通过上峰山南侧狭谷。戚继光待其过半,下令开火。戚家军鸟铳突发,居高临下,以鸳鸯阵冲锋。倭寇仓卒应战,大败,退据小山。戚家军一部从后路直抵小山,形成四面仰攻之势,并在北山树起白旗,招降倭寇。数百名倭寇往旗下缴械投降。其余倭寇登上界岭拼死抵抗。戚家军登顶奋击,再败之,余众败逃白水洋。戚家军乘胜追击,将倭寇层层包围,歼敌300余人,活捉寇首5人,缴获兵器1490多件,救出被掳男女1000余人。此战,是御倭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1]

戚继光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进了蒙汉民族的和平发展,写下了十八卷本《纪效新书》和十四卷本《练兵实纪》等著名兵书,还有《止止堂集》及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呈报朝廷的奏疏和修议。

同时,戚继光又是一位杰出的兵器专家和军事工程家,他改造、发明了各种火攻武器;他建造的大小战船、战车,使明军水路装备优于敌人;他富有创造性的在长城上修建空心敌台,进可攻退可守,是极具特色的军事工程。

军事成就

练兵排阵

军事上戚继光撰写了两部重要兵书即《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这两部书是他练兵打仗的经验总结也是他训练军队的教本在军事学上有很高的地位被收录《四库全书》占军事著作的十分之一。

戚继光初到山东备战倭寇时发现明军将骄兵惰、纪律松弛、兵不习战跟熟练使用倭刀、重箭的倭寇相比战斗力实在太弱。于是戚继光到金华义乌等地招募了3000农民并亲自训练他们这便是早期的”戚家军“。

鸳鸯阵

因为浙闽沿海多山陵沼泽道路崎呕大部队兵力不易展开而倭寇又善于设伏好短兵相接。戚继光针对这一特点创造了一种新的战斗队形这种阵形在与倭寇作战时好像是结伴而行的鸳鸯于是被命名为”鸳鸯阵“。这种以十二人为一作战基本单位的阵形长短兵器互助结合可随地形和战斗需要而不断变化。

鸳鸯阵阵形以12人为一队最前为队长次二人一执长牌、一执藤牌长牌手执长盾牌遮挡倭寇的重箭、长枪藤牌手执轻便的藤盾并带有标枪、腰刀长牌手和藤牌手主要掩护后队前进藤牌手除了掩护还可与敌近战。再二人为狼筅手执狼筅狼筅是利用南方生长的毛竹选其老而坚实者将竹端斜削成尖状又留四周尖锐的枝桠杈每支狼筅长3米左右狼筅手利用狼筅前端的利刃刺杀敌人以掩护盾牌手的推进和后面长枪手的进击。接着是四名手执长枪的长枪手左右各二人分别照应前面左右两边的盾牌手和狼筅手。再跟进的是使用短刀的短兵手如长枪手未刺中敌人短兵手即持短刀冲上前去劈杀敌人。最后一名为负责伙食的火兵。“鸳鸯阵”不但使矛与盾、长与短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了各种兵器的效能而且阵形变化灵活。可以根据情况和作战需要变纵队为横队变一阵为左右两小阵或左中右三小阵。当变成两小阵时称、“两才阵”左右盾牌手分别随左右狼筅手、长枪手和短兵手护卫其进攻当变成三小阵时称“三才阵”此时狼筅手、长枪手和短兵手居中。盾牌手在左右两侧护卫。这种变化了的阵法又称“变鸳鸯阵”。此阵运用灵活机动正好抑制住了倭寇优势的发挥。戚继光率领“戚家军”经过“鸳鸯阵”法的演练后在与倭寇的作战中对倭寇进行了毁灭性的打击。

车营

戚继光镇守蓟门时期根据北方游牧民族擅长骑兵作战的特点建立了车营来克制骑兵每四人推一辆战车战车里放置拒马器和火器。战斗时将战车结成方阵马步军以战车为掩护先用火器进行远距离攻击敌人的骑兵靠近后步兵使用拒马器列于阵前用长枪刺杀敌人败北后派骑兵对其进行追击。戚继光又在阵后置辎重营选南兵为先锋入卫兵主策应本镇兵专门负责防守戚继光一军节制精明器械犀利使得蓟门成为当时边境第一军。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