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位于中国山东省威海市,是为纪念甲午战争而设立的博物馆。
历史
1984年,国家决定对外开放14个沿海城市。1985年4月1日,威海港和刘公岛[1]正式对外开放。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决定,北洋海军提督署及其附属建筑由驻军分批移交地方管理。
1985年3月21日,威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威海市北洋海军提督署文物管理所,为全民文化事业单位,编制4人,隶属威海市(现环翠区)文化局。1987年10月,国务院批准地级威海市成立。同年12月9日,威海市北洋海军提督署文物管理所上划为市直文化单位,隶属威海市教育文化体育委员会。同时威海市编制委员会决定,威海市北洋海军提督署文物管理所同时挂“威海市文物管理所”的牌子,编制20人,在履行原职责同时,还对威海市所属的荣成县、文登县、乳山县、环翠区的文物工作进行宏观管理和业务指导。
1992年3月1日,该所划归威海市文化委员会。同年4月25日,经国家文物主管部门批准,威海市北洋海军提督署文物管理所更名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2003年6月30日,中共威海市委、威海市人民政府决定将该馆划归刘公岛管理委员会领导,仍是市直文化事业单位。2008年该馆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2009年9月经威海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更名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但该院对外仍在同时使用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的名称。
1985年,设办公室、陈列业务部、宣传教育部。1992年,增设安全保卫部、财务经营部、旅游服务社、文物科技保管部。1995年成立图书资料研究中心。2004年增设水师学堂管理部,对水师学堂范围内的文物遗址进行管理保护并对外开放。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陈列馆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的关怀下,于2005年3月启动建设,2008年正式对外开放[2]。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被共青团中央公布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被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共青团中央、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公布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中共中央宣传部公布的全国一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国家文物局公布的全国十大优秀社会教育基地之一。1994年7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题写馆名“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李鹏、李岚清、乔石、刘华清、田纪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曾先后为该馆题词。
视频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刘公岛,中国台湾网,2010-05-12
- ↑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解析,国家文献网,2016-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