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
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于1981年11月成立于昆明,已故着名民族学家马曜担任首任会长。中国西南民族学研究会成立30余年以来,已经发展成为拥有成员遍布全国12个省区市、45个单位会员和近千名个人会员的重要学术组织团体,是全国唯一一家总部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地方性学会,在2012年评比中,被评为3A级会员单位。
中国西南民族学会研究领域涉及全国34个少数民族,空间区域面积占全国三分之一以上行政区域单位,半数以上的民族自治区域和少数民族人口,学术研究资源丰富,研究队伍强大,成果丰硕;已出版上百部相关着作;形成包括藏学、彝学、壮学、纳西学、白学、傣学、哈尼学、布依学、侗学、苗学、瑶学、土家学等单一民族为研究对象主体的学科和跨区域、跨民族的研究趋势,创立了以“西南学派”为代表的民族学人类学派、地缘民族学派的学术派别[1],是全国最重要的民族学人类学研究团体之一。
目录
发展历史
成立背景
1980年10月在贵州贵阳召开了中国民族学界的代表大会,并成立了“中国民族学研究会”(1984年10月改称为“中国民族学学会”)。会上决定成立“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筹委会”,马曜任“筹委会”主任,李绍明任秘书长,何耀华、童恩正、李干芬、周光大、平措次仁等人任委员。随后开始了“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的筹建工作。
成立历史
第一届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于1981年11月在昆明成立,并举行了首届年会,选举马曜为理事长,顾问有吴泽霖、黄现璠等民族学[2]界重镇 。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是在国家民政部注册登记、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的全国性一级学术团体。
发展状况
1981年至1985年,学会总部设在云南民族学院;1985年至1988年设在贵州省民族研究所;1989年至2003年设在云南省社会科学院。2004年 1月7日下午,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总部回迁云南民族大学,回迁揭牌仪式在云南民族大学学生会堂前隆重举行。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名誉会长丹增发来了贺信。截至2005年底,有团体会员456个,个人会员508人。
学术成就
学会成立24年来,始终致力于对西南地区34个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经济、文化、艺术、宗教、语言文字的研究,关注西南民族地区改革开放及现代化建设中重要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为中央和滇、川、黔、桂、藏、渝、湘、鄂八省区市党政领导机关的科学决策服务,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视频
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学术江湖的七大派别,搜狐,2017-09-15
- ↑ 民族学?民俗学?这几个容易混淆的专业千万别搞错!,搜狐,2018-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