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云安古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云安古镇

中文名称;云安古镇

行政区类别;乡镇

所属地区;重庆市云阳县

地理位置;西南

著名景点;白兔井、银窝场

云安古镇隶属重庆市云阳县,距云阳老城仅15公里,位于长江支流汤溪河畔,是一个具有2200余年历史的工业古镇,是三峡库区历史文化古镇之一。云安地属朐忍县,自公元前206年发现白兔井开始,就有凿井及卤制盐的历史,比四川自贡还早200多年,公元785年,唐朝在云安设云安盐监,云安因此得名。云安镇因盐而立,因盐而兴。

2017年7月,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复同意云阳县云安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项目将保护全镇21处文物点、3处文物保护单位、6处历史建筑、39处传统风貌建筑;将建成九大功能区,其中包括文化展示区、古镇风情游览区、盐文化展示体验区、人文生态公园、游客服务区、游客餐饮住宿区、景观眺望区、古镇生态区、消落区。[1]

序言介绍

云安镇是一个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工业古镇,故名汤溪(一说永安)。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扶嘉率众凿井煮盐,开城镇发展之始。约在唐宋时期形成街市,有主街一条,小巷数条,除熬盐厂房外,又居民近百户,为食盐生产、运销服务的商号10余家。北宋熙宁四年(1071)为安义县治,成为今县北工业、商贸重镇。明朝末年战乱,熬盐工人逃亡,商业急剧萎缩,居民避乱他乡,城镇濒于消亡。

食盐是维持人类生存的基本物质。在古代,食盐既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又是税赋的主要来源,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牢牢地抱着这棵摇钱大树,尽享其福。云安盐场从汉高祖亲临的那一天起,就被卷入朝代兴衰更迭的历史漩涡,政兴则盐兴,政亡则盐息。盐业和古镇相辅相存,荣辱与共,古镇的历史,就是一部用盐水和汗水书写的历史。

清顺治元年(1644),战乱初平,恢复盐场,逃亡盐工、居民渐归。康熙十六年(1677),城镇恢复到唐宋时期水平。乾隆三十六年(1771)后,江西、湖北、陕西、湖南等省陶、郭、周、林等10姓人集资到云安开发盐业,工厂规模扩大,成为全省(四川省)有名盐场。盐业兴起,带起粮油、棉布、食品、百货、屠宰、医药各业渐次繁荣。街道发展为黄洲、江西、陕西、公平街等11条。 进入民国,城镇建设进一步发展。抗日战争时众,川盐第二次济楚,刺激盐业迅猛发展,工人和居民增加万人。

历史起源

两千多年前,汉高祖刘邦的大将樊哙在云安射猎,追逐一只白兔时,竟发现了一口盐泉,于是刘邦命当地隐士扶嘉掘井汲卤煮盐,从此拉开了云安汲卤煮盐的历史帷幕。今天,这里的一大部分已随着三峡工程蓄水沉入了水中,只有少部分珍贵的建筑被整体地搬进云阳新城保存了下来。云安古镇从地理上消失了,但在所有热爱这片土地的人心中,云安永远存在。

古镇四面环山,一条小溪从古镇中间穿过,这条小溪因冬暖夏凉,故名汤溪,这里曾是称雄巴蜀、名闻遐迩的古盐都,涌流着世界最古老的盐泉。云安汲卤煮盐,以"白兔井"的诞生为标志。公元前206年,汉王刘邦为招收巴、蜀入定"三秦",率樊哙由东乡(今宣汉县)入朐忍县(今云阳)募兵招贤。樊哙在云安射猎,见一白兔,逐而射之,白兔负伤逃入草丛。樊哙拨草寻觅,发现石缝中有一股盐泉缓缓流出。刘邦隐士嘉相遇洞口,嘉劝刘邦早定三秦大业,高祖知嘉志在扶翼,赐嘉姓扶,令扶嘉掘井汲卤煮盐。扶嘉使民在涌出地表的自然盐泉周围,用土石围筑成井口,向下挖掘,直到卤水涌出,建成了云安第一口卤井--白兔井,从此拉开了云安汲卤煮盐的历史序幕。

扶嘉去世后,其女依嘱顺卤脉增掘九口盐井,井盐产量逐步扩大。此后,人们陆续开凿数百盐井,最多时达185口。据考古发掘发现,云安盐井不下500口,整个古镇就坐落在废井之上。许多井在使用若干年后,或因卤水改道,或因卤水变淡,或因山洪浸灌而被废弃。只有白兔井历经二千多年而卤水丰溢,直到1987年,盐厂使用万县高峰浓卤后才寿终正寝。白兔井为云安盐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白兔井也是中国最古老、使用寿命最长、保存最完好的大口径浅井,在我国的盐业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地理环境

云安镇地处渠马向斜、硐村背斜的结合部,受东、南、西、北各方地质应力的挤压和影响,形成四面衔山、南北一缝、高低悬殊的独特地形、地理特征。云安气候四季分明,春早易寒、夏季多雨、秋凉多雾、冬暖多阴的特点,多年平均气温18.4℃,年均降雨量约1200毫米。

古镇文化

云安古镇方圆不足两平方公里,不过弹丸之地,而名寺古刹、庙宇神祠星罗棋布。妇幼皆知的"九宫十八庙",衍生出千年宗教文化景观。这些宫庙寺宇建筑规模、风格大不相同,建筑时间也不尽一致,历朝历代皆有建筑或修缮,但其格局却是按太极图而分布。虽有的毁于战火,有的毁于山洪,有的改作他用,逐渐被世人冷落、淡忘,但许多有趣的故事仍在民间传说。当时号称"十方丛林"的滴翠寺,下临汤溪,背枕绝壁。无数文人骚客在此吟诗作赋,盛赞其景:"琳宇萧森满地霜,丹青磊落四山藏。泉穿石出珠千串,竹让楼高翠万行。野鸟群随僧饭饱,池鱼引动客衣凉。黄昏笑拂旃檀去,几杵疏钟送夕阳。"

云安是典型的移民城镇,五湖四海、天南海北的人们汇集此地,不同地域文化的相互交融,在古镇留下深深的烙印。来自同一地域的乡亲,房舍相依,毗邻而居,他们用自己的祖籍地名为街巷命名,寄托乡思。如湖北黄州人聚居的黄州街、江西人聚居的江西街,陕西街……为寻求保护,他们以乡情为纽带建立会馆,联合对外,依靠团体的力量守护着各自的利益,形成了古镇特有的社会关系。帝主宫是黄州人会馆,炎帝宫是湖南人的会馆,万寿宫是江西人会馆,牮楼是陕西人会馆……鼎盛时期,有二十多个省在此建会馆、修街巷、筑庙宇,古镇的每一条街都有不凡的来历,每一座会馆都是一段云安的历史。[2]

与会馆交相辉映的是雕梁画栋、极尽奢华的豪宅大院,如陈家大院、林家大院、汪家大院、施家大院、郭家大院、张家大院,再加上"九宫十八庙",在古镇形成了建筑艺术的"大观园"。特别是陕西箭楼,匠心独具。其形为四边形五层碉堡式建筑,外用条石青砖垒砌,内用木料为楼形成回廊,登箭楼如登天梯。站在箭楼上俯瞰,古镇如画,群山似涛。陕西人在此聚会议事,祭祖祈神,防盗抗匪。清道光年间,铸铜钟一口,兼作报时。从此,箭楼古钟成为古镇的灵魂和指挥中心,盐场的工时调度、居民的生活起居,全托付于钟声。闻声而起,听声而息,敲钟下班,盖章拿钱的日子百年有余。如今,陕西箭楼已经完整地迁到了云阳新县城的三峡博物公园里,但敲醒了云安人的钟声似乎依然在云阳的上空回荡。

云安人崇尚知识,重视教育,众多的书院、学堂就是这种人文精神的集中表现。咸丰初,大使陈廷安将旧盐大使署改建为书院,因五条小溪流入汤溪,故名"五溪书院",即今云安第二小学前身。清末民初,名士郭文珍留学日本回乡,在云安创办"维新学堂"。1943年,唐星甫汪国宾等人改文昌宫为私立中学,得到国民党元老、国民参政会参议员褚辅成先生鼎力声援,遂以"辅成"为校名纪念之,意在"辅仁成德,教育兴邦"。解放后,辅成中学更名为云安中学。如今的云安中学也迁进了新县城,并成为了新城中最美丽的学校。

具体介绍

白兔井

三峡地区属山区,自古就没有丰富的物产,可以依靠的经济来源惟有。从云阳出土的汉代画像砖上,可以看到当时的川东农民刀耕火种的粗放式耕作。而同样在汉砖上,也绘有打井烧卤制盐的热闹场面。早在公元前206年,云安就挖出了第一个盐井,名曰"白兔井"。云安镇上的人都知道,在2000多年前,当时的云阳还不叫云阳。汉高祖刘邦带领樊哙将军来这里招募士兵,走到云安时,一只白兔从路边蹿出,樊哙引弓射去,白兔负伤而逃。

樊哙跟在后面紧追,追到白兔井,这只白兔没入草丛就不见了。樊哙拔开乱草,发现了一滩卤水。后来汉高祖刘邦命当地名士扶嘉在这里就地挖井。汲卤煮盐,这就是今天的白兔井。

银窝场

办盐业投资颇大,但利润极高。因为自古以来,盐就是政府严格控制的物资,长年实行政府专卖,由于缺乏竞争,故而可以迅速获利。贩盐的暴利吸引了许多富家纷纷投资盐场。工商业发达以后,当地人摆脱了落后的农耕的束缚,生活在川东地区算是较为富足的。宋代著名的的田园诗人范成大曾写诗再谈:"云安酒浓曲米贱,家家扶得醉人归"。清康乾时期,经过百来年的和平生活,各省人口繁衍,商人来往也大大多于往昔。江西、湖北、陕西、湖南等省人纷纷入川开盐,云安有商号300余家,成为川东重要工商业重镇,富甲一方,有"银窝场"之称。附近乡镇的女子,都以嫁到这个"银窝场"为荣。

箭楼打钟人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北方敌占区的人大量内迁,云安镇也人口大增。后来保存下来的老街、箭楼、维新学堂等建筑,除了清代建筑外,有不少都是这一时期所建的。 陕西箭楼是全镇的中心,也是全镇最高的建筑物。箭楼的顶层有一只于清道光年见铸成的铜钟。因为称其被风吹雨打,又使用频繁,这口铜钟已是锈迹斑斑,并且还被敲打出一个碗大的缺口。已经搬迁到云阳新城的旷功桂老人祖祖辈辈都是这镇上的打钟人。据她讲,到她,这祖传的打钟工作已经是第七代啦。她至今还记得,当时的打钟人睡在箭楼的第三层,床头上放着自鸣钟,这可是全镇惟一的一个自鸣钟。每到一个整点,打钟人就爬上顶层,敲响铜钟,为全镇的人报时。镇上的人就在这每天24次的钟声中休息。

主要资源

食盐是维持人类生存的基本物质。在古代,食盐既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又是税赋的主要来源,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牢牢地抱着这棵摇钱大树,尽享其福。云安盐场从汉高祖亲临的那一天起,就被卷入朝代兴衰更迭的历史漩涡,政兴则盐兴,政亡则盐息。盐业和古镇相辅相存,荣辱与共,古镇的历史,就是一部用盐水和汗水书写的历史。

早在汉朝,朝廷就在朐忍设巴郡唯一的盐官,从此,县城因盐由万户驿(旧县坪)迁至汤口(今云阳镇),云安制盐就已初具规模,成为当时三峡地区的最大产业。唐朝初期,这里已经形成街市,当时仅有百来户人家,灶户十余家,盐号十余户,规模虽很小,但也是峡江地区之罕见。贞元元年(785),朝廷在此设盐监,云安产盐量在长江沿线跃居首位,人口随之增长,古镇日渐繁荣。

安史之乱的发生,导致大量人口迁往长江三峡地区,朝廷采取限定海盐销售区域,提高井盐价格的政策,复苏井盐生产。此间,大诗人杜甫寓居云安,目睹汤溪河畔运盐船队穿梭如织的繁忙景象,写下了"寒径市上山烟碧,日满楼前江雾黄。负盐出井此溪女,打鼓划船何郡郎"的优美诗句。盐业的兴旺,由此可见一斑。五代十国至宋朝,古镇云安的盐业持续增长。明初,朝廷继续施行积极的盐政,云安盐产量持续增长,到1488年后的弘治年间,年产盐1249吨,较宋时增长两倍。

到了清朝顺治初年,湖南零陵人周为霖流落云安定居下来,投资恢复井盐生产,开创了外地人来云投资盐业的先河。顺治十七年后,朝廷进一步放宽政策,鼓励外籍人来云安开井煮盐。"购卤股者,胜于买田,以责息速且厚也",盐利丰厚,炙手可热。一时间,古镇人声鼎沸,商贾云集,开发热潮一浪高过一浪。来自江西、湖北、湖南、陕西等地商户先后落户云安。他们有的凿井置灶,有的购卤煮盐,有的经营柴薪燃煤,有的经营食盐销售……"辘轳喧万井,烟火杂千家"、"无室不成烟,无民不樵薪",正是当时云安盐厂热闹场面的真实写照。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曾两次空袭云安,使得云安盐业严重毁损,但随着战局的变动,人口南迁,当年许许多多的"下江人"为躲避战乱涌入古镇,大量人口的聚集,使受到创伤的盐业很快恢复元气,从而带动古镇各行各业的迅猛发展。到1946年,有商号近500家,学校4所,人口达两万多人。沿汤溪河两岸的大街小巷,客栈、饭铺、茶馆、杂货店、剃头铺、肉铺一家紧挨一家,家家生意火红。云安周边靠食盐营生的有十数万人,南来北往,川流不息,人烟腾茂,市场繁荣,恰似一幅鲜活的《清明上河图》。而此时的云阳县城仅万余人。"女娃子,快快长,长大嫁到云安厂"的民谣传遍峡江一带,又一个鼎盛时期降临云安古镇。

1949年12月7日,云安和平解放,古镇草木逢春,生机勃发。1953年1月,国营云阳制盐厂成立;1956年底完成了公私合营、私营联合盐厂的改造,国营云阳制盐厂独家生产食盐的局面形成。1954年,盐厂安装第一台火电机组,盐厂开始用水泵汲卤;1959年11月,云阳至江口公路通车,结束了云安盐全靠人力运输的历史;1978年以后,实行真空制盐技术,更新改造设备,引"万盐一井"浓卤,实施技改工程,盐产量大幅度攀升,1992年产量达92312吨。

时间走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古盐泉逐渐枯竭,加之盐业市场不景气,云安盐厂亏损严重,举步维艰。1999年云安盐厂被万州索特集团公司兼并,2003年4月云安盐厂停产。哺育云安人数千年的云安盐场,挤尽最后一滴乳汁,告别了制盐的历史舞台。

盐泉传说

云阳先民利用天然盐泉的历史,可上溯到四五千年前。但凿井汲卤煮盐则从秦汉时期开始。云安盐井的发现与开凿,至今流传两段美丽传说,为云安盐业的发端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相传在秦、汉之际,今云安镇境内的汤溪河畔,溪流湍湍、树木繁茂、鸟语花香、风光旖旎。小桥流水旁,住着一户人家,男耕女织,相敬如宾,条件虽苦,却怡然若仙。一天中午,天气闷热,女主人在汤溪河中洗浴,恍惚之中,觉得有一条似龙似蛇的"怪物"一闪不见。女主人惊奇万分,心存疑窦。不就,似有一物在腹中"鼓噪",心知怀孕,暗喜。女主人一孕,竟至一年方才临盆,生下一个白白胖胖的儿子,取名扶嘉。扶嘉聪慧过人,父母视为珍宝,遂聘老师教书认字。扶嘉接触书简,过目不忘,见解高远,胜过业师。业师自叹不如,闭馆他去。扶嘉继续博览群书,不仅便远近有名。为增长见识,施展抱负,他走出大山,到洞庭湖畔、齐鲁大地观光游历。尤其是出游丰、沛,幸会泗水庭长刘邦,两人谈古论今、指点江山,遂成挚友,约定日后相互提携、共创殊业。游历结束,他归隐故里,成家生子,过上"读书明识务、农耕解饥迫"的隐士生活。一次偶然,他发现了盐泉。此时,楚王项羽屯兵三秦,汉王刘邦住跸关中,准备争夺天下。隐士听说刘邦当上了汉王,非常高兴,决定凿井熬盐助饷。于是,他精心勘测卤脉,选定井位,与其女九龙女率众开凿了云安历史上第一口盐井--大井(又名祖井、白兔井),从此揭开云安两千多年灿烂辉煌的盐业发展历史。隐士临终,留下遗言:"三牛对马岭,不出贵人出盐井"。九龙女奉父遗命,继续率民凿井直至九口。云安人民为永远铭记这位开井造福于民的先哲,供奉他为"井祖"、"井神",造龙宫庙塑其金身年年祭祀。

另一个传说更是称奇。相传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元年)四至五月间,汉王刘邦屯兵汉中,准备与西楚霸王项羽展开决战。决战前夕,刘邦听说年轻时与他要好的隐士嘉隐居在朐忍县的汤溪河畔。思贤若渴的刘邦决定请隐士嘉出山,助他成就霸业。于是与虎将樊哙越秦岭、穿褒斜、经东乡、过安车,来到朐忍县境。两人边走边访,终于来到汤溪河畔。当他们走到今硐村乡境内高祖庙附近时,樊哙突然发现草丛中窜出一只白兔,遂拈弓搭箭朝白兔射去。只听"扑"的一声响,白兔中箭,仓皇掉头沿汤溪河直向上游狂奔。樊哙与刘邦追到今白兔井附近时,白兔一闪不见。二人下马,拔剑拨开草丛寻找,发现一股细流异样,沾指一尝,原来是一股咸咸的盐泉。因此时,项羽屯兵三秦,切断了汉军从解池和东海取盐的通道,全军已淡食数月,战力下降。在朐忍发现盐泉,不啻是惊天之喜。刘邦访得隐士,二人便在今汉王台处畅谈天下大事,嘉向刘邦献"出汉中、定三秦、争豫州、夺天下"的方略,刘邦茅塞顿开。刘邦力邀嘉出山效力,嘉一一婉辞。刘邦知嘉"志在扶翼",赐嘉姓扶,并令其开凿盐井,发展盐业,以助军资。扶嘉得令,与女儿刘龙女率民凿井熬盐。刘邦争夺天下成功,没有忘记"定三秦"之策的扶嘉,封嘉为"廷尉",食邑朐忍。如今,云安镇还留存着与刘邦有关的古迹多处。高祖庙,是刘邦与樊哙同扶嘉相会之处;汉王台,是汉王同扶嘉大论天下之势之地;汉城山,是汉王驻跸云安之处;白兔井,是刘邦、樊哙第一个发现卤脉之际。

盐业发展历史云安为千年盐都,因盐而兴、因盐而富,最后也因盐而竭。云安盐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三个时期,三个阶段。

第一时期为起始开发阶段,时间从公元前206年至明朝末年。这一时期朝廷控制着盐井的开凿、盐灶的设置等事项,虽历经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等各朝代,但官营官销体制从未发生过实质性改变。卤井最少为2口,一名大井(白兔井)、一名太和井,后渐增至9口,熬盐灶也增至132眼,年产盐最少2.5吨、最多2700吨左右。起始开发阶段的时间虽然较长,但由于开发步伐缓慢,所以商业服务等相关产业并未得到明显发展。

第二个时期为快速发展阶段,时间为清朝初年至民国末年。清朝从雍正六年起施行大规模移民,大批外省籍民众来到云安"挽草为业",云安人口逐步增加。同时,朝廷调整工商政策,鼓励人们开办实业,允许民间投资凿井熬盐,变官营为私营,仅设盐大使署征收盐税。盐业蕴藏着的巨大利润,引来川陕、两湖、江浙等地的有识之士投资兴业。至乾隆中冶,凿井达126盐,为明朝末年的14倍;熬盐灶增加到352眼,为明朝末年的3倍。井、灶的大量增加,导致有经验的制盐工人供不应求,于是与云安盐厂制盐工艺相同的忠州制盐工人大量涌入云安。之后,这些忠州工人又将石柱、垫江、梁山、丰都等地的农民带入盐工队伍,最盛时达数千人。伴随着盐产业的迅速发展,餐饮、商贸等的服务业及城镇建设也得到快速发展和扩张,云安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加快。

咸丰初年,清廷实行"川盐济楚"政策,云安食盐的销路大开,井、灶及盐产量迅速增加,盐产业迈上新台阶。据咸丰《云阳县志》载,咸丰年间全县税收总额为3804.958两,其中盐课银为1548.1668两,盐税占40.58%。盐业经济的大发展推动云安各业发展。井、灶商中的智者开始建学堂、办私塾,弘扬儒家文化;崇神信巫者开始建设各种祭祀场所,"九宫十八庙"大多就是这一时期建成的;富有江南建筑风格的四合院也相继落成。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决定第二次"川盐济楚",云安食盐远销到河南南部、湖北北部等抗战前线,市场的扩大推动了盐业的迅速发展,最高年产量达到2.47万吨,创历史新纪录。1942年,万县川康期成会主任褚辅成来云安主持发行"战时公债",汪鑫发等68家灶商第一次认购银洋200万元,引起全省轰动,云安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著名盐镇。至解放前夕,云安有商号近500家,人口近3万人,其人烟腾茂、市场繁荣胜过云阳县城。

第三时期为盐业鼎盛阶段,时间从解放初年到1992年。解放后,云安盐业曾一度受到"大炼钢铁"和"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但1954年开始的"三大步"把云安盐业推向了历史巅峰:1954年,盐场安装第一台火电机组,盐场始用水泵汲卤;1959年11月,云阳至江口公路通车,结束了云安盐全靠人力运输的历史;1978年后引进真空制盐技术、设备和"万盐一井"浓卤,盐产量大幅增长,1992年达到9.2万余吨的历史顶点。盐业发展的顶峰,也是古镇发展的顶峰。靠盐业的拉动,云安镇办起水泥、制革、美术陶瓷、桐油化工等30余家工业企业,特别是20世纪80至90年代中期,云安生产的水泥占全县水泥产量的百分之八十以上,成为全县举足轻重的工业重镇。但1993年后,盐业市场不景气,云阳盐厂亏损严重,举步维艰。1998年云阳盐厂被万州索特集团公司兼并,2003年4月云阳盐厂停产,云安两千多年的制盐史在此暂停。[3]

社会文化发展 伴随盐业发展,古镇文化繁荣,人文荟萃,文脉灿烂。这里有北宋著名哲学家邵雍设坛讲《周易》的演易台,有汉高祖刘邦相遇扶嘉的汉王台,有撰写我国第一幅春联、位至后蜀翰林学士、工部侍郎的辛寅逊。妇幼皆知的"九宫十八庙",衍生出千年的宗教文化景观。号称"十方丛林"滴翠寺,下临汤溪,背枕绝壁,无数文人骚客在此吟诗作赋,盛赞其景。

云安古镇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城镇。来自湖广、江浙、陕西等地的人们汇聚于此,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交融,在古镇留下深深的烙印。来自同一地域的相亲,房舍相依,毗邻而居,并用其祖籍地名为街巷命名,寄托乡思,如黄州人聚居的黄州街、江西人聚居的江西街等等;为寻求保护,他们建立会馆,牮楼是陕西人会馆。与会馆交相辉映的是极具江南特色的豪宅大院,如陈家大院、林家大院、国家大院,再加上"九宫十八庙"古镇成为建筑艺术的"大观园"。

古镇民间文化积淀丰厚。每逢春节、元宵等重大节日,都要举办盛典,尤以玩龙灯最是火热,彩龙、火龙、草龙,群龙聚首,腾跃呈祥。不同的团甲和帮会舞着不同颜色的彩龙,如升平团舞黄龙,仁和团舞白龙,屠帮舞乌龙,栈房帮舞红龙,豆芽帮舞蓝龙。还有隆重的龙君会、火神会、祭祀水火二神。古镇的民间艺术更是百花齐放,争奇斗艳。川剧、京剧、皮影、评书、竹琴、金钱板、谐剧、相声、四川方言,都曾活跃于古镇文化舞台。

云安移民搬迁 按照三峡书库海拔175米水位方案,云安受淹面积约1平方千米,占幅员的80.65%,涉及津口、大院坝、江西街、箭楼、演易台、紫金桥、衙门口等7个居委会、80个居民小组、2569户8582人;淹没工矿企业35家,其中县属企业17家、镇属企业18家。

1992年,云阳县委、县政府在双江镇原寨坝村、糖坊村划定云安镇移民安置小区后,云安镇赓即启动搬迁前期准备工作。1995年,云安镇成立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任副组长的移民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移民办公室,具体负责移民迁建事宜。1998年,云安镇第一栋居民迁建房屋在新县城云安小区内开工建设。2000年初,第一期移民小区迁建规划开始实施(今外国语学校左侧至磨盘寨隧道一线)。2001年5月,第二期移民小区迁建规划开始实施(即今水库路至民德路、云安路一线)。到2008年10月,全镇有2300余纯居民户联户自建新房,总建筑面积35玩余平方米。1995年10月,根据《云阳县受淹工矿企业迁建规划》,云安镇域企业开始实施搬迁。红旗水泥厂、东风水泥厂先后完成移民搬迁。1999年5月,国家对三峡库区工矿企业迁建政策作出重大调整,要求实行兼并、破产、关闭等措施,不准原样搬迁。2000年开始,按照县政府统一部署,镇属18家企业全部实行破产或关闭,使用企业移民补偿资金安置职工。至2008年,镇属工矿企业900余名职工与原企业解除劳动关系,自主择业。

云安古建筑

牮楼 址在箭楼居委会境内白兔井遗址后。清嘉庆年间,陕西帮筹资修建,高5层,呈长方形布局,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90平方米。外墙门用条石加青砖垒成,里面用木料隔成楼层,层楼之间用木制旋梯沟通,直到顶楼。顶楼为塔式攒尖,覆盖小青瓦,内置大铁钟数口,其中一口钟铭文有"道光十六年造"字样。该楼主要用于报告火警、报时。发现火警,即撞钟发警。该楼被重庆市政府确定为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迁至新县城龙脊岭文化旅游长廊文物园内。

文峰塔 址在杉树林居委会境内宝台上,由清咸丰年间盐场大使陈廷安筹资创建。属六边形砖木结构,高9层,底座为石,塔身为砖,塔内用木料修建旋梯,直到塔顶。塔顶为攒尖式。每层六面均为精美浮雕。塔顶六面饰以铜镜(俗称照妖镜)。相传塔顶藏有珠宝、舍利等物,"文革"中被破坏,塔层减至7层。塔顶藏有清郭氏刻陈仁锡《大学衍义》木刻版一套,后被云安中学收藏。

维新学堂 清朝晚期维新变法时创立,占地3000余平方米,学堂建筑为一四合大院,三峡水库淹没拆迁前有建筑面积2226平方米。2006年1月迁至新县城龙脊岭文化旅游长廊文物园内。

文昌宫 云安镇建设最早的道观之一,址在今衙门口居委会境内,明朝末年因战乱毁坏。清道光十八年(1838),盐场大使王名捐资在今云安中学教师宿舍址重建。清光绪二十四年,王名之孙云安盐场大使王寿桐捐廉修缮。文昌宫为三进四合院宫殿式,砖木结构。主要供奉文昌帝君。光绪三十一年(1905),文昌宫被辟为初级小学堂。1943年又成为辅成中学的一部分。解放后,撤毁改建成云安中学教师宿舍。2006年,文昌宫迁至云阳新县城龙脊岭文化长廊文物园内。

滴翠寺 云安镇有名的佛寺,也是本县"十方丛林"之一。建于明朝以前,原名"滴水寺",清朝时更名"滴翠寺"。址在云安中学左侧半山腰,前临汤溪河,占地近1000平方米。依山而建,砖木结构,重阁式。从汤溪河畔到山门前有长达近2000米的石梯道,石梯道两旁有舍利塔数座。塔高10米,5-7级,四边形六边形。道旁河畔有一茅草亭,周设回廊,楹额书"除一切苦"四字。亭旁有郭某所修洋楼一座,名"读经室"。山门面南,额书"云崖滴翠"四字。进入山门,主体建筑分前殿、大厅、正殿三部分。前殿供奉释迦穆尼等诸天佛像。中间有一洞门,入门有小池一口。走过池上石桥,入重门即到大厅,大厅旁有房屋十余间,是为香客留宿之地。厅后是放生池。放生池左右有石梯。沿石梯即进入正殿,正殿供奉弥勒金身,金身高丈余,庄严肃静。沿正殿后石径,即入大士院。大士院分左右两部,左为方丈室、藏经室、仓储室,右为僧舍、客厅、餐厅。寺下山根临河处有一石灰岩溶洞,洞内有石级,旁有四时野花,夏天岩洞被洪水淹没,秋冬水枯时可乘船入洞游玩。全寺结构精巧,造型典雅,配以寺外苍翠修竹、参天古树、淙淙流水,确是一处修身养性的绝好之地。解放后众僧还俗,寺被拆毁。改革开放后,云安信众自发筹资修复部分建筑设施。

东岳庙 俗称东王庙,址在紫金桥居委会境内,面积约300平方米,于清乾隆后期由云安盐商张姓人士(名不详)在陕西帮中集资修葺。属重阁宫殿式三进四合院砖木结构,主要供奉东岳大帝。民国时期,将东岳庙改成镇公所办公地。1970年后改建为云安人民医院。2006年,东岳庙迁至云阳新县城龙脊岭文化长廊文物园内。

帝王宫 址在江西街居委会境内,小地名黄州街。清咸丰年间由云安盐商鄂帮李姓人氏为主集资修建。以其庙产购铺屋20间,为重阁式砖木结构建筑。为湖北黄州同乡会会馆。解放初,该庙被拆毁后改建为云安粮站。2006年,帝王宫残存部分建筑迁至云阳新县城龙脊岭文化长廊文物园内。

青衣庵 址在杉树林居委会境内,小地名马岭湾。清光绪年间众人集资修建,建筑面积100余平方米,居民式砖木结构建筑,主要供奉观音菩萨。解放后,尼姑还俗,庙宇改作民居,至今保存较为完好。

祖师庙 址在今杉树林居委会境内,小地名溜石板。清朝中末叶由张姓人氏为主集资修建,建筑面积400余平方米,四合院回廊式砖木结构。主要供奉张天师,解放后,祖师庙辟作杉树林居委会办公室。使全镇寺庙中保存最为完好的一所,有一定的文物价值。

发展现状

如今的云安古镇,已经被长江整个盖住了。那古老的盐井、成片的吊脚楼、幽深的青石板巷子、神秘的"九宫十八庙",都已经从这片土地上消失,沉睡水底。站在已如废城一般的

云安古镇遗址,心中不免有些悲凉,这座曾经无比繁华、无比热闹的古镇,随着三峡库区水位的升高彻底消失。

云安是三峡工程移民搬迁大镇,于1999年开始将居民迁建到云阳县新县城,作为全是非农业人口的深山古镇,如今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昔日的辅成中学早已更名;维新学堂、陕西牮楼,还有滴翠中学院子里那棵被誉为"三峡树神"的古黄桷,都已经完整地迁入了新城的三峡博物公园,成为云阳新城中重要的景点。

清香四溢的云安羊杂,众口一吃的董氏包面,已成为新县城名特小吃中的上品。清明祭祖的独特纸扎,也一年一度地以一道靓丽的风景装点着新城。云安的民俗、民风、民间艺术也随着云安人的搬迁驻入新城的文化中,继续展现着它们独特的魅力。

保护规划

2017年7月,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复同意云阳县云安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目前已经进入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的阶段。该项目将根据实际情况保护全镇的21处文物点、3处文物保护单位、6处历史建筑、39处传统风貌建筑。云安古镇将建成九大功能区,其中包括文化展示区、古镇风情游览区、盐文化展示体验区、人文生态公园、游客服务区、游客餐饮住宿区、景观眺望区、古镇生态区、消落区。

相关视频

云安古镇视频

云阳云安镇丨航拍千年盐井古镇

20190814-云安镇改-富林

参考资料

  1. 千年云安古镇——这里残存着最美的中式庭院 ,搜狐 2017-08-30
  2. 逝去的云安古镇 , 360doc个人图书馆 2015-02-23
  3. 云安云安--读《云安古镇拍摄开镜》有感 , 360doc个人图书馆 2019-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