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江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從江縣是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轄縣。位於貴州省東南部,黔東南州南部。東、南兩邊與廣西壯族自治區三江侗族自治縣、融水苗族自治縣、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接壤。總面積3245平方千米。總人口35萬人(2012年)。有苗、侗、水[1]、漢等民族。全縣轄8個鎮、13個鄉(其中3個民族鄉):丙妹鎮、貫洞鎮、洛香鎮、下江鎮、宰便鎮、西山鎮、停洞鎮、往洞鎮、高增鄉、谷坪鄉、雍里鄉、慶雲鄉、剛邊壯族鄉、加榜鄉、秀塘壯族鄉、斗里鄉、翠里瑤族壯族鄉、東朗鄉、加鳩鄉、加勉鄉、光輝鄉。縣政府駐丙妹鎮。
地處黔東低山丘陵南部,西南高東北低。年均氣溫18.5℃,年降水量1214毫米。境內河流屬珠江水系,主要河流都柳江。礦藏有銅、鉛、磷、鐵、錳、石棉。321國道、202省道過境。都柳江可通航順水而下到柳州,是貴州省南部的三都、從江、榕江3縣木材出境的主要通道。民族鼓建築多處,其中增沖鼓樓、信地鼓樓、高阡鼓樓等為省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元為福祿永從、西山大洞等處,屬思州軍民安撫司。明洪武三年(1370年)置福祿永從長官司,屬思州宣慰司;永樂五年(1407年)置西山陽洞長官司,屬思州宣慰司;六年(1408年)增設二長官司吏目;十二年(1414年)以福祿永從、西山陽洞二司隸黎平府;正統六年(1441年)改福祿永從、西山陽洞蠻夷長官司為永從縣,屬黎平府。清康熙二十二年(1693年)廢西山陽洞長官司;雍正十年(1732年)添設永從縣承一員,分駐丙妹,又移黎平府潭溪司吏司駐下江;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以貴陽府通判駐下江,改為黎平府下江通判,置下江廳。
民國二年(1913年)改下江廳為下江縣,與永從縣均屬黔東道;三年(1914年)以丙妹縣承地置丙妹分縣,屬從江縣;二十四年(1935年)下江縣屬第十行政督察區;二十五年改屬第八行政督察區;同年撤丙妹分縣,併入永從縣;二十六年(1937年)以後,永從、下江兩縣屬第二行政督察區;三十年(1941年)並永從、下江二縣為從江縣,從江之名始此【1941年撤永從,以東北地入黎平,西南地入下江,置從江縣,以永從、下江各取一字為名】。1950年屬獨山專區,1952年屬都勻專區,1956年劃入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958年撤銷從江縣,併入榕江縣,1961年恢復從江縣。
1996年,從江縣轄7個鎮、14個鄉(其中3個民族鄉):丙妹鎮、貫洞鎮、西山鎮、下江鎮、停洞鎮、洛香鎮、宰便鎮、東朗鄉、翠里瑤族壯族鄉、斗里鄉、剛邊壯族鄉、谷坪鄉、高增鄉、加勉鄉、慶雲鄉、往洞鄉、光輝鄉、秀塘壯族鄉、加榜鄉、加鳩鄉、雍里鄉。縣政府駐丙妹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從江縣總人口301513人,其中:丙妹鎮24200人,貫洞鎮21352人,洛香鎮18507人,下江鎮30472人,宰便鎮12239人,西山鎮14712人,停洞鎮22866人,高增鄉14370人,谷坪鄉10508人,雍里鄉15367人,慶雲鄉10144人,剛邊鄉9735人,加榜鄉10420人,秀塘鄉7043人,斗里鄉11779人,翠里鄉11799人,往洞鄉16613人,東朗鄉17699人,加鳩鄉10384人,加勉鄉8041人,光輝鄉3263人。
2003年末,從江縣總人口31.89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71萬人;少數民族30.02萬人。轄7個鎮、14個鄉(其中3個民族鄉):丙妹鎮、貫洞鎮、洛香鎮、下江鎮、宰便鎮、西山鎮、停洞鎮、高增鄉、谷坪鄉、雍里鄉、慶雲鄉、剛邊壯族鄉、加榜鄉、秀塘壯族鄉、斗里鄉、翠里瑤族壯族鄉、往洞鄉、東朗鄉、加鳩鄉、加勉鄉、光輝鄉。共有380個村委會、3個社區、6個居委會。
2007年末,全縣總面積3244.3平方千米,總人口32.82萬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30.7萬人,占總人口的93.5%,其中苗族14.2萬人,占43.2%,侗族[2]13.37萬人,占40.7%;農業人口31.02萬人,占總人口的94.5%。轄7個鎮、14個鄉(其中3個民族鄉),294個行政村、6個居委會、3個社區,2253個村民小組。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從江縣常住總人口290960人,其中:丙妹鎮30467人,貫洞鎮19848人,洛香鎮18161人,下江鎮28240人,宰便鎮11567人,西山鎮12213人,停洞鎮23321人,高增鄉12678人,谷坪鄉12702人,雍里鄉14627人,慶雲鄉8758人,剛邊鄉9547人,加榜鄉9899人,秀塘鄉6298人,斗里鄉9498人,翠里鄉10331人,往洞鄉16826人,東朗鄉16903人,加鳩鄉9163人,加勉鄉7122人,光輝鄉2791人。2010年末,從江縣常住人口29.13萬人。
2011年末,從江縣面積3244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9.07萬人,戶籍人口34.46萬人。轄7個鎮、14個鄉(其中3個民族鄉),4個社區、10個居委會、377個行政村,2228個村民小組、28個居民小組。
2012年,往洞鄉撤鄉設鎮(黔府函[2012]225號)。調整後,全縣轄8個鎮、13個鄉(其中3個民族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