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津川遊船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保津川遊船供遊客乘坐小舟,遊覽位於保津峽的保津川, 由JR龜岡站徒步10分鐘可抵達龜岡船塢,乘船約120分鐘後, 抵達嵐山渡月橋附近下船。
從船上可欣賞兩岸到四季不同境色, 巨岩奇石的絕景, 遊客還可親身體驗激流所帶來的刺激感受。[1]熟練的船夫操控著竹、船舵、槳, 在激流中穿插於巨大的石澗, 船夫通常是3人, 但是根據風和水量等因素有可能是4名或5名船夫。
保津川
保津川發源於京都府中部地區的丹波高地,從園部出發,環繞群山奔流至龜岡,再穿越16km的山澗峽谷,傾瀉至嵐山,與鴨川匯合後流入澱川。
通常將這段從龜岡至嵯峨嵐山稱為保津川, 以其保津峽的秀麗山水、優美風景及天然的奇岩怪石與順江遊船而著稱。
歷史
早在京都被營造為首都之前,長岡京還是首都的時候,這種水運方式就開始了,後來又先後為建造京都嵯峨的天龍寺、臨川寺、大阪城及伏見城等,都利用了保津川的水利,以木筏將木材從遙遠的上流丹波運輸到下流,才備齊了建城的材料。
1606年, (慶長11年), 被稱為川大名的京都富商角倉了以開鑿了水路以後,大米、小麥、薪炭等也可用淺灘船運輸了。
丹波豐富而優質的木材、穀類、薪炭,直至戰後1948年(昭和23年)為止一直由水路運送京都。但由於山陰線電車於1899年開通(明治32年),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卡車運輸的增加,使水運逐漸息微。[2]
保津川峽谷美麗的大自然, 一年四季景色宜人,巨石林立、群山環繞、水花四濺的激流, 變化的景觀詩情畫意,令人流連忘返。因此、從1895年 (明治28年)左右開始出現載有觀光遊客的遊船。
從大正時代到昭和時代初期,當時為了乘坐遊船,有很多外國遊客必須先由京都乘坐人力車越過老之坡、經過筱町王子、繼續由保津川的龜岡盆地走到保津峽的入口處-山本濱(現在的觀光小火車(トロッコ)龜岡站附近)乘船,直到現在還流傳著各種各樣的故事,并將通到山本河畔乘船場的道路叫做洋人街道。
角倉了以開鑿運河的功獻
角倉了以51歲時, 決心開鑿優整保津川計劃實施,將丹波和京都連接起來,利用水運將豐富的丹波物資輸送到京都。1606年 (慶長11年) 3月,他著手將周圍山巒環繞,巨石阻擾,激流湧動的峽谷開鑿出一條水路, 完善的水運系統。他還開拓了京都的高瀬川,將大阪和京都用運河連接起來,同時還受命於幕府,開拓了天龍川,富士川的船運系統。
保津川遊船終點附近的嵯峨嵐山, 在右側的山腰處可以看見以紀念開鑿工程的遇難者建立的大悲閣(千光寺)。 同時,這裡也建有角倉了以的紀念碑。[3]
保津川與日本文學
1907年 (明治40年),大文豪夏目漱石發表的作品《虞美人草》中寫到「京都的火車將遊興沖沖的賓客送抵繁花似海的景点,再從嵯峨返回二條。不返回的遊客則穿山越嶺到達丹波,兩個人買了到丹波的車票在龜岡下車。自古,遊覽保津川激流都是在此站下車的。此時河水在眼前流速尚緩,碧油油得惹人憐愛。岸邊生長著回鄉孩童喜愛採摘的筆頭菜。船夫將船停靠在岸邊等待遊客‧‧‧」 。他細緻地描寫了順江而下的遊船,淋漓盡致地展現了眼前美景以及船夫精湛的撐篙技藝。
明治時期的詩人薄田泣董,將處女詩集《逝去的春天》用琴弦捆上石頭,沉到保津川的深淵裡,獻給了水神。
外明治時期的大町桂月,以及近代文學中水上勉的《金閣炎上》, 野田宇太郎的《関西文学散歩》,井伏鱒二的《篠山街道記》等他們的作品裡都常出現保津川的描述。[4]
保津川景點
- 小香魚瀑布
保津川中唯一有名字的瀑布。據說小香魚無法從這裡向上游, 高低差約2米。
- 殿漁場
以前,丹波龜山的諸侯殿下閒暇釣魚的地方, 水深約10米,是保津川中第2深。這裡有超過1米長的鯉魚。保津川最深的地方是「曲淵」,水深15米。
- 朝日瀬
河川向東流的部分,能從山澗最早看到日出的地方。
- 竿跡
在400多年來的漫長歲月裡,船夫用篙戳相同的地方形成的凹陷的痕跡。
- 網跡
在350年裡,纖夫拖船時纖繩與岩石摩擦後留下的痕跡。
- 鸕鶿濱
清和天皇(850~880年)在養病期間餵養鸕鶿捕魚, 夏季燃起篝火吸引香魚等魚類聚集,再用馴化過的鸕鶿捕魚的地方。
- 圖書岩
看上去就像把書籍橫放摞疊在一起時的樣子。
- 河鹿(蛙)岩
河鹿蛙岩, 青蛙的一種, 生活在溪流的岩石之間。身體呈暗褐色, 四肢的各指端有吸盤。雄蛙可以發出樂耳的聲音, 外表奇特。生息在乾淨的河川邊,早晚鳴叫。長得非常像這種青蛙的岩石。
- 大悲閣
為了紀念在修建保津川工程中遇難人員而建的寺廟,角倉了以於慶長19年(1614年),將清涼寺附近的千光寺(正尊為千手觀音菩薩)遷移至可以俯瞰到河水全貌的現地點。 現在在寺廟內僅存有正殿與客殿,在客殿上,身著袈裟的木造了以像,手持剖石斧單膝跪地,守護著眼前的保津川。
- 船夫逆流將船拖回上游的殘跡
至1949年(昭和24)左右,靠船夫將船拖回上游。從乘船起點至嵐山順流只需2小時, 將船拖回乘船地點卻需要4小時。避免與順江而下的木筏及船等相撞,又要腳踏岩石一步步地將船拖回到上游。
不知從何時起,河岸邊開鑿了一條縴夫們用縴繩(小手指般粗細的麻繩)將船拖回時專用的縴道。 有時還可以看到河岸邊上為防止坍塌而精心磊積的結實的石山,在險要的斜坡岩石上, 有的地方只殘留著勉強可以踏上一隻腳的切屑過的凹陷。還有岩石上隨處可見船夫撐篙時留下的印跡和繩跡。[5]
出船時間表及乘船費
- 3月10日 - 11月30日:
時間 : 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30。
周末和節假日為不定期出船。
- 12月上旬 - 3月9日:
時間 : 10:00、11:30、13:00、14:30。
冬季出航的是船板上鋪著絨毯,小型石油暖爐的「冬季暖房船」。
- 12月29日 - 1月4日 : 停止出船。
- 2月中旬和9月中旬: 因安全檢查,所以這兩個月中都將休業1天。[6]
乘船費:
- 成人 : 4,100元日幣
- 兒童(4歲~小學生): 2,700元日幣
乘船備註:
- 春夏秋季使用船隻限24人,冬季使用船隻限16人。人數限制會因河流水量隨時有所變更。
- 到達人數限制時隨時出航。
- 下雨時會拉上帳棚,暴風雨或河流水量增多時停止出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