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儿时手艺人印象(若谷)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儿时手艺人印象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

《儿时手艺人印象》中国当代作家若谷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儿时手艺人印象

儿时经历的岁月或所见所闻的都会产生一种不可磨灭的印象,深深地在脑海扎根,在记忆里留存。

铁匠,打铁可以说是一种最原始的锻造工艺,盛行于上世纪中叶以前的农村。打铁虽为原始简单实用,但很不容易学成,一般打铁学艺非得经过三年五载,甚至打到老学到老,技艺也非精湛,只得混口饭吃。其实打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锻造这行当(近年考古学家就春秋墓葬中出土的剑,就发现剑是经过了淬火,回火等热処理,以及剑的断面也有反复锻打的痕迹),所以说铁匠是一个古老的手艺活。那时,乡村常见一个铁匠师傅带着二个徒弟,挑着一俩担家伙(工具和煤)行走在各个村落(那时交通不便,手艺人只好游走四方)。

一到村子里,徒弟就会架好铁占,炉子和风箱,摆好手锤,大锤,磨石等,师傅(有时候也会派大徒弟去招揽吆喝)这时候扯开嗓门叫喊着“打刀,淬火釭锄头”,如农家的犁、耙、镐、镰等,也有部分生活用品,如菜刀、锅铲、刨刀、剪刀等等。当然还有门环、泡钉、门插,如果遇到客户要打寿钉(因为寿钉不会论个讲价,所以说不说价格,看客户随意给),说不定铁匠还有几块钱的红包。

这时村民们就会把锄头呀,镰刀之类的送到铁匠摊。一个徒弟把炉火烧的正旺,炉膛内火苗直往上蹿。这时铁匠的徒弟就会把要锻打的铁烧红,然后铁匠师傅就会移到铁占上,师傅掌主锤,下手握大锤,如果打大件的时候,拉风箱的徒弟也要腾出手来打铁(不像现在的铁匠铺有空气锤哦,一个铁匠师傅就可以打铁了)。如果冬季看见打铁的,围看取暖的小孩最多,因为炉火是暖洋洋的。

那时隔三差五个月,就会看见一些手艺人在村口,不过铁匠这手艺是自己起火弄饭,不像其它的手艺人是吃上门人家的。嗨,人间手艺有三种人的最苦“打铁(不管春夏秋冬),撑船(没日没夜),磨豆腐(起早贪黑)”。打铁名排手榜,可见打铁之苦。旧社会流传一句话,叫做有崽莫打铁,好男不当兵。随着社会的进步等方面的环境改变,铁匠铺也逐渐浓缩了,甚至可以说逐渐远离了乡村。

时光依旧,光阴不老。铁匠这活儿流过几个朝代,但象徴青铜器的精美到现代化的简约,无不散发着一种旧远的民间手艺魅力,那些虽为简约随性的铁制品,无不诠释着铁匠们的汗水与智慧,演绎了一个个精美纯朴的故事。

小时候,每至秋收以后,村口就有手艺人走动。或许是一帮铁匠的炉火刚熄,就来几个篾匠。当然,还有裁缝、弹棉花的手艺人,他们熟知农闲时的农家需要什麽,往往是做了东家,走西家,时间大致十天半月的。也许,农家的孩子对箩筐,簸箕筛子斗笠,篾枕,竹席,竹床等竹制品有着深厚的情愫,篾匠的影子,以及篾匠肩上搭着一捆噼好的篾条(有长有短、有粗有细,篾匠称为罒蔑),在岁月的长河里浅浅地忆起。

那时的篾匠,都带有一两个徒弟。且年龄都在十四五岁左右,也有和我当时年纪一般大的,甚至是没有进过学堂。因为家庭生活所迫,自幼拜师学艺(听篾匠师傅讲过,徒儿一般都是左邻右舍的,甚至是自己的亲生儿子)那时学艺是没有工钱的,只管吃饱肚子(他们在哪家做事,就在哪家吃饭,甚至有些下陈下饭,可谓有些口福)。那时的秋凉以后,乃至初冬的天气,十分寒冷,甚至是打霜勾冻时多。那年代可用贫寒来形容,缺衣少食。我那时候穿的就是一件棉袄,下穿单裤,袜子嘛就是一种到膝盖处的纱制品,弹性极差,时常走一段路后就掉在脚鞋边了。

那时看见的篾匠小徒弟,在冰窟窿里起竹,冻裂的手,以及卷缩的身躯,留给我是最深的印象,学艺真苦。或许,每个手艺人都是经过这种磨炼,才能立世,才能担当起家庭的重任。后来,我进城了。发现小镇里集结了很多的篾匠,在一栋四进的大屋里,有很多十来岁的徒弟,来来回回地拉着竹篾,师傅手下刮下许多细细竹丝。大到晒垫,小到水竹管,竹制産品,琳琅满目

[1]

作者简介

若谷,江西玉峡人。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中国诗人协会会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