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兒時手藝人印象(若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兒時手藝人印象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兒時手藝人印象》中國當代作家若谷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兒時手藝人印象

兒時經歷的歲月或所見所聞的都會產生一種不可磨滅的印象,深深地在腦海紮根,在記憶里留存。

鐵匠,打鐵可以說是一種最原始的鍛造工藝,盛行於上世紀中葉以前的農村。打鐵雖為原始簡單實用,但很不容易學成,一般打鐵學藝非得經過三年五載,甚至打到老學到老,技藝也非精湛,只得混口飯吃。其實打鐵,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鍛造這行當(近年考古學家就春秋墓葬中出土的劍,就發現劍是經過了淬火,回火等熱処理,以及劍的斷面也有反覆鍛打的痕跡),所以說鐵匠是一個古老的手藝活。那時,鄉村常見一個鐵匠師傅帶着二個徒弟,挑着一倆擔傢伙(工具和煤)行走在各個村落(那時交通不便,手藝人只好遊走四方)。

一到村子裡,徒弟就會架好鐵占,爐子和風箱,擺好手錘,大錘,磨石等,師傅(有時候也會派大徒弟去招攬吆喝)這時候扯開嗓門叫喊着「打刀,淬火釭鋤頭」,如農家的犁、耙、鎬、鐮等,也有部分生活用品,如菜刀、鍋鏟、刨刀、剪刀等等。當然還有門環、泡釘、門插,如果遇到客戶要打壽釘(因為壽釘不會論個講價,所以說不說價格,看客戶隨意給),說不定鐵匠還有幾塊錢的紅包。

這時村民們就會把鋤頭呀,鐮刀之類的送到鐵匠攤。一個徒弟把爐火燒的正旺,爐膛內火苗直往上躥。這時鐵匠的徒弟就會把要鍛打的鐵燒紅,然後鐵匠師傅就會移到鐵占上,師傅掌主錘,下手握大錘,如果打大件的時候,拉風箱的徒弟也要騰出手來打鐵(不像現在的鐵匠鋪有空氣錘哦,一個鐵匠師傅就可以打鐵了)。如果冬季看見打鐵的,圍看取暖的小孩最多,因為爐火是暖洋洋的。

那時隔三差五個月,就會看見一些手藝人在村口,不過鐵匠這手藝是自己起火弄飯,不像其它的手藝人是吃上門人家的。嗨,人間手藝有三種人的最苦「打鐵(不管春夏秋冬),撐船(沒日沒夜),磨豆腐(起早貪黑)」。打鐵名排手榜,可見打鐵之苦。舊社會流傳一句話,叫做有崽莫打鐵,好男不當兵。隨着社會的進步等方面的環境改變,鐵匠鋪也逐漸濃縮了,甚至可以說逐漸遠離了鄉村。

時光依舊,光陰不老。鐵匠這活兒流過幾個朝代,但象徴青銅器的精美到現代化的簡約,無不散發着一種舊遠的民間手藝魅力,那些雖為簡約隨性的鐵製品,無不詮釋着鐵匠們的汗水與智慧,演繹了一個個精美純樸的故事。

小時候,每至秋收以後,村口就有手藝人走動。或許是一幫鐵匠的爐火剛熄,就來幾個篾匠。當然,還有裁縫、彈棉花的手藝人,他們熟知農閒時的農家需要什麽,往往是做了東家,走西家,時間大致十天半月的。也許,農家的孩子對籮筐,簸箕篩子斗笠,篾枕,竹蓆,竹床等竹製品有着深厚的情愫,篾匠的影子,以及篾匠肩上搭着一捆噼好的篾條(有長有短、有粗有細,篾匠稱為罒蔑),在歲月的長河裡淺淺地憶起。

那時的篾匠,都帶有一兩個徒弟。且年齡都在十四五歲左右,也有和我當時年紀一般大的,甚至是沒有進過學堂。因為家庭生活所迫,自幼拜師學藝(聽篾匠師傅講過,徒兒一般都是左鄰右舍的,甚至是自己的親生兒子)那時學藝是沒有工錢的,只管吃飽肚子(他們在哪家做事,就在哪家吃飯,甚至有些下陳下飯,可謂有些口福)。那時的秋涼以後,乃至初冬的天氣,十分寒冷,甚至是打霜勾凍時多。那年代可用貧寒來形容,缺衣少食。我那時候穿的就是一件棉襖,下穿單褲,襪子嘛就是一種到膝蓋處的紗製品,彈性極差,時常走一段路後就掉在腳鞋邊了。

那時看見的篾匠小徒弟,在冰窟窿里起竹,凍裂的手,以及捲縮的身軀,留給我是最深的印象,學藝真苦。或許,每個手藝人都是經過這種磨鍊,才能立世,才能擔當起家庭的重任。後來,我進城了。發現小鎮裡集結了很多的篾匠,在一棟四進的大屋裡,有很多十來歲的徒弟,來來回回地拉着竹篾,師傅手下刮下許多細細竹絲。大到曬墊,小到水竹管,竹製産品,琳琅滿目

[1]

作者簡介

若谷,江西玉峽人。中國散文家協會會員、中國詩人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