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动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动荡》,尼日利亚长篇小说。阿契贝·齐努阿(见“崩溃”)著。1960年英国伦敦海内曼出版社出版。后被译成法、意、德等十几种文字在各国出版。

本书收编于《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

内容简介

本小说是“尼日利亚四部曲”的第2部。主人公奥毕是伊博族青年,十分聪明好学。族人们认为他有出息,就联合征税出钱送他去英国学习法律。他们并不真正懂得教育的意义,但他们却深知不懂法律要时常吃亏。他们期望奥毕能学成归来好在本族人与外族人打官司争土地时出力,为本族人谋利益,为本族人多谋就业机会。临行前,全村人都来为奥毕送行,族人首领语重心长地嘱咐他不要象邻村人送出去的年轻人,到了白人的世界里只知道追逐新奇和享乐,甚至与白种女人结婚。全族人从口中挤出钱来送他上学,他如果做了那样的事,就会失去他的人民,遭到唾弃。奥比牢记族人的教诲,在英国勤奋读书。大学毕业后,他满怀抱负回到故乡。当乡亲们看到他没有穿笔挺的西服而只是穿一件衬衣,虽然讲英语,但并不趾高气昂时,族人们惊讶得说不出话来。但是他们最终还是为他的豪华小汽车而自豪,热情地接待了他。然而,渐渐地族人们对奥毕开始不满并发展为怨恨,因为奥毕没有象他们想象的如同一个欧洲人那样到处炫耀自己的才能,也不知道利用他的才能为本族人多谋求好的就业机会。甚至他的小汽车也因无钱付费而关进了车库。虽然奥毕把自己的薪水都分给了族人,但他们仍然怨恨他辜负了族人的厚望。奥毕深爱的姑娘克拉茹也因族人的反对而被逼得与他结束了婚约。这使奥毕认识到族人们的自私,他们只知道把他当做谋利益的工具,而根本不考虑他的切身幸福,也不考虑西方教育对他产生的影响。奥毕无法在这两种绝然不同的价值观念的社会中生存,他离开了家乡,到大城市谋生并在教育部任职。他为社会奋力工作,刻苦奉公。然而现代高消费的城市生活使他招架不了。他不得不为他的汽车支付各种费用,偿还他欠族人们送他留学的钱、付收入税、电费、弟弟的学费、父母的赡养费,以及母亲死后庞大的葬礼费等。现代生活的动荡和传统生活的压力双重压在他身上,他发现自己的生活观不再行得通,他开始了受贿。终于他被送上法庭。一个有为的年轻人毁掉了。

本书的框架是一起行贿案件,以此开始并以此结束。通过一位带着英国大学文凭回国、怀着满腔爱国报国热情的一个青年的悲剧,深刻地反映了尼日利亚五十年代的城乡社会的动荡,揭示出伊博族传统社会的狭隘意识和大城市现代社会的堕落。伊博族人有着他们的无私和美好品德;但对奥毕,他们是自私的。正是由于这个自私的圈子的压力,包括奥毕的父母、乡亲、妻子,导致了一个曾经不仅正派规矩、而且满心为社会谋福利的有为青年走向毁灭。本书深刻剖析了尼日利亚民族受殖民者奴役而产生的强烈民族自卑感,他们并不热爱欧洲人的价值观,但他们却以此评判生活中的人与事,这不能不导致悲剧的产生。正是西方价值观念对传统非洲观念的冲击,才产生了动荡的社会。

相关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以“齐全、新颖、系统、科学、稳定”为编纂原则[1],选收了1985年以前出版的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综合性科学、社会和人文科学、文学艺术等方面500多个学科(包括主要学科及其分支学科)的名著,以及世界各大宗教的重要典籍。其中有科学上各主要学派[2]的代表作,文学艺术上各主要流派的代表作,宗教上各主要宗派的主要典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重要著作。

视频

动荡 相关视频

在非洲,每位尼日利亚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想要到中国去!
尼日利亚NEPZA宣传片

参考文献

  1. (论文)百科全书的编纂体制与体例,道客巴巴,2015-07-08
  2. 第十讲科学学派_图文,豆丁网,2016-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