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動盪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動盪》,尼日利亞長篇小說。阿契貝·齊努阿(見「崩潰」)著。1960年英國倫敦海內曼出版社出版。後被譯成法、意、德等十幾種文字在各國出版。

本書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內容簡介

本小說是「尼日利亞四部曲」的第2部。主人公奧畢是伊博族青年,十分聰明好學。族人們認為他有出息,就聯合徵稅出錢送他去英國學習法律。他們並不真正懂得教育的意義,但他們卻深知不懂法律要時常吃虧。他們期望奧畢能學成歸來好在本族人與外族人打官司爭土地時出力,為本族人謀利益,為本族人多謀就業機會。臨行前,全村人都來為奧畢送行,族人首領語重心長地囑咐他不要象鄰村人送出去的年輕人,到了白人的世界裡只知道追逐新奇和享樂,甚至與白種女人結婚。全族人從口中擠出錢來送他上學,他如果做了那樣的事,就會失去他的人民,遭到唾棄。奧比牢記族人的教誨,在英國勤奮讀書。大學畢業後,他滿懷抱負回到故鄉。當鄉親們看到他沒有穿筆挺的西服而只是穿一件襯衣,雖然講英語,但並不趾高氣昂時,族人們驚訝得說不出話來。但是他們最終還是為他的豪華小汽車而自豪,熱情地接待了他。然而,漸漸地族人們對奧畢開始不滿並發展為怨恨,因為奧畢沒有象他們想象的如同一個歐洲人那樣到處炫耀自己的才能,也不知道利用他的才能為本族人多謀求好的就業機會。甚至他的小汽車也因無錢付費而關進了車庫。雖然奧畢把自己的薪水都分給了族人,但他們仍然怨恨他辜負了族人的厚望。奧畢深愛的姑娘克拉茹也因族人的反對而被逼得與他結束了婚約。這使奧畢認識到族人們的自私,他們只知道把他當做謀利益的工具,而根本不考慮他的切身幸福,也不考慮西方教育對他產生的影響。奧畢無法在這兩種絕然不同的價值觀念的社會中生存,他離開了家鄉,到大城市謀生並在教育部任職。他為社會奮力工作,刻苦奉公。然而現代高消費的城市生活使他招架不了。他不得不為他的汽車支付各種費用,償還他欠族人們送他留學的錢、付收入稅、電費、弟弟的學費、父母的贍養費,以及母親死後龐大的葬禮費等。現代生活的動盪和傳統生活的壓力雙重壓在他身上,他發現自己的生活觀不再行得通,他開始了受賄。終於他被送上法庭。一個有為的年輕人毀掉了。

本書的框架是一起行賄案件,以此開始並以此結束。通過一位帶着英國大學文憑回國、懷着滿腔愛國報國熱情的一個青年的悲劇,深刻地反映了尼日利亞五十年代的城鄉社會的動盪,揭示出伊博族傳統社會的狹隘意識和大城市現代社會的墮落。伊博族人有着他們的無私和美好品德;但對奧畢,他們是自私的。正是由於這個自私的圈子的壓力,包括奧畢的父母、鄉親、妻子,導致了一個曾經不僅正派規矩、而且滿心為社會謀福利的有為青年走向毀滅。本書深刻剖析了尼日利亞民族受殖民者奴役而產生的強烈民族自卑感,他們並不熱愛歐洲人的價值觀,但他們卻以此評判生活中的人與事,這不能不導致悲劇的產生。正是西方價值觀念對傳統非洲觀念的衝擊,才產生了動盪的社會。

相關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以「齊全、新穎、系統、科學、穩定」為編纂原則[1],選收了1985年以前出版的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綜合性科學、社會和人文科學、文學藝術等方面500多個學科(包括主要學科及其分支學科)的名著,以及世界各大宗教的重要典籍。其中有科學上各主要學派[2]的代表作,文學藝術上各主要流派的代表作,宗教上各主要宗派的主要典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重要著作。

視頻

動盪 相關視頻

在非洲,每位尼日利亞人都有一個共同的夢想,想要到中國去!
尼日利亞NEPZA宣傳片

參考文獻

  1. (論文)百科全書的編纂體制與體例,道客巴巴,2015-07-08
  2. 第十講科學學派_圖文,豆丁網,2016-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