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商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北京工商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前身是北京轻工业学院自动化系,成立于1979年。具有本科和研究生两个办学层次,1980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81年开始招收研究生,截止到2012年9月,学院有本科生2051人,研究生198人。
学科设置
学院设有4 个系(计算机系、自动化系、电子信息系、信息管理系)、1个教学实验中心和多个校外实习基地。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8个本科专业。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4个一级学科,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计算机应用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计算机技术[1]、控制工程、物流工程3个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计算机应用技术为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为校重点建设学科,原轻工业部重点学科。
师资队伍
学院教师队伍爱岗敬业、整体水平高,年龄、学历与职称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截止到2012年9月,学院有教职工115名,其中教授17名、副教授51名,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5名,占教师总数的61%。教师中具有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北京市优秀教师、教育部高校骨干教师、北京市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北京市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北京市高校青年学科带头人[2]、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多人。教师中许多人在国内一级或二级学术团体中担任重要职务。近半数教师曾在英国、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匈牙利、德国、爱尔兰等国进修或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国际视野宽阔。
办学成果
学院具有工商融合的鲜明特色和办学经验丰富的明显优势,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信息类复合性应用型专门人才,其中有的成为著名大公司的总裁、国家一级专业协会的理事长、科研院所的所长、高校的教授学者、国家机关领导、企业的老总、单位科技骨干,他们在各行各业为国家的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学院所培养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全面、实践能力强、适应性宽,能很好地满足国家及北京市对信息类人才的要求。毕业生就业率高、选择面宽,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毕业生就业部门多为高新技术企业、科研院所、国家机关,就业区域以北京为主,其它就业区域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和地区。部分本科生毕业生考入国内外名牌大学继续深造或被该院免试推荐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
科研成果
科研工作中,学院教师在发扬学科优势的前提下,立足学术前沿,加强产学研开发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较大幅度地提高科研水平,在国家基金,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地方科技攻关计划和企业委托科研项目上有很大突 破。学院在水环境处理、农产品无损识别、物流控制工程、大规模数据可视化、移动计算等多个研究与应用领域完成或在研的国家十二五科技攻关项目1项、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1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8项、北京市自然基金项目10项,其他省部级科研课题和企事业委托项目多项项目,年平均科研费800万。已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二等奖5项、省部级三等奖7项。获国家发明专利36项,实用新型专利12项,软件著作权50项,发表在核心刊物以上论文800多篇,出版学术著作53部、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北京市精品教材等10多部。此外,学院积极组织研究生、本科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和实际科研项目,在历年的大学生数学、物理、英语、计算机、电子设计、机器人等各种学科竞赛中获奖众多。
视频
北京工商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计算机技术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 ,搜狐,2019-03-28
- ↑ 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教坛新秀的评选办法,搜狐, 2012-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