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點和平原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十四點和平原則(英語:Fourteen Points)是為和平協商結束一戰,以和平為原則的聲明。它的大綱由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於1918年1月在美國國會上關於戰爭目的和和平條款的演說中提出。歐洲人總體歡迎威爾遜的原則。
十四點和平原則後來成為美國在巴黎和會中的主張,其中設立國際和平機構落實成為國際聯盟。在國際關係中被視為理想主義的典範之一[1]。
背景
十四點和平原則為威爾遜總統於1918年1月8日向美國國會致詞時所列舉之一般作戰目標,後來又另作多次補充。早在三天之前(1月5日),英國首相大衛·勞合·喬治向英國下議院致詞時,也曾提出若干與十四點和平原則相似之原則。不過由於美國聲望較高,與英、法、意等國多次協調,各方觀點漸趨接近,協約國各國最終勉強同意,以十四點和平原則作為議和之指導綱領,並在11月5日正式通知德國政府。
十四點和平原則的要點
1890年奧匈帝國的民族分布情況,紅線為1914年一戰前的邊界。
1918年奧匈帝國接受十四條為基礎的停戰協議後解體[2],圖為1919年時獨立各國的邊界示意,上方為捷克斯洛伐克,中左為奧地利,中右為匈牙利,下方為塞爾維亞人、克羅地亞人和斯洛文尼亞人王國。
十四點和平原則的要點:
- 無秘密外交。
- 航海自由。
- 消除國際貿易障礙。
- 限制軍備。
- 平等對待殖民地人民。
- 德軍撤出俄國領土。
- 恢復比利時獨立性。
- 德國歸還阿爾薩斯及洛林予法國。
- 根據民族性原則,重塑意大利邊境。
- 奧匈帝國的民族自決。
- 奧斯曼帝國的民族自決。
- 恢復波蘭獨立性。
分析
十四點和平原則為理論與實際的綜合體。第六至第十三等八點,均屬協約國作戰之目標;第一至第五點,為抽象的國際政治原則,第十四點則是試圖建立彌平國際戰爭保障世界和平之機構,為威爾遜政治理想的重心。
十四點和平原則雖然被聯軍接受為巴黎和會之指導綱領,但是十四點和平原則受到許多因素影響之下,事後未能完全實現。例如:有關俄國、法國、比利時、巴爾幹之撤軍,波蘭之重建,及組織國際聯盟等項實現外,關於外交公開、公海航行自由、撤除關稅壁壘等,則未能實現。
評價
十四點和平原則代表威爾遜的政治理想,成為美國在巴黎和會的重要主張,也造就國際聯盟的誕生,而他本人亦因此獲得1919年諾貝爾和平獎。
十四點和平原則具有開創性,它首次否認了大國之間擴張軍力的理性,並對由國家之間的軍事擴張而造成的不信任進行了強烈的抨擊。這對於當時富有侵略性的世界格局影響巨大;同時,其學說對後世也產生了的重要的影響,聯合國實質上就是以威爾遜倡導的國際聯盟為藍本建立起來的。
但是其學說也有着致命的缺陷:首先,國家間的發展是不平衡的,其所提出的人性改造本身也是不平衡的,而且宗教、民族、地域、血統等等的複雜因素,會使得人的修養和認識造成偏差,這樣人與人之間的不同,絕對信任的便無從談起;此外,其關於國際組織的作用也太過於理想化。如果國家之間的聯合與合作是建立在利益的基礎上,而利益的摩擦並沒有一個組織通過一定的手段(包括經濟的和政治的)來約束,那麼國際法也就無法真正得到貫徹--即國際社會仍然會處於無政府狀態--國家之間必然會因產生不信任而導致分歧,而此時的國際組織沒有足夠的力量去壓制這種分歧,這樣的國際組織必然會產生分裂。
由於協約國各據私心的利益盤算,加之美國的孤立主義政策在兩院中的巨大影響,兩院議員以絕對多數否決了威爾遜提出的包括美國加入國聯等一系列使美國跨入世界支配大國行列的議案,並且將國際聯盟同歐洲古老而落後的「神聖同盟」相提並論,也使其在美國政府內部遭到質疑,十四點和平原則終究難以達成,懸而未決的問題依舊存在,埋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的導火線。
視頻
十四點和平原則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十四點和平原則 The Fourteen Points,愛思英語,2012-07-25
- ↑ 一戰中的奧匈帝國:奧匈帝國因何最終面臨解體,趣歷史, 201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