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十里长街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十里长街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中文名称: 十里长街

别名: 长安街

著名景点: 天安门

长安街,横亘于天安门金水桥前,当年从长安左门至东单牌楼(已拆除),名东长安街;从长安右门至西单牌楼(已拆除),叫西长安街。古时东西长安街仅3.7公里,有十里长街之称。这是京城历史上有名的"天街",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古典而现代化的大街之一。其名取自盛唐时代的大都城--"长安"之称谓,含长治久安之意。[1]

修筑历史

长安街修筑于明朝永乐四年至十八年(1406-1420),与皇城同时建造,是明代兴建北京城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东西平行走向的长安街,与纵贯南北八公里长的御道中轴线,在天安门前正好垂直相交成准确的"十"字型经纬坐标中心点,从而构成了北京城坐北朝南,街巷纵横的总体布局。

据有关资料记载,明成祖永乐四年至十八年(1406-1420年),它与皇城同时建造,是明代兴建北京城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距今有600年的历史。长安街,其名取自强汉、盛唐时代的都城--"长安",含长治久安之意。

明清之时,长安街仅长七、八里,有十里长街之称。当年从长安左门至东单牌楼,名为东长安街;从长安右门至西单牌楼,称西长安街。1940年,内城城墙的东西两侧的建国门与复兴门被拆开后,成为近代长安街的雏形。1952年8月,为了国庆游行和疏导交通的需要,长安左门和右门被拆除。1954年8月,东西长安街两座牌楼被拆除。同年,由于道路拓宽,西单至新华门间的双塔寺被拆除。此外人民英雄纪念碑施工中,纪念碑以南的中华门也被拆除。

原东、西两侧长安左、右门前均分别竖有巨型下马碑,上刻"官员人等,到此下马"。古代皇宫内是严禁骑马的,除非是"金殿传胪"时的新科状元,可骑皇帝御赐的高头大马,在长安街上走过, 以示"皇恩"之意。明代重臣杨一清曾写诗云:"三日兴隆寺里斋,旌旗缭绕望天街,过往不敢长驱马,上有君王万岁牌",可想而知当时的交通规制。

清王朝灭亡后,内城墙中东西两侧的建国门与复兴门,是在民国二十九年(1940)被打开的。

文革破四旧运动中曾被改名为"东方红大路"。2009年3月20日,长安街进行夜间大修,并历时5个月,至8月完工,成为长安街10年内的首次大修。

布局规划

民族文化宫一带的长安街长安街在北京,乃至全中国的的地位都十分重要。中国的象征--天安门和天安门广场,就在长安街上。长安街两侧有人民大会堂中南海及中国国务院部分机关,如公安部、商务部、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等。长安街两侧亦分布很多文化设施,如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大剧院北京音乐厅北京图书大厦民族文化宫军事博物馆等。许多重要的商业区也在长安街沿线,如北京商务中心区、东单王府井西单北京金融街。此外,北京站和北京西站也在长安街附近。

发展变化

特别自新中国成立后,昔日的长安街一改旧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为了有利发展现代交通,长安街原来的石板路被改为柏油路,街面被展宽为50-100米,东西长安街的延伸线东达通州,西抵石景山,总长40公里,有百里长街的美称。在百里长街中,高架桥路及地下铁道,正在运行之中。街道两旁浓荫的绿树,争艳的花草,灿烂的华灯,簇拥着鳞次栉比,连绵无余的高楼大厦,呈现一派车水龙马,生机勃勃的繁荣兴旺景象。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