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南沙大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南沙大道
圖片來自sohu

南沙大道源于番禺大道,原番禺大道分为沙湾大桥以北的路段为番禺大道北和沙湾大桥以南的路段为番禺大道南两部分。自2012年12月东涌三镇划入南沙区后,番禺大道南部分已经陆续改名为南沙大道南沙大道始于番禺沙湾大桥,终于南沙黄阁南路,设有主路与辅路。与番禺区番禺大道相接。是广州市区到南沙区的重要道路,有效缓解南沙港快速的车流。

番禺区

番禺(官方音譯:Panyu郵政式拼音Punyü[1])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广州市于2000年设立的副地级市辖区,為原禺南地區,位于广东省及广州市中南部,珠江口西北岸,处于珠三角腹地。番禺区土地肥沃、水陆交通便利,自古以来就是岭南地区的鱼米之乡。旧时番禺(番禺縣)与同样经济富庶、文化互通的南海顺德合称“南番顺”,是岭南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番禺区的区划代码为440113,区政府驻地邮政编码为511400(其他地区各有异同)。

地理

番禺全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北纬二十三度(23°N)横贯区境。

番禺以东面临狮子洋水道西面与佛山市南海区顺德区毗邻,南与南沙区一衣带水;北部为海拔50米以下低丘,与广州市荔湾区芳村、海珠区黄埔区南部一江之隔。

地势主要为丘陵与平原交错之肥沃土地,由西部向东部以及南部倾斜,陆地最高点为西部大夫山之顶峰大乌岗,海拔约226公尺。主要河流有珠江西江北江支流等,区内河网星罗棋布。冬季时有咸潮溯流侵袭本区。

番禺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1646.9毫米,年均温22.2℃,“无气象意义上之冬季”,年平均日照时数1807.6小时。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因能达到“水热同期”亦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行政區劃

番禺区现时下辖11街道和5镇:

參考文獻

  1. 中华民国《1947年广东政区及邮政式广东地名一览》,大部分根据粤语标准音广州话拼写,其他部分由潮汕、客家、官话或其他方音拼写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