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南沙大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南沙大道
圖片來自sohu

南沙大道源於番禺大道,原番禺大道分為沙灣大橋以北的路段為番禺大道北和沙灣大橋以南的路段為番禺大道南兩部分。自2012年12月東涌三鎮劃入南沙區後,番禺大道南部分已經陸續改名為南沙大道南沙大道始於番禺沙灣大橋,終於南沙黃閣南路,設有主路與輔路。與番禺區番禺大道相接。是廣州市區到南沙區的重要道路,有效緩解南沙港快速的車流。

番禺區

番禺(官方音譯:Panyu郵政式拼音Punyü[1])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廣州市於2000年設立的副地級市轄區,為原禺南地區,位於廣東省及廣州市中南部,珠江口西北岸,處於珠三角腹地。番禺區土地肥沃、水陸交通便利,自古以來就是嶺南地區的魚米之鄉。舊時番禺(番禺縣)與同樣經濟富庶、文化互通的南海順德合稱「南番順」,是嶺南文化的發源地之一。番禺區的區劃代碼為440113,區政府駐地郵政編碼為511400(其他地區各有異同)。

地理

番禺全區位於北回歸線以南,北緯二十三度(23°N)橫貫區境。

番禺以東面臨獅子洋水道西面與佛山市南海區順德區毗鄰,南與南沙區一衣帶水;北部為海拔50米以下低丘,與廣州市荔灣區芳村、海珠區黃埔區南部一江之隔。

地勢主要為丘陵與平原交錯之肥沃土地,由西部向東部以及南部傾斜,陸地最高點為西部大夫山之頂峰大烏崗,海拔約226公尺。主要河流有珠江西江北江支流等,區內河網星羅棋布。冬季時有咸潮溯流侵襲本區。

番禺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均降水量1646.9毫米,年均溫22.2℃,「無氣象意義上之冬季」,年平均日照時數1807.6小時。熱量充足,降水豐沛,因能達到「水熱同期」亦有利於農作物生長。

行政區劃

番禺區現時下轄11街道和5鎮:

參考文獻

  1. 中華民國《1947年廣東政區及郵政式廣東地名一覽》,大部分根據粵語標準音廣州話拼寫,其他部分由潮汕、客家、官話或其他方音拼寫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