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吴承仕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吴承仕
著名经学家、古文字学家、教育家
出生 1884年
国籍 中国
职业 经学家、古文字学家、教育家
知名作品经籍旧音辨证
《经典释文序录疏证》
三礼名物
《经学通论》
《国故概要》。

吴承仕(1884一1939),字絸斋,检斋,桥斋,号展成,又号济安,安徽歙县人。中国近现代著名经学家、古文字学家、教育家[1] 清代最后一位状元(当时称朝元),辛亥革命后任司法部佥事。曾受业于章太炎门下,研究文字、音韵、训诂之学及经学。与黄侃钱玄同并称章门三大弟子。曾在北京大学、中国大学任教。在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系任教授、系主任多年。与在南京大学任教的黄侃有"北吴南黄"两大经学大师之称。晚年接受马克思主义,加入中国共产党。

人物生平

1884年,出生于安徽省歙县昌溪乡沧山源村。17岁中秀才、18岁中举人,23岁参加举贡会考,获殿试一等第一名,即清代最后一位状元(当时称朝元),被点为大理院主事。受业于章太炎门下,研究文字、音韵、训诂之学及经学。与黄侃钱玄同并称章门三大弟子;与黄侃有"北吴南黄"两大经学大师之称。

1936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

民主革命时期,1912年任司法部佥事。精研音韵训诂及古代名物制度。

1915年,拜章太炎为师,在太炎先生被袁世凯软禁时,笔录太炎先生绪论,成《菿汉微言》,名动天下,后成为著名经学家。

大革命时期,历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中国大学国学系主任,兼北京大学、东北大学和民国大学教授,创办《文史》、《盍旦》、《时代文化》等刊物。在文字、音韵、训诂方面重要的代表作为《经籍旧音辨证》(1924年)。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5年创办《时代文化》等进步刊物,借古讽今,针砭时弊,激励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抗日斗志。积极参加"一二·九"运动,撰写文章,发表演说,步行到西山露营,组织教育界抗日救国会,营救被捕学生。北平沦陷以后,被列入黑名单而避居天津英租界,继续从事抗日救亡工作。期间著有《经典释文序录疏证》、《说文略说笺识》(未刊)等。在经学研究方面,他最突出的成就是对古代名物制度的探索。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北平沦陷后10日,在中共地下党的安排下,化名汪少白,化装转移到天津,秘密从事抗日救亡运动,与家人绝音信2年余。1938年初拒绝敌人拉拢收买,不出任北京师范大学校职。晚年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研究经学和古代历史是我国第一位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经学的学者,一生著述宏富。1939年8月天津水灾,染患伤寒而不自知,仅以一般感冒治之。后来病情严重,天津无法医治,只好秘密潜回北平。不敢直接回家,悄悄住在一个亲戚家中。9月11日身体不支,经友人帮助入协和医院治疗。由于在天津延误时日过久,又并发支气管炎。

1939年9月21日因终以肠穿孔抢救无效在北平逝世,终年56岁。

吴承仕著作

他在文字、音韵、训诂方面重要的代表作为《经籍旧音辨证》(1924年)。该书将汉至唐间近百家音切分别辑录整理出来,然后参较典籍原文进行辨证,最后成书25卷,序录1卷,后缩简为7卷出版,名为《经籍旧音辨证》。这是一部音义互证的训诂专著,更是一部经学研究的工具书。该书总结了先哲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自己的新见。其中的成果充分反映了作者在音韵、训诂研究上承上启下、承先启后的作用。章太炎为之作序,钱玄同为之题签,黄侃通读之并为之作《笺识》。大家都对该书极为赞誉。另有《经典释文序录疏证》(中国学院国学系丛书之一,1933年)、《说文略说笺识》(未刊)等。在经学研究方面,他最突出的成就是对古代名物制度的探索。他以自己"小学"研究的成果作工具,广采浩繁典籍资料作参证,深刻探求中国历代典章制度的特点与规律。著名的代表作为《三礼名物》(中国大学讲义)。《三礼名物略例》(《国学论衡》1933年第2卷)是其研究三礼名物的纲领。他承徽州学派江永戴震等经学及小学大师的治学方法和传统,精研音韵、训诂,详考古代典籍中的名物制度,尤其是对三礼(《仪礼》《周礼》《礼记》)的研究,在资料的搜集、研究的规模、学术见解等诸多方面,"并世殆无第二人可及"。此外,他还著有《经学通论》(中国大学讲义,1925年)、《淮南旧注校理》(木刻本)、《六书条例》(中国大学讲义)、《尚书三考》(抄本)、《国故概要》(北京师范大学讲义)、《小学要略》(中国大学讲义)、《男女阴释名》(《华国月刊》1924年第2卷第2期)、《尚书今古文说》(《中大季刊》1926年第1卷第1期)、《释这》(《中大季刊》1926年第1卷第3期)、《说祧》(《华国月刊》1926年第3卷第3期)、《公羊徐疏考》(《北师大国学丛刊》1927年第1期)、《经典释文撰述时代考》(《北平北海图书馆月刊》1929年第2卷第2期)、《语言文字之演进过程与社会意识形态》(《文史》1934年第1卷第2期)、《从说文研究中所认识的货币形态及其他》(《盍旦》1935年第1卷第2期)、《说文讲疏》(《制言》1936年第18、20、21期)、《释车》(《国学论衡》1936年第7卷)及《丧服变除表》《丧服要略》《文言与白话间的量和质》《从说文研究中所认识的交换形态之史的发展》《论古今文上章太炎先生书》《论语老彭考》《说文韵表》《读说文随笔》等专著和论文。

著有《经学通论》、《淮南旧注校理》、《六书条例》、《尚书三考》、《国故概要》、《小学要略》、《男女阴释名》、《尚书今古文说》(《中大季刊》、《释这》、《说祧》、《公羊徐疏考》、《经典释文撰述时代考》、《语言文字之演进过程与社会意识形态》、《从说文研究中所认识的货币形态及其他》、《说文讲疏》、《释车》及《丧服变除表》、《丧服要略》、《文言与白话间的量和质》、《从说文研究中所认识的交换形态之史的发展》、《论古今文上章太炎先生书》、《论语老彭考》、《说文韵表》、《读说文随笔》等专著和论文。

人物轶事

章门“托命”弟子

在“章门弟子”中,最具声名者,当属章太炎在东京时期的弟子。不过,在北京、上海与苏州等地向章太炎问学者,其成材率虽不及东京班上为高,但个中佼佼者,亦可谓各有千秋。以经学、语言文字以及历代典章制度研究成名于世的吴承仕,便是太炎在北京时期的弟子之一。吴承仕与任教南京中央大学的黄侃曾有“北吴南黄”南北二经学大师之称。章太炎也曾对自己两个高足弟子作别样的比较,说吴承仕“文不如季刚,而为学笃实过之”。 [2]

而提到章太炎的生平与思想,不能不提他的《菿汉微言》。太炎一生,一共有三部以“菿汉”为题的著作,分别是《菿汉微言》《菿汉昌言》与《菿汉雅言札记》。三者均为“口义”体。所谓“口义”,即弟子对于先生谈话的笔录,是宋代以后出现的一种学术文体。在三部“菿汉”之作中,最为重要的是《菿汉微言》。

1914年,太炎因为讨袁,被袁世凯软禁在北京钱粮胡同,长达两年。时任司法部佥事的吴承仕,对于太炎此举,十分敬佩。他时常前往太炎的软禁地探望,不畏险阻,送衣送饭,事师如亲。在此期间,他正式开始受业于太炎,成为“章门弟子”。

此时的太炎,“多言玄理”。而此时的吴承仕,也正“好说内典”。于是师徒二人一拍即合,相谈甚欢。太炎以佛教唯识论为主线,旁及老庄与孔孟诸家,每发新意,吴承仕便秉笔录下。后来二人的谈话范围也越来越广,囊括典籍、医学、历算、数学、音乐、文学、音韵与史事等诸多领域,包罗万象,异彩纷呈。1916年,笔录告一段落,共得一百六十七则。

《菿汉微言》的最后一则是太炎自述“思想变迁之迹”,具有极高的学术史价值。当时,太炎正被软禁,与吴承仕系统谈论诸家学说,并且交待自己的“学术次第”,大有“托命”的意味。是故,《菿汉微言》在太炎的学术著作中,也就占有了独特地位。吴承仕认为,《菿汉微言》“口义百六十七首”,“凡诸眇义,古近希有”,所以“不自私利,布之世间”。

《菿汉微言》不仅是一部论学之作,太炎自称其中“虽多言玄理,亦有讽时之言”,因为“身在幽囚,不可直遂,以为览者自能知之也”。而吴承仕,无疑真是将其“心迹”流播于世的弟子。1917年,《菿汉微言》首先在北京出版了铅印本,1919年又被太炎收录到再版的《章氏丛书》中。由此可见他对这部著作的偏爱。

在当时,与软禁中的太炎走动,是有极大政治风险的。吴承仕担此大任,自然受到了太炎的另眼看待。此后,太炎一直对他多加关注,并且屡屡提携。二人谱写了一段学界佳话。

唯物史观治经学第一人

吴承仕的成名作是他在1919年一至三期的《国故》月刊上连载的《王学杂论》。同为章门弟子的黄侃为此文专门写作了《题辞》,予以表彰。而太炎则致函吴承仕,着力肯定,表示“足下辨王学数条甚是”。

从1920年开始,吴承仕辑录《经籍旧音》。次年完成《序录》一卷,太炎为其题辞。1924年,《经籍旧音辩证》正式出版,太炎又为其题辞。黄侃作有《经籍旧音辩证笺识》,沈兼士作有《吴著经籍旧音辩证发墨》。此书在“章门”内外,都得到了很高评价。同年,吴承仕出任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系主任。次年,他转任中国大学国学系主任。1929年,续聘北师大国文系主任,1931年兼任北师大教授联席会议主席。在此期间,他多次与太炎论学,著有《论今古文上章太炎先生书》与《〈章炳麟论中医剥复案与吴检斋书〉跋》等文。

1932年,太炎北游,吴承仕陪同。同年,他与钱玄同历时两年完成了《章氏丛书续编》的校刊,首印20部。在1930年代,太炎多次邀他南下,到南京中央大学或者苏州“章氏国学讲习会”任教,不过都被他婉拒。但师生之情,至死未渝。至于婉拒的原则,则与吴承仕的思想转变有关。

1930年,吴承仕在范文澜齐燕铭张致祥等人的影响下,开始尝试以唯物史观治经学,这也成为了他在学术史上的一个独特贡献。1933年,时任中国大学国学系主任的他,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课程改革,新增《社会科学概论》《新俄文学选读》《周秦诸子》《中国通史》《中国政治思想史》《政治经济学》《现代文艺思潮》与《唯物辩证法》等课程,影响深远。

1934年,吴承仕创办《文史》杂志,鲁迅、茅盾、李达、吕振羽、侯外庐与陈伯达等人都曾为其撰稿。吴承仕自己发表了《五伦说之历史观》《竹帛上的周代的封建制与井田制》等文章。这批文章,被认为是“用马列主义观念来统帅经学历史材料的精辟之作,也证明了吴承仕由旧经学到马列主义历史哲学的大飞跃”。(庄华峰《吴承仕生平及著述活动年表》)这一评价不乏时代色彩,但在当时引入唯物史观进行经学研究,乃是一种十分先进的学术思潮。吴承仕可谓“预流”。

《文史》杂志被查封以后,1935年吴承仕又创办了《盍旦》杂志这样一份政论杂志。吴承仕先后发表了《我们要自由,同时要自由的保障》与《我们的认识和实践》等政论文章,引起极大反响。同时,他的学术论文也在其中发表。

资助学生

"九·一八"事变以后,蒋介石派他的侄子蒋孝先带领宪兵三团驻防北平,以武力镇压进步学生运动,搜捕共产党人。北平处于黑暗统治之下。在这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的历史关头,吴承仕进一步认清了国民党反动派背叛革命和人民的丑恶面目,对国民党的投降政策表示强烈的痛恨和反对。1931年吴承仕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会主席,即举行全体会议,一致通电南京政府,要求抗日救国。与此同时,他密切关心着进步青年的抗日救亡斗争,慷慨解囊,资助他的学生们出版进步的文艺书刊。例如1932年北师大国文系学生王志之,以"含沙"笔名写完揭露国民党九师反动当局镇压学生罪行的小说《风平浪静》无法出版,吴承仕知道以后,献出资帮助他在西单附近开设"新文艺书店"。为了立案,需要五家殷实铺保,又是吴承仕帮助他解决了这一难以解决的问题,并介绍他承租了西单南佩文斋双间铺面,使这一进步书店顺利开业。1934年冬,中国大学国学系学生余修,联络本系进步同学,成立了"大风诗社",编辑了《大风》诗刊,他们要以诗歌为武器,去唤醒沉睡中的华北青年。诗刊编好后,印刷、发行遇到了困难,吴承仕得知后,又担负起《大风》诗刊的印刷经费,并多方设法,再次联系介绍他们去人文书店,由该书店经销《大风》诗刊。吴承仕就是这样对进步青年的爱国活动,给予了热情的支持。他的学生齐燕铭、管彤(张致祥)这时己经是爱国学生运动的积极分子。后来都成为了北平地下党组织的重要成员。1935年"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爆发以后,吴承仕先生已年近花甲,他却抱着满腔抗日救亡的热忱,投入挽救祖国危亡的革命洪流,与热血青年们紧密地团结,奋勇前迸共同战斗。他积极支持学生自治会的活动,不仅在精神上,还在物质上和经济上给以大力支持。学生们开会有时找不到会场,他献出钱资助,在西单鸿春楼租房做会场,把饭堂变为宣传抗日救国的课堂。他不顾年纪,和青年们一起步行到西山樱桃沟去露营,在营会上发表演说,鼓励青年们的爱国热情。他参加发起北平文化界救国会,支援上海文化界著名人士马相伯先生组织救国会的抗日组织,亲自征集签名,并把签名簿拿回家去给家人宣传说:"多一个人签名就多一份力量。"让母亲、妻子、子女和儿媳、孙子都签了名。

保护学生

"一二·九"运动以后,北平反动当局加紧迫害进步学生。用另组新学联、开除学生领袖、取消学籍等种种手段打击和破坏学生运动,使许多爱国青年失学。师大的反动教授杨立奎,与反动当局一起,操纵指挥"师大抗敌反共救国会",加紧对进步学生的迫害。吴承仕在报纸上连续发表文章,揭露杨立奎的丑行。如在《新学生团体的出现》一文中,支持北平师范大学340名学生签名否认参加新学联。在《袈裟与手枪》一文中揭露反动派"需要袈裟时,就把手枪藏在袈裟下面用袈裟作掩护,不用袈裟时,就用手枪来代替袈裟"。他还针对青年们的思想撰写了《读书与救国》一文,剖析了理论与实践,读书与现实斗争的关系,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方向,"平常时期,要为救国而读书,在国难当头时,就要为读书而救国"。他委托自己的妻弟、时任国民政府铁道部副部长的张翰飞营救出被捕的学生及北平女师大校长。此外,为了营救被开除和受迫害的学生,吴承仕在1936年暑假,利用他在中国大学担任国学东京主任的机会,倡议在新生人学考试时,为吸收进步学生返校创造条件,亲自为国文试卷出题,并亲自口试、评卷。他出的作文题是《无敌国外患国恒亡》,当时正值国难之秋,这样的题目可以测验出学生的政治思想倾向。他在评分时,特别留意于具有进步思想倾向的学生。曾被清华大学开除的进步学生黄诚,就是在吴承仕主持阅卷时以"特别录取生"资格录取的。黄诚后来成为我党骨干,皖南事变时牺牲。还有的青年是在口试时问读过什么书?有什么感想等,从细微的面部表情发现学生内心深处秘密。许多曾在师大和中大求学的青年,如孙楷第、王重民、臧恺之、王志之、张致祥、王西彦、余修等均被录取,后来都成为党的优秀干部或知名学者。虽事隔半个世纪,还能记得他们入学考试时吴老师亲切慈祥的面容和问话的情景。

教子成材

吴承仕曾为父亲住宅的大街门上写过一副对联:"人在白日青天下,家住方壶椿树间。"红漆油底,黑漆描字,十分漂亮。一年正月初一吴先生率 子吴鸿迈去给父亲拜年。吃午饭时老祖父问几位孙辈:"街门上的对联,你们看见了吗?谁能讲得来,给我讲讲看。"吴鸿迈的叔伯大哥抢先发言:"现在全国都摘下了五色旗,换上了青天白日旗。"讲了这副对联的上句,如何贴切现实。另一位哥哥因为和祖父住在一起,马上接着说:"咱家住在永光中街,它的南邻是椿树胡同,北邻是方壶斋,所以下句对联更妙,指出了咱家的地址。"吴鸿迈当时是师大数学系预科班的学生,在一旁一言末发。吴先生问他:"你为什么不讲话?"鸿迈说:"话都被哥哥们说完了,我没有可讲的了。"吴先生说:"你不会把'方壶'和'椿树'的出典讲一讲吗?"因鸿迈不知这两个典故一下子楞住了。吴先生想说他几句,又考虑到来给父亲拜年不要给老人扫兴,正巧菜已上桌,被老人用话岔开了。

过了几天,吴先生把儿子叫到跟前,还是要他解答"方壶"和"椿树"。因为鸿迈事先查过了书,马上作了回答:"'方壶'二字的意思是海上三山神仙所居,中有一山,名为方壶,东方朔成仙后就住在方壶山上……。'椿树'二字的意思是在'大椿'二字,庄子上讲过,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爸爸把'方壶'和'椿树'联系起来,有祝爷爷长寿的意思。"鸿迈讲完很得意,以为父亲要夸奖自己儿句,没想到吴先生却说:"逼着你问一问,你就去翻翻书敷衍敷衍,不挨说,就不知道自觉去读书,你已经做大学生了,还丝毫没有'一心向学'的意思,这样下去怎么行啊!"从此鸿迈牢记父亲的教训,刻苦攻读,不但数学成绩优异,而且文史知识丰富,还善昆曲,会书法,诗词歌赋也很精通。师大毕业后,就留校任教,几十年如一日辛勤耕耘,成为数学系卓有成就的教授之一。

后世纪念

悼挽吴承仕联

孤悬敌区,舍身成仁,不愧青年训导;

重整国学,努力启蒙,足资后学楷模。

--中共中央副主席周恩来挽吴承仕

1940年4月16日延安各界为吴承仕举行了追悼大会,毛泽东送的挽词是"老成凋谢"。周恩来撰送了这副挽联。中共"七大"将吴承仕列入烈士名单。对吴承仕的死,朱希祖有长诗《天都烈士歌》以悼之。诗中洋溢着对吴承仕的敬意,也充满了同门师兄弟的情谊。吴承仕死后,章太炎同门多有诗吊之。

从排满到抗日战争,先生之志在民族革命;

从五四到人权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

--中共中央副主席周恩来挽蔡元培、吴承仕

1940年2月5日,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在延安成立,毛泽东和陈云等出席会议并讲话,公推蔡元培为名誉主席。半个月后,延安举行各界宪政促进会成立大会,毛泽东出席会议,并作著名的《新民主主义的宪政》的演说,会议又通过蔡元培为名誉主席团成员。3月5日,蔡元培病逝于香港。3月7日毛泽东即发去唁电:"香港九龙奥士甸道蔡孑民先生家属礼鉴:孑民先生,学界泰斗,人世楷模,遽归道山,震悼曷极,谨电驰唁,尚祈节哀。"3月9日,中共中央又发去唁电,并派廖承志专程前去吊唁。4月14日下午,延安各界千余人在中央大礼堂举行蔡元培、吴承仕二先生追悼大会。会场悬满挽联,周恩来撰送了这副挽联。这是对蔡元培、吴承仁二先生精确、崇高的历史评价,中国共产党人永远缅怀和纪念这些为民族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哲人和先贤。

爱祖国山河,爱民族文化,尤爱马列主义真理;学贯中西,善识优于苍水;

受军阀压迫,受同事排挤,终受敌寇毒刃摧残;气吞倭虏,壮烈比诸文山。

--延安宪政促进会会长吴玉章挽吴承仕

1940年4月16日延安各界为吴承仕举行追悼大会,毛泽东、周恩来等都送了挽词、挽联。此联是其中的一副。上联末"苍水",为张煌言的号。南明大臣,文学家。曾与钱肃山、郑成功等起兵抗清,被俘不屈牺牲。著有《张苍水集》传世。下联末"文山",为文天祥的号。南宋大臣、政治家、文学家。德佑元年[1275年]元兵东下,他在赣州组织义军,入卫临安(今浙江杭州)。后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坚持抗元,被俘后在柴市[今北京菜市口]从容就义。著有《文山先生全集》传世。

家庭成员

吴承仕育有三子二女

长子吴鸿迦又名吴曼秋,生于1909年。中央警官大学毕业,中共地下党员。解放前任沧县警察局长、县长,1951年病逝。吴鸿迦女儿吴凤英(松阳县第一、二、三届政协委员)、儿子吴铁军孙吴以辉。

次子吴鸿迈中共党员,解放后任哈尔滨军工大学数学系主任、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1987年去逝。

三子吴鸿狄,中共地下党员,解放前任河北沧州县警察局长,解放后在教育部任职。

长女吴特璋(吴玛丽),1939年吴承仕逝世后殉身。

二女吴特珍,中共党员,解放后在国务院新闻办任职。

参考资料

  1. 一剪梅 . 四百年古村无一人, 中华诗词论坛, 2017-07-11
  2. 吴承仕: 为国捐躯的“老青年”, 南方教育时报, 2016-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