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敦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周敦颐(1017年-1073年7月24日),原名惇实,字茂叔,号濂溪。道州营道县(今湖南道县)人。北宋宋明理学创始人。北宋理学,是孔子、孟子之后儒学最重要的发展,所以周敦颐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影响深远。
生平
周敦颐,父辅成,曾任贺州桂岭县令。敦颐15岁时丧父,依舅父龙图阁直学士郑向抚育,郑向见他聪颖好学,便栽培他念书,终成大儒。24岁以荫受任为洪州分宁县主簿。仁宗庆历五年(1045)调南安军司理参军。转运史王逵受人指使,判杀一罪不当死之囚犯,敦颐据理力争,并拟弃官而去,说:“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感动,免去该犯死刑。后敦颐为郴县令。程颢、程颐之父程垧,时任大理寺丞,在南安结识,敦颐遂收二子受学,在郴县7年。至和元年(1054),改大理寺丞,知洪州南昌县。后两年,改太子中舍佥书,署合州判官事。嘉祜六年(1061),迁国子博士,通判虔州,路经庐山,喜其风景优胜,遂买田筑屋于山下,以为引退传道之地。
英宗治平二年(1065),任永州通判。两年后,摄邵州事,兴学校,复兴孔学。次年,以吕公著、赵抃荐,任广南东路转运判官,提点刑狱。“尽心职事,务在矜恕,虽瘴疠僻远,无所惮劳”。神宗熙宁六年(1073),病卒。[1]
著作
周敦颐知识广泛,博取众家之长,融会贯通,成一家之言。他在研究《周易》后,写了著作《太极图·易说》,提出了一个宇宙生成论的体系。1072年,在江西庐山莲花洞创办了濂溪书院,并自号“濂溪先生”。著名散文作品〈爱莲说〉作于此时,表明了敦颐对莲花“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青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赞赏。是为千古名句。
濂溪的主要著作是《通书》、《太极图说》。濂溪与佛教关系深远,精研禅理,其《太极图说》,用图形以资推演,可达雅俗共享之效,融会释、道于儒家,首次将无极一词引入儒家理论。
朱熹盛推《太极图说》,陆象山则不认同《太极图说》中无极的概念,而后世有论者如毛奇龄等谓此图实出于道教。清初黄宗炎在《太极图说辨》中便说:“图学从来,出于图南(陈抟)。不过陈抟乃是假《易》理而论仙道。”
熙宁六年六月初七(1073年7月14日星期日)病逝,弟子程颢、程颐继承和完善了他的思想。后来经过著名学者朱熹的进一步的发展,终于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二程兄弟、张横渠、邵雍、司马光五人,再加上周敦颐,被朱熹称为“北宋六先生”(《六先生画像赞》)。
评价
黄庭坚在《濂溪词并序》中称周敦颐“人品甚高,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时士大夫亦誉为清高之士。[1]
参考资料
- ↑ 1.0 1.1 周敦颐(1017-1073)宋理学家. 每日头条. 2018-02-12 [2019-02-26]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