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周至县佛坪厅故城遗址博物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周至县佛坪厅故城遗址博物馆

中文名: 周至县佛坪厅故城遗址博物馆

地 点: 西安市周至县

馆藏精品: 石刻、牌匾、造像

周至县佛坪厅故城遗址博物馆是建立在一座清代厅城——佛坪厅故城遗址基础之上的博物馆。佛坪厅故城(俗称老县城)遗址位于西安市周至县厚畛子镇老县城村,太白山东岭下龙洞湾东5公里处。北距周至县城110公里,距西安市185公里。[1]

据《佛坪厅志》记载,佛坪厅为清道光五年(1825)所置。民国二年(1913)废厅改县治。随着政治经济中心的转移,这座曾经体察过末代王朝荣辱盛衰的深山古城,所在之地匪患猖獗,居民逃徙,建筑失修,道路渐阻,曾繁华一时的山城,终于被湮没在幽谷老林之中而鲜为人知。1996年,周至县人民政府将“老县城遗址”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成立“周至县佛坪厅旧城文物管理所”。2003年,老县城遗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更名为“佛坪厅故城遗址”;2007年佛坪厅故城遗址被遴选为第七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保护

佛坪厅故城遗址位于秦岭北麓与冠山中间的盆地中,故城座北向南,呈不规则长方形。该城设施齐全,建筑经过统一规划,布局合理,选址科学,是清代北方厅城建设的精典。城设东、西、南三城门,现存三城门洞及城墙。东门顶额为石质楷书“景阳”、西门为“丰乐”、南边为“延薰”。城墙周长1197.6米、墙高6米。城墙内原有马道绕城一周,现仍依稀可辨。城内建筑多已倾圮,仅“荣聚站”前房较为完整,并存留一些残垣断壁、建筑基址及构件。城外原有众多庙宇及祭祀坛、台等,现有城隍庙东西配殿尚存。2002年11月份,佛坪厅故城遗址保护规划通过专家论证,经陕西省文物局批准实施;2004年成立周至县佛坪厅旧城文管所,修建文物库房及展室320平方米,2005年,对佛坪厅故城中仅存的荣聚站、城隍庙东、西配殿两座古建筑进行了原貌抢修加固;2006年对佛坪厅故城遗址进行了第一期考古调查,掌握了故城遗址地下文物的情况。2009年到2010年,对文物库区、文管所院落进行绿化、硬化,修建了保护性建筑,配备了基本的服务设施,基本上具备了接待游客的条件。

展区介绍

佛坪厅故城遗址的展示方式以现场展示为主,主要展示老县城的整体结构、各部分的建筑风格、功能及现存的历史面貌等,结合有关故城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历史场景、评价等史籍、图片资料。使人们在参观过程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充分认识佛坪厅故城的历史地位与文化价值。

根据佛坪厅故城遗址的分布与保护现状展示区主要分为三部分:

内城展示区 主要是1197.6米城墙基址、故城内的所有遗存及一期考古揭露的遗址。

外城展示区 主要是城墙以外东、西两侧10公顷内的遗存,及一期考古发掘的遗址。

文物展示

石刻展示区 展出在保护遗址工作中征集的石刻、牌匾、造像、碑石等文物150余件。这些文物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佛坪厅故城发展的脉略。

文化旅游

随着第二期考古工作的开展,和省、市文物主管部门的支持,博物馆拟建重点区域遗址展示保护大厅,对考古发掘的县衙大堂、二堂、三堂进行全景展示。并在旅游旺季适时举行击鼓升堂,县衙办案;在接官亭举行迎送仪式和入城仪式;在遗址区外建立民俗文化馆,和游客进行互动,游客可参与石碾推磨、轧洋芋糍粑等,增强游客的参与感、娱乐感。从而使佛坪厅故城遗址博物馆成为集知识性、观赏性、参与性、娱乐性为一体的综合博物馆

参观指南

参观线路

1、游客可乘坐厚畛子到老县城旅游专线,车辆每天在厚畛子和老县城接送游客。

2、自驾游客可从周至县城沿108国道南行,经马召镇、厚畛子林场、水苑山庄前行约1000余米处离开国道,经过厚畛子镇,再前行19公里可到达老县城遗址

参考来源

周至 博物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