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和平渠 |
中文名稱;和平渠 來自;烏魯木齊河 烏魯木齊河;源於天格爾山一號冰川 |
和平渠水流來自烏魯木齊河。烏魯木齊河源於天格爾山一號冰川,向東北流經後峽,在英雄橋出山口,經烏拉泊窪地轉向北,沿河灘路穿城而過,進入烏魯木齊市米東區東道海子一帶,散流消失在準噶爾荒原。
和平渠是邊城烏魯木齊各族人民的生命之河。多少年來,它用有限的水資源滋養了百萬邊城各族兒女,為邊城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注入了活力。
序言介紹
解放前
1946年,當時的新疆省府主席張治中決定在烏魯木齊(當時稱迪化)以北的青格達湖(今烏魯木齊縣青格達湖鄉)開辦新疆軍墾處農場,用紅雁池水庫的水灌溉,為此要修一條渠。為表達希望"和平、統一"的治新綱領,張治中建議將這條渠命名為"和平渠"。
解放後
1949年,王震將軍帶領解放大軍進疆,其中約有7萬人留在烏魯木齊開展建設。當時的烏魯木齊市人口為8萬人,耕地面積約10萬畝。為了解決部隊的吃飯問題,王震將軍決定在五家渠開闢一個30萬畝的墾區,實現部隊的自給自足。這時,水成了最急迫的需求。
解放前修的和平渠,下段質量差,滲漏嚴重,因此王震將軍決定重修和平渠。1949年冬至1950年春,為了重修和平渠,王震、羅元發等一批高級將領和普通戰士一起,頂風雪、冒嚴寒、拉爬犁運送石塊到和平渠沿岸,擴建、整修了和平渠。
現狀
1961年,烏拉泊水庫在烏魯木齊河中游修建,從此烏魯木齊河斷流,和平渠成了烏魯木齊河在城市的延伸。
和平渠是烏魯木齊市唯一南北縱貫市區的輸水渠,擔負着城市防洪、輸水灌溉、綠化用水等重要任務,對調節城市氣候和美化環境起着重要作用。
2003年,烏魯木齊市先後投資上億元,以"長藤結瓜"的形式串接公共綠地和濱水景觀,沿和平渠先後建成了"濱河園""和平園""綠水園""風華園""泰和園",建成了城市中心區"水繞城、路環城、綠滿城"生態景觀系統。隨後又對和平渠分21個標段進行綠化和水系改造,讓整個城市有了濱水之感。
和平渠滋潤了烏魯木齊這座世界上離海洋最遠的城市,使得這座城市在明朗之外,多了溫潤與細膩。
斷流
流淌了60多年的和平渠斷流了,曾經水聲嘩嘩、涼風習習的水景觀變成了乾涸的水泥"廣場",岸邊不見了乘涼的老人,嬉戲的孩子,只有渠邊一片片乾枯的草木……
和平渠從南到北串起了烏魯木齊市6座大公園:南公園、人民公園、紅山公園、兒童公園、鯉魚山公園、新城公園,公園內鬱鬱蔥蔥的美景,與和平渠息息相關。和平渠斷流後,公園樹木喊渴的報道就未曾間斷。[1]
警示
從1946年至今,和平渠已使用66年了。最初,和平渠承擔着下游農業灌溉及城市防洪的功能。隨着時代的變遷,和平渠的功能開始發生變化。
和平渠的下游是五家渠市。和平渠建成後承擔着為五家渠農業灌溉輸送用水的重任。"十一五"期間,農六師五家渠市通過擴容、開源、節水,完成了一大批骨幹水利工程,供水保障能力有了質的提升。
烏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註冊規劃師蔡美權認為,在這種情況下,和平渠往下游輸水的功能在減弱。
據烏魯木齊水業集團源水公司黨委副書記靳春元介紹,和平渠的功能,現在已讓位於擔負烏魯木齊市城市防洪、輸水灌溉、綠化用水等任務,並對美化環境發揮了重要作用。
2011年,由於1月至4月份降水比正常年份偏少30%,烏拉泊水庫和紅雁池水庫總蓄水量比歷年同期少2400萬立方米,而城市用水量增長幅度卻超過歷年同期15%以上。按照慣例,每年的4月中旬到9月初,和平渠都會放水,然而從2011年起,意外發生了:為保障城市供水安全,和平渠出現斷流。"此次和平渠放水,也並不代表烏魯木齊的水多了。"靳春元說。
相關視頻
參考資料
- ↑ 烏魯木齊市人民政府關於和平渠通水的通告 ,紅山網 2019-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