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品格教育

品格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学习认识良善、喜爱良善、做出良善。

品格教育即是指:怎样和自己相处,怎样和别人相处,怎样和环境相处,这是做人。事情要怎样进行,才容易达到目标,这是做事。透过教育,分享行善故事孝顺故事、生命教育故事、带著孩子净滩、关心老人等,教养出的孩子懂得做人做事,教育的目标才能真正的落实。 [1]

朱子治家格言

又名 《朱子家训》、《朱柏庐治家格言》,作者朱用纯。一提到朱子,很多人第一反应就会想到朱熹,然而《朱子治家格言》虽然也叫做《朱子家训》,但是有别于朱熹的家训,朱熹也有一篇朱子家训,不过此朱子非彼朱子,朱子治家格言的作者,是明末清初的朱用纯,虽然名气不如朱熹,但是仅就两篇家训而言,论知名度,流传度,经典程度而言,朱用纯的这篇治家格言,远胜朱熹十万八千里。 [2]

朱子治家格言-原文

(一)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 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器具质而洁,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胜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二)三,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奴仆勿用俊美,切忌艳妆。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 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

(三)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多温恤。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 立见消亡。兄弟叔侄,须多分润寡.长幼内外,宜法属辞严。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求淑女,毋计厚奁。

(四)见富贵而生谗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 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毋恃势力而凌逼孤寡,勿贪口腹而恣杀生。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遭暗想。

(五)施惠勿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 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见色而起淫心 ,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六)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3]

文章分享

(一)纵容式的家庭教育不是爱,将毁了孩子的未来家长需重视

(二)3件事提升幼儿品格力

(三)四种性格,影响40年后的行为表现

(四)不占别人便宜,甚至自己吃一点亏,这不也是一种行善

(一)纵容式的家庭教育不是爱,将毁了孩子的未来,家长需重视

爱孩子要有个度,千万不能惯、忽视孩子的不良行为。别纵容孩子,越大越难纠正。

现实生活中,不少父母以爱之名,很少对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进行批评教育,往往包庇护短。每个孩子总有任性的时候,他们常常分不清对错,爸妈的心里一定要有一个杆秤,什么事情可以答应,什么事情不可以纵容。现在的父母对孩子"太好", 恨不得把所有的爱都无私奉献给孩子。但爱孩子要有个度,千万不能惯、忽视孩子的不良行为。父母如果不加以纠正,孩子长大后父母就后悔了。

把握以下三个关键期,成为孩子的心灵导师,让教育孩子的路不要那么艰难!

1.婴儿期,“快乐家长”如是胎教育婴 从胎儿开始,胎教音乐可以通过孕妇影响胎儿是许多年轻妈妈热衷的方法,但是宝宝出生后多数妈妈以为造人计画圆满结束,殊不知此时胎儿脱离母体,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听力比在母体中更加健全,育儿之路才刚开始。

2.幼儿期,“智慧家长”如是培育好性格宝宝 懵懂的幼儿更依赖父母的言传身教,身边亲人们对生活的一举一动恰恰是幼儿思维能力养成的关键,如果父母没有给予正确的输入,输出时糟糕失控的场面将是必然。 比如:蹒跚学步的宝宝摔倒了哇哇大哭,爷爷奶奶们采用转移法敲打碰到孩子的物件或地面,喃喃自语:“这个坏东西碰到宝贝了,打他。宝贝不哭了。”父母辈则采用诱导法:“宝贝不哭,我们一起来看你最爱的动画片,”  此时长辈们是原件,孩子是一影本。原件的处理方式成功制止了孩子的哭声,却不知摔倒的疼痛很快会过去,孩子的认知才是启蒙的重要一课。他认为原来遇事可以把责任推卸或者打人发泄也不是错,还可以用电子产品取乐解忧。这个第一认知牢牢扎在潜意识里,您的育儿之路就是这样悄悄变得艰难。


3.少儿期,“理性家长”别纵容孩子,越大越难纠正 孩子需要教育,并给予正向引导,而不是溺爱,孩子犯错,就需要导正。当孩子喜欢一件东西,习惯用耍脾气威胁父母,家长就立刻满足他,也就促成孩子坏习惯的养成。孩子的可塑性很强,家长别认为孩子年纪小,就不在意孩子的行为,那就大错特错了。 礼貌是一种教养,也是一种习惯,有的父母总认为孩子还小,孩子不礼貌的行为一再被包容原谅。值得父母注意的是,要及时制止孩子不礼貌行为,但当著客人的面,千万不可责怪孩子,这会让客人难堪,孩子恼怒。而对孩子的礼貌行为,就应及时肯定赞扬,让孩子获得成就感,更能巩固这样的好行为,养成好习惯。孩子的行为习惯不是一两天养成的,所以我们应以足够的耐心,反复练习形成好习惯,习惯也就成自然了。 好品格需要从小建立,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影响很大,好习惯养成是要时间的,加上孩子的可塑性强,对孩子的礼貌行为,就应及时肯定,给予赞美;而当孩子的行为举止需要纠正时,父母更不能视而不见,孩子并非纵容孩子,教育孩子是父母的责任[4]

(二)3件事提升幼儿品格力

1、引导式教育.刺激孩子思考 孩子听巧虎的话而不听的话,是因为卡通故事里,使用的是引导式的教育,而不是防堵式的教育,刺激孩子去思考,这样做,比你交代孩子甚么都不可以,还要能引导出长久稳定的好行为。

2、请勿贿赂孩子.失焦引导行为 “你快吃饭,不然巧虎就关掉;你快坐好,才给你看巧虎”,这些做法对孩子来说是贿赂,会让你想引导的好行为失焦,让孩子觉得吃饭就要有巧虎,也许本来只要看30分钟,后来要60分钟,最后变成要2个小时,让巧虎的角色变得越来越重要,奉劝大家要多多思考。

3.当个指令明确.说到做到的爸妈 我家的2个孩子,也会想要看卡通,我会提醒他们,该做的事都做完了吗?接著,我不会给任何的指令,就让他们自己去想。如果他们都做到了,收拾玩具、好好坐在位子上面吃完饭、维持自己的清洁,我就会遵守承诺,坐下来陪他们看一下卡通,并从旁协助看懂。 [5]

(三)四种性格,影响40年后的行为表现

一项美俄合作的研究,先评估孩子的个性,在40年后,再深入的比对及调查性格的特征。结果发现儿童时期的四种表现,会跟著我们到一辈子,研究发现语言流利度、适应能力、冲动性、自信心程度的重要影响。

1.语言发展越好,沟通社交能力越强 儿童时期比较健谈的孩子,中年之后,善于思考,比一般人可以控制大局;而儿童期不善交谈的孩子,中年后,多半缺乏主见,较不耐挫,也有可能在人际关系中间有较大问题。

2.适应能力越好,助于正向思考发展 当年被认为适应能力较强的人,长大之后有比较乐观积极人生态度;而儿童时期,适应力比较差的孩子,长大后缺乏安全感,与人不容易接近。

3.冲动控制越好,生活自理及适应力越强 儿童时期冲动性良好的孩子,长大之后,兴趣广泛,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而冲动控制很差的孩子,长大后缺乏安全感,与人不容易接近。

4.自信程度越好,培养独立又听话的孩子 自信心程度较高、认同自我表现的孩子,长大后善于思考,比较容易表现出优越感;而自我贬低的儿童,也就是信心比较不足,长大后,个性就是容易内疚、容易抱怨、需要寻求各方安慰[6]

(四)不占别人便宜,甚至自己吃一点亏,这不也是一种行善

不占别人便宜,让自己吃亏,让需要被帮助的人过得更好。这样的心行,在我们看来,有可能微不足道,相对地,对被帮助的人而言,它是多么珍贵!就如生活中,当盛菜时,发现菜只剩一点点,自己盛边边的一点菜,把菜留给后面盛餐的人,让自己吃亏,让别人得福。让人暖心、带给他人快乐的善行,何乐而不为?

“在意业上,不悭贪而济困救急,喜舍布施。”是十善之一,布施是要我们放下贪念,不能只有“我、我、我”。心量要大,福气才会大,当我们把鲜花送给别人时,首先闻到花香的是我们自己,在绮帆看来,那“闻到花香”就是获得的福气之一。布施所包含的不单只是金钱,还可以有更多,例如:任何对别人的帮助、一个微笑、一句赞美。布施就是把你有的,给予帮助那些真正有需要的人!

当自己心量宽大了,不刻意铭记著自己的付出,只要默默地奉献和给予,反而帮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不起眼的一个小动作却能引起一连串的巨大反应,这就是著名的“蝴蝶效应”。自己看来是小小的暖心举动,却为能他人注入一股暖流,这是多么好的事啊!总之,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好与坏的念头,得到的结果是截然不同的,就让自己善的种子散播到社会各个角落吧! [7]

不占别人便宜,甚至自己吃一点亏,这不也是一种善行?

世法哲言

从“世法哲言”这本书里,可以更了解如何塑造好品格? “世法哲言一”必识己方立人,何以故也?己之诸癖自难于解,如瞻己背终弗所见,为外人颇观,己藏己过乃人之常性,过甚则或离而不愿同谋,识已得之其弗觉,愧而求知,格得其德,方可立人,人皆敬之而助也。

世法哲言(一)释义

必须认识自己才能真正成为一个人,这是什么道理呢?为什么我们首先要认识自己才能真正成为一个人呢?虽然我们现在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人,但有的人做的很多事情连动物都不如,有的人的本质可以说根本不是一个人的本质。因为有很多人都不了解自己,所以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自己的错误缺点,往往自己看不见,就是看见了也会自己原谅自己,自己难于理解自己,因为人有个我执性在里面,就正如想看自己的,不管你用尽一切办法,你的头也伸不过去看见你自已的背,而别人则往往很容易把你的背看得清清楚楚,对错误、缺点同样是如此,自己往往不容身发现,而局外人经常都会从各个方面暗暗地看到你的很多错误、缺点,加上为了讨得别人的喜欢,自己只得把自己的过失藏起来,以其遮盖,这就是人的常性。但是有的人做得很露骨,非常强硬、猛烈,因此称为过甚,长此以往,别人就不愿意和你在一起同谋共事,就觉得你这个人太自私、太不好了。如果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缺点,以惭愧心去求得知识,那么,自己的格调自然就进入道德规范,这个时候就可以真正成为一个人了,人们看到你的行为境界以后,自然就很尊重你,个个都敬你而且愿意帮助你,因此,识己才能立人,立人才能得到帮助,一切世事才能圆满。 [8]

视频

“少女公益家”沈芯菱 热心公益被编入教科书 大学生的典范

沈芯菱小小的身躯上,蕴藏著源源不绝的大力量,她用自身的力量,持续浇灌对乡土、对弱势偏乡的付出。 [9]



分布在各国的叙利亚难民超过两百万人,一千多个颠沛流离的日子,至今仍看不到和平的曙­光。

分布在各国的叙利亚难民超过两百万人,一千多个颠沛流离的日子,至今仍看不到和平的曙­光。除了逃难路程艰辛,生活在难民营的日子资源也相当匮乏;其中,土耳其境内的难民已­达百万人。土耳其慈济志工眼见孩子们从凌乱的垃圾堆中找寻可用的食物,甚为不舍;二○­一四年十月,开启针对叙利亚难民的第一次发放。台湾很远,光是飞机就要坐十几个小时;­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台湾也很近──因为爱,因为感同身受,志工与难民的心紧紧相依。 [10]

目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