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唐瑜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唐瑜还可以是兰州大学博导,请看条目:唐瑜(兰州大学博导)

唐瑜:1912年出生,2010年8月18日去世,别名阿郎广东潮阳人,中国大陆早期报人,左联作家,是二流堂堂主。

唐瑜,1912年出生,2010年8月18日去世,别名阿郎广东潮阳人,中国大陆早期报人,左联作家,是二流堂堂主,晚年与妻子定居北京昌平区[1]

人物生平

唐瑜:唐瑜著作《二流堂纪事》封面。

1927年秋离开家乡广东潮阳,到缅甸仰光。其兄是缅甸的富商。后来读到潘汉年发表在《幻洲》杂志上的文章,对其产生了敬仰之心,设法与潘汉年取得联系[2]。1929年秋末从缅甸仰光回国到上海,后经潘汉年安排去西门书店工作。

唐瑜:唐瑜著作《零落成泥香如故》封面。

1930年加入左联,并在其秘密办公处工作打杂。同年5月30日参加五卅示威游行,被捕,后被判入狱半年。1932年淞沪战争爆发后,在孙师毅的安排下为《中华日报》编起了《电影新地》、《银座》、《电影艺术》等周刊。后潘汉年又安排其与孙师毅,袁殊三人办一份短命的四开《早报》[3]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唐瑜回到仰光,他哥哥给了他两部载满畅销物质的大卡车和一部小轿车,让他回国做生意。后来唐瑜将这些东西都卖了,在重庆建了不止两三出房屋。但都提供给当时流落到重庆的文人居住。

唐瑜和夫人李德秀:晚年定居于北京市昌平区

其中第一套房子“依庐”给了夏衍一家,最后一栋是在中一路四德里下坡的四德村,也是最大的装修做考究的,叫“碧庐”,这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有名的“二流堂”。当时常驻的有盛家伦高集吴祖光方菁高汾吕恩,而当时文艺界、新闻界、演员们也大多把“依庐”当做是沙龙[4]

1979年,唐瑜任广东省文化局局长(广东省文化厅前身)。退休后去香港定居,后又被女儿带去美国,但最后还是回国,现定居在北京昌平区。

交往

潘汉年夏衍蔡楚生孙师毅杜国庠等人是莫逆之交。文革前,潘汉年从监狱里出来,怕连累朋友,没去见任何人。但唐瑜不怕被连累,多次邀潘来做客,唐瑜也成了当时潘汉年唯一探望的朋友。后来唐瑜还编了最早有关纪念潘汉年的文集《零落成泥香如故》。

家庭

妻子李德秀

作品

  • 《阿朗小品》,
  • 《二流堂纪事》,三联书店,2005年11月,isbn9787108022653

“二流堂”主唐瑜

提起“二流堂”,曾经的波诡云谲、谈虎色变,早已漫灭得无迹可寻;说到“二流堂”的主人唐瑜先生,一般的年轻人也只会茫然地摇摇头,表示不清楚。毕竟那段历史早已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灰飞烟灭,但那故事中的人与事却注定要代代相传。

唐瑜,朋友都称之为阿郎,1912年生。20世纪30年代在上海主编《银座》、《电影艺术周刊》等杂志,是左联的早期盟员之一。抗战时期,自费在重庆造屋。 吴祖光在《二流堂里外》中说:“阿郎造的碧庐,在重庆文艺界是一个引人的去处,朋友们都愿意到这里来坐坐,聊聊,自由自在。”有人戏称之为“二流堂”,因而唐瑜顺理成章地被封为“二流堂”主。“文革”期间,“二流堂”被戴上“反革命俱乐部”的大帽子,直到1979年8月才被平反。

去年12月中旬的一天,记者随同姚辛张小鼎两位先生前去拜访唐老。开门的是唐师母李德秀,老人家很高兴,她说自己最佩服的人就是姚辛。姚辛是工人出身,却几十年如一日地东奔西走、舍家为学地研究左联。姚辛上次来看望唐老,还是在2000年的时候。谈话间,得知唐师母是上海人,喜欢读张爱玲的小说。张小鼎说,唐师母南方人的特征很明显。

见有朋友来访,唐老很激动。他已96岁高龄,声音还是很洪亮,但耳朵有点背,只能笔谈。唐老比划道,字要写得这么大,不能潦草,凑近了还可以看得清。客厅的桌上备有纸笔,和唐老沟通起来还算比较顺畅。有时候,唐老见我们谈得很热闹,就急了道:“你们谈得肯定很有趣,可惜我听不到。”年纪大了,难免有时候很寂寞、孤独。唐老却是很达观,笑言自己是“废人一个”,在“等老阎”。

提到左联,最让唐老感慨的是当年 潘汉年对他的 知遇之恩。姜德明在《唐瑜印象》中提到:“‘文革’前夕,潘从监狱里出来,惟一去看的战友就是唐瑜。潘不怕连累唐,唐也不怕潘来访。”而最早纪念潘汉年的文集《零落成泥香如故》,就是由唐老编的。作为左联的首批盟员,唐老现在的愿望就是去一趟上海,他坦言“不到上海心不死”。

吴祖光说:“‘碧庐’是至今令人难忘的地方。……我至今依然深深地衷心地热爱我们‘二流堂’的堂长唐瑜仁兄。”当年,活跃于“二流堂”的有夏衍、吴祖光、黄苗子丁聪等文化界知名人士。重庆是山城,四季多雨,冬天的时候就靠炭火取暖,大家围炉而坐,有一种特别温馨的情调。在那战火纷飞的岁月中,这实在是一种难得的享受。唐老写有回忆录《二流堂纪事》,详细地记叙了那些刻骨铭心的记忆。

唐老很幽默,这从他诙谐的文风中也可以见出一二。姚辛告诉唐老,他那本《二流堂纪事》被人借走找不回来了。唐老就将自己的存阅本送给了姚辛,并要把签名时间写成2009年。姚辛忙更正道是2008年,结果唐老笑了。大家拿过来一看,落款写着2009年元旦。原来是快到元旦了,唐老很有心。题字舒展有力,一点也看不出是唐老那么高龄的人写的。

唐老胃口好,喜欢吃肉。唐师母说他是馋得慌,平日里没荤菜的话就不吃饭。又说,唐老年纪大了,但性格依然很急。就在拜访回来的第二天,记者就接到张小鼎的电话,问姚辛的 联系方式。原来唐老有事找姚辛,但是没有联系电话,就催着唐师母联系我们。我没有姚辛的联系方式,但知道他暂时住在田间夫人葛文的家里。正好田间故居就在单位附近,我就 不揣冒昧去登门拜访找姚辛。隔天,姚辛来电话,他又在唐老家里畅谈了。

唐老这一生最恋朋友,虽不能说是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般的宏愿,却有几分孟尝君“养士”的风度与[刘禹锡]]“陋室”的风流。时过境迁,如今的唐老安闲地居住在城郊颐养天年,过着自由而平静的生活。

参考资料

  1. 中国作家网 转《老照片》 劫后重逢 吕恩 2005年4月29日
  2. 安徽省政府网| 潘汉年在团河农场 1998年10月 2010-05-26 引用 2007-06-07
  3.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二流堂纪事 唐瑜 2005年11月
  4. 安徽省政府网 吴祖光文:“二流堂”奇冤大案 吴祖光 2003年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