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大鼓书的刘兰凤(王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唱大鼓书的刘兰凤》是中国当代作家王华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唱大鼓书的刘兰凤
七十年代末,家乡还没有电视,人们茶余饭后的最大享乐,就是听听西河大鼓。
天色刚有点擦黑,小清河南岸的庄户人家里,便响起了“咚咚咚”的大鼓声。鼓声悠扬,仿佛是学校的预备铃,提醒人们快快到场。那些正在厨房里忙活的婶子大娘们,就焦灼不安起来,加快了手里涮锅洗碗的节奏。父辈们猛吸几口烟,然后将烟头摁灭在锅头或方桌的一角,起身抓起一件外衣,便出了门。
通常是大人们走在前头,屁股后跟着成群的孩子。孩子们的肩上手里大都扛着长条凳或提着小板椅,还不安分地嘻闹着,你扛我一下,我推你一把。大点儿的孩子则学着说书人的调门唱:闲言碎语不多讲,但表那好汉武二郎……你不得不服孩子们的好记性,对大鼓书里精彩的唱念,能背得一字不漏,模仿得有声有色。那时流行的西河大鼓书有《岳家将》巜呼家将》《烈火金刚》还有巜平原枪声》等。故事情节是记不住了,留在记忆深处的是那种氛围。台下坐着黑压压的一大片人,说书的眯着眼,带着浓重的鼻音,三言两语来段开场白:“天不早了,人也来了不老少了,来的来到了,不来的睡觉了。各位父老兄弟姐妹们,您稳坐在旁,听俺这哑喉咙破嗓子给您慢慢道来。”然后左手举起鸳鸯板,当滴个当,滴滴个当,右手敲起大鼓,唱一段,念一段。听书的人忘却了白天的劳累,忘记了焦心的烦恼,跟着进入了故事的说唱中。
我记忆最深的是老艺人刘兰凤,荆家镇周董村人,老人出生在1925年,于1987年因病离世。刘兰凤与评书艺人刘兰芳师出同门,都是西河大鼓名家赵玉峰的得意门生,后因刘兰芳唱功不好,才改说评书。
刘兰凤的西河大鼓在东北三省乃至天津丶山东等地小有盛名,可以说是走一处火一处红一地。她的表演感情真挚,演唱韵味醇厚,说表生动自然,是当代难得的说书艺人。她的鸳鸯铜板和大鼓敲打得上下翻飞,板是板,点是点,眼是眼,极富韵味。她的念白口齿清楚,娓娓道来,她的唱字正腔圆,高亢激越,既有东北人的畅快“嘎嘣脆”,又有梨园人的气质风韵。据她大女儿董西玲介绍,刘兰凤九岁开始学艺,师傅赵玉峰对她口传心授,言传身教。好在刘兰凤天资聪慧,敏而好学,模仿能力极强。短短两年的时间,硬是把巜金鞭记》巜杨家将》两部长篇熟记于心。
不疯魔不成活。刘兰凤对西河大鼓的痴迷,真正到了迷狂状态。在学习的十几年里,刘兰凤没有留过长发。偷偷瞒着师傅把自己的辫子给铰了。她嫌头发长梳洗起来浪费时间,省下梳头的时间多背几部书。她拒绝一切来自世俗的应酬,把一切置之度外,满脑子就一样,西河大鼓。她的西河大鼓,够得上是帅美逼真,三弦走下把,注意短巧和抑扬顿挫,伴奏随腔,注意突出人物的内在情感。比如说《施公案》中的朱光祖,人物不但有撇两小胡,而且向上翘翘着。这在戏曲里,是最容易解决的,演员戴上髯口,观众一看就清楚了。而在西河大鼓里则不行,因为大鼓中的人物是靠说出来的。为此,刘兰凤整整花费一年多的时间,对着穿衣镜反复练习,设计了许多种动作,最后终于把朱光祖演活了,那就是,右手从左脸过去,划个圆形往右一拽,两撇向上翘翘的小胡子便形象地表现出来。在她看来,塑造人物光外形有了还不行,演员对人物还得心里有,心里有了,刻画出的人物才能有血有肉,栩栩如生。有一年,她在营口演出《薛仁贵征东》中的“淤泥河薛礼救驾',当说到唐王马困沙滩,盖苏文举刀相逼的时候,薛礼飞身上马,高声喊道:“主公勿惊,臣薛礼来也!说着,刘兰凤一翻身,左腿独立,右脚向后拳举,身往前倾,惊得观众站起身来朝上看,好象白袍小将薛礼真的来了。
再如,说唱《大隋唐》,当说到“秦琼卖马”时,秦琼来到单雄信的庄上,因为落魄,不愿见买马之人。然而单雄信又非常好交好为,见马又是匹黄骠马,一心想见到卖马人。为了表现单雄信身材高大魁梧,性格豪爽,她说到这往上一长身,丁字步站立,右手向上一伸,手掌向前。左手向下伸,手掌向后。站这么一个身段动作,就把单雄信的英雄形象刻画了出来。比如人的眼神,戏曲里常用“瞟”一眼,来表现男女之间的情意。但同是一个瞟,也有正邪之分。武松为人正直,瞟时正气。西门庆也用“瞟”,可就透着邪气,带着贼相。因为他心术不正。“飘”是偷着看人一眼的动作,所谓“飘你一眼”这在大鼓书里也经常用到。譬如故事里的一对新人对面坐着说话,你来了,坐在一边,她心里想着你,但又不便正面看,于是脸冲到别的方向,两个眼珠由下向上在眼眶里打一个圆圈,假装没看见你,可是在眼珠子转动的时候,己经看到你了。“眇”有那么点儿似看非看的意味。比“飘”更轻飘,滑溜,只是用眼睛像阵风似的向你扫一下。瞟丶飘丶眇,三个字在字典上是冷冰冰的解释,而到了刘兰风这里,就活灵活现,细微的差别,不经意间就捕捉到了,这就是艺术的奥妙。
按说西河大鼓没有多少大的动作,但就在这方寸之间,却要苦练三五年。首先是端正姿势,先站正了,精丶气丶神都有了,然后举步。走的时候,身上丶脸上依然要保持住立正亮相的姿势和精神,同时要注意提气,上半身要离开骨盆,下身就会显得轻捷。气球灌满了气不是往上浮吗,人也是这个理,要是松了这口气,就会感到两腿拖累,下身沉重,也就不美了。
1962年,国家处于困难时期,刘兰凤响应党的号召支援农村建设,由天津回到丈夫的家乡,山东省桓台县荆家镇周董村安家落户。贫瘠的年代小村是落寞的,但有了刘兰风的西河大鼓,就有了热闹的生活。刘兰风在乡下擅演唱中短篇书目。这些大多是师父口传心授的实词书,后经刘兰凤反复润色,更加精致上口。她在立足传统、保留精华的基础上又形成了“死书活说”的独特风格。针对不同阶层的群众,采取不同的说唱方式。比如《呼家将》,他以优美的唱腔、生动的抒情征服上层听众,面对广大人民群众时,唱完头板立即放下板,开始“破题”,用大众化的语言,把这段书的故事娓娓道来,然后再唱原词。即使文辞深些,听众也能明白。有些深奥的典故,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加入解说,增强了大鼓书的知识性和趣味性,真正达到了雅俗共赏。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她根据不同群体的不同接受方式,不断对原来的腔调和演唱技巧进行改革。把地方戏曲、民族小调中的精华吸取到西河大鼓中来,并根据听众的地域特点适时改变腔调,使鼓书演唱更加优美动人、亲切感人。为了加强这一曲种的表演效果,使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更加逼真,使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她拜师习武,主攻太极,能打出漂亮的拳脚。他身轻如燕,一招一式重视细节变化,从微小处入手带听众入境。
刘兰凤从天津回桓台的二十多年里,她走遍了惠民地区和淄博市的大部分城乡,可以说红极一时,众人竞相追捧,拜师学艺者络绎不绝,往来不断。如伊善清、陈道至、杨少初等,都是西河大鼓书有声望的好演员。
1984年4月,60岁的刘兰凤参加淄博市老艺人欣赏会,由她创作的《我是说书人》充分表达了刘兰凤台上风光,书里精彩,台下风霜,磨砺艰辛的一生,她用自己的才智奉献给人们最美好的作品,值得珍惜和传承。
还是用老艺人刘兰凤的《我是说书人》来结尾吧!“走上台来我深鞠躬,我认真的说唱请您静心的听,一把三弦一面鼓,鸳鸯铜板拿在手中。我一人就是一台戏,既有将来又有兵,有男有女有老也有少,有文有武有奸也有忠。我能叫数九隆冬下透雨,也能让六月的天气大雪冰封。说关公讲武松林黛玉孙悟空,四大名著您掺和着听。我为好人祈福寿,我为坏人念丧经,说书人宣传的是公平正义,鞭挞丑恶赞精英。看起来说书有许多的好,要把书说好了也不轻松,首先是自己要有大爱,是非善恶分得清,先学会手眼身法步,行腔归韵吐字清,嘴皮子上的功夫很重要,字正腔圆才好听。七十二行皆有道,条条大道出明星。学一门技艺不容易,磨断琴弦唱哑了喉咙,用心学用心听,心有灵犀一点通,在台上一曲时间短,台下要苦练多年的基本功。我师姐我师妹,我师弟我师兄,我们把老师的教导记心中,德艺双馨为榜样,当好文艺轻骑兵,为俺家乡添风采,为给祖国争光荣,我们把中华真善美,唱到东西南北中,让西河大鼓代代传承,我们一直在攀登。”[1]
作者简介
王华,原名王庆路,男、汉族,山东淄博桓台县荆家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