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嘉义县新港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新港乡地理位置照片来自
新港乡行政区域照片来自

新港乡位于嘉义县西北端,东接民雄乡,西以北港溪为界与云林县北港镇为邻,南隔朴子溪与嘉义县太保市相接,北隔北港溪与云林县元长乡毗邻。

全乡行政区分为二十三村,计有宫前村、宫后村、大兴村、福德村、古民村、中庄村、海瀛村、大潭村、西庄村、月眉村、月潭村、溪北村、菜公村、中洋村、三间村、安和村、潭大村、南港村、板头村、共和村、埤子村、南仑村及北仑村等村落。

全乡总面积66.0495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 1,901.67平方公里之3.74﹪,属都市土地利用面积为991公顷,非都市土地利用面积为5,791公顷。


关于新港乡

新港地名源自于清嘉庆年间的‘新南港 ’,新港街面四大庄是南港港漳州人疏迁至麻园寮,所形成的新聚落,目前行政区分为23村,范围涵盖清领时期的古笨港、打猫西堡与牛稠溪堡(下六庄)。[1]

新港是个气质出众的地方,总被形容是地灵人杰、人文荟萃。街道巷弄间,不经意便能发现古厝、古迹的踪影。有源长历史的聚落,便总是能够散发出一种不急不徐的小镇气息,古意盎然、韵味十足。

新港原名笨港,是昔日种植胡麻的地方,古名“麻园寮”。居民大多原居号称“开台第一村”的古笨港。清领时期,笨港不仅是对外贸易的港口,也是盛极一时的大市镇,素有“小台湾”的称号。而后却因为一连串的天灾人祸,导致居民迁移至现址。现今的新港市街原本只是个位于古笨港南方的小聚落,舟车往来频繁,十九世纪后期,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嘉南平原上重要的市集货物集散地。但最后却因河道淤积,丧失了原本的港口机能,而终于没落成一个平凡的村落。

70年代,新港子弟林怀民,带著他所创办的云门舞集回到新港表演,深深触动了新港人对自己故乡的情感与认同,因此在新港在地与旅外子弟的协力下,成立了“新港文教基金会”,自此为新港带来了蓬勃的生机。基金会不但积极推动社区营造、投入新港的文史研究,也鼓动了在地的人文活动、社区营造及寺庙寻根,吸引了大批年轻人回到自己的家乡,一起深耕乡土,成就了一段“老镇新生”的佳话。新港人的努力,值得他们为自己感到骄傲。[2]


历史沿革

新港境内在史前时期,曾经是原住民洪雅平埔族活动的场所,四处可见梅花鹿奔驰,来自中国与日本的渔民海盗,有时会在这里歇歇脚,先民把这一河口港称为笨港。

笨港大略位置在今的新港水月庵北港的碧水寺之间,西元一六二一年(明天启元年 ),颜思齐带领著郑芝龙等部众,在笨港登陆,建立笨港十寨,引来漳泉先民拓耕垦殖,聚落渐成。至前清康熙时期,不仅是对外贸易的港口,也是盛极一时大市镇‘笨港街商贾辏集’台属近海此为最大。

十八世纪中期,舟车骈阗的笨港街,已有小台湾之称。

一七五○年(乾隆十五年)涛涛的笨港溪(今称北港溪)泛滥将笨港街一分为二,成了笨港南街(笨南港)与笨港北街(笨北港), 乾隆 47年,漳泉械斗泉人攻打笨南港,漳众惊散,南港街频遭焚抢,受害尤深。

殷商出走,四年后又发生林爽文事件,板头厝、南港街等七庄园遭烧杀掳掠、焦土毁庄,尔后又因笨港溪曲流泛滥,连年踵至,一连串天灾人祸导致笨南港漳民于嘉庆初年,竞相移徙至东南方的麻园寮,称为新南港。原南港街称旧南港,后因河道淤积,港口机能渐失,而终至没落成一村落。

新南港延续了笨港街漳人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信仰,是古笨港延伸的新聚落。直到清末因地名太长,而改称为‘新港’。 日据时期(大正九年)实施地制改正,一则因‘新港’地名本岛境内数处,再则因新港已远离河港位置,故而将新港更名为‘新巷’,直到民国卅四年战后才恢复为‘新港’。

三百多年来,沧海桑田,新港居民历经拓垦,迁移与再生,胼手胝足,先人在此台湾垦殖的重镇,留下许多拓荒的史实和珍贵的文化古迹,在悠悠岁月中,让今人思古溯源流。[3]

乡徽意涵

新港乡-乡徽意涵照片来自

【红色】

1. 本乡香火鼎盛的‘奉天宫’庙顶之屋檐

2. 为本乡英文名称HSIN-KANG英文名称字母缩写H

【黄色】

1. 小火车其所代表之意涵,为本乡最著名的及最引以为傲的 社区营造典范‘铁路公园’

2. 小火车冒出的3个小烟团,代表本乡最古早的名产‘新港饴(双仁润)’

【绿色】

向上微微翘起的绿色线条所代表之意涵:

1. 本乡是农业乡镇代表本乡向上提升农业生产

2. 代表本乡的乡亲都是亲切热情,脸上随时充满者笑容,是一个【微笑的故乡】[4]


新港美食

新港美食照片来自

新港在地人都推这6家

  • 碗粿财 白嫩香Q
  • 陈氏姊妹蒸饺 现擀现包
  • 新港鸭肉羹 汤头温润偏甜
  • 阿燕猪脚饭 妈祖同意才开店
  • 大树脚阿钦伯粉圆 Q弹不黏牙
  • 吴家鲁熟肉 没过多调味就好吃[5]


新港乡景点

大潭村精忠庙

大潭村是新港乡第一大村,以林姓为大宗。相传十七世纪上半叶,有一林姓男子从南靖县永丰里仑仔社渡海来台,一路上并恭请抗金名将岳飞的神象护祐。到了大潭村后,一开始是在自家供奉,后来子孙愈来愈多,就在村里建庙供奉,成为嘉义县唯一的一座岳王庙,也是全台第一座东度来台、历史最悠久的精忠庙。

古笨港县丞署

云林县的北港镇和嘉义县的新港乡南港村一带,过去被叫作“笨港”。清康熙五十五年(西元1716年),笨港街设置笨港公馆。十五年后,即雍正九年,福建总督刘世明认为笨港地区烟户繁多、奸良莫辨,于是上奏添设县丞一名,因此而有了笨港县丞署。县丞署最早是设在笨港街的砖仔窑,一直到雍正十二年(西元1734年) 才迁至北港溪南岸的板头厝,也就是现在的新港乡板头村。

顶菜园乡土馆

顶菜园乡土馆是一个已获得劳委会补助的乡土计划园区,由陈明惠先生一手打造。陈明惠是嘉义人,他为了不让人忘记早期的乡土生活,亲手重现了台湾五○年代的乡土农村生活,透过创意的发想,在土生土长、一辈子未曾离开过的新港乡顶菜园,一砖一瓦的塑造成一个世外桃源。园区内为了彻底呈现农业时代的景观,甚至不建围墙,且到处都可以看到废物利用的巧思,极具乡土原味。

园区内有很多台湾五、六○年代的农作器具和家庭设备。像是八仙桌、石磨、石臼、蓑衣、牛车、古瓮、老式电话机、邮筒、红眠床、长板凳,以及过去贩卖家用品的杂什车…等等。甚至还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嘉义客运售票亭,在被淘汰之后被陈明惠保存下来,也是全嘉义最后一个早期客运的产物,可谓是“县宝级”的珍品。而这所有的文物,全都放在一个用木制电线杆所做成的小木屋里,别具风味。

登云书院

登云书院是台湾过去在嘉义的四所书院中,唯一设在嘉义县的,其他三所都在嘉义市内。除了登云书院改建为文昌国小,以及其中的玉峰书院改建为祭祀保生大帝的震安宫之外,其馀两所皆已毁坏殆尽。

登云书院最早成立于清道光2年(西元1832年),当时叫作登云阁,直至道光15年(西元1835年),才改为更有书院规模的登云书院。“登云”这个名字是为了纪念页献良多、与地方仕绅合力集资创立书院的王得禄将军,取其“平步青云”之意。然而,七十年后,登云书院遭逢两次大地震被夷为平地,一直到五十多年后,即民国52年(西元1963年)才在遗址上成立了现在的文昌国小。

嘉义县自然史教育馆

嘉义县自然史教育馆是台湾省立博物馆(现为国立台湾博物馆)的八个分馆之一。于民国85年(西元1996年) 5月23日正式开馆经营。

教育馆内的展示室一共有三楼。一楼提供给台中科博馆作巡回展出。二楼是文化展示室,分为各种文物区,包括古地图、古文书、古农具竹编、考古挖掘文物,以及新港的各种文化呈现,如宗教、礼仪、教育、生活…等等。这一区可说是新港历史的代表,也是乡土教学的极佳场所。再往上走,三楼就是岩石、矿物、动物标本展示室。这里所有的标本原本都是宝坛博物馆的所有物,是日治时代台湾的三大博物馆之一。里面设有三架偏光显微镜投影机,专门提供游客观察各种岩石构造成份,还有156片岩石载玻片标本,能够透过投影机显现各种岩石成分的颜色纹路。整个自然史教育馆具有极高的教育意义,也是当地国小极佳的校外教学去处。

新港台糖复兴铁桥

台糖“嘉北线五分仔铁道”由大日本制糖株式会社(台糖公司北港糖厂)经营,交通嘉义北港间,始于明治44年(民前一年),采收期间运搬原料甘蔗,平时运肥料与工厂副品,后来连接纵贯线负起拖运农产品、生活用品等任务,嘉北线随著北港朝天公与新港奉天宫的香火鼎盛,而成为糖铁的黄金路线,也是沿线居民出入、学生上下课搭乘的重要交通工具。

民国五、六十年时为嘉北线的黄金时期,尤其是每年的农历元月至三月的进香期,每班列车载著满满的香客,最兴盛时期从早上六点到晚上十点(一天最多三十二班次;期中固定班次为二十二班,其馀十班为加班车),每日载客约五、六千人之谱,从明治四十四年(民前一年)开始到七十一年止,载运乘客足有七十二年历史。 因轨距只有国际线火车的一半,俗称为“五分仔铁道”的糖铁,随著糖业的发展催促著南阳平原的开发,糖业运输铁道也成了南部沿线乡镇的重要命脉。

新港铁路公园

新港铁路公园位于奉天宫前约一百公尺处,配合早期台糖小火车,也就是俗称的五分仔车所使用的嘉北线铁路,形成一个长方形的休闲地。嘉北线铁路是明治四十四年由日本人所建造,起自嘉义市,行经竹围仔、北社尾、三间厝、新港、板头厝、湾仔内等站,最后到达北港,全长达18公里,轨距762公厘。

县定古迹奉天宫

闻名全台的新港乡奉天宫是三级古迹,原本建于诸罗县外九庄笨港街上,清康熙三十九年(西元1700年) 由当地居民合建而成,主要供奉湄洲妈祖,当时叫作天后宫。嘉庆四年(西元1799年),笨港溪氾监,天后宫遭洪水冲毁,暂时移到麻园寮,即今日的新港。后来当地居民集资建庙,合力于嘉庆十七年(西元1812年) 间完工落成,正式定名为“奉天宫”。

板陶窑

板陶窑位于新港乡板头村的一片绿色稻田里,它原本是艺昌陶艺厂,是全国第一家利用隧道窑技术生产庙宇剪黏和交趾陶的工厂。后来增设了“板陶窑文化馆”,推展交趾陶文化,成为台湾特有的交趾陶花园。[6]


视频

【逍遥游】嘉义县新港乡 • 轻旅行!

《新港传神》纪录新港乡在地庙宇与文物 20190627 公视中昼新闻

全台首座温室展示中心 落脚嘉义新港乡-民视新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