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大象(学名:Elephantidae),属象科动物,广泛分布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和南亚东南亚以至中国南部边境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是现存世界上最大的陆地栖息群居性哺乳动物,通常以家族为单位活动。

形态特征

它们主要外部特征为柔韧而肌肉发达的长鼻和扇大的耳朵,具缠卷的功能,是象自卫和取食的有力工具。

亚洲亚洲象象的肩高为2-4米,体重在3000-5000千克。非洲象的个头比亚洲象庞大一些,雄性非洲象的肩高可达3.3米,体重可达7,500千克。象头大,耳大如扇,四肢粗大如圆柱以支持巨大身体,膝关节不能自由屈伸,鼻长几乎与体长相等,呈圆筒状,伸屈自如;象鼻由五万块肌肉组成,鼻孔开口在末端,鼻尖有指状突起,能拣拾物品,象鼻非常灵活自如,可以捡拾重达1吨的物体,也可以捡拾花生那样小的食物。大象的视力很弱,但它们敏锐的嗅觉对此作了弥补,已经证明,大象敏感的嗅觉可以在丛林中追踪逃犯,足以同大侦探犬媲美。大象的耳朵很大,上面有丰富的血管以便散热。大象还会彼此交谈,它们大部分的交流频率很低,是人类听不到的,这种次声波可以传到方圆几公里的地方。

皮肤坚厚,无毛,长有一条长的柔韧的可以卷曲的鼻子,上颚二门齿发展为长而弯的象牙。非洲象属有巨大的扇形状的耳朵。

上颌具1对发达门齿,象牙由门齿演变而来,它们深深的嵌在大象的头骨中,与无数神经相连。想要获得象牙肯定是要杀死大象的。不像我们的门牙,大象只有一对象牙,这对象牙伴随着大象一生在增长。非洲象不论雌雄都长有象牙,但亚洲象却只有雄象长象牙。非洲象门齿可长达3.3米,亚洲象雌性长牙不外露;上、下颌每侧均具 6个颊齿,自前向后依次生长,具高齿冠,结构复杂。每足5趾,但第1第5趾发育不全。被毛稀疏,体色浅灰褐色。雄象睾丸隐于腹腔内;雌象前腿后有2个乳头,妊娠期长达 600多天(22个月),一般单胎。非洲象,体型较大,耳大,鼻末端有2个指状突起;亚洲象体形较小,体重较轻,耳小,鼻末端有1个指状突起。

生活习性

象是群居性动物,以家族为单位,由雌象做首领,每天活动的时间,行动路线,觅食地点,栖息场所等均听雌象指挥。而成年雄象只承担保卫家庭安全的责任。有时几个象群聚集起来,结成有上百只大象的大群[1]

在野生环境下,大象能活得像人类一样长寿——长达70年。它们情感丰富,有着惊人的记忆力。大象家庭通常由年长并富有生活经验的祖母带领雌象和未成年雄象组成。雄象到了8-13岁成熟时便会离开族群,而雌象则会一直跟随着它们的族群。雌象到了大约14岁时便可以生育了,她们的孕期一般为22个月,大概每四年产仔一次。

大象一天花18个小时进食,一天吃掉180公斤食物。大象巨大的食量,能消耗森林中大量的杂灌木和野草,这等于帮我们给森林锄草。大象的成群活动,使它们走过的地方,草木常常被踩踏倒伏或死亡。死去的植物和大象排出的大量粪便,为森林的土壤提供了充足的肥料。大象的高大身躯使它们在森林中的活动能摇动树木,起到传播种子的作用。同时它们能够食取高处的树叶,使阳光能够射入森林促使其他植物生长。总之,大象的存在能够加快森林的成长,使森林更加茂盛。

一些生物因大象而受益,还有一些生物依靠大象而生存。比如:成千上万的生物以大象的粪便为食,像甲虫类、蚊蝇类和各种虫。这些生物又成为大量以昆虫为食的生物的食物。由于大象的体型庞大,需要大量优质并富有营养的食物。如果一头大象能在一个区域生存,那么这个区域一定有丰富的、种类繁多的营养食物,作为大象的供给,这就意味着其它食草动物也一样受益。而一个大的、健康的食草动物种群又可以供给食肉动物种群。所以,大象种群的健康就标志着其他生物种群的健康。它们为维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贡献着一份力量。

大象可以用人类听不到的次声波交流,在无干扰的情况下,一般能传播11千米,如果遇上气流导致的介质不均匀,只能传播4千米,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还要交流,那象群会一起跺脚,产生强大的“轰轰”声,这种方法最远可传播32千米。那远方的大象如何听到呢?总不能把耳朵贴在地上听吧?其实大象用骨骼传导,当声波传到时,声波会沿着脚掌通过骨骼传到内耳,而大象脸上的脂肪可以用来扩音,动物学家把这种脂肪称为扩音脂肪,许多海底动物也有这种脂肪。

无论身处非洲还是亚洲,大象长期以来都被认为是感性动物。大象家庭成员间互相依赖,一起觅食、饮水、迁徙和玩耍。它们会帮助陷入泥坑的大象宝宝、用鼻子把受伤或垂死的其他大象拉到安全地带,甚至可以用鼻子给对方温柔触摸,以此安慰其他身处痛苦的个体。有人目睹,大象会对死去的同伴进行哀悼,并守候在尸体旁长达一周。它们用象鼻“抚摸”死去同伴的象牙。数年后,它们还会重返同伴尸骨旁“缅怀”。

但要见证大象具备类似安慰行为却是另一回事,而如今恰恰有人证明了大象具备这样的能力。科学家的研究已经表明:亚洲大象在看到其他同类有麻烦时,它们自己也会感到很沮丧,这时它们会伸出援手安慰对方——就像人类看到他人深受折磨施以安慰一样。这样一来,大象就加入了一份包括类人猿、和一些鸟类的动物名单——科学家已经证明这些动物能够安抚同类[2]

斯里兰卡宇田瓦勒韦大象研究项目的行为生态学家Shermin de Silva称,该项目是对亚洲象对痛苦反应的第一次深入调查,该研究本身是难以评估的,因为对于自发产生这些行为的时机研究人员只能耐心等待。

研究人员指出,为了一项实验而故意给动物创造有压力的环境是不符合伦理的。这也是为什么直到现在,研究人员必须依靠确凿证据,而不是坊间对野生和圈养亚洲象的观察来支持大象安抚对方的原因所在[3]

泰国Mahidol大象行为生态学家Joshua Plotnik和美国亚特兰大埃默里大学灵长类动物学家Frans de Waal,通过比较亚洲象在承受压力感到有些沮丧时的行为来研究这一问题。在近一年的时间里,Plotnik每月用1到2周的时间,每天花费30到180分钟观察和记录26只圈养亚洲象的行为。动物的年龄跨度为3~60岁,它们栖息在泰国北部一个30英亩的自然公园中。

一些人认为这项研究可能会有效帮助保护工作的展开。40年来每天观察大象“安慰行为”的肯尼亚安博塞利大象研究项目主任、动物行为学家Cynthia Moss认为,任何一项支持大象是感性动物,承认其具备同情能力的研究都是好项目。

体型巨大并且具有潜在攻击性的大象居然也会惧怕体型远远不及它们的大黄蜂。大象利用独特的低频隆隆声通知同伴附近有这种长翅膀的动物出没。根据《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杂志最近刊登的研究发现,对大象发出的独特声响进行的声学分析显示,大象利用这些声响警告其他同伴存在大黄蜂这种潜在威胁,提醒它们赶紧躲避[4]

分布范围

广泛分布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和南亚东南亚以至中国南部边境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分布于印度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国。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也有小的野生种群。目前非洲象分布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37个国家。非洲的中部、东部和南部部分地区的广阔地域仍是象群栖息地,但是非洲大陆上的象群分布正日益碎片化。非洲各地的大象种群数量也有显著差异,有些种群数量在减少,有些保持稳定,也有些数量在增加。据估计,目前非洲有45万到55万头大象。

亚洲象历史上曾广布于中国长江以南的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现分布范围已缩小,主要分布于印度、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国。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普洱和临临沧沧地区也有小的野生种群。非洲象则广泛分布于整个撒哈拉以南非洲大陆(北非的亚种于19世纪初期左右全部灭绝)。象栖息于多种生境,尤喜丛林、草原和河谷地带[5]

物种分类

非洲象

非洲象分布于非洲东部、中部、西部、西南部和东南部等广大地区,北起苏丹草原,南至南非腹地,东从东非沿岸,西达西非赤道一带,主要栖息于热带草原和稀树草原地区。

分布国家:安哥拉博茨瓦那布基纳法索喀麦隆中非共和国乍得刚果科特迪瓦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塞俄比亚赤道几内亚加蓬加纳几内亚几内亚比绍共和国肯尼亚利比里亚马拉维马里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尼日尔尼日利亚卢旺达塞内加尔塞拉利昂索马里南非苏丹斯威士兰坦桑尼亚多哥乌干达赞比亚津巴布韦

非洲象生活在热带森林、丛林和草原地带,它是现存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群居,要由一只雌象率领,日行性,无定居。以野草、树叶、树皮、嫩枝等为食。 繁殖期不固定,孕期约22个月,每产1仔,13~14岁性成熟,寿命70年。

大象已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非洲象是现存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它的体长6~7.5米尾长1~1.3米,肩高4.5米,体重7000公斤。最高纪录为一只雄性,体全长11米(包括鼻子和尾巴),前足围二米,体重13000公斤。最大的象牙纪录为长350厘米,重约107千克。已灭绝的北非非洲草原象相对小的多,只有3.4至3.7米高,重约8.9吨,体型于非洲森林象相仿。

非洲象的耳朵非常大,上下可长达1.5米。前足五蹄、后足三蹄,有21对肋骨和最多26个尾椎骨。非洲象的前额突起,背部更加倾斜,肩部是最高点,鼻端有两个指状突,雌、雄均有长獠牙,但雌性的小得多。体长6-7.5米,尾长1-1.3米,肩高3-4米,体重5-7.5吨。 非洲象是陆生哺乳动物中体型最大的,比亚洲象稍大,可以通过大如蒲扇的耳朵将其同亚洲象区分开来。亚洲象耳朵更圆、更小。大象的耳朵可以散发热量,保持身体凉爽,但有时非洲大陆的温度实在太高了。大象对水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亲切感,喜欢将水吸入象鼻,然后喷到全身。之后,它们常常会给皮肤喷上一层具有保护作用的泥土。 大象长长的鼻子不仅可用来闻味、呼吸、吹号、喝水,还能用来抓东西,尤其是美餐。单单象鼻就有大约10万块肌肉。非洲象长鼻末端有2个指状突起,非常敏感和灵巧,可以用来抓小东西,亚洲象仅有一个。雄性和雌性非洲象都有长牙,去寻找食物和水,将树皮从树干上撕下来。

非洲成年象确实强悍,研究表明非洲象有两种:非洲草原象和非洲森林象。常见的非洲草原象是世界上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耳朵大且下部尖,不论雌雄都有长而弯的象牙,性情极其暴躁,会主动攻击其他动物。非洲象一般性情暴躁,没有被真正驯化过的纪录,因此很少作为家畜来饲养和使用。

非洲象结成大小不一的群,一般20-30只。象群包括一只成年雌象、未成年的雄象,一些雌象及幼象。老年雄象单独生活。非洲象很聪明,不难驯顺,但很少像亚洲象那样为人役用。 喜欢群居,每群都由雌象统帅,成员中大多是它的雌性后代,雄兽在群体中没有位置,长到15岁时就必须离开群体,只有在交配期间才偶而回到群体中。群体中有严格的等级制度,行动时要按照地位高低排序,无论吃喝、交配和走路都秩序井然,群体中的成员之间通常都十分和平、友好。 它的步子迈得很大,每一步都尽量高高地弯起腿,跨得远一点,很适于膛过泥地。为了采食,一年要走16000公里,迁徙的路线往往还要穿过溪流、湖泊、沼泽等,使它的一生就像一次极有耐性的漫长的寻食旅行。茂密的森林也不会使象群失散、迷路,因为每个群体都有自己联络的声音和气味,无论走出多远,都可以找到家族的去向。它依靠额上的一个能震颤的部位发出声音信号,频率大多在低频的14—24赫兹之间,人耳不能听到,但也包含一些人耳可闻的谐波。

非洲象总是一副泰然自若,神圣不可侵犯的样子,在草原上所向无敌,但大多用温和的方式与其他动物竞争。只有在愤怒或恐惧的时候,才有可能伤害其他动物,此时就是身强力壮的犀牛也要退避三舍。虽然非洲象的成体不惧怕任何动物的进攻威胁,但幼仔却无力抵挡鬣狗野狗以及秃鹫之类的袭击,所以在休息时群体常常站成一圈,保持警惕,以便进行防御和自卫,而雌象即使感觉到一点危险,也会用长鼻子来提醒幼仔。在群体进行长距离、大规模的迁移时,幼仔必须紧紧地跟上,不过雌象也会不离左右地进行保护,随时击退企图进犯的食肉动物。 极少有人能找到野生非洲象自然死亡后的残骸,尤其是堆放象牙的地方。因为一只非洲象死亡后,家族的成员们会感到非常悲哀,在环绕着它们同类的骨架静默一段时间之后,便把残骸分解,一一取走,将象牙和每块骨头在密林中不同的方向、不同的地方分散藏好。

非洲象没有固定的发情季节,常年均可交配繁殖,雌象的怀孕期为21—23个月,略长于亚洲象,是哺乳动物中孕期最长的动物。 每胎产1仔,两次产仔的间隔期约4年,每只雌象一生可以产4—5胎。在幼仔出生的头5年里,它要一直守在幼象身边。  

刚刚出生的幼仔的体重约为109千克,雌象每次需要喂1千克左右的奶,而它所要做的只是寻找到雌象的奶头在什么地方,然后本能地去吸奶。 幼仔呆在雌象身边倍感安全,随着身体渐渐长大,眼睛和耳朵也越来越灵敏,自信心也增强了,但偶而也还会走失,不过当它们需要帮忙的时候,家族的其他的成员总是应声而来。 雌象每产一仔,一般7、8月间出生,孕期约21~22个月,13~14岁性成熟,寿命可达60~70年。幼象出生后,象群等到它有足够力量能跟上它们才继续行走,通常需要等两天时间。 非洲象长得很慢,成熟得也很慢,需要13~14年才能达到性成熟。体重和牙齿的出现是其成长的标志,幼仔没有牙齿,以后逐渐开始长牙,两个巨大的门齿会随着身体的成长越长越长,以后也会由于使用过度而磨损,甚至断裂,而一旦门齿断裂就会成为残废。非洲象的寿命约为60~70年。

非洲象喜欢在热带稀树的草原上生活。喜欢结群而居,每个象群都由一只老雌象带领。每天最炎热时休息,清晨和黄昏时外出觅食。 它们最喜欢吃多汁的树枝,觅食时用鼻子卷取食物,采摘果实。其实象的鼻子还有很多其他的功用,如拔起地上的青草与大树,驱赶蚊蝇, 吸水喷迸嘴里或洒在背上,为自己在炎热天气中降温等。

非洲森林象

非洲森林象生活在非洲的丛林低地。非洲森林象大约2米多高(3500公斤重。它们的象牙是笔直地向下生长,而耳朵则呈椭圆形。

历史上,非洲象居住在撒哈拉沙漠的以南地区,由于人类侵犯和农业用地不断扩张,非洲象的栖息地尽限于国家公园和保护区的森林、矮树丛和稀树大草原。象群由一头50~70岁的老雌象带领,象群一般由8/10~15/30头大象组成。

母象的孕期大约22为个月(哺乳动物中最长的),每隔4~9年产下一仔(双胞胎极为罕见)。幼象出生时大约重79~113公斤(174~249磅),大约到三岁时才断奶,但会同母象一同生活8~10年。头象和雌象一直生活在一起,而雄性非洲象一般在青春期离开象群。有血缘关系的象群关系比较密切,有时会聚集到一起形成200头以上的大型群落,但是这只是暂时性的。

雄性非洲象独居或形成3~5头的小型象群,同雌性象群一样,雄性象群的阶级结构也很复杂。在雄象的活跃期,睾丸激素水平上升,攻击性加强。这时眼部分泌物增多,腿上会有尿液滴下。

大象的嗅觉和听觉都很灵敏。研究表示大象使用次声波进行远距离交流。它们的食物主要包括草、草根、树芽、灌木、树皮、水果和蔬菜等。它们每天要喝30~50加仑的水。非洲象的平均年龄在60~70岁。

非洲森林象耳朵圆,个体较小,一般不超过3.7高,前足5趾,后足4趾(和亚洲象相同),象牙质地更硬。根据基因分析证明它和非洲草原象不是同一个种类。非洲草原象和非洲森林象有着明显不同的遗传特征,其外表特征也有很大的差别:森林象体形较小,耳圆,象牙较直且呈粉红色。过去在非洲雨林中还发现过体形更小的倭象,被认为是非洲森林象的未成熟个体。足下肉变大,更适应缺水的生活,非常知道节约用水,而且会在沙漠中寻找水源。

非洲象喜欢在热带稀树的草原上生活。喜欢结群而居,每个象群都由一只老雌象带领。每天最炎热时休息,清晨和黄昏时外出觅食。 它们最喜欢吃多汁的树枝,觅食时用鼻子卷取食物,采摘果实。其实象的鼻子还有很多其他的功用,如拔起地上的青草与大树,驱赶蚊蝇,吸水喷迸嘴里或洒在背上,为自己在炎热天气中降温等。

普通非洲象

普通非洲象,又名草原象,是非洲象属下的一种,是目前世界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广泛分布于非洲大陆。是草食性动物,一天要有16个小时用来采集食物,它们的消化系统效率不高,只有40%的食物可以被吸收,一天一只成年象可以吃进225公斤食物。野生普通非洲象寿命65~70岁。

雄性普通非洲象,平均肩高3.3米,重量5.5吨; 雌性普通非洲象,平均肩高2.8米,重量3.7吨。 普通非洲象体型较大,毛色为灰色,后臀与前肩同高,象牙极长,并向上弯曲。象的耳朵很大,有丰富的血管以便散热,尾巴不长,顶端有毛刷。

成年雄性普通非洲象是独居生活,性情易怒,在受到刺激是会进入“狂暴状态”,这是它会攻击任何的事物,异常凶险。象群由年长的雌性带领,它根据经验选择有水源的的迁移路线。

雌性普通非洲象孕期22个月,是哺乳动物中最长的。每胎产1仔,新生幼象肩高大约90厘米,重量大约100公斤。狮子和鳄鱼的攻击是小象成活的最大威胁。

普通非洲象,广泛分布于非洲大陆。主要包括:肯尼亚坦桑尼亚莫桑比克南非埃塞俄比亚尼日尔乍得布基纳法索中非共和国刚果民主共和国乌干达卢旺达赞比亚马拉维津巴布韦博茨瓦纳加蓬刚果安哥拉科特迪瓦加纳多哥贝宁尼日利亚喀麦隆赤道几内亚加蓬刚果安哥拉纳米比亚塞内加尔塞拉利昂等。

猛犸象

猛犸象(Mammuthus primigenins),古脊椎动物,哺乳纲,长鼻目,真象科。也称毛象(长毛象)。

猛犸是鞑靼语“地下居住者”的意思。它身高体壮,有粗壮的腿,脚生四趾,头特别大,在其嘴部长出一对弯曲的大门牙。一头成熟的真猛犸(猛犸有很多种,一般熟知的长长毛的叫真猛犸),体高约5.1米,门齿长1.5米左右,体重可达12.5吨。它身上披着黑色的细密长毛,皮很厚,具有极厚的脂肪层,厚度可达9厘米。从猛犸的身体结构来看,它具有极强的御寒能力。 与现代象不同,它们并非生活在热带或亚热带,而是生活在北方严寒气候的一种古哺乳动物。大小近似现代的象,但头骨比现代的象短而高。体被棕褐色长毛。无下门齿,上门齿很长,向上、向外卷曲。臼齿由许多齿板组成,齿板排列紧密,约有30片,板与板之间是发达的白垩质层。曾生存于亚、欧大陆北部及北美洲北部更新世晚期的寒冷地区。苏联西伯利亚北部及北美的阿拉斯加半岛的冻土层中,都曾发现带有皮肉的完整个体,胃中仍保存有当地生长的冻土带的植物。我国东北山东长岛内蒙古宁夏等地区也曾发现过猛犸的化石。科学家认为,地球上的猛犸是死于突如其来的冰期,使得死亡后的尸体即遭冻结,故未来得及腐烂。又由于千百年来在地穴中受到冰雪的保护掩埋,故能完整地被保存下来。在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亚的冻土和冰层里,曾不止一次发现这种动物冷冻的尸体。

种群现状

亚洲象

在东南亚国家(特别是泰国印度)的很多亚洲象已被人类驯养,视为家畜,可供骑乘、马戏团表演或服劳役。亚洲动物基金表示,马戏表演、骑乘和劳役中使用大象,不仅会对动物的生理造成严重伤害,也会引发它们的行为异常。同时,在表演、骑乘和劳役的过程中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大象挣脱控制后往往能够造成致命的危险。由于圈养机构对于象类展出和表演的需求,大量的亚洲象(例如老挝或缅甸)或非洲象(如津巴布韦)从野外被捕获。

非洲象

大象被世界保护野生动物组织列为“濒危动物”。许多非洲国家颁布禁猎大象的法令,并打击偷猎大象、走私象牙的团伙。对有大象栖息的野生动物园和保留地也加强了管理,进行武装巡逻。同时,在一些国际保护野生动物组织的协助下,许多非洲国家开展大规模的“拯救大象运动”,通过捐助、展览、讲座、放电影等多种形式,宣传保护大象的意义和措施。1989年10月,《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大会通过决议,十年之内严禁象牙贸易。这些措施对保护大象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九十年代之后非洲象的数目开始缓慢回升。 2002年11月,第十二届濒危物种国际贸易条约组织会议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召开。会上争论的焦点仍然是南部非洲国家的象牙贸易问题。经过激烈辩论,会议批准南非、纳米比亚和博茨瓦纳在三年内出售60吨储存象牙的申请。其他非洲国家因“大象生存条件没有显著改善”,类似的申请则未获批准。 联合国《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执行机构曾在1989年全面禁止了涉及大象的国际贸易。自禁令实施以来,象牙走私价格迅速上涨,大大刺激了国际非法象牙贸易,引发了对非洲象的新一轮捕猎。目前,大象已经被列为世界十大最受贸易活动威胁的物种之一。

国家象征

大象是科特迪瓦的象征:开始的“象牙海岸”只是南部地区的名称,因为那里有很多大象和象牙,在1893年3月,法国殖民者将这个名称正式推广为国名。那时候,欧洲人乘船过来主要是猎取当时非常名贵的象牙,当然也很名贵。在国家独立之后,科特迪瓦依旧保留了这个名称,并在国徽上使用了大象的图案。

2010年南非世界杯,科特迪瓦队穿着以大象为暗纹和队徽的球衣。

在印度:大象是一种颇受敬畏的动物。大象越来越受欢迎,在各种节庆活动中都会出现大象的身影。但一旦老得不能工作,大象又往往遭到象主人的嫌弃。印度喀拉拉邦宣布在6月份开放印度首个“大象退休之家”,为工作了一辈子的大象提供一个安详而无忧的晚年。

人们经常用大象来代表印度。比如中国与印度经济上的竞争被称作“龙象之争”。而印度股市大涨是会被称作“大象狂奔”。

美国党派:19世纪70年代,在美国的《哈泼斯周刊》上,曾先后出现了政治漫画家托马斯·纳斯特的两幅画,分别以长耳朵的驴和长鼻子的象比拟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后来,纳斯特又在一幅画中同时画进了象和驴,比喻当时的两党竞选。自那以后,驴和象就逐渐成为美国两大党的象征,两党也分别以驴、象作为党徽的标记。每到选举季节,海报和报纸铺天盖地是驴和象的“光辉形象”,竞选的会场上也时常出现充气塑料做的驴和象。

共和党人认为大象憨厚、稳重、脚踏实地,用大象的形象来代表本党再合适不过了。不过民主党人却借此讥讽共和党人华而不实。

中国文化:善解人意,勤劳能干,聪明灵性的“象”,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与“祥”字谐音,故被赋予了吉祥的寓意,在傣族人民的心目中是更吉祥与力量的象征。

视频

大象 相关视频

大象科普视频
滑稽逗人喜爱的小大象视频!
长颈鹿和大象打架,一个用脖子一个用鼻子,谁更胜一筹?
狗熊惹怒大象,落得凄惨下场 动漫特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