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天路歷程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天路歷程
圖片來自gowentgone

天路歷程》(英語通稱「The Pilgrim's Progress」)是英格蘭基督教作家佈道家約翰·班揚的著作,於1678年2月出版,是一首基督教寓言詩(Allegory),後來也被認為是小說。它被認為是最重要的英國文學作品之一,被翻譯成200多種文字。

中譯

陳平原認為《天路歷程》是「最早介紹到中國的英國長篇小說」。早在1853年,英格蘭長老會的首位宣教士宾惠廉就將《天路歷程》翻譯成了漢語文言文。1865至1866年間,他又將其譯成官話白話文,以擴大讀者群。但當時國語(基於官話方言)並未推行,很多方言地區的人看不懂官話白話文,因此後來該書又出現了閩南話(1853年)、寧波話(1855年)、福州話拼音(1855年)、廣東話(1870年)、上海話(1895年)等版本,部分版本係以文言文版為底本翻譯。

其中粵語白話文的版本由循道會(Wesleyan Missionary Society)的傳教士俾士牧師(Rev. George Piercy)譯出,其插圖較其他方言/語言版本為多,第一部30幅,第二部28幅,風格頗為一致,均被「中國化」,儘管有少許半中半西的情況,但除了十字架,「基本上看不出所闡釋的是一部英國小說」。

《天路歷程》漢譯對韓國日本後來翻譯該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譯本천로 역정》(天路歷程)譯本《天路歴程》的譯名均取自漢譯本。

創作

班揚開始創作這本書,是因為他違反英國政府頒佈的Conventicle Act 1664而被判入貝德福德郡[1] 監獄。有關法案禁止國民參與英國國教以外的聚會。研究班揚生平早期的學者如約翰·布朗相信本書是在他第二次坐牢,即1675年時創作的。但更多的學者如羅傑‧沙羅克(Roger Sharrock)相信是他完成其精神的自傳 Grace Abounding to the Chief of Sinners(中譯《罪人受恩記》、《罪人頭目的赦免》)第一次坐牢時所作的。

上卷於1678年時在倫敦出版,而下卷則於1684年出版;最早的上下卷合訂本於1728年出版。《天路歷程》為史上最廣為人知的宗教寓言文學,並且被廣泛地翻譯至其他語言,賓威廉最早將之意譯成中文版,後來出現更多的譯本。

《天路歷程》首部是靈程經驗的寓意文學。有一「墮落者」,逃出「毀滅之城」,遇十字架,而成了「基督徒」。一路訪尋「天城」,途中遇各種各色的人物(如,智仁勇、心慈、敬虔、無知、善殺、弱質……)、狀況(如失望泥沼、浮華世界、疑惑城等)、危險與各種考驗,戰勝魔王……到達快樂山與天城。)《天路歷程》第二部是姊妹作,也可以說是續篇,是「基督徒」的妻子尋訪天城的歷程。

英文版含十萬八千多字,分作兩部分。每部分是連續的,且沒有分章節。1678年完成首部分後,1679年他獲釋後出版了首部分增潤版。第二部分則於1684年出現。他在首部分所寫的生活分作十一版本,1678-1685年成功出版。1688年次版分作兩個版本,分別於1684年和1686年出版。

參考文獻

  1. 貝德福德郡,tripadvis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