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朱元璋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重定向自太祖,朱元璋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或称洪武帝,明朝开国皇帝,汉族。庙号“太祖”,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在位三十一年,因年号洪武也俗称洪武帝。太祖之后的皇帝除明英宗(二度在位)、清太宗(改国号)外,皆实行一世一元制

朱元璋出身贫农家庭,幼时贫穷,曾为地主。1352年参加红巾军反抗元朝政权,击败其他起义军,统一南方,建立大明皇朝。在位期间,下令农民归耕,奖励垦荒;大兴移民屯田和军屯;组织各地农民兴修水利;大力提倡种植桑、麻、棉等经济作物和果木作物;下令解放奴婢;减免赋税。派人到全国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户口等等。经过洪武时期的努力,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了,史称“洪武之治”。

太祖的生活俭朴、工作勤奋,在南京皇宫内,没有设立“御花园”,只有“御菜园”,其中种满蔬菜,使得皇宫自给自足。[1]。同时立《大明律》,用严刑峻法管理百姓与官僚,禁止百姓自由迁徙,严厉打击官吏的贪污腐败,设立锦衣卫特务机构,清洗权贵势力及他认为对他的朝廷有威胁的人[2]、并废中书省,由皇帝直领各部,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驾崩后传位于长孙朱允炆为明惠宗。


生平

起事反元

至正八年(1348年),朱元璋历游淮西光固汝颍泗诸州完毕返回皇觉寺读书。至正十二年(1352年)二月辛丑,身在皇觉寺多年的朱元璋受好友汤和来信劝说,到濠州投靠郭子兴,参加红巾军。由于指挥有方,不久便成为郭子兴身旁一名亲兵[3],也逐渐读书识字,并娶郭子兴养女马氏(即后来的马皇后)。后来朱元璋见郭子兴与其他濠州红巾军领袖如孙德崖赵均用不和,屡有冲突,朱元璋不愿涉及濠州内斗,故主动要求返家乡招募新兵,徐达汤和等朱元璋儿时好友在此刻前来投军,不久朱元璋的部队已有结集了数千人。[4]次年,朱元璋部队攻下滁州,成为他首个据点,同时也在攻占滁州期间,李善长加入朱元璋部队,成为他一个重要幕僚。此时,濠州的郭子兴被孙德崖及赵均用迫走,前来滁州投靠朱元璋,由于朱元璋名义上仍是郭子兴部下,朱元璋乃将滁州兵权交予郭子兴[5]

至正十四年(1354年),张士诚据高邮,自称为诚王,十五年,元朝丞相脱脱率军进攻高邮,分兵攻六合,六合乃滁州屏障,故朱元璋领兵援六合,但脱脱被诬陷而被迫交出兵权,元军不战自溃,滁州也转危为安。朱元璋见滁州地小,建议进攻长江北岸的和州[6]。朱元璋攻下和州不久,郭子兴病故,郭子兴次子郭天叙被立为都元帅,朱元璋与郭子兴妻弟张天祐为副元帅,遥奉韩林儿的大宋龙凤政权。[7]同年夏,常遇春廖永安俞通海归附朱元璋,使得其军著手渡江攻入采石太平路,并计划攻取集庆路(今南京市)。此时,元军降将陈野先愿协助红巾军攻集庆,郭天叙与张天祐感军功不及朱元璋,故决定在陈野先引领下,亲自领军攻打集庆。结果红巾军攻集庆时陈野先叛变,郭、张二人被杀,陈野先也死于乱军中。郭天叙与张天祐死后,朱元璋成为都元帅,尽领郭子兴旧部。[8]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领军再次攻打集庆,结果集庆被朱元璋部队一举攻陷,朱元璋将这里作为自己的根据地,并改名为应天府[9]。至此,朱元璋以应天府为中心,与元朝军队、张士诚徐寿辉等部形成犬牙交错之势。

建立明朝

至正二十八年正月初四(1368年1月23日),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建国号大明,年号洪武,是为“明太祖”。以应天为“南京”,开封为“北京”。同年八月初二(9月14日),大将徐达攻克大都元朝覆亡。由于幼年对于元末吏治痛苦记忆,即位后一方面减轻农民负担,恢复社会的经济生产,改革元朝留下的糟糕吏治,惩治贪污的官吏,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明太祖确立了里甲制,配合赋役黄册户籍登记簿册和鱼鳞图册的施行,落实赋税劳役的征收及地方治安的维持。

太祖平定天下后,大封诸将为公侯,部份追封为王。初封六公,其中以五大将、一大臣为开国元勋。分别为: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遇春、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而后又追封胡大海为越国公、战死的丁德兴为济国公,汤和为信国公、冯国用封郢国公。次年,明太祖于鸡鸣山立功臣庙,六月初三日庙成[10],太祖亲定功臣位次,以徐达为首,次常遇春李文忠邓愈汤和沐英胡大海冯国用赵德胜耿再成华高丁德兴俞通海张德胜吴良吴祯曹良臣康茂才吴复茅成孙兴祖凡二十一人。死者像祀,生者虚位。又以廖永安、俞通海、张德胜、桑世杰、耿再成、胡大海、丁德兴七人配享太庙。此位序屡经删汰,已非洪武二年所定名单位次。

随后,太祖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洪武三年(1370年),杀中书左丞杨宪。洪武四年七月十一(1371年8月21日),傅友德攻克成都,明朝平定四川。洪武五年四月二十三日(1372年5月26日),廖永忠率明军平定广西,洪武五年六月初三(1372年7月3日),傅友德大败元军,明朝平定甘肃。洪武六年(1373年),太祖鉴于开国元勋多倚功犯法,虐暴乡闾,特命工部制造铁榜,铸上申戒公侯的条令,类似战国时代的“铸刑鼎”。洪武八年(1375年),德庆侯廖永忠因僭用龙凤诸不法事,赐死。洪武十二年(1379年),贬右丞相汪广洋于广南,旋赐死。洪武十三年(1380年),胡惟庸案发,左丞相胡惟庸被诛,太祖罢中书省,分中书省之权归于六部,直接归皇帝掌管[11]。洪武十五年(1382年),设立锦衣卫,加强明朝特务统治。1382年1月6日,明军在云南昆明附近大败元朝军队,元梁王自杀,1382年4月7日,蓝玉沐英攻克大理,段氏投降,明朝平定云南。洪武十八年(1385年),郭桓案发,由于涉案人员甚多,太祖将六部左右侍郎以下官员皆处死,各省官吏死于狱中达数万人以上。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李善长的家奴卢仲谦告发李善长与胡惟庸往来勾结,以“狐疑观望怀两端,大逆不道”见诛,接续又诛杀陆仲亨唐胜宗费聚赵庸三名侯爵,株连被杀的功臣及其家属共计达三万馀人,连“浙东四先生”(刘基宋濂章溢叶琛)亦不能免,并颁布《昭示奸党录》。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蓝玉锦衣卫指挥蒋𤩽密告谋反,史称“蓝玉案”。此案牵连到十三侯、二伯,连坐族诛达一万五千人,明朝建国功臣因此案几乎全亡。此时太祖又颁布《逆臣录》,诏示一公、十三侯、二伯[12]。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太祖杀江夏侯周德兴以及颖国公傅友德,在捕鱼儿海战役中立功的定远侯王弼亦被赐死[13]。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开国六公爵最后一位仅存者冯胜被杀[14]

在处理内政同时,太祖亦多次筹划北伐蒙古以保障北方边塞的安宁,大胜。并曾成功在甘肃击败王保保(1372年)、在东北逼降纳哈出(1387年)、在蒙古高原几乎活捉元主脱古思帖木儿[15](1388年)。同时太祖进军辽东,使朝鲜王朝等归顺[16](1388年)。

逝世与纪念

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初十(1398年6月24日),太祖驾崩于应天皇宫,葬紫金山孝陵。《明朝小史·卷三》载,责殉诸妃,强迫伺寝宫人尽数殉葬。《彤史拾遗记》记载,太祖以四十六妃陪葬孝陵,其中所殉,惟宫人十数人。新任皇帝惠宗遵照遗命,尽杀戴思恭以外其他医者。洪武三十一年六月甲辰,上谥曰“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庙号太祖[17][18]永乐元年六月十一日丁巳,增谥“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嘉靖十七年十一月朔,改谥“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19]。到了清朝,清圣祖历次南巡必跪拜孝陵,曾立碑“治隆唐宋”赞誉其功。中华民国建立初,孙文至考陵祭告太祖。

治国政策

朱元璋一直以来都是以猛治国。持正面评价者通常都是从其大力打击贪污[20],恢复经济著眼,历史记载朱元璋是少数勤政的皇帝[21];而持负面评价者,则多从其高压统治著眼,以猛著称[22],他的“重典治国”思想不只为遏制官僚腐败[23]。亦显现在清洗权贵势力、以特务锦衣卫控制政治、文字狱廷杖

历史评价

  • 《明清史事沉思录》中记载,“传谓男子宫刑,妇人幽闭,皆不知幽闭之义。今得之,乃是于牝(阴户)去其筋,如制马、豕之类,使欲火消减。国初常用此,而女往往多死,故不可行也。”对这种灭绝人性的手术,这本书的作者王春瑜评论道:“将人等同畜生处置,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 明孝陵康熙题碑:“治隆唐宋”。
  • 清朝官修正史明史张廷玉等对明太祖朱元璋最终能够成就帝业的评价是:“帝天授智勇,统一方夏,纬武经文,为诸君所未及。当其肇造之初,能沉几观变,次第经略,绰有成算。尝与诸臣论取天下之略,曰:‘朕遭时丧乱,初起乡土,本图自全。及渡江以来,观群雄所为,徒为生民之患,而张士诚、陈友谅尤为巨蠹。士诚恃富,友谅恃强,朕独无所恃。惟不嗜杀人,布信义,行节俭,与卿等同心共济。初与二寇相持,士诚尤逼近。或谓宜先击之。朕以友谅志骄,士诚器小,志骄则好生事,器小则无远图,故先攻友谅。鄱阳之役,士诚卒不能出姑苏一步以为之援。向使先攻士诚,浙西负固坚守,友谅必空国而来,吾腹背受敌矣。二寇既除,北定中原,所以先山东、次河洛,止潼关之兵不遽取秦、陇者,盖扩廓帖木儿、李思齐、张思道皆百战之余,未肯遽下,急之则并力一隅,猝未易定,故出其不意,反旆而北。燕都既举,然后西征。张、李望绝势穷,不战而克,然扩廓犹力抗不屈。向令未下燕都,骤与角力,胜负未可知也。’帝之雄才大略,料敌制胜,率类此。故能戡定祸乱,以有天下。语云‘天道后起者胜’,岂偶然哉。”[24] 清朝官修正史明史张廷玉等对明太祖朱元璋一生事业的评价是:“赞曰:太祖以聪明神武之资,抱济世安民之志,乘时应运,豪杰景从,戡乱摧强,十五载而成帝业。崛起布衣,奄奠海宇,西汉以后所未有也。惩元政废弛,治尚严峻。而能礼致耆儒,考礼定乐,昭揭经义,尊崇正学,加恩胜国,澄清吏治,修人纪,崇凤都,正后宫名义,内治肃清,禁宦竖不得干政,五府六部官职相维,置卫屯田,兵食俱足。武定祸乱,文致太平,太祖实身兼之。至于雅尚志节,听蔡子英北归。晚岁忧民益切,尝以一岁开支河暨塘堰数万以利农桑、备旱潦。用此子孙承业二百余年,士重名义,闾阎充实。至今苗裔蒙泽,尚如东楼、白马,世承先祀,有以哉。”

轶事典故

白话文圣旨

相传明代天子常以口语发旨,并非朱元璋无能力以文言下笔,即便无能力,亦有翰林词臣可以代为捉刀润饰,之所以选择白话,乃因白话简便易懂,取其便利也。如明成祖曾将建文帝忠臣的妻子,贬为妓女,当这位女性死亡时,成祖发旨:“分付(吩咐)上元县抬出门去,著狗吃了!钦此!”

  • 朱元璋白话文圣旨之一:朱元璋时期,某群岛有倭寇来犯,地方官吏问咋办,朱元璋一道圣旨说:“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告诉百姓每(们),准备好刀子,这帮家伙来了,杀了再说。钦此。”[25]
  • 朱元璋白话文圣旨之二:洪武三年(1370年)11月26日给户部下发的清查登记户口的指示:“说与户部官知道,如今天下太平了也,只是户口不明白哩。教中书省置天下户口的勘合文簿户帖,你每(们)户部家出榜去,教那有司官将他所管的应有百姓,都教入官附名字,写着他家人口多少,写得真着,与那百姓一个户帖,上用半印勘合,都取勘来了。我这大军如今不出征了,都教去各州县里下着,绕地里去点户比勘合,比着的便是好百姓,比不着的,便拿来作军。比到其间,有司官吏隐瞒了的,将那有司官吏处斩。百姓每(们)自躲避了的,依律要了罪过,拿来作军。钦此。”[26]
  • 朱元璋赐外甥曹国公李文忠诏令:“老舅家书,付保儿:教尔知道驴马(驴马即朱元璋之侄、大都督朱文正小名)做的人。当自从守住江西,好生的行事,不依法度。近来我的令旨,为开按察司衙门,他三日不接。我言教在江上打着船,便似叫化的一般,他又差人往浙西城子里官卖物事,及至开我令旨,不许军民头目来听。宻行号令,但有按察司里告状的,割了舌头,全家处死。在那里奸人家妻女,多端不仁。我禁人休去张家那下买盐,他从江西自立批文,直至张家盐场买盐,江上把截的不敢当,尽他往来。南台城里仓与库四处,俱各有物,其余多等不仁不孝的勾当,我心里闷,说不的许多。保儿且知道这几件。尔父亲到时,自有话与他说也。保儿守城子,休学驴马。尔想尔母亲,尔便休恼我。凡事依首领官行,那家好男子,他好公主的父亲,以致这弟(阙)做的事。好驴马所言。驴马者,朱文正也。的令史都弄(此下年久损落不可考)”[27]

嗜杀

明朝马生龙所著《凤凰台记事》记朱元璋嗜杀诸事[28]

  • 高皇微行大中桥傍,闻一人言繁刑者,语近不逊。上怒,遂幸徐武宁第,武宁已出,夫人出迎,上问:“王安在?”夫人对以:“何事、在何所。”夫人欲命召,止之。乃曰:“嫂知吾怒乎?”夫人谢:“不知。”因大惧,恐为王也,叩首请其故。上曰:“吾,为人欺侮。”又请之,上怒甚,不言。久之,命左右往召某兵官,帅兵三千,持兵来,上默坐以待之。夫人益惧,以为决屠其家也,又不敢呼王。少顷兵至,上令二兵官,守大中、淮清二桥,使兵自东而西,诛之,当时顿灭数千家。上坐以伺,返命乃兴。
  • 元宵都城张灯,太祖微行至聚宝门外,见民间张一灯,上绘一大足妇人,怀一西瓜而坐,上意其有淮西妇人大足之讪,乃剿除一家九族三百余口,邻里俱发充军。
  • 洪武中,欧阳都尉挟四妓饮,事觉,逮妓急,妓分必死,大毁其貌,以往。一老胥谓曰:“予我千金,能免尔死。”妓与之半。胥曰:“上,位神圣,宁不知若曹之侈肆?慎不可欺,当如常貌,更加饰耳。”妓曰:“何如?”曰:“须沐浴靓洁,以脂粉香,泽面与身,令香透彻而肌理,极其妍艳。首饰衣装,悉以金宝锦绣,虽里衣亵裙,不可以寸素间之。务穷尽妖丽,能夺目荡心则可。问其词,一味哀呼而已。”妓从之。比见上,上令自陈,妓无一言,上顾左右曰:“绑起,杀了。”妓解衣就缚,自外及内备极华烂,绘彩珍具堆积满地,照耀左右,至裸体,肤肉如玉,香闻远近。上曰:“个小妮子,使我见,也当惑了。那厮可知哩。”即叱放之。

贴春联和吃月饼

  • 朱元璋在南京定都以后曾令“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29],还要求对联所用的纸笺必须朱砂染色,名为“万年红”。“红”和“朱”同义,寓意为大明王朝江山永固。[30][31][32]
  • 早在徐达攻下元大都之后,朱元璋曾命以当年起兵时秘密传递消息所用“月饼”作为赏赐群臣的节令糕点[30]。在八月十五中秋节吃月饼的同时还流传着“八月十五杀鞑子”的传说[33]

喝茶讲和

朱元璋起兵时,进军徽州。当时在黄山脚下有两个大户人家,一个是程家一个是鲍家,两家结怨已久,经常发生争执。两家听闻朱元璋在徽州,便想由让他主持个公道[34]

面对两家的各执一词,朱元璋有心化解恩怨却无计可施,当时跟随朱元璋的刘伯温献上一条妙计。于是,朱元璋请两家人进了军营里,说要请他们两家一起喝茶。当地有好茶叶,但是军营里却没有喝茶用的茶壶茶具。朱元璋把情况告诉程、鲍二人,俩人立刻派家丁回家去取。程、鲍二人为了争面子拿了许多上好的茶具来,朱元璋对于每家的茶具都仔细观摩,后又细细询问。在一问一答间,三人把注意力放在了茶壶上,局面一片祥和。在这样的气氛中,朱元璋巧妙劝说二人,让他们重归于好。刘伯温在一旁突然大笑起来,称赞朱元璋这“喝茶讲壶”的办法英明。不过,刘伯温是浙江人,这壶字的发音从他嘴里一出,变成了“和”字的发音。从此以后,喝茶讲和的传统,就在黄山脚下流传下来[34]

藏宝图

位于浙江金华婺城区雅畈镇和安村附近山崖上,当地的驴友发现了许多神秘摩崖石刻,大大小小的文字,工整有力,但年代久远,风化严重,难以辨认。听村里老人说,这些‘天书’是朱元璋在南山避难时留下的藏宝图。金华市文物局专家蒋金治表示,发现一块石头上留有明朝的年号,该石刻大约是元末明初石刻[35]

参考文献

  1. 《中学历史手册·(中国古代史部分·第三编封建社会(续)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封建制度趋势衰落—明、清·第一章,明朝的政治、经济和对外关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第353页。
  2. 《新理念中国历史》第三版·第二册:课题七·第一节 p.155,香港教育图书公司,2013年
  3. 明太祖实录
  4. 明史(卷1). 十二年春二月,定远人郭子兴与其党孙德崖等起兵濠州。元将彻里不花惮不敢攻,而日俘良民以邀赏。太祖时年二十四,谋避兵,卜于神,去留皆不吉。乃曰:“得毋当举大事乎?”卜之吉,大喜,遂以闰三月甲戌朔入濠见子兴。子兴奇其状貌,留为亲兵。战辄胜,遂妻以所抚马公女,即高皇后也。子兴与德崖龃龉,太祖屡调护之。秋九月,元兵复徐州,李二走死,彭大、赵均用奔濠,德崖等纳之。子兴礼大而易均用,均用怨之。德崖遂与谋,伺子兴出,执而械诸孙氏,将杀之。太祖方在淮北,闻难驰至,诉于彭大。大怒,呼兵以行,太祖亦甲而拥盾,发屋出子兴,破械,使人负以归,遂免。是冬,元将贾鲁围濠。太祖与子兴力拒之。 
  5. 《明史》 (卷1). 十三年春,贾鲁死,围解。太祖收里中兵,得七百人。子兴喜,署为镇抚。时彭、赵所部暴横,子兴弱,太祖度无足与共事,乃以兵属他将,独与徐达、汤和、费聚等南略定远。计降驴牌寨民兵三千,与俱东。夜袭元将张知院于横涧山,收其卒二万。道遇定远人李善长,与语,大悦,遂与俱攻滁州,下之。是年,张士诚据高邮,自称诚王。 
  6. 《明史》 (卷1). 十五年春正月,子兴用太祖计,遣张天祐等拔和州,檄太祖总其军。太祖虑诸将不相下,秘其檄,期旦日会厅事。时席尚右,诸将先入,皆踞右。太祖故后至,就左。比视事,剖决如流,众瞠目不能发一语,始稍稍屈。议分工甓城,期三日。太祖工竣,诸将皆后。于是始出檄,南面坐曰:“奉命总诸公兵,今甓城皆后期,如军法何?”诸将皆惶恐谢。乃搜军中所掠妇女纵还家,民大悦。元兵十万攻和,拒守三月,食且尽,而太子秃坚、枢密副使绊住马、民兵元帅陈野先分屯新塘、高望、鸡笼山以绝饷道。太祖率众破之,元兵皆走渡江。三月,郭子兴卒。 
  7. 明史(卷1). 时刘福通迎立韩山童子林儿于亳,国号宋,建元龙凤。檄子兴子天叙为都元帅,张天祐、太祖为左右副元帅。太祖慨然曰:“大丈夫宁能受制于人耶?”遂不受。然念林儿势盛,可倚藉,乃用其年号以令军中。 
  8. 《明史》 (卷1). 夏四月,常遇春来归。五月,太祖谋渡江,无舟。会巢湖帅廖永安、俞通海以水军千艘来附,太祖大喜,往抚其众。而元中丞蛮子海牙扼铜城闸、马场河诸隘,巢湖舟师不得出。忽大雨,太祖喜曰:“天助我也!”遂乘水涨,从小港纵舟还。因击海牙于峪溪口,大败之,遂定计渡江。诸将请直趋集庆。太祖曰:“取集庆必自采石始。采石重镇,守必固,牛渚前临大江,彼难为备,可必克也。”六月乙卯,乘风引帆,直达牛渚。常遇春先登,拔之。采石兵亦溃。缘江诸垒悉附。诸将以和州饥,争取资粮谋归。太祖谓徐达曰:“渡江幸捷,若舍而归,江东非吾有也。”乃悉断舟缆,放急流中,谓诸将曰:“太平甚近,当与公等取之。”遂乘胜拔太平,执万户纳哈出。总管靳义赴水死,太祖曰:“义士也”,礼葬之。揭榜禁剽掠。有卒违令,斩以徇,军中肃然。改路曰府。置太平兴国翼元帅府,自领元帅事,召陶安参幕府事,李习为知府。时太平四面皆元兵。右丞阿鲁灰、中丞蛮子海牙等严师截姑孰口,陈野先水军帅康茂才以数万众攻城。太祖遣徐达、邓愈、汤和逆战,别将潜出其后,夹击之,擒野先,并降其众,阿鲁灰等引去。秋九月,郭天叙、张天祐攻集庆,野先叛,二人皆战死,于是子兴部将尽归太祖矣。野先寻为民兵所杀,从子兆先收其众,屯方山,与海牙掎角以窥太平。冬十二月壬子,释纳哈出北归。 
  9. 《明史》 (卷1). 十六年春二月丙子,大破海牙于采石。三月癸未,进攻集庆,擒兆先,降其众三万六千人,皆疑惧不自保。太祖择骁健者五百人入卫,解甲酣寝达旦,众心始安。庚寅,再败元兵于蒋山。元御史大夫福寿,力战死之,蛮子海牙遁归张士诚,康茂才降。太祖入城,悉召官吏父老谕之曰:“元政渎扰,干戈蜂起,我来为民除乱耳,其各安堵如故。贤士吾礼用之,旧政不便者除之,吏毋贪暴殃吾民。”民乃大喜过望。改集庆路为应天府,辟夏煜、孙炎、杨宪等十余人,葬御史大夫福寿,以旌其忠。 
  10. 《明史》 (卷2). 二年春正月乙巳,立功臣庙于鸡笼山。丁未,享太庙。 
  11. 明史(卷72). 洪武九年汰平章政事、参知政事。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遂罢中书省。其官属尽革,惟存中书舍人。 
  12. 明史(卷3). 二十六年春正月戊申,免天下耆民来朝。辛酉,大祀天地于南郊。二月丁丑,晋王㭎统山西、河南军出塞,召冯胜、傅友德、常升、王弼等还。乙酉,蜀王椿来朝。凉国公蓝玉以谋反,并鹤庆侯张翼、普定侯陈桓、景川侯曹震、舳舻侯朱寿、东莞伯何荣、吏部尚书詹徽等皆坐诛。己丑,颁《逆臣录》于天下。庚寅,耕耤田。三月辛亥,代王桂率护卫兵出塞,听晋王节制。长兴侯耿炳文练兵陕西。丙辰,冯胜、傅友德备边山西、北平,其属卫将校悉听晋王、燕王节制。庚申,诏二王军务大者始以闻。壬戌,会甯侯张温坐蓝玉党诛。 
  13. 《明史》 (卷3). 冬十一月乙丑,颍国公傅友德坐事诛。阿资复叛,西平侯沐春击败之。十二月乙亥,定远侯王弼坐事诛。 
  14. 明史(卷3). 二十八年春正月丙午,阶、文寇平,甯正以兵从秦王樉征洮州叛番。丁未,大祀天地于南郊。甲子,西平侯沐春擒斩阿资,越州平。是月,周王橚、晋王㭎率河南、山西诸卫军出塞,筑城屯田。燕王棣帅总兵官周兴出辽东塞。二月丁卯,宋国公冯胜坐事诛。 
  15. 明史(卷3). 夏四月丙辰,蓝玉袭破元嗣君于捕鱼儿海,获其次子地保奴及妃主王公以下数万人而还。五月甲戌朔,日有食之。六月甲辰,信国公汤和归凤阳。甲子,傅友德为征南将军,沐英、陈桓为左、右副将军,帅师讨东川叛蛮。 
  16. 明史(卷3). 是年,高丽、安南、占城、暹罗、真腊入贡。元也速迭儿弑其主脱古思帖木儿而立坤帖木儿。高丽废其主禑,又废其主昌。 
  17. 朱鹭建文书法儗》前编:六月甲辰,上皇祖考大行皇帝谥,曰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庙号太祖。
  18. 查继佐罪惟录》卷一 帝纪 太祖高皇帝:明太祖钦明启运峻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原谥,永乐中加“圣神文武”四字于原谥之上。
  19. 明史(卷3). 辛卯,葬孝陵。谥曰高皇帝,庙号太祖。永乐元年,谥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嘉靖十七年,谥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20. 叶子奇《草木子》记载:“凡守令贪酷者,许民赴京陈诉,赃至六十两以上者枭首示众,仍剥皮实草。府、州、县衙之左,特立一庙以祀土地,为剥皮之场,名曰‘皮场庙’。官府公座旁,高悬一剥皮实草之袋,使之触目惊心。”
  21. 明史(卷3). 太祖以聪明神武之资,抱济世安民之志,乘时应运,豪杰景从,戡乱摧强,十五载而成帝业。崛起布衣,奄奠海宇,西汉以后所未有也。惩元政废弛,治尚严峻。而能礼致耆儒,考礼定乐,昭揭经义,尊崇正学,加恩胜国,澄清吏治,修人纪,崇凤都,正后宫名义,内治肃清,禁宦竖不得干政,五府六部官职相维,置卫屯田,兵食俱足。武定祸乱,文致太平,太祖实身兼之。至于雅尚志节,听蔡子英北归。晚岁忧民益切,尝以一岁开支河暨塘堰数万以利农桑、备旱潦。用此子孙承业二百馀年,士重名义,闾阎充实。至今苗裔蒙泽,尚如东楼、白马,世承先祀,有以哉。 
  22. 《大诰》:“胡元以宽而失,朕收平中国,非猛不可”
  23. 朱元璋“重典治国”思想不只为遏制官僚腐败. 北京: 新华网. 2009-01-15 [2014-12-30] (中文). 
  24. 《明史》卷三《太祖本纪三》
  25. 朱元璋因没文化用“白话文”发圣旨:杀了再说凤凰网
  26. 朱元璋的白话圣旨
  27. [明]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八十五·诏令杂考二
  28. 马生龙:《凤凰台记事》
  29. 陈云瞻,《簪云楼杂记》。
  30. 30.0 30.1 南京拜年特色贴春联讲究. 湖北: 湖北网络广播电视台. 2014-01-29 [2014-02-04] (中文). 
  31. 南通民俗专家王宇明谈过年之四:贴春联. 南通网. 2013-02-10 [2014-02-04] (中文). 
  32. 贴福字、春联的讲究. 中国日报网. 2010-02-04 [2014-02-04] (中文). 
  33. 夏民安. 《八月十五杀鞑子》. 《语文月刊》. 1998年, (08期). 
  34. 34.0 34.1 朱元璋黄山喝茶讲和评是非. 湖北: 新华网. 2014-12-10 [2015-01-03] (中文). 
  35. 驴友发现摩崖石刻传说为朱元璋藏宝图. 湖北: 北青网. 2014-10-28 [2015-01-03] (中文). 

研究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