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奎星閣 (韶關)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奎星閣 (韶關)
圖片來自xuite

奎星阁,位于中国广东省韶关市南雄市雄州镇达德街,现为南雄市文物保护单位,类型为古建筑,公布时间为1997年7月9日。

奎星阁的历史年代为明—清。

韶关市

韶关市(官方音译:Shaoguan,传统外文:Shiuchow、Shaokwan,粤音外文:Siu Kwan[1]),简称,旧称韶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广东省北部,粤湘赣三省交界。市境西界清远市,南临广州市惠州市,东南接河源市,东北毗江西省赣州市,西北达湖南省郴州市。全市总面积18,413平方公里,人口285.51万,市人民政府驻浈江区。韶关有两千多年历史,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占领广州后,韶关曾成为广东临时省会。

韶關是廣東省歷史文化名城,還是廣東省規劃建設的粵北區域性中心城市和韶關都市區的核心城市,是全國交通樞紐城市之一。地處粵北,外接湘贛,內聯珠三角,自古是中國南方的交通要衝,素有廣東的北大門之稱,是華北長江中下游地區與華南沿海之間最重要的陸上通道和關口,粵湘贛交界地區商品集散中心。而且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韶關擁有豐富的土地資源、森林資源、礦產資源,有著“客家吾州”、“華南生物基因庫”、“嶺南名郡”、“中國鋅都”,“有色金屬之鄉”,國家園林城市等美譽。

名称

隋开皇九年(589年)始设“韶州”,皆因州北有“韶石”而命名(韶,即尽善尽美之音乐)。直到清末,虽曾有短时更动,但韶州之名得以因袭。

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于河西武水边开设税关,名为“遇仙桥关”,清康熙九年(1670年)将南雄“太平关”移至韶州河东,并在北门外增设“旱关”,被称为“三关”。

韶州乃是南北交通关口,城内东西南三面均设水陆税关,所以又被商贾称之为“韶关”,慢慢地“韶关”便取代了“韶州”的名字。

历史

在距今12.9萬年的史前時期,就已經有馬壩人在這塊土地上勞動、生息和繁衍。新石器時代的石峽文化,顯示著這裡的人們已經踏入了文明的門檻。

參考文獻

  1. 中华民国《1947年广东政区及邮政式广东地名一览》,大部分根据粤语标准音广州话拼写,其他部分由潮汕、客家、官话或其他方音拼写而成。此处粤语外文名称非国民政府订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