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孟东篱本名孟祥森,曾使用笔名漆木朵,1937年5月25日出生于中国河北省定兴县,2009年9月21日离世,台湾已故文学作家,力行耕读澹泊的生活方式,以生态、哲学为主题写作,并大量翻译艰深的外文钜作著称,素有绿色生态作家称号。

孟东篱终生奉行其“爱生”的哲学观念,身体力行简仆的生活方式,喜亲近自然,不求名利、不求物质,更因不忍杀生而茹素,虽有高知名度却离群索居,从译作的选择与个人著作中表达自己的信仰。


生平

孟东篱1937年于中国河北省定兴县,1946年随母亲至东北锦西与从军的父亲相见,1948年随父母移居台湾,定居高雄县凤山市黄埔二村,读诚正小学、省立高雄中学(今高雄市立高雄高级中学),大学毕业于台湾大学哲学系,后入读辅仁大学并取得哲学硕士学位。曾任教于台湾大学、世界新闻专科学校(今世新大学)、省立花莲师范专科学校(今并于国立东华大学)、东海大学[1]

孟东篱爱好大自然,从陶渊明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取其笔名“东篱”[2],三十岁起大量翻译英文书籍,种类包括心理宗教,著名的有《湖滨散记》,1985年开始以“孟东篱”为名出版其个人创作,著有散文、哲学论述类著作,先后出版如《幻日手记》、《耶稣之茧》、《万蝉集》、《滨海茅屋札记》、《爱生哲学》、《素面相见》等书[1]

作品

译作

  • 1967年,《齐克果一生的故事》.华尔泰·劳锐(Walter Lowrie)著.孟祥森译.台湾商务出版.
  • 1967年,《齐克果日记》.齐克果撰.孟祥森译.水牛出版.
  • 1968年,《作为一个作者我的作品之观点:一份对历史的报告以及其他有关作品》.齐克果撰.孟祥森译.水牛出版.
  • 1969年,《死病》.齐克果撰.孟祥森译.水牛出版.
  • 1969年,《忧惧之概念》.齐克果撰.孟祥森译.台湾商务出版.
  • 1969年,《地下室手记》.杜斯妥也夫斯基原著.孟祥森译.水牛出版.
  • 1969年,《爱的艺术》.佛洛姆著.孟祥森译.志文出版.
  • 1970年,《沉思录》.巴斯噶撰.孟祥森选译.水牛出版.
  • 1970年,《呆子伊凡:寓言故事》.托尔斯泰撰.邓宁格(Aon Dunngan)英译.孟祥森译.水牛出版.
  • 1971年,《狂酒歌:鲁拜集》.奥马开俨撰.费滋杰罗(Edward FitzGerald)译.孟祥森译.晨钟出版.
  • 1971年,《存在主义哲学》.考夫曼撰.陈鼓应、孟祥森、刘崎等译.台湾商务出版.
  • 1971年,《诱惑者的日记》.齐克果著.孟祥森译.志文出版.
  • 1971年,《基督教义的心理分析》.佛洛姆撰.孟祥森译.晨钟出版.
  • 1974年,《禅学随笔》.铃木大拙著.孟祥森译.志文出版.
  • 1974年,《西洋哲学思想史》.波尔曼(Chaïm Perelman)撰.孟祥森译.牧童出版.
  • 1974年,《卡缪评介:欧洲的, 非洲的》.欧布麟(Conor Cruise O'Brien)撰.孟祥森译.牧童出版.
  • 1975年,《人类破坏性之剖析》.佛洛姆著.孟祥森译.牧童出版.
  • 1976年,《异乡人》.卡缪著.孟祥森译.牧童出版.
  • 1977年,《我的朋友-罗素》.鲁伯特·克劳榭-威廉斯(Rupert Crawshay-Williams)著.孟祥森译.牧童出版.
  • 1978年,《近代社会运动》.卡玛伦(Wm. Bruce Cameron)著.孟祥森译.牧童出版.
  • 1979年,《人性枷锁》.毛姆撰.孟祥森译.远景出版.
  • 1979年,《内在之声:用第三只耳朵聆听》.狄奥多·芮克(Theodor Reik)著.孟祥森译.牧童出版.
  • 1979年,《如果麦子不死:纪德自传》.纪德撰.孟祥森译.志文出版.
  • 1979年,《附魔者》.杜斯妥也夫斯基撰.孟祥森译.远景出版.
  • 1979年,《瘟疫》.卡缪著.孟祥森译.远景出版.
  • 1980年,《弗洛依德的使命》.弗洛姆著.孟祥森译.牧童出版.
  • 1980年,《现代人论乌托邦》凯特伯(George Kateb)编.孟祥森译.联经出版.
  • 1980年,《戆第德》.伏尔泰撰.孟祥森译.远景出版.
  • 1980年,《死灵魂》.果戈里撰.孟祥森译.远景出版.
  • 1981年,《土地的成长》.哈姆生著.孟祥森译.远景出版.
  • 1981年,《伪币制造者》.纪德著.孟祥森译.远景出版.
  • 1981年,《赌徒》.杜斯妥也夫斯基著.孟祥森译.远景出版.
  • 1982年,《明娜》.杰洛拉普撰.孟祥森译.远景出版.
  • 1982年,《华尔腾》.梭罗著.孟祥森译.远景出版.
    • 1986年,更名为《湖滨散记》.书华出版.
  • 1982年,《罗马史》.蒙森撰.孟祥森译.远景出版.
  • 1983年,《人之树》.怀特著.孟祥森译.远景出版.
  • 1986年,《苏菲之路》.伊德里斯·夏(Idries ShahTemplate:Lang-fa)辑.孟祥森选译.联经出版.
  • 1986年,《杜斯妥也夫斯基》.贝德叶夫(Nicholas Berdyaev,俄语:Николай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Бердяев)著.孟祥森译.时报出版.
  • 1988年,《佛陀:至善的觉悟者》.麦克尔·凯里泽(Michael Carrithers)著.孟祥森译.时报出版.
  • 1989年,《哲学新世界》.卡普兰(Abraham Kaplan)著.孟祥森译.水牛出版.
  • 1989年,《生命的展现》.佛洛姆著.孟祥森译.远流出版.
  • 1990年,《内在之声》.狄奥多·芮克著.孟祥森译.水牛出版.
  • 1993年,《美丽新世界》.赫胥黎著.孟祥森译.远景出版.
  • 1995年,《伊凡·伊列区之死》.托尔斯泰著.孟祥森译.水牛出版.
  • 1996年,《动物解放》.彼得·辛格Peter Singer)著.孟祥森、钱永祥译.关怀生命协会出版.
  • 1998年,《ㄋㄧˇ也做得到!:爱护动物101》.英格丽·纽寇克(Ingrid Newkirk)著.孟东篱译.关怀生命协会出版.
  • 1998年,《西雅图的天空:印地安酋长的心灵宣言》.西雅图酋长著.艾利·吉福特(Eli Gifford)等编.孟祥森译.双月书屋出版.
  • 1998年,《感情世界的性别差异》.狄奥多·芮克著.孟祥森译.圆神出版.
  • 1998年,《永远的春天(The sense of wonder)》.瑞秋·卡森著.孟祥森译.双月书屋出版.
  • 1998年,《与神对话II》.尼尔‧唐纳‧沃许(Neale Donald Walsch)著.孟详森译.方智出版
  • 1999年,《终极演化:人类的起源与结局》.伊安·泰特萨(Ian Tattersall)著.孟祥森译.先觉出版.
  • 1999年,《希望:珍·古德自传》.珍·古德、菲立普·柏尔曼(Phillip Berman)著.孟祥森译.双月书屋出版.
  • 1999年,《与神对话III》.尼尔‧唐纳‧沃许(Neale Donald Walsch)著.孟详森译.方智出版
  • 2000年,《屈辱》.柯慈著.孟祥森译.天下远见出版.
  • 2000年,《社群时代》.罗伯·狄奥巴(Robert Theobald)著.孟祥森译.方智出版.
  • 2001年,《与神对话问答录》.尼尔唐纳沃许(Neale Donald Walsch)著.孟祥森译.方智出版.
  • 2001年,《你正在改变世界:有意识的演化》.芭芭拉·马克斯·胡巴德(Barbara Marx Hubbard)著.孟祥森译.方智出版.
  • 2002年,《在自由的国度》.奈波尔著.孟祥森译.天下远见出版.
  • 2002年,《富先生的12堂必修课》.布雷恩·麦考米克(Blaine McCormick)著.孟祥森译.方智出版.
  • 2002年,《回归心灵本质:创造21世纪新世界》.玛丽安娜·威廉森著.孟祥森译.方智出版.
  • 2002年,《世间之路》.奈波尔著.孟祥森译.天下远见出版.
  • 2002年,《迷人的夜晚》.史蒂芬·米尔豪瑟(Steven Millhauser)著.孟祥森译.皇冠出版.
  • 2002年,《在另一片天空下:悲欣雪藏行》.瑞克·瑞基威(Rick Ridgeway)著.孟祥森译.双月书屋出版.
  • 2002年,《他与她的情感世界:一个心理学家的两性观察》.狄奥多·芮克著.孟祥森译.究竟出版.
  • 2002年,《恋人的心:一个心理学家眼中的爱》.狄奥多·芮克著.孟祥森译.究竟出版.
  • 2002年,《耽溺》.彼得·伊斯特海兹(Template:Lang-hu)著.孟祥森译.圆神出版.
  • 2002年,《浮生》.奈波尔著.孟祥森译.天下远见出版.
  • 2003年,《独处中的沈思》.多玛斯·牟敦(Thomas Merton)著.孟祥森译.方智出版.
  • 2003年,《纪伯伦的智慧(The wisdom of Gibran: aphorisms and maxims)》.纪伯伦著.约瑟夫·薛宾(Joseph Sheban)编著.孟祥森译.圆神出版.
  • 2005年,《凯利帮》.彼得·凯利著.孟祥森译.皇冠出版.

书作

  • 1967年,《幻日手记》.漆木朵撰.水牛出版.
  • 1967年,《耶稣之茧:一首多重变奏曲》.漆木朵撰.水牛出版.
  • 1978年,《万蝉集》.孟祥森撰.远景出版.
  • 1978年,《佛心流泉》.孟祥森译撰.长鲸出版.
  • 1985年,《滨海茅屋札记》.孟东篱著.洪范出版.
  • 1985年,《爱生哲学》.孟东篱著.尔雅出版.
  • 1985年,《野地百合》.孟东篱著.洪范出版.
  • 1986年,《素面相见》.孟东篱著.尔雅出版.
  • 1988年,《念流》.孟东篱著.汉艺色研出版.
  • 1989年,《生态环境的第二十九天》.孟东篱著.社会大学出版.
  • 1991年,《道法自然:老子的生态观》.孟东篱作.玉山国家公园管理处出版.
  • 1992年,《以生命为心:爱生哲学与理想村》.孟东篱著.张老师文化出版.
  • 1996年,《人间素美》.孟东篱作.圆神出版.
  • 1997年,《东篱说禅》.孟东篱作.圆神出版.
  • 1997年,《给你一枚禅的果》.孟东篱作.圆神出版.
  • 1997年,《给你一朵禅的花》.孟东篱作.圆神出版.
  • 1998年,《关于性的最高观点》.孟东篱等著.圆神出版.

其他作品

  • 2009年4月,在病榻中为3月去世的文坛好友曹又方写下“我所认识的曹又方”悼文[3]
  • 2009年,《联合文学》第295(五月号)、296(六月号)期,发表“情书一束”上、下两集,为孟东篱于1970年代,在滨海茅屋同居前后,写给“𬞟𬞟”的情书誊集。
  • 2009年7月26日,在得知自己癌末时写下“我的祷词”一文[4]

参考文献

  1. 1.0 1.1 刘子凤. 山居林间访东篱. PCHome. 联合文学. 2009-05-01 [2009-09-22]. 
  2. (一)选文──生命的涵育. 台北市景文高级中学. 2007 [2009-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3-09). 
  3. 我所认识的曹又方. 人间咖啡馆. 2009-04-28 [2009-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1-04). 
  4. 孟东篱的祷词. 林丽芳的记录片故事. 2009-07-28 [2009-09-23]. 

目录

外部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