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安和遗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安和遗址,最初称为安和路遗址,是位于台中西屯区单元一重划区的遗址,包含大坌坑、牛骂头及清代汉文化层,2003年由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发现。台中市政府文化局文化资产处于2013年委托博物馆进行遗址监管。至此,安和路遗址在2015年9月17日,正式公告为“列册遗址”。依据台中市政府105年度遗址审议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决议(105年12月20日府授文资遗字第10502733731号),公告将此遗址市定遗址名称由“安和路遗址”更名为“安和遗址”,并将遗址范围变更[1]

遗址范围

安和遗址位置于台中市西屯区,属牛骂头文化层。范围位于台中市大肚台地东侧(范围为台湾大道四段以南、安和路以西、协和北巷以北、协和北巷西段以东延至台湾大道)。原名称为“安和路遗址”,后经台中市政府于105年12月20日遗址审议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决议,变更名称为“安和遗址”,范围变更为台中市西屯区福和段204地号。遗址文化层延伸分布范围,且土地使用分区为公园,未受建筑或土地开发行为破坏,遗址保存状况应属完整。但现今已有许多件建物建筑,也曾发生争议,对于遗址保存是一大挑战。

遗址内容

安和遗址遗址为中部地区罕见之大坌坑文化遗址。本遗址的年代约在3,500年前至5000年前,除了下层属较早的大坌坑文化文化外,也包含牛骂头文化时期的遗留;此遗址目前共挖掘出48具排列整齐的人骨,为大坌坑时期之墓葬群。经碳14年代检测,认定为4,800~4,000年前人类遗骨(牛骂头文化层距今4000至3000年间)是目前在台中发现早的史前人;历史时期康熙乾隆年间汀州人拓垦,此为“下七张犁”旧名由来。安和遗址也有出土箭簇、闪玉锛等器物。此外也有石虎、狗、大型鱼鳃盖骨、鱼脊椎骨、山羌、鬼鼠、、鲨鱼牙齿、壳等,及古代稻米、种子等史前生态遗留,根据这些迹象与证据,推测当时即有食用稻米。其中发现鲨鱼牙齿,可能代表当时此地距离海岸线相当近。因为其重要性,未来将在安和遗址范围内选择适当地点现址保存,展示主要文物。往后更预估将安和遗址列为指定遗址,并争取列为国定遗址[2]

研究意义

目前除此遗址之外,台中地区出土之牛骂头文化遗物大多保存不佳,且牛骂头墓葬非常罕见。由此处出土之遗物器型论也可猜测其有西部绳纹红陶文化之流通。另外,大坌坑文化依推测应为南岛语族在5500年前所发展起的,而此处的碳定年指出,安和遗址正处于这个关键时期,因此其在文化研究上,有不可取代之独特性。此外,本遗址所发现的人类生活经考古分析年代约为4800年前新石器时代人物,在台湾人类与考古都是一大发现,也曾登上外媒报导版面。

视频

安和遗址 相关视频

台湾大坌坑文化的起源
老梁:揭秘当年康熙真的是指认乾隆为接班人吗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