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宋微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宋微子姓,名,世称微子微子启[1],是殷商宗室贵族帝乙的长子,纣王的庶兄[2][3],微子启相传为宋姓锺姓墨姓华姓花姓)的先祖,为春秋宋国的开国始祖。《论语》中称微子、箕子比干为「殷三仁」[4]

人物生平

微子,名[5],殷商末年朝歌[6]人,殷商帝乙之子,商纣(帝辛)的庶兄。

初封于微地[7]。为政贤能,为殷民所爱戴。商乱,殷代将亡,微子多次亲谏殷商纣王,但纣王并没有接纳。[8]便谋于太师箕子少师比干。箕子认为“今诚得治国,国治身死不恨;为死终不得治,不如去”[9]于是远离纣王逃到了微。[10]武王克殷后,微子持祭器造于武王军门,“肉袒面缚,左牵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于是武王乃释微子,复其位如故”。[11]

约前1063年,周公东征平定三监之乱后,纣王武庚被杀,周公代天巡狩,以周成王之命,封微子于[12],以示不绝殷商香火爵位公爵,准用天子礼乐祭祖,微子遂建了宋国,为周朝二王三恪之一。

微子嫡子微伯有一子,但微伯及后代因被质于周朝作史官,不能继承公位,遂按殷兄终弟及宗法,传位于微子的二弟衍继位,是为微仲

据《淇县县志》记载,河南淇县有「三仁庙」,奉祀微子、箕子比干,配祀先师孔子曾子孟子子思子、阳明子等诸贤神位、后殿祀文昌君,亦县塾所在。邑民颇奉香火太平天国时被毁。

宋微子去世后,其弟中衍成为国君,是为宋微仲

身世关系

典籍所载有如下三种说法:

(1)纣之同母庶兄。《吕氏春秋·当务》:“纣之同母三人,其长曰微子启,其次曰中衍,其次曰受德。受德乃纣也,甚少矣。纣母之生微子启与中衍也,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纣之父、纣之母欲置微子启以为太子, 太史据法而争之曰:‘有妻之子, 而不可置妾之子。’ 纣故为后。用法若此, 不若无法。 ”

(2)纣之异母庶兄。《史记·殷本纪》:“帝乙长子曰微子启,启母贱,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嗣。”又《史记·宋微子世家》:“微子开者,殷帝乙之首子而帝纣之庶兄也。”司马迁谓“启母贱……辛母正后”, 故知二人不同母。

(3) 纣之叔父。《孟子·告子上》:“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纣为兄之子, 则微子为纣叔父。

历代后裔

宋微仲 子衍

宋宋公 子稽

宋丁公 子申

宋前愍公 子共

宋炀公 子熙

宋厉公 子鲋祀

宋厘公 子举 在位17年

宋惠公 子(闲+见) 在位30年

宋哀公 在位1年

宋戴公 在位34年

宋武公 子司空 在位18年

宋宣公 子力 在位19年

宋穆公 子和 在位9年

宋殇公 子与夷 在位9年

宋庄公 子冯 在位19年

宋后愍公 子捷 在位11年

宋前废公 子游 在位1年

宋桓公 子御说 在位31年

宋襄公 子兹甫 在位14年

宋成公 子王臣 在位17年

宋中废公 子御 在位1年

宋前昭公 子杵臼 在位9年

宋文公 子鲍革 在位22年

宋共公 子瑕 在位13年

宋平公 子成 在位44年

宋元公 子佐 在位15年

宋景公 子头曼 在位64年

宋后昭公 子特 在位47年

宋悼公 子购由 在位8年

宋休公 子田 在位23年

宋辟公 子辟兵 在位3年

宋后废公 子剔成 在位41年

宋康王 子偃 在位47年

相关条目

参见

史籍记载

  • (一)《宋微子世家》,司马迁史记卷三十八宋微子世家第八。
  • (二)其后代最有名的人物之一,是倡导兼爱墨家的创始人墨子;墨子,子姓墨氏名翟。《姓氏寻源》说墨氏出于宋微子,为宋微子后裔;是中国战国时期着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和自然科学家。

轶事典故

  • 【微子肉袒请罪】:武王灭商后,微子持商王室宗庙礼器,来到武王军营前,表示投降。他袒露上身,双手捆缚于背后,跪地膝进,左边有人牵羊,右边有人秉茅,向武王请罪。武王将他释放,宣布恢复他原有爵位,以示宽厚为怀。
  • 微子寿终后,葬于今山东微山湖微山岛西北边的高岗上,墓前有古碑四通,主碑上有汉代匡衡“殷微子墓”四字,横额为“仁参箕比”,“箕”指箕子、“比”指比干。另有一说,微子墓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路河乡青岗寺村
  • 【微子离殷】
  • 【微子封宋】

视频

史传|《宋微子世家》微子启建国

参考资料

  1. 因其封国名微,「微」是国号,「子」是爵位
  2. 《史记·宋微子世家》
  3. 吕氏春秋·卷十一》称微子、微仲与纣王三人同母,但是其母在生微子和微仲时的身分是妾,生纣王时则已是妻子,所以微子是庶长子
  4. [宋微子世家第八,国学网
  5. 汉代因避景帝刘启,改「启」为「开」
  6. 河南淇县
  7. 微地是微子的封国,原在今山西潞城东北,后迁徙至今山东省梁山西北一带
  8. 称「纣终不可谏」
  9. 最后,微子逃遁,箕子沦为奴隶,比干因劝谏而惨死。
  10. 马融注《论语·微子》甚至说:“微子见纣无道,早去之”。
  11. 《史记·宋微子世家》
  12. 为商族发祥地,今河南商丘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