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巴宰族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巴宰族

图片来自org

巴宰族PazéhPazihPazeh巴则海族拍宰海族),清代称为散毛番,为台湾平埔族原住民。其中以岸里社最为强大。主要居住在台湾中部埔里盆地爱兰地区,目前仍保有族语巴宰语及传统文化。

巴宰族起源与沿革

巴宰族原本分布于今台中市丰原区神冈区后里區附近较靠内陆的区域,约略位置是以丰原为中心,北至大甲溪河岸,东到东势角(今东势区),南至潭仔墘(今潭子区),西则到达大肚山山麓的横冈一带。16世纪中,主要部落有岸里社乌牛栏社朴仔篱社阿里史社等四至五个社。1699年,岸里社还曾协助清朝“平定”吞霄社叛乱(吞霄社事件)。19世纪,因郭百年事件迁入今南投县埔里镇咸丰年间,台湾总兵吴光亮开山抚番时、在“埔里六社舆图说略”有载:“ …屯番中亦有散毛番者约千馀人…。”其中之“散毛番”乃指巴宰族,而散毛即蓬发之义。

割地换水事件

所谓的割地换水就是以地权换水权之意,即巴宰族用土地与汉人交换灌溉用水的事件。

族群正名运动

巴宰族人在近年也积极发起正名运动,希望获得官方承认。 大约20年前巴宰族人苗栗县巴宰族群协会理事长潘英琦的大伯与父亲潘大州即开始复名运动,近几年来潘英琦等族人向中华民国原住民族委员会申请正名列入原住民族群,虽然因为资料不足而未能成功,仍表示不放弃正名的决心。[1]

个别族群身份的认定,基本上可以直接去户籍所在地的户政事务所调阅日治时期所遗交下来的户籍资料,在日治时期户籍誊本上“种族”一栏有登录种族别[2]。“种族”一栏种族别依山地原住民、平地原住民、闽南人与客家人分别注记为:山地原住民注记为“生”(生蕃)、平地原住民注记为“熟”(为“熟蕃”,指平埔族)、福建祖籍的注记为“福”、广东祖籍的注记为“粤”或“广”。

族系分支

巴宰族属台湾南岛平埔族群,族群外表的最大特征是成年人的身高比一般台湾南岛原住民来的高,约在170cm以上。巴宰族又可分为巴宰本族(Pazih)以及噶哈巫族(Kaxabu)(朴仔篱社则属噶哈巫族)。以地区分类而言,丰原以西为巴宰本族,以东五社为噶哈巫族。巴宰族人迁入埔里后,住在乌牛栏台地(爱兰台地)多为巴宰族;居住于眉溪流域旁之眉溪四庄(牛眠山守城份大湳蜈蚣仑)则为噶哈巫族

两族因为族语可互通及文化相近,故依据伊能嘉矩之分类仍把它归为同一族。为了解决噶哈巫族和巴宰族的族名纷争,赖贯一牧师希望以Abuan(阿雾安)这个名称来整合二族。最后一位以巴宰语为母语的人士为2010年已故的爱兰地区潘金玉女士;眉溪四庄则为已故之潘郡乃先生之后裔潘永历先生及其他噶哈巫长老仍会使用噶哈巫语,甚至仍会唱噶哈巫古调“忆祖之歌”(ayan;爱烟)。

风潮唱片所出的巴宰族音乐〈巴宰族(噶哈巫族)Ayan之歌〉,即是音乐学者吴荣顺从四庄采集得到。 噶哈巫族在埔里俗称“眉溪四庄番”,正因为当地人承袭祖先骁勇善战的精神。日治时期多为义勇军,能与邻近的泰雅族抗衡。故也在埔里流传一句话“四庄正是番”。该族的过年称为“番仔过年”或“姓潘的人过年”为农历十一月十五左右举行。并制作传统食物“阿拉粿”,及举办“牵田”(mahalit)、“抓大鱼”、“走标”(maazazuah)等族群传统活动。

语言走向

隋书》:东夷列传、流求国

魏徵所著的《隋书》(公元636年成书),在日籍台湾平埔族学者伊能嘉矩台湾文化志》(第一篇)的考证中发现许多巴宰语的词汇:

  • 欢斯(Kaishi):族长姓。
  • 渴剌兜(Harato):族长名。
  • 可老羊(Karaohu):司祭头目名。
  • 多拔荼(Taatar):女性族长尊称,汉译“大老妈”。
  • 波罗檀(Paradan/Haradan葫芦墩):即今台中丰原
  • 斗镂(Tuull/Haohi):松树、榕树。
  • 鸟了帅(Lakelakehal):番社壮丁团。
  • 低没檀(Tomol):洞名,地近大甲溪一带。
  • 欢斯(Kaishi)老模(Damori/Ramori):族长嫡长子名。
  • 岛槌(Taut):族长庶子名。
  • 琉球(Riukiu)澳:即今三貂角(San Tiago)。
  • 鹿港(Rokauan):今同名。
  • 夷耶久(Yaku/Luku):琉球。

荷兰时期以后,十七世纪荷兰殖民时代以前台湾原住民语言没有任何书面记录,因此只能用语言学的方法推测早期历史。道卡斯语巴布萨语巴布拉语洪雅语之间的关系较近,彼此从同一语言分化出来的时间可能不到1000年。巴宰语与这些语言的关系比较不清楚。与前四者相比,巴宰语与赛夏语的关系较近。因此巴宰语与赛夏语的共同祖语跟前四者的共同祖语彼此分化的时间又要更早。

巴宰族原分布在台中内陆一带。1804年潘贤文率领部分道卡斯族巴布拉族巴布萨族洪雅族、巴宰族人迁至宜兰。1814年发生郭百年事件,埔里原住民势力衰退。1823年,埔里的原住民邵族为求自保,邀请包括巴宰族在内的平埔族人迁入埔里。对于巴宰语的研究是从十九世纪开始的。最初几位研究者是Steere(1873年)、伊能嘉矩(1897年)、小川尚义(1923年)。当时使用巴宰语的人还很多。Steere纪录了词汇表与28个句子。伊能嘉矩纪录了一篇文本与一些词汇。小川尚义纪录的词汇表较长,并且根据他所收集的句子,作出了初步的语法分析。伊能嘉矩与粟野传之丞的《台湾蕃人事情》(1900年)指出巴宰族已汉化,但仍使用巴宰语,并将之划入平埔族。[3]

1960年代及1970年代的研究者包括土田滋(1969年)、费罗礼 Raleigh Ferrell(1970年)、李壬癸(1978年)。这个时候,巴宰语只剩下一些年纪较大的人还记得。土田滋纪录了两篇短的文本、两篇长的文本、及大量词汇。Ferrell纪录了一些基础词汇、对话、及构词型态。李壬癸纪录了一些词汇、一些文本,并做了初步的格记号系统的分析。[4] 2010年5月时,巴宰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濒危语言地图》列为世界上最濒危的18种语言之一,巴宰语当时在全球只有一位使用者的情况已维持多年。

对于这样的说法,2010年5月南投县巴宰族文化协会理事长潘文辉说,联合国没有深入调查,这样的说法并不完全。这几年来巴宰族人在专家学者的协助下,现在小孩大人至少有10多人会说巴宰语,已经不是只有一位耆老会说族语的情况了。 2010年,潘金玉去世,巴宰语消亡。巴宰语目前并无第一语言使用者,但有语言复兴运动。

语言濒危

巴宰语面临最严重的失传问题,最后一位以巴宰语为母语的人士为2010年已故的爱兰地区潘金玉女士,大部份巴宰族人被台湾福佬汉人同化。1914年出生的潘金玉,生前全力投入“巴宰语”的复苏运动。2001年潘金玉协助中央研究院语言学研究所李壬癸院士、及日籍学者土田滋编纂成《巴宰语词典》,以及由族人王潘美玉自编小辞典《阿嬷阿都努的巴宰话语》[5]

2010年5月南投县巴宰族文化协会理事长潘文辉说,这几年来巴宰族人在专家学者的协助下,现在小孩大人至少有10多人会说巴宰语,已经不是只有一位耆老会说族语的情况了。

然而,现今巴宰语已无第一语言使用者。目前南投埔里爱兰教会每星期六上午都有在教授巴宰语[6]

纹面

清代彰化县志中有这样的记载是:“岸里扫栜乌牛栏阿里史朴仔离番女绕唇胳皆刺之点,细细黛起,若塑像罗汉髭头,共相称美,又于文身之外,别为一种[7]”,推测在过去有类似泰雅族的纹面文化。

参考文献

  1. 谢明俊. 巴宰族人要正名列入原住民族群. 中时电子报. 中国时报. 2019-11-09 [2019-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1). 
  2. 历史,我们还没有名字,Musuhapa Siraya - WRETCH
  3. 存档副本. [2012-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6). 
  4. 存档副本 (PDF). [2012-08-2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4-04-27). 
  5. 邱国荣. 巴宰族耆老讲述母语复振经验与成果. 台湾教会公报新闻网 TCNN. 台湾教会公报. 2019年8月15日 [2020年1月1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8月15日). 
  6. 联合国列严重濒危的语言 台湾巴宰语在其中 ,2010年5月20日.
  7. 清代彰化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