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广东省」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广东省”)
 
 
(未顯示由 1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1 次修訂)
行 1: 行 1:
 广东省
+
[[file:广东省01.jpg|缩略图|[http://photocdn.sohu.com/20150531/mp16286524_1433032415293_2.jpeg 原图连接]]]
 +
[[file:广东省02.jpg|缩略图|[http://photocdn.sohu.com/20150531/mp16286524_1433032415293_3.jpeg 原图连接]]]
 +
[[file:广东省03.jpg|缩略图|[http://photocdn.sohu.com/20150531/mp16286524_1433032415293_4.jpeg 原图连接]]]
 +
[[file:广东省04.jpg|缩略图|[http://photocdn.sohu.com/20150531/mp16286524_1433032415293_5.jpeg 原图连接]]]
 +
[[file:广东省05.jpg|缩略图|[http://photocdn.sohu.com/20150531/mp16286524_1433032415293_6.jpeg 原图连接]]]
 +
[[file:广东省06.jpg|缩略图|[http://photocdn.sohu.com/20150531/mp16286524_1433032415293_7.jpeg 原图连接]]]
 +
[[file:广东省07.jpg|缩略图|[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q_70,c_zoom,w_640/images/20180903/b48021249f714d86b2a7dee5d17c09e1.jpeg 原图连接]]]
 +
[[file:广东省08.jpg|缩略图|[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19/20a9124b9eeb4038b8540ccf7b5c5059.jpeg 原图连接]]]
 +
[[file:广东省09.jpg|缩略图|[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19/f4634382a370493ea95f16860ada2de1.jpeg 原图连接]]]
 +
[[file:广东省10.jpg|缩略图|[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19/d3d9ae516c814ebcbeb4711d1cee6616.jpeg 原图连接]]]
 +
[[file:广东省11.jpg|缩略图|[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19/4b9cee890c3840a3a5f26223d202347c.jpeg 原图连接]]]
 +
[[file:广东省12.jpg|缩略图|[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19/a3e35cefc02a467eb4e29d1f8213862d.jpeg 原图连接]]]
 +
[[file:广东省13.jpg|缩略图|[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012/147687d110c341da9f78523828728927.jpeg 原图连接]]]
 +
[[file:广东省14.jpg|缩略图|[http://n1.itc.cn/img8/wb/recom/2016/06/07/146528712313992774.JPEG 原图连接]]]
 +
[[file:广东省15.jpg|缩略图|[https://ss2.meipian.me/users/623224/d4948c550ce342a5b17f870f08fe7473.jpg-mobile 原图连接]]]
 +
[[file:广东省16.jpg|缩略图|[https://ss2.meipian.me/users/623224/64d060f6e35f42eea4f1f2f60da168cf.jpg-mobile 原图连接]]]
 +
[[file:广东省17.jpg|缩略图|[https://ss2.meipian.me/users/623224/8a8a43848a0a430f973044ca2bf06a58.jpg-mobile 原图连接]]]
 +
[[file:广东省18.jpg|缩略图|[https://ss2.meipian.me/users/623224/6a503129ac3c4c87a94eff8638fb032b.jpg-mobile 原图连接]]]
 +
[[file:广东省19.jpg|缩略图|[https://ss2.meipian.me/users/623224/71cc6ec9d7a6440cb9d70502cfdc1451.jpg-mobile 原图连接]]]
 +
[[file:广东省20.jpg|缩略图|[https://ss2.meipian.me/users/623224/db1a70fd82434b8ab4dd21ba935b87ae.jpg-mobile 原图连接]]]
 +
 
 +
[[广东省]](''' Guangdong Province''' ),简称“粤”,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广州。因古地名广信之东,故名“广东”。位于[[南岭]]以南,南海之滨,与[[香港]]、[[澳门]]、[[广西省]]、[[湖南省]]、[[江西省]]及[[福建省]]接壤,与[[海南省]]隔海相望。下辖21个地级市、65个市辖区、20个县级市、34个县、3个自治县。
 +
 
 +
广东是岭南文化的重要传承地,在语言、风俗、生活习惯和历史文化等方面都有着独特风格。广东也是目前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
 +
 
 +
考古证实广东于先秦已存在高度文明,是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广东是中国的南大门,处在南海航运枢纽位置上,早在3000~5000年前广东就已经形成以陶瓷为纽带的贸易交往圈,并通过水路将其影响扩大到沿海和海外岛屿。
 +
 
 +
改革开放后,广东成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和引进西方经济、文化、科技的窗口,取得骄人的成绩。
 +
 
 +
自1989年起,广东国内生产总值连续居全国第一位,成为中国第一经济大省,经济总量占全国的1/8,已达到中上等收入国家水平、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广东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居全国第一。广东珠三角9市将联手港澳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成为与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并肩的世界四大湾区之一。2019年,广东省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7671.07亿元,比上年增长6.2%。
 +
 
 +
==历史沿革==
 +
 
 +
===先秦时期===
 +
 
 +
古文献中,“越”即“粤”,古代“粤”、“越”通用。先秦古籍对长江以南沿海一带的部族,常统称为“越”,文献上称之为“百越”或“诸越”(包括吴越、闽越、扬越、南越、西瓯、骆越等等),广东被称为“南越”
 +
 
 +
。隋唐以后,“粤”字意义收窄,指岭南地区,或称“南粤”。直至近代,两广仍然称“两粤”。民国以后,以“粤”字作广东省简称。
 +
 
 +
古国时期,广东北部、西北部和西部,大致是岭南苍梧古国统治地域,而广东的东部和东北部则是闽越族系和扬越族系所建古国。广东地区,从古国时期开始,就是多种文化汇合并存的地方。
 +
 
 +
广东历史久远,是太古时代“南海盘古国”所在地。
 +
 
 +
距今60万年至80万年前境内已有人类活动遗迹。距今约12.9万年以前,岭南出现了早期智人(马坝人遗址)。距今1.4万年前广东先民就驯化了水稻,或成世界稻作文明源头。
 +
 
 +
宋罗泌《路史·前纪二·天皇纪》载:“粤有天皇,是曰天灵,望获强尊”;以木德王天下。《三命通会》:“天皇氏继盘古氏以治,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考古研究发现,广东地区是中国人起源地之一。全基因组分型研究结论表明,远古先民史前时期进行了从南往北迁徙进入黄河流域,创造出灿烂的中华文明。
 +
 
 +
学术界已公认距今四五千年的广东石峡文化已出现私有制、阶级分化和王权政治。商与西周时代,广东先民与中原有经济文化往来。
 +
 
 +
约在距今四千多年前,岭南地区出现不少古方国实体。广东境内,在珠三角地区有“驩兜国”,在粤中地区今博罗一带有“缚娄国”,在粤北阳山、英德一带有“阳禺国”,在雷州半岛及海南有“儋耳国”、“雕题国”等等。约在战国前后时期,在广西大部分地区,广东的部分地区出现了西瓯、骆越两大方国,这是岭南地区方国的鼎盛时期。
 +
 
 +
在正史记述中岭南至秦军南下带来先进技术始融入文明,但考古学界近年来研究发现,这一观点是“历史的误会”,近代相继出土大量的[[青铜器]]、[[陶器]]和[[水晶]]等文物,实证了岭南在[[秦朝]]之前已经存在灿烂的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高度文明,岭南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
 
 +
===秦朝时期===
 +
 
 +
公元前222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派屠睢率领50万秦军攻打岭南;公元前214年,秦军基本上占领岭南。随即,秦始皇将所夺取的岭南地区,设“桂林、象、南海”3个郡。南海郡辖境是东南濒[[南海]],西到今广西贺州,北连南岭,包括今粤东、粤北、粤中和粤西的一部分,辖番禺、龙川、博罗、四会4个县,郡治番禺。今广东省的大部分地区属南海郡。此外,湛江等地属象郡,粤西有一部分属桂林郡,粤北部分地区属长沙郡。这是广东历史上有现存文献记述的第一次划分行政区。
 +
 
 +
秦将赵佗任龙川县令后,上书朝廷要求从中原迁居五十万的居民至岭南。从北方中原(河南一带)迁来除了遭到贬职的官员之外,大多是“贾人”,也就是“商人”的意思,是朝廷重农抑商政策的打击对象;既惩治“商人”,又渗透了岭南,朝廷认为一举两得。据记载,秦代的移民大致有5批,为了稳定军心,解决战后驻留士兵的配偶问题,南海郡向朝廷申请加派3万单身女性来岭南,其理由十分含蓄:“为来自北方士兵补衣服”。秦朝最终批准这个申请,但是在数额上打了折扣,15000名北方中原寡妇和未婚女子浩浩荡荡加入支援岭南的行列。
 +
 
 +
秦末,南海郡尉任嚣病危,委任龙川县令赵佗代职;公元前208年,南海郡尉赵佗乘秦亡之际,封关、绝道;三年后,兼并岭南的桂林郡、象郡;于公元前204年正式建立南越国,自号“南越武王”,定都广东番禺。
 +
 
 +
===两汉时期===
 +
 
 +
公元前196年,汉高祖刘邦遣大夫陆贾使南越。赵佗受汉高祖所赐南越王印绶,臣服汉朝,南越国遂成汉藩属国。刘邦死后,吕后临朝,从经济上制裁南越国,并发兵南下攻打南越国,赵佗抵抗并反攻到湖南一带,断然宣布脱离汉朝,自称“南越武帝”。公元前179年,吕后死,汉文帝刘恒即位,再次派陆贾出使南越说服赵佗归汉。赵佗再次接受了陆贾的劝说,除帝号复归汉朝,南越国正式列入中国统一的版图。公元前137年,赵佗去世。其后代续任了四代南越王。
 +
 
 +
公元前111年,汉朝平定南越国。汉朝将南越国地划分为9个郡。为了便于监督各郡官吏,汉朝又设立13个常驻监察机构,称为“十三部”。东汉末,交趾部改为交州,除监察权外,还拥有军政大权,成为郡上一级政府,地方行政制度也就从郡县二级变为州、郡、县三级。今广东省境包括交州辖下的整个南海郡(粤中、粤东),还包括苍梧郡、合浦郡、荆州桂阳郡和扬州豫章郡的一部。其中南海郡较秦代增置3个县:揭阳、中宿(今清远)和增城。
 +
 
 +
东汉末,赤壁之战后逐渐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公元210年(汉献帝建安十五年),吴国的孙权任命步骘为交州刺史,率兵抵番禺。217年,步骘把交州州治从广信东迁番禺。264年,东吴为便于治理,又把南海、苍梧、郁林、高梁4个郡(今两广大部)从交州划出,另设广州,州治番禺,广州由此得名。广信是两广之“广”所在地。两广以广信为分界,广信之东谓广东,广信之西谓广西。从东汉建安十六年(211年)起,将交州治所从苍梧(梧州)迁到番禺(广州市)以后,才有广州的崛起。
 +
 
 +
东吴时期,今广东省境除广州辖下的4郡外,还包括荆州始兴郡和海南岛。
 +
 
 +
===魏晋南北朝===
 +
 
 +
西晋时,今广东省腹地属当时的广州,粤北属荆州,雷州半岛和海南岛属交州。南北朝时代,中国政局南北分裂。增设的州、郡、县多集中在粤中、粤西、粤北地区,粤东地区设置较少。因为当时粤东农业经济没有粤西发达,交通也没有粤西方便。隋初,设广州、循州(今惠州)两个总管府统领诸州。隋炀帝废州为郡,改为郡、县两级,大加省并,今广东省境分属10郡、74县。
 +
 
 +
===唐宋时期===
 +
 
 +
唐初地方设州、县。岭南45州分属广州、桂州、容州、邕州、安南5个都督府(又称岭南五管)。655年以后,5府皆隶于广州。唐朝中期潮州汕头一带曾经隶属福建,属闽州都督府和福建节度使等。756年,升五府经略使为岭南节度使。862年(懿宗咸通三年),岭南道划分为东、西道,东道治广州,广东属岭南东道。
 +
 
 +
五代十国时期,岭南为南汉王刘氏占据,行政区划基本上继承唐朝的建制。南汉升广州为兴王府;南汉后期,全境共辖60州、214县。后梁贞明三年(917年),清海、靖海两军节度使刘岩立国,国都广州;国号初名大越,年号乾亨,次年改国号为汉,史称南汉;南汉立国后,承袭唐朝典章制度,并大体沿用唐代官制。
 +
 
 +
宋代地方行政制度分路、州、县三级。今广东省境包括广南东路14州和广南西路境内的7州,共61县。宋朝对唐制有所继承又有所调整。粤西及海南岛裁撤8个州,而粤东、粤北除循唐制外,仍保留南汉所增置的4个州。
 +
 
 +
===元明清===
 +
 
 +
元朝地方行政制度分省、路、府(州、军)、县四级,另有道,是省以下、路府之上的承转机构。今广东省境分为广东道和海北海南道。广东道道治在广州,海北海南道道治在今雷州市。元代,因战争原因,人口一度有所减少,至明代中期,又增至近400万人。
 +
 
 +
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改广东道为广东等处行中书省,并将海北海南道改隶广东,广东成为明朝的十三行省之一。而且,过去长期与广西同属一个大区的雷州半岛、海南岛划拨广东统辖,结束了广东以往隶属不同政区的状况,广东省区域轮廓自此基本形成。终明之世,广东设10府1直隶州,统辖7州75县。
 +
 
 +
清初承袭明制,地方行政机关分省、道、府、县4级,但将明时的布政使司正式改称为省。“广东省”名称正式使用,所辖范围与明广东布政使司相同。清代广东省最南的辖境是南海诸岛的曾母暗沙。西沙群岛(时称“千里长沙”)和南沙群岛(时称“万里石塘”)属于广东省琼州府的万州管辖。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北宋时期中国政府已在此行使主权,清政府更是经常派水师巡视。
 +
 
 +
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全省在册人口已达1448.7万。至鸦片战争前夕,更达2286.4万,跃居全国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
 +
 
 +
1841年,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香港(时属新安县)正式沦为英国的殖民地。1887年,葡萄牙诱逼清政府签订《中葡和好通商条约》,侵占澳门(时属香山县)。
 +
 
 +
===中华民国===
 +
 
 +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功后,各省纷纷响应,宣布独立。11月9日,广东便实现“和平光复”,胡汉民为广东都督,陈炯明为副都督。11月10日,广东军政府正式宣告成立。广东军政府执政期间(1911年11月—1913年8月),贯彻了孙中山的思想主张和南京临时政府的政策法令。
 +
 
 +
1917年9月10日,孙中山在广州就任军政府大元帅。
 +
 
 +
1921年,成立广州市政厅。
 +
 
 +
1921年5月建立中华民国政府,孙中山任非常大总统。
 +
 
 +
1925年6月24日,国民党中央议决改组大元帅府。
 +
 
 +
1925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7月改广州市政厅为广州市政府。国民政府的地方行政,分为省、行政区、县和市,实行委员制。广东省政府下设广州、北江、东江、西江、南路、海南6个行政区,每区设一行政委员,代表省政府处理本区事务。
 +
 
 +
1938年10月,日本侵略者侵占广州。
 +
 
 +
1945年抗战胜利后,民国政府把行政督察区分为省府直接督察区和专署行政督察区两种。省府直接督察的有南海、番禺等12个市县,专署行政督察区则分为11个区,共辖88个县。
 +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
1949年10月14日,广州解放;10月28日,广州市人民政府成立;11月6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全省共设珠江、东江、西江、北江、粤中、南路、兴梅、潮汕、琼崖等9专区,共辖7市98县,广州市为中央直辖市。
 +
 
 +
1952年,广东省和广州市由中南行政委员会领导,将北海市及钦州专区划归广西,广西的怀集县划入广东。
 +
 
 +
1954年,广东省改由中央直接领导,原由中央直辖的广州市划归广东省管辖。
 +
 
 +
1955年,广西的北海市和钦州专区所属各县划归广东省,并更名为合浦专区。
 +
 
 +
1965年,北海市及合浦专区所属各县划归广西壮族自治区。
 +
 
 +
1979年,原属惠阳地区的宝安县改设深圳市,原属佛山地区的珠海县改设珠海市,均由省直辖。广东省直辖广州、海口、汕头、湛江、茂名、佛山、江门、深圳、珠海、韶关等10市,分设韶关、惠阳、梅州、汕头、佛山、湛江、肇庆等7地区和海南行政区及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共辖14市、92县、3自治县。
 +
 
 +
1981年,设立西沙、南沙、中沙群岛办事处,由海南行政区直接领导。
 +
 
 +
1983年以后,开始实行市管县、乡镇管村的新体制。
 +
 
 +
1988年,中央政府将海南行政区从广东省划出,另设海南省;同年,广东开始取消地区设置,另设18个地级市(后增加到21个地级市),全面实行地级市管县体制、以及乡镇管村体制。
 +
 
 +
==行政区划==
 +
 
 +
广东省下辖21个地级市(其中2个副省级市),划分为珠三角、粤东、粤西和粤北四个区域,其中珠三角: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珠海]]、[[江门]]、[[肇庆]]、[[惠州]];粤东:[[汕头]]、[[潮州]]、[[揭阳]]、[[汕尾]];粤西:[[湛江]]、[[茂名]]、[[阳江]]、[[云浮]];粤北:[[韶关]]、[[清远]]、[[梅州]]、[[河源]]。
 +
 
 +
广东省辖市当中,广州是国家中心城市,深圳为副省级市及计划单列市,深圳、珠海和汕头为经济特区,广州和湛江为中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下分122个县级行政区,包括65个市辖区、20个县级市、34个县、3个自治县。
 +
 
 +
其中佛山市顺德区被广东省为省直管县试点,对顺德区实行省直接管理县财政体制。顺德区享有地级市的行政执法权限,并将接受广东省的直接考核,分数单列。
 +
 
 +
20个县级市法律上直属省政府,实际上是由地级市暂为代管。
 +
 
 +
广东省县级行政区中,南雄、紫金、兴宁、封开、龙川、五华、博罗、阳春、徐闻、高州、英德、饶平、普宁、罗定、南澳、仁化、丰顺、陆河、怀集、揭西、乳源、大埔、陆丰、廉江、化州、德庆、连山、连南、新兴是财政省直管县。
 +
 
 +
根据国家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广东省设立了连南瑶族自治县、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乳源瑶族自治县3个自治县和连州市瑶安瑶族乡、三水瑶族乡,龙门县蓝田瑶族乡,怀集县下帅壮族瑶族乡,始兴县深渡水瑶族乡,阳山县秤架瑶族乡,东源县漳溪畲族乡7个民族乡。
 +
 
 +
广州市:粤A、荔湾区、越秀区、海珠区、天河区、白云区、黄埔区、番禺区、花都区、南沙区、从化区、增城区
 +
 
 +
韶关市:粤F、武江区、浈江区、曲江区、始兴县、仁化县、翁源县、乳源瑶族自治县、新丰县、乐昌市、南雄市
 +
 
 +
深圳市:粤B、罗湖区、福田区、南山区、宝安区、龙岗区、盐田区、龙华区、坪山区、光明区
 +
 
 +
珠海市:粤C 、香洲区、斗门区、金湾区
 +
 
 +
汕头市:粤D、龙湖区、金平区、濠江区、潮阳区、潮南区、澄海区、南澳县
 +
 
 +
佛山市:粤E、粤X(停发)、粤Y(停发)、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三水区、高明区
 +
 
 +
江门市:粤J、蓬江区、江海区、新会区、台山市、开平市、鹤山市、恩平市
 +
 
 +
湛江市:粤G、赤坎区、霞山区、坡头区、麻章区、遂溪县、徐闻县、廉江市、雷州市、吴川市
 +
 
 +
茂名市:粤K、茂南区、电白区、高州市、化州市、信宜市
 +
 
 +
  肇庆市:粤H、端州区、鼎湖区、高要区、 广 宁县、怀集县、封开县、德庆县、四会市
 +
 
 +
惠州市:粤L、惠城区、惠阳区、博罗县、惠 县、龙门县
 +
 
 +
梅州市:粤M 、梅江区、梅县区、大埔县、丰顺县、五华县、平远县、蕉岭县、兴宁市
 +
 
 +
汕尾市:粤N 、城区、海丰县、陆河县、陆丰市
 +
 
 +
河源市:粤P、源城区、紫金县、龙川县、连平县、和平县、东源县
 +
 
 +
阳江市:粤Q、江城区、阳东区、阳西县、阳春市
 +
 
 +
清远市:粤R、清城区、清新区、佛冈县、阳山县、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连南瑶族自治县、英德市、连州市
 +
 
 +
东莞市:粤S
 +
 
 +
中山市:粤T
 +
 
 +
潮州市:粤U、湘桥区、潮安区、饶平县
 +
 
 +
揭阳市粤V、榕城区、揭东区、揭西县、惠来县、普宁市
 +
 
 +
云浮市:粤W 、云城区、云安区、新兴县、郁南县、罗定市
 +
 
 +
==人口==
 +
 
 +
===常住人口===
 +
 
 +
2019年末,全 常住人口11521.0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75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8225.99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71.40%,比上年末提高0.7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143.38万人,出生率12.54‰;死亡人口50.99万人,死亡率4.46‰;自然增长人口92.38万人,自然增长率8.08‰。
 +
 
 +
===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
 +
 
 +
广东有3000多万海外侨胞,占全国海外侨胞人数一半以上,分布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在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柬埔寨,欧美的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德国,南美洲的秘鲁、巴拿马、巴西、委内瑞拉,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非洲的毛里求斯、马达加斯加、南非等国家和地区。省内有10.17万归侨、3000多万侨眷,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潮汕平原和梅州等侨乡地区以及23个华侨农场 。
 +
 
 +
 
 +
==交通运输==
 +
 
 +
===公路===
 +
 
 +
市际交通:珠三角为了打造一小时生活圈,已开通城际巴士,如莞惠巴士(东莞到惠州)、广佛巴士、莞深巴士(东莞到深圳)、惠深巴士(惠州到深圳)、佛肇城巴(佛山到肇庆),岭南通于2010年广州亚运会前已发行,可在广州、佛山、肇庆、江门、汕尾、惠州、茂名、珠海、韶关、中山、清远、云浮、揭阳、阳江、河源、汕头、潮州、湛江18座城市。力推岭南通与八达通互联互通,广东与澳门岭南通已互通。
 +
 
 +
===水运===
 +
 
 +
早在5000~3000年前,广东就已经形成以陶瓷为纽带的贸易交往圈,并通过水路将其影响扩大到沿海和海外岛屿。通过对海船和出土陶器,以及有肩有段石器、铜鼓和铜钺的分布区域的研究得知,先秦时期的广东先民已经穿梭于南中国海乃至南太平洋沿岸及其岛屿,其文化间接影响到印度洋沿岸及其岛屿。
 +
 
 +
广州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是中国最早对外的通商口岸,在汉唐时期更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清朝乾隆“一口通商”使广州为唯一对外贸易港口。
 +
 
 +
清末,《中法天津条约》、《中美天津条约》、中法《广州湾租界条约》中,英法等国分别租借租广州、潮州、汕头、琼州(琼州时属广东)、广州湾(今湛江)。
 +
 
 +
深圳港位于珠江三角洲南部,珠江入海口伶仃洋东岸,毗邻香港。深圳260公里的海岸线被九龙半岛分割为东西两大部分,是华南地区优良的天然港湾。蛇口、赤湾、妈湾、盐田、大铲湾、沙鱼涌、下洞、东角头、福永和内河10个港区。
 +
 
 +
===铁路===
 +
 
 +
高铁:客运专线:京广高铁、广深港高铁、贵广高铁、赣深铁路、广汕铁路、梅汕高铁、双龙高铁。
 +
 
 +
珠三角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广州—珠海—澳门高速铁路(含广珠城轨)、清远—广州—佛山—江门—珠海(含广清城轨)、肇庆—佛山—广州—东莞—惠州(含广佛肇城轨、佛穗莞城轨和广莞惠城轨莞惠段)、江门—中山—广州—东莞—深圳、穗莞深城际、广州地铁14号线(广从轻轨)、广佛环线等。
 +
 
 +
规划建设:广湛客运专线、梅汕客专。
 +
 
 +
客货共线:厦深铁路、深湛铁路、南广铁路。
 +
 
 +
普铁:国铁Ⅰ级:广梅汕铁路、广茂铁路、京广铁路、京九铁路、黎湛铁路、粤海铁路、赣韶铁路。
 +
 
 +
国铁Ⅱ级:梅坎铁路。
 +
 
 +
规划建设柳韶铁路。
 +
 
 +
地方铁路:广深铁路、广珠铁路、平南铁路、惠大铁路。
 +
 
 +
地铁:广州地铁、深圳地铁、珠海地铁、佛山地铁、东莞轨道交通、中山轨道交通(规划)。
 +
 
 +
电车:珠海有轨电车1号线:首期工程线路全长约8.877km,共设车站14座(在建)。
 +
 
 +
龙华新区有轨电车:线路长9.1公里,设9站(在建)。
 +
 
 +
有轨电车:佛山市南海区新型公共交通(有轨电车)试验段建设启动。
 +
 
 +
无轨电车:广州。
 +
 
 +
===航空===
 +
 
 +
根据远期规划,将完善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为国际复合型门户枢纽机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及粤西国际机场为区域性枢纽机场,其他支线机场为补充的全省民用机场布局。
 +
 
 +
===广州历史上的8个老机场===
 +
 
 +
作为中国航空事业的发祥地,从1911年广州成功起飞第一架飞机,广州先后出现过的机场多达8个,最早的是燕塘机场,此后是大沙头机场、南石头水上机场、二沙头水上机场、河南沙头机场、石牌跑马场机场、广州天河机场和白云机场。
 +
 
 +
==地理环境==
 +
 
 +
===位置境域===
 +
 
 +
广东省地处中国大陆最南部。东邻福建,北接江西、湖南,西连广西,南临南海,珠江口东西两侧分别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接壤,西南部雷州半岛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省相望。全境位于北纬20°13′~25°31′和东经109°39′~117°19′之间。东起南澳县南澎列岛的赤仔屿,西至雷州市纪家镇的良坡村,东西跨度约800公里;北自乐昌县白石乡上坳村,南至徐闻县角尾乡灯楼角,跨度约600公里。北回归线从南澳—从化—封开一线横贯广东。
 +
 
 +
广东省境内陆地面积为17.98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87%;其中岛屿面积1592.7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陆地面积的0.89%。全省沿海共有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759个(由于历史原因,东沙群岛被台湾当局控制),数量仅次于浙江、福建两省,居中国第三位。另有明礁和干出礁1631个。
 +
 
 +
广东省岸线总长度为4114公里。已开发利用的岸线长度为1414公里,约占总长度的35%。
 +
 
 +
===地形地貌===
 +
 
 +
广东省山脉大多与地质构造的走向一致,以北东―南西走向居多,如斜贯粤西、粤中和粤东北的罗平山脉和粤东的莲花山脉;粤北的山脉则多为向南拱出的弧形山脉,此外粤东和粤西有少量北西―南东走向的山脉;山脉之间有大小谷地和盆地分布。平原以珠江三角洲平原最大,潮汕平原次之,此外还有高要、清远、杨村和惠阳等冲积平原。台地以雷州半岛―电白―阳江一带和海丰―潮阳一带分布较多。
 +
 
 +
构成各类地貌的基岩岩石以花岗岩最为普遍,砂岩和变质岩也较多,粤西北还有较大片的石灰岩分布,此外局部还有景色奇特的红色岩系地貌,如著名的丹霞山和金鸡岭等;丹霞山和粤西的湖光岩先后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沿海数量众多的优质沙滩以及雷州半岛西南岸的珊瑚礁,也是十分重要的地貌旅游资源。沿海沿河地区多为第四纪沉积层,是构成耕地资源的物质基础。
 +
 
 +
===气候环境===
 +
 
 +
广东省属于东亚季风区,从北向南分别为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和热带气候,是中国光、热和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从北向南,年平均日照时数由不足1500小时增加到2300小时以上,年太阳总辐射量在4200~5400兆焦耳/平方米之间,年平均气温约为19℃~24℃。全省平均日照时数为1745.8小时、年平均气温22.3℃。1月平均气温约为16℃~19℃,7月平均气温约为28℃~29℃。
 +
 
 +
广东降水充沛,年平均降水量在1300~2500毫米之间,全省平均为1777毫米。降雨的空间分布基本上也呈南高北低的趋势。受地形的影响,在有利于水汽抬升形成降水的山地迎风坡有恩平、海丰和清远3个多雨中心,年平均降水量均大于2200毫米;在背风坡的罗定盆地、兴梅盆地和沿海的雷州半岛、潮汕平原少雨区,年平均降水量小于1400毫米。降水的年内分配不均,4~9月的汛期降水占全年的80%以上;年际变化也较大,多雨年降水量为少雨年的2倍以上。
 +
 
 +
洪涝和干旱灾害经常发生,台风的影响也较为频繁。春季的低温阴雨、秋季的寒露风和秋末至春初的寒潮和霜冻,也是广东多发的灾害性天气。
 +
 
 +
==自然资源==
 +
 
 +
===土地资源===
 +
 
 +
广东省面积为17.977万平方公里,其中宜农地434万公顷,宜林地1100万公顷。
 +
 
 +
广东是中国国内人多地少的省份之一。2008年全省土地利用的实际情况:全省未利用地130.05万公顷(1950万亩),其中未利用土地69.79万公顷(1000万亩),其他土地60.26万公顷(900万亩)。
 +
 
 +
===水资源===
 +
 
 +
广东水资源相当丰富,年降水总量3194亿立方米,河川径流总量1819亿立方米,加上邻省从西江和韩江等流入广东的客水量2330亿立方米,此外还有深层地下水60亿立方米,可供开采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达4735立方米,大大高于中国平均水平。
 +
 
 +
广东境内主要河系为[[珠江]]的西江、东江、北江和三角洲水系以及韩江水系,其次为粤东的榕江、练江、螺河和黄岗河以及粤西的[[漠阳江]]、[[鉴江]]、[[九洲江]]和[[南渡河]]等独流入海河流。广东的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
 
 +
珠江通航能力仅次于长江,居中国的第二位,居中国江河水系的第二位,长度及流域面积均居中国第四位。
 +
 
 +
===金属资源===
 +
 
 +
广东为稀有[[金]]属和有色金属之乡,全省己找到矿产116种,探明储量的有88种。其中[[高岭土]]、[[泥炭土]]、[[冶金用脉英石]]、[[水泥用粗面岩]]、[[锗]]、[[碲]]的储量列中国第一位,[[银]]、[[铅]]、[[铋]]、[[铊]]、[[铀]]矿、[[独居石]]、[[磷钇]]矿、[[玻璃用砂]]、[[油页岩]]、饰面用[[大理岩]]和[[辉绿岩]]列第二位。
 +
 
 +
===生物资源===
 +
 
 +
广东动植物种类繁多。属于国家Ⅰ级保护植物的有桫椤、银杉和虎颜花3种,属于Ⅱ级保护的有白豆杉、水杉、野荔枝和观光木等24种。此外,香蕉、荔枝、龙眼和菠萝是岭南四大名果,经济价值很高。被列入国家Ⅱ级保护的动物有华南虎、云豹、熊猴和中华白海豚等22种,列入Ⅱ级保护的有金猫、穿山甲、猕猴和白鹇(省鸟)等95种。
 +
 
 +
===海洋资源===
 +
 
 +
广东海洋资源十分丰富。远洋和近海捕捞以及海洋网箱养鱼和沿海养殖的牡蛎、虾类等海洋水产品年产量达374万吨;海水养殖可养面积77.57万公顷,实际海水养殖面积20.82万公顷;雷州半岛的养殖海水珍珠产量位于中国首位。
 +
 
 +
沿海还拥有众多的优良港口资源。[[广州港]]、[[深圳港]]、[[汕头港]]和[[湛江港]]己成为中国国内对外交通和贸易的重要通道;[[大亚湾]]、[[大鹏湾]]、[[碣石湾]]、[[博贺湾]]及[[南澳岛]]等地还有可建大型深水良港的港址。珠江口外海域和北部湾的油气田己打出多口出油井。沿海的风能、潮汐能和波浪能都有一定的开发潜力。广东沿海沙滩众多,气候温暖,红树林分布广、面积大,在祖国大陆的最南端灯楼角又有中国惟一的大陆缘型珊瑚礁。
 +
 
 +
==经济==
 +
 
 +
===发展历史===
 +
 
 +
古代广东经济以其鲜明的特色在全国占有着重要的地位。秦汉时期,南越地区的犀牛角、象牙、翡翠、珠玑等物品成为中原人民喜好的珍品,岭南的水果、矿物、海产品也不断北上与中原其它物产交换。“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更使广州很早就成为中国沟通东南亚、非洲、欧洲的重要港口。唐宋市舶贸易的繁荣,广东成为朝廷的财富重地,中央王朝十分重视广东在全国的经济地位,广东很早就和中原有经济文化联系,唐代大庾岭通道的开辟,进一步加强了广东和全国的交流。
 +
 
 +
明中叶以后,广东社会经济更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农业方面,沙田的开发和桑基生态农业的发展,使珠江三角洲成为中国著名的经济作物种植区;手工业方面,佛山的冶铸,佛山石湾的陶瓷,广州一带的丝织业,粤东的制糖等都独步全国,“广货”驰名天下;商业领域,广东商帮周流天下,明清时期大庾岭商路的繁荣是广东经济发展和商业兴盛的标志,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的广州一口通商制度,又使广东成为中国与世界联系的重要省份。此时,广东经济发展已领先全国,珠江三角洲成为中国最富庶的地区。虽然晚清的鸦片输入和帝国主义的入侵给广东的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广东得风气之先,同时也成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最早和最快的地区之一。
 +
 
 +
国民党统治广东时期,中央银行(1924年8月15日至1929年2月底)与广东省银行(1932年元旦至1949年10月底),先后实为唯一的政府金融机构。
 +
 
 +
1978年以来,广东在全国率先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促进了经济快速协调发展,已成为中国第一经济大省,经济最发达、具市场活力和投资吸引力的地区之一,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成为世界知名的加工制造出口基地,是世界产业转移的首选地区之一。广东GDP总量在全国的位次从1978年的第5位,到1989年上升至稳居第1的位置。GDP年平均增长率14.1%,增长速度居全国第1位。在省会广州举办的每年两届的广交会是中国出口贸易的晴雨表,支撑了广东省内外贸易和出口加工业多年的持续发展。
 +
 
 +
广东省以中国第一经济大省的地位,在许多经济指标上都列各省第一位。如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民储蓄存款、专利申请量、税收、进出口总额、旅游总收入、移动电话拥有量、互联网用户、货物运输周转总量等。其中进出口总额年均占全国约1/4;累计吸引外商投资占全国约1/4。广东充分发挥毗邻港澳的优势,深化区域金融合作,全力建设金融强省,对周边地区的金融辐射力越来越强。广东已基本形成了以货币、外汇、产权等市场为主体的金融市场体系。现与港澳合作打造粤港澳都市圈。
 +
 
 +
==运行情况==
 +
 
 +
===经济总量===
 +
 
 +
2019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7671.07亿元,比上年增长6.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4172 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3651美元),增长4.5%。2019年,第一产业增加值4351.26亿元,比上年增长4.1%,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2.6%;第二产业增加值43546.43亿元,增长4.7%,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33.6%;第三产业增加值59773.38亿元,增长7.5%,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63.8%。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4.0:40.5:55.5,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2019年,新经济增加值27232.81亿元,比上年增长8.0%,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5.3%。民营经济增加值58838.36亿元,增长6.7%,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4.6%。
 +
 
 +
分区域看,珠三角核心区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为80.7%,东翼、西翼、北部生态发展区分别占 6.4%、7.1%、5.8%。
 +
 
 +
===发展规划===
 +
 
 +
2017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广东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9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联手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成为与美国纽约湾区、美国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并肩的世界四大湾区之一。接下来广东还将打造由珠三角九市和环珠三角六市组成的大珠三角经济区,打出政策“组合拳”,提速粤东西北振兴发展。
 +
 
 +
广东省政府于2017年12月发布了《广东省沿海经济带综合发展规划(2017—2030年)》,提出在城镇化方面,广东要形成以珠三角世界级湾区城市群为引领、汕潮揭城市群和湛茂阳城市带为支撑的世界级沿海都市带。该《规划》提出,要对接国家“两横三纵”城镇化布局,推进形成“一轴、多中心、集群式”城镇空间结构。“一轴”即依托沿海高速公路、高快速铁路,构建贯通粤东、珠三角、粤西的沿海发展主轴;“多中心”即以广州、深圳为主中心,珠海、汕头、湛江为副中心,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汕尾、揭阳、潮州、阳江、茂名等为地区性中心,构建“双核多心”功能等级体系。
 +
 
 +
==社会事业==
 +
 
 +
===教育===
 +
 
 +
19世纪末20世纪初,辛亥革命元老、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渊、丘逢甲等排除顽固守旧势力的干扰,成功引入西学。在广东省创办新式学校,将平民教育纳入满清朝廷的视野,清政府迫于形势压力,不得不对教育革新网开一面。于1905年末颁布新学制,废除科举制,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新式学堂,西学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
 +
 
 +
广东省高等教育水平位居中国前列,截至2016年5月30日,广东省有普通高等学校147所,数量位居全国第二,其中公办本科院校37所、民办本科院校7所、中外合作院校2所、独立学院16所、公办高职院校57所、民办高职院校28所。2013年两个学科中国排名第一,26个学科进入中国前5。2018年1月发布的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广东13所高校60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学校数占全国219所的5.9%,学科数占全国6.72%。
 +
 
 +
===高等院校===
 +
 
 +
广东省境内高等院校分为普通高等本科院校、普通高等本科独立学院、普通高等专科院校、军事院校以及技师学院等5个类别。
 +
 
 +
===科学技术===
 +
 
 +
广东省境内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名单: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惠州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珠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肇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江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源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清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汕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湛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茂名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广东省境内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珠海经济技术开发区。
 +
 
 +
===政治===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历任广东省四大机构正职
 +
 
 +
省委书记:叶剑英→陶铸→赵紫阳→黄永胜→刘兴元→丁盛→赵紫阳→韦国清→习仲勋→任仲夷→林若→谢非→李长春→张德江→汪洋→胡春华→李希
 +
 
 +
省人大主任:李坚真→罗天→林若→朱森林→张帼英→卢钟鹤→黄丽满→欧广源→黄龙云→李玉妹
 +
 
 +
省长:叶剑英→陶铸→陈郁→林李明→黄永胜→刘兴元→丁盛→赵紫阳→韦国清→习仲勋→刘田夫→梁灵光→叶选平→朱森林→卢瑞华→黄华华→朱小丹→马兴瑞
 +
 
 +
省政协主席:叶剑英→陶铸→区梦觉→王首道→尹林平→梁威林→吴南生→郭荣昌→刘凤仪→陈绍基→黄龙云→朱明国→王荣
 +
 
 +
==历史文化==
 +
 
 +
===文化特色===
 +
 
 +
岭南文化由本根文化(即语言认同文化)、百越文化(即固有的本土文化)、中原汉文化(即南迁的中原文化)、海外文化(即舶来的域外文化)四部分组成,其内涵丰富多彩,精彩纷呈,涵盖岭南建筑、岭南园林、岭南画派、戏曲音乐、工艺美术、民俗节庆、宗教文化、饮食文化、语言文化、侨乡文化等众多内容。
 +
 
 +
从地域上,岭南文化又分为广东文化、桂系文化和海南文化三大块,尤其以属于广东文化的广府文化、广东客家文化和潮汕文化为主,构成了岭南汉文化的主体。
 +
 
 +
===岭南建筑===
 +
 
 +
镬耳屋是岭南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以广府风格的民居建筑为主要代表,因其在屋的两边墙上筑起两个像镬耳一样的挡风墙而得名。镬,是古代的一种大铁锅。“镬耳屋”因其山墙状似镬耳,故称”镬耳屋”。其建筑特点是瓦顶建龙船脊和山墙筑镬耳顶,用于压顶挡风。“镬耳屋”一般为砖木结构,多用青砖、石柱、石板砌成,阶砖铺地,红、白石板铺天井,外墙壁均饰以花鸟、人物图案。潮汕、客家的民居建筑亦有类似镬耳山墙,粤北客家等地称为“云墙”或者是“茶壶环”。
 +
 
 +
===岭南园林===
 +
 
 +
岭南园林是主要指狭义的广府园林(潮州园林另树一支)。
 +
 
 +
岭南园林是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三大流派之一,在现代园林的创新和发展上,更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岭南园林的独特风格:求实兼蓄,精巧秀丽。在建筑形式上,岭南园林有比较鲜明的特色:一是体型轻盈、通透、朴实,体量较小;二是装修精美、华丽,大量运用木雕、砖雕、陶瓷、灰塑等民间工艺、门窗格扇、花罩漏窗等都精雕细刻,再镶上套色玻璃做成纹样图案,在色彩光影的作用下,犹如一幅幅玲珑剔透织绵;三是布局形式和局部构件受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如中式传统建筑中采用罗马式的拱形门窗和巴洛克的柱头,用条石砌筑规整形式水池,厅堂外设铸铁花架等,都反映出中西兼容的岭南文化特点。
 +
 
 +
===岭南画派===
 +
 
 +
广东画坛从明清起有较大发展,人才辈出,风格独特,技法纷呈,求新求变。20世纪初,在广东产生了“岭南画派”,其创始人主张以倡导艺术革命,建立现代国画为宗旨;以折衷中西,融会古今为途径;以形种兼备、雅俗共赏为审美标准;以兼工带写,彩墨并重为艺术手法。独树一帜,成为在国内外有影响的美术流派。
 +
 
 +
===工艺美术===
 +
 
 +
广府民系的工艺美术,品类繁多,有的在国内外享有崇高的声誉。如肇庆端砚;广州的象牙雕刻、玉器、红木家具、积金彩瓷、朱义盛首饰和广绣等;佛山陶瓷、木版年画、剪纸、金银铜锡箔、染色纸、南狮狮头、彩扎灯色;新会葵扇;东莞和南海烟花炮竹以及各地在建筑装饰中的木雕、泥塑、灰塑、砖雕等,其中以端砚、粤绣、雕刻、陶瓷最具特色。
 +
 
 +
潮汕有潮州木雕、潮绣、潮汕抽纱、潮州工艺瓷等工艺精品。其他还有雷州换鼓、雷州石狗等。
 +
 
 +
===饮食文化===
 +
 
 +
粤菜,即广东地方风味菜,是中国的四大菜系之一,由广州菜(也称广府菜)、潮州菜(也称潮汕菜)、东江菜(也称客家菜)三种地方风味组成。粤菜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代岭南越族先民已有独特的饮食风格,如嗜好虫蛇鱼蛤与生食。
 +
 
 +
早在两千年前西汉人所著的《淮南子》一书中,就有“越人得蚺蛇以为上肴”的记载,南宋人也夸张描述:粤人“不问鸟兽蛇,无不食之”。
 +
 
 +
广东饮食文化近百年来已成为国内最具代表性和最有世界影响的饮食文化之一。
 +
 
 +
===传统戏剧===
 +
 
 +
[[粤剧]]、[[潮剧]]、[[花朝戏]]、[[广东汉剧]]、[[正字戏]]、[[西秦戏]]、[[雷剧]]、[[粤北采茶戏]]、[[乐昌花鼓戏]]、[[粤西白戏]]等。[[粤剧]]、[[潮剧]]属于中国的十大地方剧种。
 +
 
 +
===音乐曲艺===
 +
 
 +
岭南音乐因其文化的多样化具有多重属性,广东音乐、潮州音乐、客家音乐(客家山歌、广东汉乐)、雷州音乐和岭南的少数民族音乐。广东音乐代表性人物有严老烈等,著名乐曲有《旱天雷》、《倒垂帘》、《饿马摇铃》、《雨打芭蕉》等。广州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为中国一流乐团,广东实验现代舞团为国际知名舞团。粤语相声(南派相声)威震港澳,代表人物黄俊英。
 +
 
 +
标志性文化设施有广东省博物馆新馆、星海音乐厅、深圳音乐厅、东莞大剧院、东莞玉兰大剧院等;广东省连续两年获得中国社会文化最高奖“群星奖”评选总成绩和金奖数全国第一。
 +
 
 +
===民俗节庆===
 +
 
 +
广东部分民俗庆典活动:南狮、佛山行通济、广州广府庙会、佛山秋色、七夕贡案、潮州大锣鼓、英歌、烧塔、烧龙、扒龙舟、飘色、粤西年例、佛山北帝诞庙会、广州波罗诞庙会、盘古王民俗文化节、人龙舞、傩舞等等。
 +
 
 +
===语言文化===
 +
 
 +
广东语言状况复杂,除粤北、粤东、粤西有瑶语、壮语、畲语、标话及归属不明的汉方言旧时正话、军话、韶州土话(粤北土话)等,主要流行3种保留了丰富的古汉语特点、又各有特色的汉语方言广东本土汉语方言粤语(包括能古话)、客家语(包括涯话)、闽语(包括潮州话、雷州话、福佬话、学佬话、海话、隆都话等)。粤语,俗称白话,一说源自岭南古苍梧语(古代岭南话),另有一说源自北方中原雅语(古代河南话)。广东使用粤语的人口大约有6700万,加上广西粤语使用人数大约为2500万、香港700万、澳门55万、泰国500万、新加坡和马来西亚500万、美国和加拿大200万,全球将近有1.2亿人口使用粤语。广东粤方言在海外华人社区广泛流行;广东是客家语最重要的流行地;广东闽语属闽方言闽南一支。
 +
 
 +
===境外电视===
 +
 
 +
广东省有线及各市线有翡翠台、明珠台、本港台、国际台、星空卫视、华娱卫视、凤凰卫视,是中国大陆唯一有境外电视合法落地的省。
 +
 
 +
===科技之城===
 +
 
 +
科技典籍是科技文化历史传承的重要载体。岭南地区流传至今的重要著作,包括《幼幼新书》、《南方草木状》、《萍洲可谈》、《异物志》、《海语》、《海录》、《肘后备急方》等,都具有重要的科技参考价值。
 +
 
 +
2016年,广东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19857家,总量居全国第一;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15年领跑全国。2019年10月,入选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
 +
 
 +
==文化名城==
 +
 
 +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
 
 +
广州:广府文化兴盛地之一,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
 +
 
 +
潮州:潮州文化发祥地之一。
 +
 
 +
佛山:南派武术的主要发源地,南狮的发源地,明代时是南中国冶炼中心。
 +
 
 +
肇庆:古封开是岭南最早首府,粤语发源地,汉代海陆丝绸之路的对接点之一。
 +
梅州:客家文化发祥地之一。
 +
 
 +
惠州:客家四州之首,被称为客家侨都。
 +
 
 +
中山:香山文化发祥地之一。
 +
 
 +
雷州:雷州文化发源地之一,徐闻县是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始发港之一。
 +
 
 +
===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
 
 +
高州、连州、新会、平海、佗城、碣石、揭阳、揭西、惠州、南雄、罗定、德庆、韶关、英德、海丰、东莞
 +
 
 +
==风景名胜==
 +
 
 +
===5A级旅游景区名录(截止至2019年2月12日)===
 +
 
 +
序号 地市 景区名称 景区类型 等级
 +
1 广州 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 自然景观 AAAAA
 +
2 广州 广州市长隆旅游度假区<ref>[https://www.sohu.com/a/16286524_134403  广东10个5A景区旅游全攻略在此! ] </ref> 主题游乐 AAAAA
 +
3 深圳 深圳市观澜湖休闲度假区<ref>[https://www.sohu.com/a/16286524_134403  广东10个5A景区旅游全攻略在此! ] </ref> 度假休闲 AAAAA
 +
4 深圳 深圳市华侨城旅游度假区<ref>[https://www.sohu.com/a/16286524_134403  广东10个5A景区旅游全攻略在此! ] </ref> 主题游乐 AAAAA
 +
5 佛山 佛山市西樵山风景名胜区<ref>[https://www.sohu.com/a/16286524_134403  广东10个5A景区旅游全攻略在此! ] </ref> 自然景观 AAAAA
 +
6 佛山 佛山市长鹿旅游休博园<ref>[https://www.sohu.com/a/16286524_134403  广东10个5A景区旅游全攻略在此! ] </ref> 度假休闲 AAAAA
 +
7 韶关 韶关市丹霞山风景名胜区<ref>[https://www.sohu.com/a/16286524_134403  广东10个5A景区旅游全攻略在此! ] </ref> 自然景观 AAAAA
 +
8 梅州 梅州市雁南飞茶田度假村<ref>[https://www.sohu.com/a/16286524_134403  广东10个5A景区旅游全攻略在此! ] </ref> 度假休闲 AAAAA
 +
9 惠州 惠州市罗浮山风景名胜区<ref>[https://www.sohu.com/a/16286524_134403  广东10个5A景区旅游全攻略在此! ] </ref> 自然景观 AAAAA
 +
10 惠州 惠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 历史文化 AAAAA
 +
11 中山 中山市孙中山故里旅游区<ref>[https://www.sohu.com/a/16286524_134403  广东10个5A景区旅游全攻略在此! ] </ref> 博物馆     AAAAA
 +
12 阳江 阳江市海陵岛大角湾海上丝路旅游区 其它 AAAAA
 +
13 清远 清远市连州地下河<ref>[https://www.sohu.com/a/16286524_134403  广东10个5A景区旅游全攻略在此! ] </ref>     自然景观 AAAAA
 +
 
 +
===广东省境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名录===
 +
 
 +
西樵山风景名胜区<ref>[https://m.sohu.com/a/251614629_430226  广东必去的12家AAAAA级景区!你去了几个?] </ref> 、孙中山故居、广州香江野生动物世界、清新温矿泉旅游度假区、广州白云山风景名胜区<ref>[https://m.sohu.com/a/251614629_430226  广东必去的12家AAAAA级景区!你去了几个?] </ref> 、阳江海陵岛大角湾风景名胜区<ref>[https://www.sohu.com/a/212059623_761777  5A级旅游景区——广东省阳江市海陵岛大角湾海上丝路旅游区 ] </ref> 、丹霞山风景名胜区、深圳观澜湖高尔夫球会、深圳华侨城旅游度假区、肇庆星湖风景名胜区、珠海圆明新园、梅州市梅县区雁南飞度假村、广东美术馆<ref>[https://www.sohu.com/a/154031181_287473  广东美术馆最新展览] </ref> 、广州中山纪念堂<ref>[https://m.sohu.com/a/251614629_430226  广东必去的12家AAAAA级景区!你去了几个?] </ref> 、河源新丰江国家森林公园、广州市番禺区莲花山旅游区、广州市番禺区宝墨园、汕头礐石风景名胜区<ref>[https://www.sohu.com/a/241129954_100089210  汕头市修编礐石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打造国家5A级旅游景区] </ref> 、汕头中信高尔夫海滨度假村<ref>[https://www.sohu.com/a/259551550_100204784  中信高尔夫海滨度假村旅游攻略 ] </ref> 、江门金山温泉旅游度假区、江门开平立园、江门圭峰风景区、东莞鸦片战争博物馆、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湛江湖光岩风景名胜区、汕头南澳岛旅游区<ref>[https://www.sohu.com/a/334792769_100113605  汕头最不容错过的景点南澳岛,这篇最强旅游攻略,一定要收下!] </ref> 、梅州市梅县区华银雁鸣湖旅游度假区、广州黄花岗公园、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新会古兜温泉旅游度假村、佛山市三水荷花世界<ref>[https://m.sohu.com/a/81751447_270376  三水荷花世界] </ref> 、广州市从化区碧水湾温泉度假村、广州越秀公园、清远市连州地下河、佛山市三水森林公园<ref>[https://www.sohu.com/a/258979030_100204784  佛山三水森林公园旅游攻略 ] </ref> 、恩平市锦江温泉旅游度假区、韶关市曹溪温泉假日度假村、珠海农科奇观、碧桂园假日半岛故乡里旅游度假区、广东省飞来峡水利枢纽风景区、中山詹园、清远黄藤峡生态旅游区、清远玄真古洞生态旅游度假区、汕尾玄武山旅游区、惠州市龙门县南昆山生态旅游区、惠州市龙门南昆山温泉旅游大观园、惠州市龙门温泉旅游度假区、湛江蓝月湾温泉度假邨、佛山清晖园、深圳市仙湖植物园<ref>[https://www.sohu.com/a/255223318_100204784  深圳仙湖植物园旅游攻略] </ref> 、东莞欢笑天地、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佛山市顺德区长鹿休闲度假农庄、开平碉楼与村落、中国客家博物馆、叶剑英纪念园、雁鸣湖旅游度假村、长潭旅游度假区、客天下旅游产业园、新会圭峰山、灵光寺风景区、泰安楼客家文化旅游产业园、百侯名镇旅游区、五指石风景区<ref>[https://www.meipian.cn/34totaw  梅州五指石风景区] </ref> 、神光山国家森林公园、鹿湖温泉度假村、熙和湾客乡文化旅游产业园。
 +
 
 +
==著名人物==
 +
 
 +
===影响中国近现代化的岭南著名人物(除备注的外,均出生于广东)===
 +
 
 +
政治军事界:洪秀全、洪仁玕、丁日昌、伍廷芳(新加坡)、伍朝枢(天津)、邓世昌、唐绍仪、孙中山、司徒美堂、廖仲恺(美国)、朱执信、苏兆征、谭平山、蒋光鼐、蔡廷锴、陈铭枢、陈其尤、张云逸、邓演达、彭湃、杨匏安、叶挺、叶剑英、阮啸仙、周士第、陈郁、冯白驹、邓兆祥、谢晋元、雷洁琼、邓发、李坚真、廖承志(日本)、曾生、袁庚。
 +
 
 +
思想知识界:梁廷枏、朱次琦、郑观应、黄遵宪、康有为、梁启超、陈垣、王宠惠、张竞生、韦卓民、杜国痒、容庚、郭任远、商承祚、陈序经、钟敬文、梁思永、柯柏年、张荫麟、许涤新、朱杰勤、饶宗颐、黄伯荣、杜维明(昆明)。
 +
 
 +
科技界:邹伯奇、詹天佑、陈伯坛、孔沛然、冯如、丁颖、凌道扬、陈焕镛、凌鸿勋、胡经甫、蔡翘、侯祥川、黄子卿、梁思成、钟惠澜、李善邦、吴桓兴、梁伯强、吴大猷、杨遵仪、李国平、侯祥麟、林士谔、黄秉维、李国豪、马大猷、何炳林、黄旭华、叶叔华、邓锡铭、潘毓刚、邓文中、朱经武、丘成桐。
 +
 
 +
文教艺术界:容闳、唐国安、丘逢甲、吴趼人、钟荣光、陈少白、何香凝、高剑父、叶恭绰、苏曼殊、萧友梅、邹鲁、司徒梦岩、许崇清、王云五、郑正秋、黎民伟、吕文成、黄宗沾、红线女、马师曾、李金发、赖少其、林风眠、冯乃超、梁宗岱、叶公超、冼星海、蔡楚生、黄佐临、阮玲玉、司徒慧敏、刘天一、郑君里、陈烟桥、沙飞、马思聪、关山月、谢添、黄新波、陈复礼、秦牧。
 +
 
 +
工商实业界:徐荣村、徐润、陈芳、唐廷枢、马应彪、李锦裳、何贤、陈弼臣、庄世平、霍英东、李嘉诚、曾宪梓、田家炳。
 +
 
 +
体育武术界:[[黄飞鸿]]、[[李惠堂]]<ref>[https://m.sohu.com/a/164146664_768663  一代球王——李惠堂] </ref> 、[[陈镜开]]<ref>[https://www.taomingren.com/baike/7415  陈镜开] </ref> 、[[容国团]]<ref>[https://sports.sohu.com/20050425/n225329413.shtml  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容国团] </ref> 、[[李小龙]]<ref>[https://www.sohu.com/a/149667485_764998  功夫佛山——功夫皇帝李小龙 ] </ref> 
 +
 
 +
===出生于广东的其他已故著名人物===
 +
 
 +
张九龄、冼夫人、屈大均、湛若水、翁万达、罗芳伯、吴元盛、叶亚来、莫玖、薛岳、陈炯明、黄慕松、黄镇球、黄琪翔、罗卓英、吴奇伟、范汉杰、李铁军、赵公武、钟彬、李振、罗友伦、许崇智、慧能、谢非、江誉镠、陈树人、詹安泰、郭任远、梁士诒、张弼士、张鸿南、张煜南、谢枢泗、姚德胜、姚雨平、邓仲元、何子渊、朱云卿、罗明、古大存、刘复之 、吴桓兴、梁伯强、张资平、黄药眠、黎雄才
 +
 
 +
===出生于广东的其他在世著名人物===
 +
 
 +
彭士禄、林墉、许钦松、方汉奇、潘鹤、唐大禧、方楚雄。
 +
 
 +
===祖籍广东的著名人物(部分)===
 +
 
 +
袁崇焕、郑信、黄百韬(天津)、吴桓兴(毛里求斯)、曾雪麟(泰国)、侯加昌(印尼)、杨之光(上海)、邹文怀、钟亚瑟(圭亚那)、吴奈温(缅甸)、钦纽(缅甸)、李光耀、李显龙、他信、英拉、曾荫权等。
 +
 
 +
==视频==
 +
 
 +
<center>
 +
 
 +
视频工厂 广东省宣传片
 +
 
 +
{{#ev:youku| XMzg1NTM4ODM5Mg | alignment=center }}
 +
 
 +
</center>
 +
 
 +
==视频==
 +
 
 +
<center>
 +
 
 +
企业宣传片制作/宣传片制作 广东省宣传片
 +
 
 +
{{#iDisplay:c0816ktqo42 | 560 | 390 | qq }}
 +
 
 +
</center>
 +
 
 +
==视频==
 +
 
 +
<center>
 +
 
 +
广东八大著名旅游景点!
 +
 
 +
{{#iDisplay:r0763y9j4f2 | 560 | 390 | qq }}
 +
 
 +
</center>
 +
 
 +
==视频==
 +
 
 +
<center>
 +
 
 +
广东十二大旅游景点
 +
 
 +
{{#ev:youku| XNDY4NTk4Mjg1Ng | alignment=center }}
 +
 
 +
</center>
 +
 
 +
==参考文献==
 +
{{Reflist}}
 +
 
 +
[[Category: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於 2022年8月4日 (四) 09:36 的最新修訂

廣東省( Guangdong Province ),簡稱「粵」,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廣州。因古地名廣信之東,故名「廣東」。位於南嶺以南,南海之濱,與香港澳門廣西省湖南省江西省福建省接壤,與海南省隔海相望。下轄21個地級市、65個市轄區、20個縣級市、34個縣、3個自治縣。

廣東是嶺南文化的重要傳承地,在語言、風俗、生活習慣和歷史文化等方面都有着獨特風格。廣東也是目前中國人口最多的省份。

考古證實廣東於先秦已存在高度文明,是中華文明發源地之一。廣東是中國的南大門,處在南海航運樞紐位置上,早在3000~5000年前廣東就已經形成以陶瓷為紐帶的貿易交往圈,並通過水路將其影響擴大到沿海和海外島嶼。

改革開放後,廣東成為改革開放前沿陣地和引進西方經濟、文化、科技的窗口,取得驕人的成績。

自1989年起,廣東國內生產總值連續居全國第一位,成為中國第一經濟大省,經濟總量占全國的1/8,已達到中上等收入國家水平、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廣東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居全國第一。廣東珠三角9市將聯手港澳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成為與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東京灣區並肩的世界四大灣區之一。2019年,廣東省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7671.07億元,比上年增長6.2%。

歷史沿革

先秦時期

古文獻中,「越」即「粵」,古代「粵」、「越」通用。先秦古籍對長江以南沿海一帶的部族,常統稱為「越」,文獻上稱之為「百越」或「諸越」(包括吳越、閩越、揚越、南越、西甌、駱越等等),廣東被稱為「南越」

。隋唐以後,「粵」字意義收窄,指嶺南地區,或稱「南粵」。直至近代,兩廣仍然稱「兩粵」。民國以後,以「粵」字作廣東省簡稱。

古國時期,廣東北部、西北部和西部,大致是嶺南蒼梧古國統治地域,而廣東的東部和東北部則是閩越族系和揚越族系所建古國。廣東地區,從古國時期開始,就是多種文化匯合併存的地方。

廣東歷史久遠,是太古時代「南海盤古國」所在地。

距今60萬年至80萬年前境內已有人類活動遺蹟。距今約12.9萬年以前,嶺南出現了早期智人(馬壩人遺址)。距今1.4萬年前廣東先民就馴化了水稻,或成世界稻作文明源頭。

宋羅泌《路史·前紀二·天皇紀》載:「粵有天皇,是曰天靈,望獲強尊」;以木德王天下。《三命通會》:「天皇氏繼盤古氏以治,始制干支之名,以定歲之所在」。考古研究發現,廣東地區是中國人起源地之一。全基因組分型研究結論表明,遠古先民史前時期進行了從南往北遷徙進入黃河流域,創造出燦爛的中華文明。

學術界已公認距今四五千年的廣東石峽文化已出現私有制、階級分化和王權政治。商與西周時代,廣東先民與中原有經濟文化往來。

約在距今四千多年前,嶺南地區出現不少古方國實體。廣東境內,在珠三角地區有「驩兜國」,在粵中地區今博羅一帶有「縛婁國」,在粵北陽山、英德一帶有「陽禺國」,在雷州半島及海南有「儋耳國」、「雕題國」等等。約在戰國前後時期,在廣西大部分地區,廣東的部分地區出現了西甌、駱越兩大方國,這是嶺南地區方國的鼎盛時期。

在正史記述中嶺南至秦軍南下帶來先進技術始融入文明,但考古學界近年來研究發現,這一觀點是「歷史的誤會」,近代相繼出土大量的青銅器陶器水晶等文物,實證了嶺南在秦朝之前已經存在燦爛的新石器時代和青銅時代高度文明,嶺南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

秦朝時期

公元前222年,秦王嬴政統一六國後,派屠睢率領50萬秦軍攻打嶺南;公元前214年,秦軍基本上占領嶺南。隨即,秦始皇將所奪取的嶺南地區,設「桂林、象、南海」3個郡。南海郡轄境是東南瀕南海,西到今廣西賀州,北連南嶺,包括今粵東、粵北、粵中和粵西的一部分,轄番禺、龍川、博羅、四會4個縣,郡治番禺。今廣東省的大部分地區屬南海郡。此外,湛江等地屬象郡,粵西有一部分屬桂林郡,粵北部分地區屬長沙郡。這是廣東歷史上有現存文獻記述的第一次劃分行政區。

秦將趙佗任龍川縣令後,上書朝廷要求從中原遷居五十萬的居民至嶺南。從北方中原(河南一帶)遷來除了遭到貶職的官員之外,大多是「賈人」,也就是「商人」的意思,是朝廷重農抑商政策的打擊對象;既懲治「商人」,又滲透了嶺南,朝廷認為一舉兩得。據記載,秦代的移民大致有5批,為了穩定軍心,解決戰後駐留士兵的配偶問題,南海郡向朝廷申請加派3萬單身女性來嶺南,其理由十分含蓄:「為來自北方士兵補衣服」。秦朝最終批准這個申請,但是在數額上打了折扣,15000名北方中原寡婦和未婚女子浩浩蕩蕩加入支援嶺南的行列。

秦末,南海郡尉任囂病危,委任龍川縣令趙佗代職;公元前208年,南海郡尉趙佗乘秦亡之際,封關、絕道;三年後,兼併嶺南的桂林郡、象郡;於公元前204年正式建立南越國,自號「南越武王」,定都廣東番禺。

兩漢時期

公元前196年,漢高祖劉邦遣大夫陸賈使南越。趙佗受漢高祖所賜南越王印綬,臣服漢朝,南越國遂成漢藩屬國。劉邦死後,呂后臨朝,從經濟上制裁南越國,並發兵南下攻打南越國,趙佗抵抗並反攻到湖南一帶,斷然宣布脫離漢朝,自稱「南越武帝」。公元前179年,呂后死,漢文帝劉恆即位,再次派陸賈出使南越說服趙佗歸漢。趙佗再次接受了陸賈的勸說,除帝號復歸漢朝,南越國正式列入中國統一的版圖。公元前137年,趙佗去世。其後代續任了四代南越王。

公元前111年,漢朝平定南越國。漢朝將南越國地劃分為9個郡。為了便於監督各郡官吏,漢朝又設立13個常駐監察機構,稱為「十三部」。東漢末,交趾部改為交州,除監察權外,還擁有軍政大權,成為郡上一級政府,地方行政制度也就從郡縣二級變為州、郡、縣三級。今廣東省境包括交州轄下的整個南海郡(粵中、粵東),還包括蒼梧郡、合浦郡、荊州桂陽郡和揚州豫章郡的一部。其中南海郡較秦代增置3個縣:揭陽、中宿(今清遠)和增城。

東漢末,赤壁之戰後逐漸形成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公元210年(漢獻帝建安十五年),吳國的孫權任命步騭為交州刺史,率兵抵番禺。217年,步騭把交州州治從廣信東遷番禺。264年,東吳為便於治理,又把南海、蒼梧、鬱林、高梁4個郡(今兩廣大部)從交州劃出,另設廣州,州治番禺,廣州由此得名。廣信是兩廣之「廣」所在地。兩廣以廣信為分界,廣信之東謂廣東,廣信之西謂廣西。從東漢建安十六年(211年)起,將交州治所從蒼梧(梧州)遷到番禺(廣州市)以後,才有廣州的崛起。

東吳時期,今廣東省境除廣州轄下的4郡外,還包括荊州始興郡和海南島。

魏晉南北朝

西晉時,今廣東省腹地屬當時的廣州,粵北屬荊州,雷州半島和海南島屬交州。南北朝時代,中國政局南北分裂。增設的州、郡、縣多集中在粵中、粵西、粵北地區,粵東地區設置較少。因為當時粵東農業經濟沒有粵西發達,交通也沒有粵西方便。隋初,設廣州、循州(今惠州)兩個總管府統領諸州。隋煬帝廢州為郡,改為郡、縣兩級,大加省並,今廣東省境分屬10郡、74縣。

唐宋時期

唐初地方設州、縣。嶺南45州分屬廣州、桂州、容州、邕州、安南5個都督府(又稱嶺南五管)。655年以後,5府皆隸於廣州。唐朝中期潮州汕頭一帶曾經隸屬福建,屬閩州都督府和福建節度使等。756年,升五府經略使為嶺南節度使。862年(懿宗咸通三年),嶺南道劃分為東、西道,東道治廣州,廣東屬嶺南東道。

五代十國時期,嶺南為南漢王劉氏占據,行政區劃基本上繼承唐朝的建制。南漢升廣州為興王府;南漢後期,全境共轄60州、214縣。後梁貞明三年(917年),清海、靖海兩軍節度使劉岩立國,國都廣州;國號初名大越,年號乾亨,次年改國號為漢,史稱南漢;南漢立國後,承襲唐朝典章制度,並大體沿用唐代官制。

宋代地方行政制度分路、州、縣三級。今廣東省境包括廣南東路14州和廣南西路境內的7州,共61縣。宋朝對唐制有所繼承又有所調整。粵西及海南島裁撤8個州,而粵東、粵北除循唐制外,仍保留南漢所增置的4個州。

元明清

元朝地方行政制度分省、路、府(州、軍)、縣四級,另有道,是省以下、路府之上的承轉機構。今廣東省境分為廣東道和海北海南道。廣東道道治在廣州,海北海南道道治在今雷州市。元代,因戰爭原因,人口一度有所減少,至明代中期,又增至近400萬人。

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改廣東道為廣東等處行中書省,並將海北海南道改隸廣東,廣東成為明朝的十三行省之一。而且,過去長期與廣西同屬一個大區的雷州半島、海南島劃撥廣東統轄,結束了廣東以往隸屬不同政區的狀況,廣東省區域輪廓自此基本形成。終明之世,廣東設10府1直隸州,統轄7州75縣。

清初承襲明制,地方行政機關分省、道、府、縣4級,但將明時的布政使司正式改稱為省。「廣東省」名稱正式使用,所轄範圍與明廣東布政使司相同。清代廣東省最南的轄境是南海諸島的曾母暗沙。西沙群島(時稱「千里長沙」)和南沙群島(時稱「萬里石塘」)屬於廣東省瓊州府的萬州管轄。南海諸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北宋時期中國政府已在此行使主權,清政府更是經常派水師巡視。

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全省在冊人口已達1448.7萬。至鴉片戰爭前夕,更達2286.4萬,躍居全國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

1841年,鴉片戰爭中清政府戰敗,被迫簽訂《中英南京條約》,香港(時屬新安縣)正式淪為英國的殖民地。1887年,葡萄牙誘逼清政府簽訂《中葡和好通商條約》,侵占澳門(時屬香山縣)。

中華民國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成功後,各省紛紛響應,宣布獨立。11月9日,廣東便實現「和平光復」,胡漢民為廣東都督,陳炯明為副都督。11月10日,廣東軍政府正式宣告成立。廣東軍政府執政期間(1911年11月—1913年8月),貫徹了孫中山的思想主張和南京臨時政府的政策法令。

1917年9月10日,孫中山在廣州就任軍政府大元帥。

1921年,成立廣州市政廳。

1921年5月建立中華民國政府,孫中山任非常大總統。

1925年6月24日,國民黨中央議決改組大元帥府。

1925年,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在廣州成立,7月改廣州市政廳為廣州市政府。國民政府的地方行政,分為省、行政區、縣和市,實行委員制。廣東省政府下設廣州、北江、東江、西江、南路、海南6個行政區,每區設一行政委員,代表省政府處理本區事務。

1938年10月,日本侵略者侵占廣州。

1945年抗戰勝利後,民國政府把行政督察區分為省府直接督察區和專署行政督察區兩種。省府直接督察的有南海、番禺等12個市縣,專署行政督察區則分為11個區,共轄88個縣。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49年10月14日,廣州解放;10月28日,廣州市人民政府成立;11月6日,廣東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全省共設珠江、東江、西江、北江、粵中、南路、興梅、潮汕、瓊崖等9專區,共轄7市98縣,廣州市為中央直轄市。

1952年,廣東省和廣州市由中南行政委員會領導,將北海市及欽州專區劃歸廣西,廣西的懷集縣劃入廣東。

1954年,廣東省改由中央直接領導,原由中央直轄的廣州市劃歸廣東省管轄。

1955年,廣西的北海市和欽州專區所屬各縣劃歸廣東省,並更名為合浦專區。

1965年,北海市及合浦專區所屬各縣劃歸廣西壯族自治區。

1979年,原屬惠陽地區的寶安縣改設深圳市,原屬佛山地區的珠海縣改設珠海市,均由省直轄。廣東省直轄廣州、海口、汕頭、湛江、茂名、佛山、江門、深圳、珠海、韶關等10市,分設韶關、惠陽、梅州、汕頭、佛山、湛江、肇慶等7地區和海南行政區及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共轄14市、92縣、3自治縣。

1981年,設立西沙、南沙、中沙群島辦事處,由海南行政區直接領導。

1983年以後,開始實行市管縣、鄉鎮管村的新體制。

1988年,中央政府將海南行政區從廣東省劃出,另設海南省;同年,廣東開始取消地區設置,另設18個地級市(後增加到21個地級市),全面實行地級市管縣體制、以及鄉鎮管村體制。

行政區劃

廣東省下轄21個地級市(其中2個副省級市),劃分為珠三角、粵東、粵西和粵北四個區域,其中珠三角:廣州、深圳佛山東莞中山珠海江門肇慶惠州;粵東:汕頭潮州揭陽汕尾;粵西:湛江茂名陽江雲浮;粵北:韶關清遠梅州河源

廣東省轄市當中,廣州是國家中心城市,深圳為副省級市及計劃單列市,深圳、珠海和汕頭為經濟特區,廣州和湛江為中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下分122個縣級行政區,包括65個市轄區、20個縣級市、34個縣、3個自治縣。

其中佛山市順德區被廣東省為省直管縣試點,對順德區實行省直接管理縣財政體制。順德區享有地級市的行政執法權限,並將接受廣東省的直接考核,分數單列。

20個縣級市法律上直屬省政府,實際上是由地級市暫為代管。

廣東省縣級行政區中,南雄、紫金、興寧、封開、龍川、五華、博羅、陽春、徐聞、高州、英德、饒平、普寧、羅定、南澳、仁化、豐順、陸河、懷集、揭西、乳源、大埔、陸豐、廉江、化州、德慶、連山、連南、新興是財政省直管縣。

根據國家憲法和有關法律規定,廣東省設立了連南瑤族自治縣、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乳源瑤族自治縣3個自治縣和連州市瑤安瑤族鄉、三水瑤族鄉,龍門縣藍田瑤族鄉,懷集縣下帥壯族瑤族鄉,始興縣深渡水瑤族鄉,陽山縣秤架瑤族鄉,東源縣漳溪畲族鄉7個民族鄉。

廣州市:粵A、荔灣區、越秀區、海珠區、天河區、白雲區、黃埔區、番禺區、花都區、南沙區、從化區、增城區

韶關市:粵F、武江區、湞江區、曲江區、始興縣、仁化縣、翁源縣、乳源瑤族自治縣、新豐縣、樂昌市、南雄市

深圳市:粵B、羅湖區、福田區、南山區、寶安區、龍崗區、鹽田區、龍華區、坪山區、光明區

珠海市:粵C 、香洲區、斗門區、金灣區

汕頭市:粵D、龍湖區、金平區、濠江區、潮陽區、潮南區、澄海區、南澳縣

佛山市:粵E、粵X(停發)、粵Y(停發)、禪城區、南海區、順德區、三水區、高明區

江門市:粵J、蓬江區、江海區、新會區、台山市、開平市、鶴山市、恩平市

湛江市:粵G、赤坎區、霞山區、坡頭區、麻章區、遂溪縣、徐聞縣、廉江市、雷州市、吳川市

茂名市:粵K、茂南區、電白區、高州市、化州市、信宜市

肇慶市:粵H、端州區、鼎湖區、高要區、廣寧縣、懷集縣、封開縣、德慶縣、四會市

惠州市:粵L、惠城區、惠陽區、博羅縣、惠東縣、龍門縣

梅州市:粵M 、梅江區、梅縣區、大埔縣、豐順縣、五華縣、平遠縣、蕉嶺縣、興寧市

汕尾市:粵N 、城區、海豐縣、陸河縣、陸豐市

河源市:粵P、源城區、紫金縣、龍川縣、連平縣、和平縣、東源縣

陽江市:粵Q、江城區、陽東區、陽西縣、陽春市

清遠市:粵R、清城區、清新區、佛岡縣、陽山縣、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連南瑤族自治縣、英德市、連州市

東莞市:粵S

中山市:粵T

潮州市:粵U、湘橋區、潮安區、饒平縣

揭陽市粵V、榕城區、揭東區、揭西縣、惠來縣、普寧市

雲浮市:粵W 、雲城區、雲安區、新興縣、鬱南縣、羅定市

人口

常住人口

2019年末,全省常住人口11521.00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75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8225.99萬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71.40%,比上年末提高0.7個百分點。全年出生人口143.38萬人,出生率12.54‰;死亡人口50.99萬人,死亡率4.46‰;自然增長人口92.38萬人,自然增長率8.08‰。

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

廣東有3000多萬海外僑胞,占全國海外僑胞人數一半以上,分布世界160多個國家和地區,主要在東南亞的印度尼西亞、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柬埔寨,歐美的美國、加拿大、法國、英國、德國,南美洲的秘魯、巴拿馬、巴西、委內瑞拉,大洋洲的澳大利亞、新西蘭,非洲的毛里求斯、馬達加斯加、南非等國家和地區。省內有10.17萬歸僑、3000多萬僑眷,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潮汕平原和梅州等僑鄉地區以及23個華僑農場 。


交通運輸

公路

市際交通:珠三角為了打造一小時生活圈,已開通城際巴士,如莞惠巴士(東莞到惠州)、廣佛巴士、莞深巴士(東莞到深圳)、惠深巴士(惠州到深圳)、佛肇城巴(佛山到肇慶),嶺南通於2010年廣州亞運會前已發行,可在廣州、佛山、肇慶、江門、汕尾、惠州、茂名、珠海、韶關、中山、清遠、雲浮、揭陽、陽江、河源、汕頭、潮州、湛江18座城市。力推嶺南通與八達通互聯互通,廣東與澳門嶺南通已互通。

水運

早在5000~3000年前,廣東就已經形成以陶瓷為紐帶的貿易交往圈,並通過水路將其影響擴大到沿海和海外島嶼。通過對海船和出土陶器,以及有肩有段石器、銅鼓和銅鉞的分布區域的研究得知,先秦時期的廣東先民已經穿梭於南中國海乃至南太平洋沿岸及其島嶼,其文化間接影響到印度洋沿岸及其島嶼。

廣州港自古以來就是中國對外貿易的重要港口,是中國最早對外的通商口岸,在漢唐時期更是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清朝乾隆「一口通商」使廣州為唯一對外貿易港口。

清末,《中法天津條約》、《中美天津條約》、中法《廣州灣租界條約》中,英法等國分別租借租廣州、潮州、汕頭、瓊州(瓊州時屬廣東)、廣州灣(今湛江)。

深圳港位於珠江三角洲南部,珠江入海口伶仃洋東岸,毗鄰香港。深圳260公里的海岸線被九龍半島分割為東西兩大部分,是華南地區優良的天然港灣。蛇口、赤灣、媽灣、鹽田、大鏟灣、沙魚涌、下洞、東角頭、福永和內河10個港區。

鐵路

高鐵:客運專線:京廣高鐵、廣深港高鐵、貴廣高鐵、贛深鐵路、廣汕鐵路、梅汕高鐵、雙龍高鐵。

珠三角城際快速軌道交通:廣州—珠海—澳門高速鐵路(含廣珠城軌)、清遠—廣州—佛山—江門—珠海(含廣清城軌)、肇慶—佛山—廣州—東莞—惠州(含廣佛肇城軌、佛穗莞城軌和廣莞惠城軌莞惠段)、江門—中山—廣州—東莞—深圳、穗莞深城際、廣州地鐵14號線(廣從輕軌)、廣佛環線等。

規劃建設:廣湛客運專線、梅汕客專。

客貨共線:廈深鐵路、深湛鐵路、南廣鐵路。

普鐵:國鐵Ⅰ級:廣梅汕鐵路、廣茂鐵路、京廣鐵路、京九鐵路、黎湛鐵路、粵海鐵路、贛韶鐵路。

國鐵Ⅱ級:梅坎鐵路。

規劃建設柳韶鐵路。

地方鐵路:廣深鐵路、廣珠鐵路、平南鐵路、惠大鐵路。

地鐵:廣州地鐵、深圳地鐵、珠海地鐵、佛山地鐵、東莞軌道交通、中山軌道交通(規劃)。

電車:珠海有軌電車1號線:首期工程線路全長約8.877km,共設車站14座(在建)。

龍華新區有軌電車:線路長9.1公里,設9站(在建)。

有軌電車:佛山市南海區新型公共交通(有軌電車)試驗段建設啟動。

無軌電車:廣州。

航空

根據遠期規劃,將完善以廣州白雲國際機場為國際複合型門戶樞紐機場,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及粵西國際機場為區域性樞紐機場,其他支線機場為補充的全省民用機場布局。

廣州歷史上的8個老機場

作為中國航空事業的發祥地,從1911年廣州成功起飛第一架飛機,廣州先後出現過的機場多達8個,最早的是燕塘機場,此後是大沙頭機場、南石頭水上機場、二沙頭水上機場、河南沙頭機場、石牌跑馬場機場、廣州天河機場和白雲機場。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廣東省地處中國大陸最南部。東鄰福建,北接江西、湖南,西連廣西,南臨南海,珠江口東西兩側分別與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接壤,西南部雷州半島隔瓊州海峽與海南省相望。全境位於北緯20°13′~25°31′和東經109°39′~117°19′之間。東起南澳縣南澎列島的赤仔嶼,西至雷州市紀家鎮的良坡村,東西跨度約800公里;北自樂昌縣白石鄉上坳村,南至徐聞縣角尾鄉燈樓角,跨度約600公里。北回歸線從南澳—從化—封開一線橫貫廣東。

廣東省境內陸地面積為17.98萬平方公里,約占全國陸地面積的1.87%;其中島嶼面積1592.7平方公里,約占全省陸地面積的0.89%。全省沿海共有面積500平方米以上的島嶼759個(由於歷史原因,東沙群島被台灣當局控制),數量僅次於浙江、福建兩省,居中國第三位。另有明礁和干出礁1631個。

廣東省岸線總長度為4114公里。已開發利用的岸線長度為1414公里,約占總長度的35%。

地形地貌

廣東省山脈大多與地質構造的走向一致,以北東―南西走向居多,如斜貫粵西、粵中和粵東北的羅平山脈和粵東的蓮花山脈;粵北的山脈則多為向南拱出的弧形山脈,此外粵東和粵西有少量北西―南東走向的山脈;山脈之間有大小谷地和盆地分布。平原以珠江三角洲平原最大,潮汕平原次之,此外還有高要、清遠、楊村和惠陽等沖積平原。台地以雷州半島―電白―陽江一帶和海豐―潮陽一帶分布較多。

構成各類地貌的基岩岩石以花崗岩最為普遍,砂岩和變質岩也較多,粵西北還有較大片的石灰岩分布,此外局部還有景色奇特的紅色岩系地貌,如著名的丹霞山和金雞嶺等;丹霞山和粵西的湖光岩先後被評為世界地質公園;沿海數量眾多的優質沙灘以及雷州半島西南岸的珊瑚礁,也是十分重要的地貌旅遊資源。沿海沿河地區多為第四紀沉積層,是構成耕地資源的物質基礎。

氣候環境

廣東省屬於東亞季風區,從北向南分別為中亞熱帶、南亞熱帶和熱帶氣候,是中國光、熱和水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從北向南,年平均日照時數由不足1500小時增加到2300小時以上,年太陽總輻射量在4200~5400兆焦耳/平方米之間,年平均氣溫約為19℃~24℃。全省平均日照時數為1745.8小時、年平均氣溫22.3℃。1月平均氣溫約為16℃~19℃,7月平均氣溫約為28℃~29℃。

廣東降水充沛,年平均降水量在1300~2500毫米之間,全省平均為1777毫米。降雨的空間分布基本上也呈南高北低的趨勢。受地形的影響,在有利於水汽抬升形成降水的山地迎風坡有恩平、海豐和清遠3個多雨中心,年平均降水量均大於2200毫米;在背風坡的羅定盆地、興梅盆地和沿海的雷州半島、潮汕平原少雨區,年平均降水量小於1400毫米。降水的年內分配不均,4~9月的汛期降水占全年的80%以上;年際變化也較大,多雨年降水量為少雨年的2倍以上。

洪澇和乾旱災害經常發生,颱風的影響也較為頻繁。春季的低溫陰雨、秋季的寒露風和秋末至春初的寒潮和霜凍,也是廣東多發的災害性天氣。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廣東省面積為17.977萬平方公里,其中宜農地434萬公頃,宜林地1100萬公頃。

廣東是中國國內人多地少的省份之一。2008年全省土地利用的實際情況:全省未利用地130.05萬公頃(1950萬畝),其中未利用土地69.79萬公頃(1000萬畝),其他土地60.26萬公頃(900萬畝)。

水資源

廣東水資源相當豐富,年降水總量3194億立方米,河川徑流總量1819億立方米,加上鄰省從西江和韓江等流入廣東的客水量2330億立方米,此外還有深層地下水60億立方米,可供開採的人均水資源占有量達4735立方米,大大高於中國平均水平。

廣東境內主要河係為珠江的西江、東江、北江和三角洲水系以及韓江水系,其次為粵東的榕江、練江、螺河和黃崗河以及粵西的漠陽江鑒江九洲江南渡河等獨流入海河流。廣東的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

珠江通航能力僅次於長江,居中國的第二位,居中國江河水系的第二位,長度及流域面積均居中國第四位。

金屬資源

廣東為稀有屬和有色金屬之鄉,全省己找到礦產116種,探明儲量的有88種。其中高嶺土泥炭土冶金用脈英石水泥用粗面岩的儲量列中國第一位,礦、獨居石磷釔礦、玻璃用砂油頁岩、飾面用大理岩輝綠岩列第二位。

生物資源

廣東動植物種類繁多。屬於國家Ⅰ級保護植物的有桫欏、銀杉和虎顏花3種,屬於Ⅱ級保護的有白豆杉、水杉、野荔枝和觀光木等24種。此外,香蕉、荔枝、龍眼和菠蘿是嶺南四大名果,經濟價值很高。被列入國家Ⅱ級保護的動物有華南虎、雲豹、熊猴和中華白海豚等22種,列入Ⅱ級保護的有金貓、穿山甲、獼猴和白鷳(省鳥)等95種。

海洋資源

廣東海洋資源十分豐富。遠洋和近海捕撈以及海洋網箱養魚和沿海養殖的牡蠣、蝦類等海洋水產品年產量達374萬噸;海水養殖可養面積77.57萬公頃,實際海水養殖面積20.82萬公頃;雷州半島的養殖海水珍珠產量位於中國首位。

沿海還擁有眾多的優良港口資源。廣州港深圳港汕頭港湛江港己成為中國國內對外交通和貿易的重要通道;大亞灣大鵬灣碣石灣博賀灣南澳島等地還有可建大型深水良港的港址。珠江口外海域和北部灣的油氣田己打出多口出油井。沿海的風能、潮汐能和波浪能都有一定的開發潛力。廣東沿海沙灘眾多,氣候溫暖,紅樹林分布廣、面積大,在祖國大陸的最南端燈樓角又有中國惟一的大陸緣型珊瑚礁。

經濟

發展歷史

古代廣東經濟以其鮮明的特色在全國占有着重要的地位。秦漢時期,南越地區的犀牛角、象牙、翡翠、珠璣等物品成為中原人民喜好的珍品,嶺南的水果、礦物、海產品也不斷北上與中原其它物產交換。「海上絲綢之路」的開闢,更使廣州很早就成為中國溝通東南亞、非洲、歐洲的重要港口。唐宋市舶貿易的繁榮,廣東成為朝廷的財富重地,中央王朝十分重視廣東在全國的經濟地位,廣東很早就和中原有經濟文化聯繫,唐代大庾嶺通道的開闢,進一步加強了廣東和全國的交流。

明中葉以後,廣東社會經濟更呈現出一派勃勃生機。農業方面,沙田的開發和桑基生態農業的發展,使珠江三角洲成為中國著名的經濟作物種植區;手工業方面,佛山的冶鑄,佛山石灣的陶瓷,廣州一帶的絲織業,粵東的製糖等都獨步全國,「廣貨」馳名天下;商業領域,廣東商幫周流天下,明清時期大庾嶺商路的繁榮是廣東經濟發展和商業興盛的標誌,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的廣州一口通商制度,又使廣東成為中國與世界聯繫的重要省份。此時,廣東經濟發展已領先全國,珠江三角洲成為中國最富庶的地區。雖然晚清的鴉片輸入和帝國主義的入侵給廣東的經濟發展造成一定的影響,但廣東得風氣之先,同時也成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最早和最快的地區之一。

國民黨統治廣東時期,中央銀行(1924年8月15日至1929年2月底)與廣東省銀行(1932年元旦至1949年10月底),先後實為唯一的政府金融機構。

1978年以來,廣東在全國率先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促進了經濟快速協調發展,已成為中國第一經濟大省,經濟最發達、具市場活力和投資吸引力的地區之一,珠江三角洲地區已經成為世界知名的加工製造出口基地,是世界產業轉移的首選地區之一。廣東GDP總量在全國的位次從1978年的第5位,到1989年上升至穩居第1的位置。GDP年平均增長率14.1%,增長速度居全國第1位。在省會廣州舉辦的每年兩屆的廣交會是中國出口貿易的晴雨表,支撐了廣東省內外貿易和出口加工業多年的持續發展。

廣東省以中國第一經濟大省的地位,在許多經濟指標上都列各省第一位。如地區生產總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居民儲蓄存款、專利申請量、稅收、進出口總額、旅遊總收入、移動電話擁有量、互聯網用戶、貨物運輸周轉總量等。其中進出口總額年均占全國約1/4;累計吸引外商投資占全國約1/4。廣東充分發揮毗鄰港澳的優勢,深化區域金融合作,全力建設金融強省,對周邊地區的金融輻射力越來越強。廣東已基本形成了以貨幣、外匯、產權等市場為主體的金融市場體系。現與港澳合作打造粵港澳都市圈。

運行情況

經濟總量

2019年全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7671.07億元,比上年增長6.2%。人均地區生產總值94172 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為13651美元),增長4.5%。2019年,第一產業增加值4351.26億元,比上年增長4.1%,對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2.6%;第二產業增加值43546.43億元,增長4.7%,對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33.6%;第三產業增加值59773.38億元,增長7.5%,對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63.8%。三次產業結構比重為4.0:40.5:55.5,第三產業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0.7個百分點。2019年,新經濟增加值27232.81億元,比上年增長8.0%,占地區生產總值的25.3%。民營經濟增加值58838.36億元,增長6.7%,占地區生產總值的54.6%。

分區域看,珠三角核心區地區生產總值占全省比重為80.7%,東翼、西翼、北部生態發展區分別占 6.4%、7.1%、5.8%。

發展規劃

2017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廣東的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9市和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聯手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世界級城市群,成為與美國紐約灣區、美國舊金山灣區、日本東京灣區並肩的世界四大灣區之一。接下來廣東還將打造由珠三角九市和環珠三角六市組成的大珠三角經濟區,打出政策「組合拳」,提速粵東西北振興發展。

廣東省政府於2017年12月發布了《廣東省沿海經濟帶綜合發展規劃(2017—2030年)》,提出在城鎮化方面,廣東要形成以珠三角世界級灣區城市群為引領、汕潮揭城市群和湛茂陽城市帶為支撐的世界級沿海都市帶。該《規劃》提出,要對接國家「兩橫三縱」城鎮化布局,推進形成「一軸、多中心、集群式」城鎮空間結構。「一軸」即依託沿海高速公路、高快速鐵路,構建貫通粵東、珠三角、粵西的沿海發展主軸;「多中心」即以廣州、深圳為主中心,珠海、汕頭、湛江為副中心,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汕尾、揭陽、潮州、陽江、茂名等為地區性中心,構建「雙核多心」功能等級體系。

社會事業

教育

19世紀末20世紀初,辛亥革命元老、中國現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淵、丘逢甲等排除頑固守舊勢力的干擾,成功引入西學。在廣東省創辦新式學校,將平民教育納入滿清朝廷的視野,清政府迫於形勢壓力,不得不對教育革新網開一面。於1905年末頒布新學制,廢除科舉制,並在全國範圍內推廣新式學堂,西學逐漸成為學校教育的主要形式。

廣東省高等教育水平位居中國前列,截至2016年5月30日,廣東省有普通高等學校147所,數量位居全國第二,其中公辦本科院校37所、民辦本科院校7所、中外合作院校2所、獨立學院16所、公辦高職院校57所、民辦高職院校28所。2013年兩個學科中國排名第一,26個學科進入中國前5。2018年1月發布的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ESI,廣東13所高校60個學科進入全球前1%,學校數占全國219所的5.9%,學科數占全國6.72%。

高等院校

廣東省境內高等院校分為普通高等本科院校、普通高等本科獨立學院、普通高等專科院校、軍事院校以及技師學院等5個類別。

科學技術

廣東省境內的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名單:廣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深圳市高新技術產業園區、中山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佛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惠州仲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珠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東莞松山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肇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江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源城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清遠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汕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湛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茂名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廣東省境內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湛江經濟技術開發區、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廣州南沙經濟技術開發區、惠州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增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珠海經濟技術開發區。

政治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歷任廣東省四大機構正職

省委書記:葉劍英→陶鑄→趙紫陽→黃永勝→劉興元→丁盛→趙紫陽→韋國清→習仲勛→任仲夷→林若→謝非→李長春→張德江→汪洋→胡春華→李希

省人大主任:李堅真→羅天→林若→朱森林→張幗英→盧鍾鶴→黃麗滿→歐廣源→黃龍雲→李玉妹

省長:葉劍英→陶鑄→陳郁→林李明→黃永勝→劉興元→丁盛→趙紫陽→韋國清→習仲勛→劉田夫→梁靈光→葉選平→朱森林→盧瑞華→黃華華→朱小丹→馬興瑞

省政協主席:葉劍英→陶鑄→區夢覺→王首道→尹林平→梁威林→吳南生→郭榮昌→劉鳳儀→陳紹基→黃龍雲→朱明國→王榮

歷史文化

文化特色

嶺南文化由本根文化(即語言認同文化)、百越文化(即固有的本土文化)、中原漢文化(即南遷的中原文化)、海外文化(即舶來的域外文化)四部分組成,其內涵豐富多彩,精彩紛呈,涵蓋嶺南建築、嶺南園林、嶺南畫派、戲曲音樂、工藝美術、民俗節慶、宗教文化、飲食文化、語言文化、僑鄉文化等眾多內容。

從地域上,嶺南文化又分為廣東文化、桂系文化和海南文化三大塊,尤其以屬於廣東文化的廣府文化、廣東客家文化和潮汕文化為主,構成了嶺南漢文化的主體。

嶺南建築

鑊耳屋是嶺南傳統民居的典型代表,以廣府風格的民居建築為主要代表,因其在屋的兩邊牆上築起兩個像鑊耳一樣的擋風牆而得名。鑊,是古代的一種大鐵鍋。「鑊耳屋」因其山牆狀似鑊耳,故稱」鑊耳屋」。其建築特點是瓦頂建龍船脊和山牆築鑊耳頂,用於壓頂擋風。「鑊耳屋」一般為磚木結構,多用青磚、石柱、石板砌成,階磚鋪地,紅、白石板鋪天井,外牆壁均飾以花鳥、人物圖案。潮汕、客家的民居建築亦有類似鑊耳山牆,粵北客家等地稱為「雲牆」或者是「茶壺環」。

嶺南園林

嶺南園林是主要指狹義的廣府園林(潮州園林另樹一支)。

嶺南園林是中國傳統造園藝術的三大流派之一,在現代園林的創新和發展上,更上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嶺南園林的獨特風格:求實兼蓄,精巧秀麗。在建築形式上,嶺南園林有比較鮮明的特色:一是體型輕盈、通透、樸實,體量較小;二是裝修精美、華麗,大量運用木雕、磚雕、陶瓷、灰塑等民間工藝、門窗格扇、花罩漏窗等都精雕細刻,再鑲上套色玻璃做成紋樣圖案,在色彩光影的作用下,猶如一幅幅玲瓏剔透織綿;三是布局形式和局部構件受西方建築文化的影響,如中式傳統建築中採用羅馬式的拱形門窗和巴洛克的柱頭,用條石砌築規整形式水池,廳堂外設鑄鐵花架等,都反映出中西兼容的嶺南文化特點。

嶺南畫派

廣東畫壇從明清起有較大發展,人才輩出,風格獨特,技法紛呈,求新求變。20世紀初,在廣東產生了「嶺南畫派」,其創始人主張以倡導藝術革命,建立現代國畫為宗旨;以折衷中西,融會古今為途徑;以形種兼備、雅俗共賞為審美標準;以兼工帶寫,彩墨並重為藝術手法。獨樹一幟,成為在國內外有影響的美術流派。

工藝美術

廣府民系的工藝美術,品類繁多,有的在國內外享有崇高的聲譽。如肇慶端硯;廣州的象牙雕刻、玉器、紅木家具、積金彩瓷、朱義盛首飾和廣繡等;佛山陶瓷、木版年畫、剪紙、金銀銅錫箔、染色紙、南獅獅頭、彩扎燈色;新會葵扇;東莞和南海煙花炮竹以及各地在建築裝飾中的木雕、泥塑、灰塑、磚雕等,其中以端硯、粵繡、雕刻、陶瓷最具特色。

潮汕有潮州木雕、潮繡、潮汕抽紗、潮州工藝瓷等工藝精品。其他還有雷州換鼓、雷州石狗等。

飲食文化

粵菜,即廣東地方風味菜,是中國的四大菜系之一,由廣州菜(也稱廣府菜)、潮州菜(也稱潮汕菜)、東江菜(也稱客家菜)三種地方風味組成。粵菜有着悠久的歷史,在古代嶺南越族先民已有獨特的飲食風格,如嗜好蟲蛇魚蛤與生食。

早在兩千年前西漢人所著的《淮南子》一書中,就有「越人得蚺蛇以為上餚」的記載,南宋人也誇張描述:粵人「不問鳥獸蛇,無不食之」。

廣東飲食文化近百年來已成為國內最具代表性和最有世界影響的飲食文化之一。

傳統戲劇

粵劇潮劇花朝戲廣東漢劇正字戲西秦戲雷劇粵北採茶戲樂昌花鼓戲粵西白戲等。粵劇潮劇屬於中國的十大地方劇種。

音樂曲藝

嶺南音樂因其文化的多樣化具有多重屬性,廣東音樂、潮州音樂、客家音樂(客家山歌、廣東漢樂)、雷州音樂和嶺南的少數民族音樂。廣東音樂代表性人物有嚴老烈等,著名樂曲有《旱天雷》、《倒垂簾》、《餓馬搖鈴》、《雨打芭蕉》等。廣州交響樂團、深圳交響樂團為中國一流樂團,廣東實驗現代舞團為國際知名舞團。粵語相聲(南派相聲)威震港澳,代表人物黃俊英。

標誌性文化設施有廣東省博物館新館、星海音樂廳、深圳音樂廳、東莞大劇院、東莞玉蘭大劇院等;廣東省連續兩年獲得中國社會文化最高獎「群星獎」評選總成績和金獎數全國第一。

民俗節慶

廣東部分民俗慶典活動:南獅、佛山行通濟、廣州廣府廟會、佛山秋色、七夕貢案、潮州大鑼鼓、英歌、燒塔、燒龍、扒龍舟、飄色、粵西年例、佛山北帝誕廟會、廣州波羅誕廟會、盤古王民俗文化節、人龍舞、儺舞等等。

語言文化

廣東語言狀況複雜,除粵北、粵東、粵西有瑤語、壯語、畲語、標話及歸屬不明的漢方言舊時正話、軍話、韶州土話(粵北土話)等,主要流行3種保留了豐富的古漢語特點、又各有特色的漢語方言廣東本土漢語方言粵語(包括能古話)、客家語(包括涯話)、閩語(包括潮州話、雷州話、福佬話、學佬話、海話、隆都話等)。粵語,俗稱白話,一說源自嶺南古蒼梧語(古代嶺南話),另有一說源自北方中原雅語(古代河南話)。廣東使用粵語的人口大約有6700萬,加上廣西粵語使用人數大約為2500萬、香港700萬、澳門55萬、泰國500萬、新加坡和馬來西亞500萬、美國和加拿大200萬,全球將近有1.2億人口使用粵語。廣東粵方言在海外華人社區廣泛流行;廣東是客家語最重要的流行地;廣東閩語屬閩方言閩南一支。

境外電視

廣東省有線及各市線有翡翠台、明珠台、本港台、國際台、星空衛視、華娛衛視、鳳凰衛視,是中國大陸唯一有境外電視合法落地的省。

科技之城

科技典籍是科技文化歷史傳承的重要載體。嶺南地區流傳至今的重要著作,包括《幼幼新書》、《南方草木狀》、《萍洲可談》、《異物志》、《海語》、《海錄》、《肘後備急方》等,都具有重要的科技參考價值。

2016年,廣東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到19857家,總量居全國第一;PCT國際專利申請量連續15年領跑全國。2019年10月,入選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

文化名城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廣州:廣府文化興盛地之一,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

潮州:潮州文化發祥地之一。

佛山:南派武術的主要發源地,南獅的發源地,明代時是南中國冶煉中心。

肇慶:古封開是嶺南最早首府,粵語發源地,漢代海陸絲綢之路的對接點之一。 梅州:客家文化發祥地之一。

惠州:客家四州之首,被稱為客家僑都。

中山:香山文化發祥地之一。

雷州:雷州文化發源地之一,徐聞縣是漢代海上絲綢之路最早始發港之一。

省級歷史文化名城

高州、連州、新會、平海、佗城、碣石、揭陽、揭西、惠州、南雄、羅定、德慶、韶關、英德、海豐、東莞

風景名勝

5A級旅遊景區名錄(截止至2019年2月12日)

序號 地市 景區名稱 景區類型 等級 1 廣州 廣州市白雲山風景名勝區 自然景觀 AAAAA 2 廣州 廣州市長隆旅遊度假區[1] 主題遊樂 AAAAA 3 深圳 深圳市觀瀾湖休閒度假區[2] 度假休閒 AAAAA 4 深圳 深圳市華僑城旅遊度假區[3] 主題遊樂 AAAAA 5 佛山 佛山市西樵山風景名勝區[4] 自然景觀 AAAAA 6 佛山 佛山市長鹿旅遊休博園[5] 度假休閒 AAAAA 7 韶關 韶關市丹霞山風景名勝區[6] 自然景觀 AAAAA 8 梅州 梅州市雁南飛茶田度假村[7] 度假休閒 AAAAA 9 惠州 惠州市羅浮山風景名勝區[8] 自然景觀 AAAAA 10 惠州 惠州市西湖風景名勝區 歷史文化 AAAAA 11 中山 中山市孫中山故里旅遊區[9] 博物館 AAAAA 12 陽江 陽江市海陵島大角灣海上絲路旅遊區 其它 AAAAA 13 清遠 清遠市連州地下河[10] 自然景觀 AAAAA

廣東省境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4A級旅遊景區名錄

西樵山風景名勝區[11] 、孫中山故居、廣州香江野生動物世界、清新溫礦泉旅遊度假區、廣州白雲山風景名勝區[12] 、陽江海陵島大角灣風景名勝區[13] 、丹霞山風景名勝區、深圳觀瀾湖高爾夫球會、深圳華僑城旅遊度假區、肇慶星湖風景名勝區、珠海圓明新園、梅州市梅縣區雁南飛度假村、廣東美術館[14] 、廣州中山紀念堂[15] 、河源新豐江國家森林公園、廣州市番禺區蓮花山旅遊區、廣州市番禺區寶墨園、汕頭礐石風景名勝區[16] 、汕頭中信高爾夫海濱度假村[17] 、江門金山溫泉旅遊度假區、江門開平立園、江門圭峰風景區、東莞鴉片戰爭博物館、惠州西湖風景名勝區、湛江湖光岩風景名勝區、汕頭南澳島旅遊區[18] 、梅州市梅縣區華銀雁鳴湖旅遊度假區、廣州黃花崗公園、廣州西漢南越王博物館、新會古兜溫泉旅遊度假村、佛山市三水荷花世界[19] 、廣州市從化區碧水灣溫泉度假村、廣州越秀公園、清遠市連州地下河、佛山市三水森林公園[20] 、恩平市錦江溫泉旅遊度假區、韶關市曹溪溫泉假日度假村、珠海農科奇觀、碧桂園假日半島故鄉里旅遊度假區、廣東省飛來峽水利樞紐風景區、中山詹園、清遠黃藤峽生態旅遊區、清遠玄真古洞生態旅遊度假區、汕尾玄武山旅遊區、惠州市龍門縣南崑山生態旅遊區、惠州市龍門南崑山溫泉旅遊大觀園、惠州市龍門溫泉旅遊度假區、湛江藍月灣溫泉度假邨、佛山清暉園、深圳市仙湖植物園[21] 、東莞歡笑天地、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佛山市順德區長鹿休閒度假農莊、開平碉樓與村落、中國客家博物館、葉劍英紀念園、雁鳴湖旅遊度假村、長潭旅遊度假區、客天下旅遊產業園、新會圭峰山、靈光寺風景區、泰安樓客家文化旅遊產業園、百侯名鎮旅遊區、五指石風景區[22] 、神光山國家森林公園、鹿湖溫泉度假村、熙和灣客鄉文化旅遊產業園。

著名人物

影響中國近現代化的嶺南著名人物(除備註的外,均出生於廣東)

政治軍事界:洪秀全、洪仁玕、丁日昌、伍廷芳(新加坡)、伍朝樞(天津)、鄧世昌、唐紹儀、孫中山、司徒美堂、廖仲愷(美國)、朱執信、蘇兆征、譚平山、蔣光鼐、蔡廷鍇、陳銘樞、陳其尤、張雲逸、鄧演達、彭湃、楊匏安、葉挺、葉劍英、阮嘯仙、周士第、陳郁、馮白駒、鄧兆祥、謝晉元、雷潔瓊、鄧發、李堅真、廖承志(日本)、曾生、袁庚。

思想知識界:梁廷枏、朱次琦、鄭觀應、黃遵憲、康有為、梁啓超、陳垣、王寵惠、張競生、韋卓民、杜國癢、容庚、郭任遠、商承祚、陳序經、鍾敬文、梁思永、柯柏年、張蔭麟、許滌新、朱傑勤、饒宗頤、黃伯榮、杜維明(昆明)。

科技界:鄒伯奇、詹天佑、陳伯壇、孔沛然、馮如、丁穎、凌道揚、陳煥鏞、凌鴻勛、胡經甫、蔡翹、侯祥川、黃子卿、梁思成、鍾惠瀾、李善邦、吳桓興、梁伯強、吳大猷、楊遵儀、李國平、侯祥麟、林士諤、黃秉維、李國豪、馬大猷、何炳林、黃旭華、葉叔華、鄧錫銘、潘毓剛、鄧文中、朱經武、丘成桐。

文教藝術界:容閎、唐國安、丘逢甲、吳趼人、鍾榮光、陳少白、何香凝、高劍父、葉恭綽、蘇曼殊、蕭友梅、鄒魯、司徒夢岩、許崇清、王雲五、鄭正秋、黎民偉、呂文成、黃宗沾、紅線女、馬師曾、李金髮、賴少其、林風眠、馮乃超、梁宗岱、葉公超、冼星海、蔡楚生、黃佐臨、阮玲玉、司徒慧敏、劉天一、鄭君里、陳煙橋、沙飛、馬思聰、關山月、謝添、黃新波、陳復禮、秦牧。

工商實業界:徐榮村、徐潤、陳芳、唐廷樞、馬應彪、李錦裳、何賢、陳弼臣、莊世平、霍英東、李嘉誠、曾憲梓、田家炳。

體育武術界:黃飛鴻李惠堂[23]陳鏡開[24]容國團[25]李小龍[26]

出生於廣東的其他已故著名人物

張九齡、冼夫人、屈大均、湛若水、翁萬達、羅芳伯、吳元盛、葉亞來、莫玖、薛岳、陳炯明、黃慕松、黃鎮球、黃琪翔、羅卓英、吳奇偉、范漢傑、李鐵軍、趙公武、鍾彬、李振、羅友倫、許崇智、慧能、謝非、江譽鏐、陳樹人、詹安泰、郭任遠、梁士詒、張弼士、張鴻南、張煜南、謝樞泗、姚德勝、姚雨平、鄧仲元、何子淵、朱雲卿、羅明、古大存、劉復之 、吳桓興、梁伯強、張資平、黃藥眠、黎雄才

出生於廣東的其他在世著名人物

彭士祿、林墉、許欽松、方漢奇、潘鶴、唐大禧、方楚雄。

祖籍廣東的著名人物(部分)

袁崇煥、鄭信、黃百韜(天津)、吳桓興(毛里求斯)、曾雪麟(泰國)、侯加昌(印尼)、楊之光(上海)、鄒文懷、鍾亞瑟(圭亞那)、吳奈溫(緬甸)、欽紐(緬甸)、李光耀、李顯龍、他信、英拉、曾蔭權等。

視頻

視頻工廠 廣東省宣傳片

視頻

企業宣傳片製作/宣傳片製作 廣東省宣傳片

視頻

廣東八大著名旅遊景點!

視頻

廣東十二大旅遊景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