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弱角龙属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弱角龙属
图片来自fandom

弱角龙属学名Bagaceratops)是弱角龙科恐龙的一个,生活于上白垩纪亚洲,距今约8000万年前。化石发现于蒙古

弱角龙的生存时期相当晚,但被认为比原角龙原始,具有原始角龙类的特征与体型。[1]

弱角龙约有1米长,0.5米高,体重约22公斤。与近亲原角龙相比,弱角龙有著较小的头盾、更接近三角形头颅骨,头盾缺乏洞孔。弱角龙与原角龙都具有喙嘴,鼻部有小型突起物,但没有额角。

发现及物种

在1970年代,一个蒙古波兰的联合挖掘团队在戈壁沙漠发现弱角龙的化石。目前已发现五个完整头颅骨及二十个部份头颅骨,颅后骨骼只有发现骨头碎片。最长的颅骨有17厘米长,最小的只有4.7厘米长。这些头颅骨来自于不同年龄层的弱角龙,令古生物学界对弱角龙的成长有较多的研究。这些化石目前存放在波兰华沙的古生物学机构。

其中的幼年个体化石原先被建立为柯氏原角龙Protoceratops kozlowskii),后来于1990年被改归类为柯氏矮脚角龙Breviceratops kozlowskii),目前被重新归类于弱角龙。在2000年,保罗·赛里诺(Paul Sereno)提出假设,认为幼年的矮脚角龙会成长为成熟的弱角龙,两者其实是相同物种。

弱角龙的模式种罗氏弱角龙B. rozhdestvenskyi)。属名中的“Baga”在蒙古语中意即“小型”,而“ceratops”则是古希腊文“有角的面”的意思。种名是为纪念俄罗斯古生物学家罗特杰斯特文斯基(A. K. Rozhdestvensky)。

分类

弱角龙是属于角龙亚目,角龙亚目是一群草食性恐龙,拥有类似鹦鹉的喙状嘴,生存于白垩纪北美洲亚洲。弱角龙曾被分类在自己的科弱角龙科,或原角龙科中。

食性

如同其他的角龙亚目恐龙,弱角龙是草食性动物。在白垩纪时期,开花植物的地理范围有限,所以弱角龙可能以当时的优势植物为食,例如蕨类植物苏铁松柏目植物。弱角龙可能用它们的锐利喙状嘴来咬下树叶针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