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归算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归算论(Imputation Theories ),这是从商业会计法借来的代模,用来解释人类怎样因亚当犯罪而祸延后代的神学理论。

神学(古希腊语:Θεολογια,拉丁语:theologia,英语:Theology)一词,广泛指称所有对神(上帝)这个主题展开的研究或学说。神学一词的希腊文Θεολογια是由Θεος(即“神”)和λογος(即“逻各斯/话语/学说”)两个字组合,字面上便有建立人类对上帝[1]正确认识的学说之意。为宗教研究的一个领域[2]

渊源与意义

英文归算论是imputation,可能来自武加大本的动词\cs6imputo;此词又是译自希腊文(诗三十二2)的logizesthai(“算为”)。保罗在罗马书四8曾引此节经文,作为神拯救人,不把人的罪算在他身上,反把恩典白白算在他的“帐”上(参罗四4、13;提后四16;门18);武加大本是就这意义来用imputo。

英文钦定本把武加大本的imputo加以改善及扩充,用在罗四11、22、23、24;林前五19;雅二23。从商业的用法来说,“算”在某人的帐上,可以是指“盈余”或“欠帐”;在神学上,亦分别代表神的恩典和人的罪;只是其用法已从商业转到法律上。

以imputo用在神学,并且把它变成神学的专用词语者,是五世纪的奥古斯丁(Augustine171,Augustine);但使之成为基督教神学一成熟教义的,却是改教运动之后的事情;共指三方面的意义︰

1.亚当的罪归到他的后裔;

2.人的罪归到基督身上;

3.基督的义归到人的身上。

历代以来,神学家对亚当之罪怎样祸延下代,均极表关注;除了个别神学作品的讨论外,不下十五个信条曾提及这问题,分别为(括号内为条数或段数)︰奥斯堡信条(2)、比利时信条(15)、第二瑞士信条(8)、海德堡问答(7)、安立甘宗三十九条(9)、多特热赫特教条(3.1)、韦斯敏斯德小问答(17, 18, 19)、皮德孟改革教会信条(10)、巴克雷十五条(4)、东正教信条(164)、新罕布什尔浸礼宗信仰宣言(3)、美国自由意志浸礼会信仰论文(2)、英国长老会信条(5)、改革宗信仰(5)及苏格兰教会信仰(7)。

从上述列举之信条,可看见绝大多数教会均相信亚当之罪不单归到自己身上,也归到他后裔身上。但在奥斯堡信条之前的信经,如使徒信经(Apostles' Creed153,Apostles' Creed)、亚他那修信经(Athanasian Creed165,Athanasian Creed)等,均没提这问题,原因可能是那时仍未成为一神学问题;后来问题的争议愈发严重,非要在信条内申明不可。他们的中心问题是︰1.亚当的罪的遗传;2.从亚当而来的败坏天性;3.败坏后人在属灵事上是否全然无能。

不同的看法

1.为更正教之信义宗、改革宗,和大部分的拉丁教会所承认的,是直接归算论,意思是透过立约和自然的联合,亚当与他的后裔有不可分之关系,以致全人类皆因其始祖的罪,而每一个都成为罪人;此遗传的罪足以招致神的刑罚。

2.另些人一方面承认凡藉自然律而生下来的后裔,都有一败坏的天性;但另一方面则否认那败坏的或灵性的死亡是罪罚,亦否认亚当的罪会传给后代;能传给后代的,只是他们自己的退化,此称为间接归算论。

3.更有一些人根本否认归算论,认为人只是透过普通生殖律而承受遗传的败坏,而这种败坏见于植物界和动物界,是不含道德意义的。亚当因着背约而败坏,因而失去原始的义,本性便败坏了;始祖既有这种情形,生下的儿女亦不能幸免。至于人的本性给原罪败坏到什么地步,这一派有两种看法︰一是被败坏到属灵死亡,另一认为只有极少的影响──如身体不健全。

4.亦有人采取现实主义的路线来解释,认为人类既为亚当一人所代表,亚当如何在行动上犯罪,我们也实实在在的跟他一起犯罪。就如他曾吃禁果,我们也与他一起吃,他的行动就是我们的行动,故亚当因犯罪而得之败坏,也是我们的败坏。

5.还有一些人完全否认亚当与后裔有任何关系,无论是自然、逻辑的,或法律上的;故我们毋须看全人类都是罪人,因为人人都有自由权和意志力。

直接归算论之理据

直接归算论是改教家反抗天主教的其中一教义,坚持人类不单承受了亚当的罪,亦承受了败坏的天性。从神学及法律的立场而言,归罪的意思是把罪合法地归到另一人或多人身上。圣经的希伯来文及希腊文与这问题有关的字眼,都具有这种含义。其要义可分说如下︰

1.“归”的意思是把某些项目算入别人的帐上,而所算入的却没指定是罪恶,亦可能是义。

2.“归罪”则是指罪债的一面。当然,罪债非指罪恶或败坏,乃指公义的亏欠,故它随之而来的就不仅是不幸或痛苦,而是由公义而来的刑罚,为叫公义要求能得着满足。

3.无论是亚当的罪对我们、我们的罪对基督,或基督的义对信徒,其“归”的性质都是一样。我们说人类的罪归到基督,或说基督担当我们的罪,并非指基督因而就有什么道德上的不完整,或祂与罪有染,只是说祂站了我们在律法上的地位替代我们;祂本身仍是无罪的。

同样地,我们说基督的义成了我们的义,并非说我们因此便本质成为义,在道德上完整无缺,能完全履行神的要求,或道德性便从此变了新样子,完全脱离罪性与罪根;只是说基督为了我们的缘故,作了我们的代表来完成律法的要求,成就神的公义,使我们在神审判罪人的律法下,得以无可指责,可以称义;故圣经常用“披戴”或“称”等字眼来描述其中的意思。

直接归算论的理据,是本于上述了解来铺陈的。

一个人的罪或义能归到另一人头上,二者必须要有特别的关系,不然就成了不义。故圣经从不说天使的罪或义可以归到人的头上,因天使与人没有必要的关系,无论族谱上、法律上、道德上或逻辑上,都没有联系。但亚当与人却有直属关系,圣经称亚当为人的始祖,其中关系就像父母与子女;但亚当与人类的关系,还多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赞成归算论的神学家列出下列几项圣经的理由︰

1.亚当是神特派作人类之代表。亚当不仅与人类有自然之关系,更是神特派作人类之始祖与代表,正如基督是新人类(“圣洁的族类”)的元祖与代表一样。创世记记载神对亚当说的话,都不似是单对一个人说的,而是对亚当和整个人类说的,就如神对亚当应许的生命,和犯罪后的判语,都是对他的后裔说的;而对亚当的试探,如眼目的情欲、肉体的情欲,和今生的骄傲,亦千古不变地重演在每一个人身上。汗流满面方得糊口,以至属灵与身体的死亡,亦没有人逃脱得了。

2.这种代表的关系是遍见全本圣经,旧约有创二十五33;出三十四78;耶三十二18;尼十三1;撒上二30;撒下十二10;新约有太二十七25,二十三37。

3.这种由代表而引伸出来的代罪及归算原则,亦见于圣经其他重要事件,如神与亚伯拉罕立约,就延及他的后裔;犹太人是由此而有其民族身分感和自我了解。整个救赎计画其实都是建立在同一原则上︰基督成了人类的代赎羔羊,人一切的罪都归在祂头上,以致祂的义能归到凡接受祂的人。

4.归算论最主要的理据,是在旧约之献祭制度,而根据新约希伯来书的解释,献祭只是新约基督自献的影儿,二者皆是本于归算的原则,故归算是符合神治理之原则的。一般人反对归算论,多是本于一个理由︰叫人为不是他犯的罪受罚,有违神的公义。但赞成归算论者回答说︰神的公义与人想像的一般公义原则不尽相同。旧约解决人因犯罪而处于不义地位之方法是献祭(尤见于赎罪日),其含义是法律和宗教方面的,而非纯为道德。以色列人(约民)犯了罪,他要带一只无残疾的羊羔来赎罪。大祭司要把手按在羊的头上,代表人的罪都归到羊的身上,然后把羊宰了,献在坛上赎罪。祭牲的血并非为自己流,乃是为人的罪而流,以满足律法的要求,重建约民的合法身分。这个献祭与新约基督的代赎完全符合,二者均表示︰1.罪的工价乃是死,但此工价可用别者代偿(羊羔、基督),而代偿的原则正是归算的原则──这是法律的原则;2.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而羊羔与基督的血都是为人而流,不是为自己而流,以代人满足律法的要求──这是宗教的原则。

这说明从律法和宗教的角度,一个人的罪可以归到别人的头上;本于同样原则,律法和宗教所要求的义,亦可以由一人成就,然后归到别人的身上。否定归算论之原则者,其实亦是拒绝了基督成就的义可以归到人身上的原则了。

5.罗五12~21的理由。这段“因一人的过犯,众人都死了,何况神的恩典,与那因耶稣基督一人恩典中的赏赐,岂不更加倍的临到众人么”,是新约归算论最强的支持。它指出︰1.归罪与归义是本于同一基础;2.救恩的方法不是本于律法,因人不能被同一律法定罪又称义;救恩的方法是以“因一次的过犯”,和“因一次的义行”作对比,从而指出“众人也就被称义”(罗五18)。保罗解释的步骤,是先提出亚当的罪归到他后裔的身上,而后证明之、解释之,最后是演绎和推论,结论是︰“就如罪作王叫人死,照样恩典也藉着义作王,叫人因我们的主耶稣得永生”(21)。这就是救恩的方法;3.保罗“证明”罪作王的方法(13~14),正是归算论的原则︰有刑罚便表明有罪,有罪便表明有律法,因为没有律法,罪就不算为罪;现在人人都要受罪罚(死亡),便表明人人都有罪,亦表明人人都亏欠了律法的要求。但这律法并不是摩西的律法,因为在摩西之前,人已接受死为罪罚;这也不是写在心版上的律法,因为意识未成熟的孩童亦死了。因此人人都有一死的事实,就说明构成罪罚的,必是超乎个人的行为,换句话说,就是始祖亚当所犯和所归与人的罪了。

直接归算论虽为天主教、更正教,和东正教之主流教派所接纳,亦有人是不同意的〔如︰亚米纽主义(Arminianism158,Arminianism);伯拉纠主义(Pelagianism914,Pelagianism)〕。他们的意见可归纳在间接归算论与传殖论下来处理。

参考文献

  1. 上帝,优文网,2014-05-28
  2. 神学的定义与任务,太原市基督教两会,2018-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