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急性鼻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急性鼻炎
原图链接  

急性鼻炎指的是鼻部粘膜的急性炎症。通常我们也可称之为伤风或者感冒。常伴有急性鼻咽炎。症状多表现为鼻内干燥、烧灼和痒感,继有打喷嚏,流大量清鼻涕,鼻塞,嗅觉减退。且伴有发热、四肢无力等全身症状。

病 因

  1. 致病微生物主要为病毒:各种呼吸道病毒均可引起本病,而以鼻病毒和冠状病毒为主。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或鼻粘膜的防卸功能遭到破坏时,即可引起病毒侵入机体、生长繁殖而发病。同时存在于病人鼻部和咽部的致病菌(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菌、流行性感冒杆菌及其它细菌等)也乘机活跃繁殖,形成继发感染。这是常见的急性鼻炎的病因。
  2. 不良的生活习惯:也是常见的急性鼻炎的病因,如拔鼻毛,很多人认为拔鼻毛可以保持鼻腔清洁,孰不知,这样很有可能致使脆弱的鼻腔黏膜或者鼻腔皮肤破损而导致鼻炎,严重的可能损伤鼻中隔静脉血管网,而导致鼻出血。
  3. 邻近病变组织蔓延:人体的耳鼻喉是紧密结合,相互联系的,如果其中的某个器官收到了疾病的侵扰,则非常容易导致其余的两个器官出现并发症,影响健康。
  4. 气候:气候变化时,无论是骤冷或者是骤热都容易使鼻腔来不及适应环境的变化,鼻粘膜收到温度的刺激,从而导致急性鼻炎症状的出现。这是急性鼻炎的病因中比较常见的一种。
  5. 用药不当:同样属于急性鼻炎的病因,很多人出现鼻塞等症状时,通常会自行使用滴鼻净等药物,此类药物一般都含有可以致使鼻粘膜血管收缩的成分,会引起鼻粘膜慢性中毒的反映,如果长期用药不但不能治好鼻塞等问题,还会导致药物性鼻炎,使本来就比较难治疗的鼻炎更加难以治愈[1]
  6. 局部的因素:鼻中隔偏曲慢性鼻炎等鼻腔慢性疾病,邻近的感染病灶如慢性化脓性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等,均是急性鼻炎的诱因。

临床表现

急性鼻炎
原图链接

急性鼻炎患者会出现晨起头痛,鼻塞、流脓鼻涕、畏寒、发烧、暂时性嗅觉障碍、食欲不振、便秘、周身不适等症状。如果患者为年龄较小的幼儿,还可能引发腹泻、呕吐、咳嗽等症;如果脓鼻涕刺激咽喉,还会引起咽喉不适、咽炎等;如果患者病情较为严重,还会引起眼部的感染。

检查

  1. 两侧鼻孔是否有破损、结痂、肿瘤或存在其他异物的现象。
  2. 检查鼻中隔,检查鼻中隔是否出现糜烂或严重鼻中隔完全畸形的现象。
  3. 观察鼻腔内鼻黏膜是否充血、肿胀或鼻甲肥大,鼻甲是否充血、增生或鼻息肉者。  
  4. 鼻腔内是否出现分泌物或分泌物的颜色、性质等部位的病变。
  5. 鼻后孔、鼻咽镜、鼻分泌物的检查,做X线或CT检查。

诊断

  1. 发病前可能有接触急性鼻炎患者、受凉、过度疲劳等病史。
  2. 自觉咽干、四肢倦怠、头胀痛、发热及全身不适。
  3. 鼻内干燥、烧灼和发痒感。打喷嚏,流大量清涕,鼻塞,嗅觉减退。
  4. 鼻黏膜弥漫充血肿胀,有大量水样或其他样分泌物(后期可为脓性)。
  5. 应与麻疹、流感、猩红热过敏性鼻炎等鉴别。[2]

鉴别

  1. 鼻塞是鼻炎的最主要的特点,通常表现为间歇性鼻塞和交替性鼻塞。还可能出现间或嗅觉减退,头痛、头昏,说话呈闭塞性鼻音等症状。
  2. 与流感相鉴别:流感传染性强,许多人可同时发病,拿身衰弱及中毒症状明显,如寒战、高热、四肢关节及肌肉疼痛,重者可有恶心、呕吐。
  3. 与过敏性鼻炎鉴别:过敏性鼻炎只流清水样鼻涕,鼻粘膜多呈灰白色,无恶寒发热等症状。
  4. 对小儿应加强全身检查及观察,以排除是否是传染病的前驱症状。

治 疗

  1. 口服药物治疗鼻炎:主要是对鼻炎的原发病因进行治疗,根据不同的鼻炎,用药有所区别,过敏性鼻炎需要抗过敏治疗。一般的慢性鼻炎可以服用鼻炎片等。萎缩性鼻炎则需要服用维生素类药物。
  2. 手术治疗鼻炎:手术主要用于药物无法治疗后效果不明显的鼻炎,可以解决鼻塞。适用于鼻甲肥大导致的鼻腔阻塞,或者鼻腔极度干燥的萎缩性鼻炎等。可考虑行鼻内镜下鼻甲黏膜下成形术使鼻气道恢复通畅,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黏膜损伤,符合微创的原则。[3]

并发症

由于鼻腔与口腔、中耳、咽喉和支气管相通,在急性鼻炎发生后,如果治疗不彻底,容易向如下几方面发展。对于急性鼻炎绝不能小视。

  1. 经鼻窦开口向鼻窦蔓延形成鼻窦炎;
  2. 经咽管向中耳蔓延形成中耳炎;
  3. 向咽喉和支气管扩散形成急性咽炎,急性喉炎、急性气管炎和支气管炎(婴幼儿还常引起肺炎);
  4. 经鼻泪管蔓延形成结膜炎、泪囊炎。

用药指导

  1. 早期用抗感冒药、抗组胺囊药、解热镇痛药改善局部及全身症状,同时辅以应用中药清热解毒、抗病毒制剂,如君泰口服液或银翘解毒丸等。
  2. 后期继发细菌感染者应用“A”项中抗生素治疗。
  3. 局部应用血管收缩剂,如1%麻黄素滴鼻,以改善鼻腔通气及引流。[4]

预防护理

  1. 在感冒流行时,可用大核桃两个,取肉,切成细屑,加白糖适量,用开水冲泡,加盖,闷5分钟。趁热饮服核桃与汤。引法每天2-3次,易为小儿所接受。
  2. 居处常开,使居室多接受阳光的照射,保持空气流通。
  3. 加强锻炼,适当进行户外运动,增强体质使正气充沛,以抵抗外邪的侵入。
  4. 在此病流行时,小儿禁止到商场、戏院、公园等公共场所。
  5. 在疾病流行之际,出门要戴口罩。多吃大葱、大蒜、生姜等有预防作用。
  6. 去除上呼吸道的病灶,积极治疗鼻窦炎、扁桃体炎、慢性咽炎等病。
  7. 有病者与健康人之间,应进行隔离。
  8. 病者应多卧床休息。卧室宜温暖明亮,多开窗户,但应避免直接吹风及强烈阳光直射。
  9. 禁食辛辣、烟、酒、鱼腥食物,可多吃水果。
  10. 感冒流行期间,卧室内可通过食腊熏蒸来消毒。
  11. 在发病期间,必须强调正确的擤涕方法。使鼻腔内分泌物充分擤出,以免通过耳咽管而窜入耳中。
  12. 分泌物的处理,最好消毒或焚毁。
  13. 如在严冬,可以多做日光浴。[5]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