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把创作的“触须”深入到生活中去(张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把创作的“触须”深入到生活中去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把创作的“触须”深入到生活中去》中国当代作家寇玉苹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把创作的“触须”深入到生活中去

蚂蚁或类似蚂蚁的小昆虫头上都长着两根毛发,这就是它们用来搜集、探测、传递、交流信息的工具——触须。它们用触须探寻道路,寻找食物,呼叫伙伴,获取情报,交流信息。没有这两根触须它们就寸步难行。

一个作家,无论你写诗歌、写散文、写小说还是写报告文学、写新闻报道等,都离不开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没有生活就没有创作。我不记得是哪部文学作品曾经描述一个作家从家里走出来,来到大街上面对过往的人群,就像秋虫一样悲凉的呼吁:“请给我一个情节吧。”其实,这个作家也太书呆子气了。完全不用这样。你只要把创作的触须深入到生活中去就能获得情节。

在平阴创作空间最大的要数平阴县作协主席著名作家展恩华——展先生了。他把创作的触须深入山水,他的足迹就遍及平阴大地,他把平阴的山水写活了。他把创作的触须深入企业、深入农村。他写平阴玛钢厂,平阴阿胶厂,平阴山水集团,贝斯特玫瑰厂,平阴的酒厂——龙泉酒业,和圣宴酒;孝直村,东关村等等。都写成了典型,供平阴的干部群众学习效仿。一个年轻人回到家乡办起了企业,安排多人就业,致使家乡许多家庭都有了收入,这能说不是受了企业文化的影响吗?现在是太平盛世崇圣尚贤,他把创作的触须深入历史。我记得几年前他就写了100多位历史名人了,现在恐怕得有1000多位了。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他深谙此道,也可以说作为一个作家责任使然,真是用心良苦。最近他创作的于慎行、张自慎、程昱、孟一脉、侯钺等。每一个人物在网络平台一发表,当天就有几百个人阅读。这些精神食粮,不知滋养了多少人。读者、闻者皆受其益。它们就像一汪汪清冽甘甜的泉水,无时无刻不在滋润着平阴人民的心田。当一位老人突然跌倒,一个年轻人过去搀扶起他来送往医院的时候,谁人敢说不是受了优秀文化的熏陶呢?

平阴著名作家翟恒民——翟先生,他是从基层提拔起来老干部。他对家乡的热爱无人能比。他爱家乡的人、爱家乡的山、爱家乡的水、爱家乡的沃野、爱家乡的物产、爱家乡的风土人情等。他把创作的触须深入到家乡,先后创作了两部描写家乡的书籍,其中《湖溪沉月》的书名就是他以家乡被列为平阴八景之一的一处景点命名的。《湖溪沉月》正如展恩华先生在序中说的一样:“《湖溪沉月》一书,是文学也是历史。它以文学之美,彰山水之丽;以历史之深,显文化之重。尤其是'以史料复原历史,以历史关照当下,以当下昭示未来’的用意,更体现出翟先生的良苦用心。”这句话很短,但却把《湖溪沉月》这部书编辑、出版、发行的巨大意义画龙点睛的说出来了。

平阴县著名作家尹燕忠——尹先生,他是靠自学成才从农里走出来的作家,由于他把生活触须深入生活,把握时代命脉,所以他的作品很有影响力。年轻时他以一篇《知情雪夜接猪娃》的故事一举成名。改革开放以后,他把创作的触须深入发家致富,创作了《小驴车换成大汽车》歌颂运输户的巨大变化。引导农民解放思想,大干快上。现在生活富余了,道德滑坡,他又把创作的触须指向了人情冷暖,作品多是隐恶扬善。他笔下的“三里湾”是一个村庄,可能就是他祖辈居住的让庄铺村。但是他将附近几个村子的孬人、坏蛋、恶霸,好人、贤人、圣人凝聚在笔下,进行批评、表扬。保障了社会舆论的正常导向,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秩序的稳定。

平阴著名诗人王冠先、阴中元、段红卫、韩军等,无不都是把创作的触须深入生活,才写出了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王冠先——王先生退休后致力于散文和古典誓词的创作。先后发表散文30多篇,编写专著五部;古典诗词在《中华诗词》《中华词赋》等国刊发表10余篇,在40多家省诗词刊物发表500余首。并出版散文集《感悟人生》一本,诗集《人间正道》《风雨彩虹》两本。阴中元——尹先生已出版了《拳石集》《履印集》诗集两本。尹先生的诗,以个人经历为主线,反映的却是社会的变迁,人民的喜怒哀乐。段红卫——段先生创作的《石门二首》和散文石门简介挖掘了历史典籍,配上了插图和音乐,受到很多人称赞。他不断在省市报刊和网络平台上发表作品。韩军——韩先生,作品多是个人体会和感悟。以访友、待友较多。在他的笔下,宁静的夜晚,明朗的月光,农家小院,回家路上等都在他的笔下生辉。综上所述,以上各位诗人都把创作的触须深入到生活中去,因而创作十分丰富,深受读者欢迎。有效的证明了生活,只有生活才是创作的宝贵资源

一个作家把你创作的触须深入到你接触人群中,仔细观察他们的生活习惯,聆听他们的谈话,了解他们的思想体贴他们的疾苦,倾听他们的故事,就能获得丰富的创作资源。作家憋在家里闭门造车,就写不出好文章来。有的故事讲述者就带了他的观点,你只要稍微进行加工,变成反映正能量的就成了。我写的散文、小说都是听来的,亲身经历的很少。比如《棍子劝架》就是我早晨散步时,在广场上听别人讲的他老家邻居发生的故事。这正是:

作家触须入民间,

获取创作新资源。

了解人民冷和暖,

按键方出壮丽篇![1]

作者简介

张强,平阴县安城镇退休教师,中共党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