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印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日出·印象 | |
---|---|
《日出·印象》(英語:Impression Sunrise;法語:Impression,Soleil levant)是著名法國印象派畫家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於1872年在勒阿弗爾港口創作的一幅油畫, 他當時32歲。該畫描繪了晨霧籠罩中的日出港口景象,用美妙的光的變幻與運動展現了迷人景色,以及畫家用輕快跳躍的筆觸刻畫了光在寬闊的海面上反射與顫動的生動景象。
該幅作品突破了傳統題材和構圖的限制,完全以視覺經驗的感知為出發點,側重表現光線氛圍中變幻無窮的外觀,是莫奈畫作中最典型的一幅,也是日後最具聲譽的經典畫作,是印象畫派的開山之作。
中文名稱:日出·印象
外文名稱:Impression Sunrise
作者:克勞德·莫奈
類別:畫布油畫
規格:48×64厘米
現藏地:澳大利亞國家美術館
創作時間:1872年
畫作內容
畫面上一片朦朧的水上風光,雲霧中湧出一輪光彩奪目的紅日,一個多霧早晨的景象:海水被晨曦染成淡紫色,天空被各種色塊暈染成微紅,水的波浪由厚薄、長短不一的筆觸繪就,三隻搖曳的小船在薄塗的色點中顯得朦朧模糊,船上人影依稀可辨,遠處的工廠煙囪,大船上的吊車等若隱若現。畫家把從一個窗口上看到的這一印象收入畫布上,如此大膽地用零亂的筆觸來展示霧氣交融的景象,是史無前例的,這幅作品震撼了畫壇。《印象日出》生動地描繪了融化在晨曦和朝霧中的光和色,準確地描繪了莫奈對日出時轉瞬即逝的海港景色的鮮明印象。而印象主義畫派所追求的正是要準確地捕捉這種瞬間的光色變化,這件作品是印象主義繪畫開山之作。
《日出印象》在1874年第一次印象派畫家展上亮相,藝術評論家路易·勒魯瓦提出了著名「印象派」之說,正是由此畫而得名。這幅作品之所以震撼世界畫壇,正在於印象派藝術中所包含的對繪畫語言本身的探索,從而啟示着近現代藝術歷史轉型的歷程。[1]
創作背景
1872年,莫奈訪問了他的故鄉位於法國西北部的勒阿弗爾,並創作了一系列描繪勒阿弗爾港的作品,《日出·印象》就是在這個背景下創作的。根據有關研究,該畫創作的具體時間在1872年11月13日早上7點35分的阿佛爾港口。
作者莫奈簡介
莫奈(1840-1926)被認為是「印象派領導者」,是最重要的印象主義代表畫家。莫奈非常善於在畫布上表現光影,改變了傳統繪畫對陰影和輪廓的描繪方式,在靜止的繪畫中描摹出了動態的時間。他不只參與開創了印象主義的藝術理念,而且一生都在藝術創作中實踐完善,為西方現代繪畫的發展做出了極為重要的貢獻。
莫奈,全名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出生於法國,曾去阿爾及利亞服兵役兩年,後來進入大學接受正統的美術教育。莫奈是一位長壽藝術家,在86年漫長的人生中始終堅持印象主義的繪畫技法和理念,為後世留下了眾多藝術價值極高的作品。
以莫奈為代表的印象主義作品曾被認為「不合格」。當時的巴黎藝術文化氛圍濃厚,常常會定期舉辦沙龍展覽。以莫奈、畢沙羅等人為首的畫家們組成了一個小圈子,他們反對學院派繪畫,主張直接去戶外觀察,拋開對繪畫知識性的成見等。但他們的作品被認為太過於離經叛道,不符合展覽要求。
「印象主義」一詞就是因莫奈而得名。當時的執政者拿破崙三世是一位非常開明的君主,莫奈等人的作品落選官方沙龍後,他支持這些畫家舉辦了「落選者沙龍」。1874年,這群理念相同的畫家再次舉辦沙龍展,莫奈在這次展覽上展出了《日出·印象》,被評論家批評「過於潦草、憑印象作畫」,沒想到用來諷刺的詞彙「印象」,成為了這一畫派的代名詞。[2]
藝術鑑賞
1、主題
《日出·印象》描繪的是在晨霧籠罩中日出時港口景象。莫奈在這幅畫中不再以主流的學院派藝術所推崇的明確而又清晰的輪廓,以及固定程式化的色彩為主題, 不關心畫面的主題和社會意義,甚至不注意畫面的構圖完整和形體準確,只注重畫面的色彩關係和外光影響,通過水來體現光色的微妙變幻。
2、色彩
該畫主要由淡紫、微紅、藍灰和橙黃等色調組成,一輪生機勃勃的紅日拖着海水中一縷橙黃色的波光,冉冉升起。海水、天空、景物在輕鬆的筆調中,交錯滲透,渾然一體。近海中的三隻小船,在薄霧中漸漸變得模糊不清,遠處的建築、港口、吊車、船舶、桅杆等也都在晨曦中朦朧隱現。 在這幅畫中,明暗不是主角,主角是色彩。在日光照下,大自然的無窮景象在印象派畫中變幻不定。
3、線條
該畫不講究細膩的線條,通過"零亂"的筆觸來展示霧氣交融的景象。是對於一貫正統的沙龍學院派藝術家來說乃是藝術的叛逆。該畫完全是一種瞬間的視覺感受和活潑生動的作畫情緒使然,和官方學院派藝術推崇的那種謹慎而明確的輪廓,呆板而僵化的色調的美學要求完全相反。具有叛逆性,引起了官方的反對。
4、構圖
該畫在構圖上採用井字形構圖,畫面中徐徐升起的太陽和海上漂泊的船隻都處於畫面的興趣點上,這樣構圖可以讓觀者的視線集中在畫面主體上。火紅的太陽位於井字形的右上角,給人以上升之感。
印象主名稱的由來
畫展當時引起了很大的轟動,然而看慣了學院派作品的人們卻無法接受這種畫風。整個畫展期間,不僅一張畫沒賣出去,還受到來自社會各方面的猛烈抨擊,人們在畫前指指點點、污辱笑罵,甚至向畫布吐唾沫。《喧譁》周刊的記者路易·勒魯瓦還發文指責莫奈等人是對「美和真實的否定」,並借《日出·印象》這幅畫的題目,稱此次畫展為「印象主義者的展覽會」。他大加嘲諷說,這些東西怎麼能算是藝術,怎麼能稱得上是一幅畫!什麼《日出·印象》?說它是草圖都勉強,最多不過是個雜亂模糊的「印象」,拿來糊牆都不夠格。
應該說大多數印象派畫家的承受能力還是不錯的,雖然被罵得狗血噴頭,依然堅持走自己的路。莫奈和他的朋友們一商量,決定跟官方「沙龍」一樣,每兩年舉辦一次畫展,而且就用這位評論家送給他們的外號「印象主義」做畫派名稱,以示堅持到底之決心[3]
後世影響
該畫是印象主義繪畫的開山之作,它標誌着印象派繪畫的產生。 印象派後來成為一個風靡全球, 影響深遠的世界性畫派。它強調自然界的光和色,把光與色的變化作為繪畫的主流。莫奈被認為是第一個採用外光技法進行繪畫的印象派大師。
《日出·印象》在藝術觀點上,反對當時占正統地位的古典學院派,反對日益落入俗套、矯揉造作的浪漫主義繪畫。 作為一種美術思潮,印象主義繪畫在世界美術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推動了以後美術技法的革新與觀念的轉變,對歐美、日本乃至中國的畫家產生過重要影響。
《日出·印象》是印象派的代表作。印象派的誕生是美術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是色彩學發展的一個里程碑,將光與色的科學現念引入到繪畫之中,革新了傳統的固有色觀念,創了以光源色和環境色為核心的現代寫生色彩學。它科學地分析和表現了光色之間的關係,簡潔,洗鍊、靈動。對現代的繪畫色彩和設計色彩有着非常重要的研究與借鑑意義。
歷史傳承
1985年,該畫在馬蒙坦莫奈美術館被盜竊。
1990年12月6日,該畫被法國被盜藝術品偵緝處在科西嘉島一座別墅中查獲並送回馬蒙坦莫奈美術館。
重要展覽
1874年4月,在莫奈和德加的倡議和奔走下,"獨立派"畫家們在巴黎攝影家納達爾的工作室舉辦了第一次自己的展覽會。以莫奈、雷諾阿、西斯萊、畢沙羅、德加為中心,包括布丹、塞尚在內的30個畫家的165件作品品參加了展出。《日出·印象》也在這次展覽中首次展出。
參考來源
- ↑ 莫奈名畫《日出印象》賞析,名畫油畫網,2019-6-9
- ↑ 印象主義代表莫奈,個人圖書館網,2019-01-01
- ↑ 莫奈名畫《日出印象》賞析,名畫油畫網,2019-6-9